期刊文献+
共找到276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盐霉素增强长春新碱诱导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Jurkat细胞株凋亡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刘平平 朱锦灿 +2 位作者 刘革修 税朝祥 李小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53-657,共5页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长春新碱(vincristine,VCR)与盐霉素(salinomycin,Sal)联合作用对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jurkat细胞株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各实验组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长春新碱(vincristine,VCR)与盐霉素(salinomycin,Sal)联合作用对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jurkat细胞株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各实验组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caspase-3和caspase-8表达水平。结果:VCR、Sal单独及联合处理Jurkat细胞株均显示出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两药联合使用的增殖抑制作用更显著(P<0.05),具有协同作用。联合用药组BCL-2蛋白水平较VCR和Sal单独处理组明显减少,而caspase-3和caspase-8水平明显增高;VCR和Sal联合用药组细胞凋亡率较VCR和Sal单独处理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长春新碱联合盐霉素作用于Jurkat细胞具有协同抑制增殖及诱导凋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春新碱 盐霉素 急性T细胞白血病 JURKAT细胞株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M-3、LAG-3和BTLA介导的血液肿瘤免疫耐受及其逆转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陈少华 查显丰 李扬秋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94-1597,共4页
近年来认为肿瘤免疫抑制最为重要的原因,是免疫细胞异常表达一些T细胞免疫抑制受体所介导的T细胞功能耗竭,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而阻断这些免疫负调控受体通路可以使T细胞部分或全部恢复功能。本文就近年来新近发现的T细胞免疫抑... 近年来认为肿瘤免疫抑制最为重要的原因,是免疫细胞异常表达一些T细胞免疫抑制受体所介导的T细胞功能耗竭,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而阻断这些免疫负调控受体通路可以使T细胞部分或全部恢复功能。本文就近年来新近发现的T细胞免疫抑制受体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AG3)和B和T淋巴细胞弱化子(BTLA)在血液肿瘤介导T细胞免疫耐受中的作用及其靶向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血液肿瘤的免疫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肿瘤 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 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 B和T淋巴细胞弱化子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P2R5C转录本在正常人和血液肿瘤病人中的分布情况 被引量:3
3
作者 陈宇 郑海涛 +4 位作者 陈少华 杨力建 李萡 卢育洪 李扬秋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50-554,共5页
目的:建立分析不同PPP2R5C转录本检测方法,分析正常人和血液肿瘤病人中5种PPP2R5C基因转录本的表达特点。方法:根据PPP2R5C基因的结构特点,设计4对引物,利用RT-PCR方法分析9例正常人、7例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T-NHL)、11例B细胞-急性... 目的:建立分析不同PPP2R5C转录本检测方法,分析正常人和血液肿瘤病人中5种PPP2R5C基因转录本的表达特点。方法:根据PPP2R5C基因的结构特点,设计4对引物,利用RT-PCR方法分析9例正常人、7例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T-NHL)、11例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和8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PPP2R5C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所设计的4对引物,均可在样本中扩增到预期PCR产物,其中第1对引物可扩增两个不同大小PCR产物(包含12+13+14外显子的大片段及仅含12+14外显子的小片段),而另3对对引物所扩增的产物分别为10+11+12+12 a外显子,Ⅲ+2外显子和Ⅳ+2外显子的基因片段,所有PCR产物均通过核苷酸序列分析证实。结果显示所有样本均表达全部PPP2R5C转录本。结论:初步建立区分不同PPP2R5C转录本的方法,各转录本在正常人和不同血液肿瘤病人中的分布情况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P2R5C基因 转录本 聚合酶链式反应 血液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肝Sca-1^+细胞治疗STZ诱导小鼠糖尿病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林晨 张洹 +3 位作者 廖继东 赵欣 姜铧 余卫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6-161,共6页
目的:探讨小鼠胎肝组织中的干细胞抗原1阳性的细胞(Sca - 1+细胞)治疗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鼠的潜能。方法:取14 5d的C5 7BL/6J小鼠胎肝,制作细胞悬液,用单克隆免疫磁珠细胞分离技术分离Sca - 1+细胞,将2×10 5个雄性小鼠Sca ... 目的:探讨小鼠胎肝组织中的干细胞抗原1阳性的细胞(Sca - 1+细胞)治疗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鼠的潜能。方法:取14 5d的C5 7BL/6J小鼠胎肝,制作细胞悬液,用单克隆免疫磁珠细胞分离技术分离Sca - 1+细胞,将2×10 5个雄性小鼠Sca - 1+细胞输注到STZ诱导的C5 7BL/6J雌性小鼠体内,以后每7d定时测定小鼠血糖,第38d处死受体小鼠取胰腺组织固定、切片,免疫组化观察胰腺组织中胰岛素阳性的β细胞变化。结果:小鼠胎肝Sca 1+细胞能够有效抑制STZ诱导小鼠血糖的持续升高,明显降低糖尿病鼠的死亡率。受体小鼠胰岛细胞结构清楚,其中可见表达胰岛素的β细胞,荧光原位杂交显示小鼠胰岛内有Y染色体阳性杂交点。结论:小鼠胎肝Sca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链脲佐菌素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肝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实验性糖尿病小鼠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余卫 何冬梅 张洹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58-561,共4页
目的:研究胎肝间充质干细胞向胰岛β样细胞分化和治疗1型糖尿病的可行性。方法:用贴壁筛选法从正常C57BL/6j胎鼠(孕11.5~15.5d)肝脏中分离出胎肝间充质干细胞,用高浓度葡萄糖、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尼克酰胺体外... 目的:研究胎肝间充质干细胞向胰岛β样细胞分化和治疗1型糖尿病的可行性。方法:用贴壁筛选法从正常C57BL/6j胎鼠(孕11.5~15.5d)肝脏中分离出胎肝间充质干细胞,用高浓度葡萄糖、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尼克酰胺体外诱导胎肝间充质干细胞向胰岛B样细胞分化;制作1型糖尿病小鼠模型,并将诱导后的细胞移植到1型糖尿病小鼠肾被膜下,连续6周观察血糖变化;用组织学分析移植细胞体内的发育。结果:胎肝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胰岛β样细胞移植到糖尿病小鼠肾被膜下后,具有一定的降低血糖的作用,经过6周以后,接近正常水平;取出移植物,小鼠高血糖重新出现,并很快死亡;移植物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以观察到肾被膜下区含有大量胰岛素阳性细胞。结论:胎肝间充质干细胞有望成为1型糖尿病胰岛移植的种子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肝 间充质干细胞 分化 STZ-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细胞介导炎症与血液肿瘤发生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扬秋 杨力建 陈少华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1-115,共5页
慢性炎症是肿瘤发生过程中一个重要因素,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T细胞介导炎症与多种肿瘤发生密切相关。本文主要综述近期有关T细胞介导炎症与血液肿瘤发生的相关性及其分子机制的新进展。
关键词 T细胞 慢性炎症 自身免疫性疾病 血液肿瘤 肿瘤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在白血病中的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何冬梅 吴红 +1 位作者 高杨军 胡小毛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62-368,共7页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在真核生物中发现的一类内源性非编码RNA,其长度为21~25个核苷酸大小。miRNA在基因表达调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miRNA不仅在白血病中存在明显的表达失调,而且与白血病的诊断和预后有关。本文着重综述了白血病...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在真核生物中发现的一类内源性非编码RNA,其长度为21~25个核苷酸大小。miRNA在基因表达调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miRNA不仅在白血病中存在明显的表达失调,而且与白血病的诊断和预后有关。本文着重综述了白血病中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和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LL)相关的miRNA的研究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 基因表达 基因调控 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髓性白血病的免疫调节和细胞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李扬秋 陈少华 査显丰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71-576,共6页
T细胞免疫状态与白血病病人抗白血病效应息息相关,在髓性白血病中,随着病情进展T细胞功能抑制更为明显。近年来,对于不同疾病不同阶段以及同种异型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病人,已形成了一些免疫治疗的新措施。本文主要介绍新近一些针对髓... T细胞免疫状态与白血病病人抗白血病效应息息相关,在髓性白血病中,随着病情进展T细胞功能抑制更为明显。近年来,对于不同疾病不同阶段以及同种异型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病人,已形成了一些免疫治疗的新措施。本文主要介绍新近一些针对髓性白血病的特异免疫治疗包括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以及可能的免疫调节治疗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性白血病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细胞毒T细胞 免疫抑制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苯中毒病人相关TCR Vα12和Vα19 T细胞克隆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萡 李扬秋 +4 位作者 陈少华 杨力建 余卫 刘薇薇 陈嘉榆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36-340,共5页
目的:了解慢性苯中毒病人外周血中TCR Vα克隆性增殖T细胞特点。方法:利用RT-PCR方法扩增3例慢性苯中毒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29个TCR Vα基因的互补决定区3(CDR3),PCR产物进一步经荧光标记和基因扫描分析CDR3长度而确定T细胞的克隆性... 目的:了解慢性苯中毒病人外周血中TCR Vα克隆性增殖T细胞特点。方法:利用RT-PCR方法扩增3例慢性苯中毒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29个TCR Vα基因的互补决定区3(CDR3),PCR产物进一步经荧光标记和基因扫描分析CDR3长度而确定T细胞的克隆性。克隆性增殖T细胞PCR产物进行CDR3区序列分析。结果:3例慢性苯中毒病人外周血中Vα12和Vα19亚家族T细胞呈克隆性增殖,序列分析显示3例慢性苯中毒病人Vα12(1例)和Vα19(2例)CDR3区氨基酸序列分别是FCALSDRNTGGF,YICAVSHSGGGA和VYICAVNYGGS已被GenBank收录(EU285264、EU379941和EU429520)。结论:在慢性苯中毒病人中发现3个新的TCR Vα亚家族重排序列,外周血T细胞出现的TCR Vα12和Vα19克隆性增殖T细胞可能是机体接触苯后所发生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受体Vα基因 T细胞克隆 互补决定区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早期T细胞免疫重建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秀丽 李扬秋 +5 位作者 朱康儿 杨力建 陈少华 卢育洪 陈洁 刘启发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28-830,共3页
目的:监测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患者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外周血中的T细胞受体重排删除环(TRECs)水平,了解移植后早期的T细胞免疫重建情况。方法:AML患者15例分别在allo-HSCT前以及allo-HSCT后每隔2周收集外周血,采用... 目的:监测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患者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外周血中的T细胞受体重排删除环(TRECs)水平,了解移植后早期的T细胞免疫重建情况。方法:AML患者15例分别在allo-HSCT前以及allo-HSCT后每隔2周收集外周血,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s)中的TRECs水平;7例年龄相近的正常人外周血样本作为对照。流式检测CD45RA+细胞亚群和CD45RO+细胞亚群的阳性率。结果:allo-HSCT组移植前的TRECs平均拷贝数为(1.42±1.51)拷贝/1000 PBMNCs,明显低于正常组的(3.03±0.45)拷贝/1000 PBMNCs水平;移植后第12周的TRECs平均拷贝数为(1.67±1.93)拷贝/1000 PBMNCs,与正常相比仍然较低。移植后8周内以CD45RO+/CD4+细胞的扩增为主,而外周血TRECs水平在allo-HSCT后4周左右出现短暂地升高趋势,随后又下降,至allo-HSCT8周后才开始稳步上升。有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病史的移植患者的外周血TRECs水平显著降低,明显低于无aGVHD病史移植患者的外周血TRECs水平。3例移植后早期复发的患者的外周血TRECs水平降至基线水平或检测不到。结论:不同个体T细胞免疫重建时间存在差异;AML患者在allo-HSCT后早期(90d内)的胸腺输出功能仍处于恢复阶段,移植后4周内的免疫重建仍以来源于供者细胞的外周扩增为主;外周血TRECs水平可能与AML患者allo-HSCT后病情的发展、转归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异基因 T细胞受体重排删除环 免疫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l-2 shRNA诱导成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Molt4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房宝英 何冬梅 +1 位作者 张洹 陈丽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41-545,共5页
目的:探讨以Pgenesil-1质粒为载体表达的Bcl-2短发夹样RNA(short hairpin,shRNA)诱导Molt4成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凋亡的作用。方法:采用脂质体介导的转染方法将表达Bcl-2 shRNA的两个RNA干扰质粒(Bcl-2 shRNA1和Bcl-2 shRNA2)、阴性... 目的:探讨以Pgenesil-1质粒为载体表达的Bcl-2短发夹样RNA(short hairpin,shRNA)诱导Molt4成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凋亡的作用。方法:采用脂质体介导的转染方法将表达Bcl-2 shRNA的两个RNA干扰质粒(Bcl-2 shRNA1和Bcl-2 shRNA2)、阴性组(针对非目的基因所构建的shRNA表达载体)、空白组及单纯脂质体组分别转染Molt4细胞。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转染48 h后的各组细胞Bcl-2蛋白表达水平;MTT法分别检测24,48,72 h各组细胞的增殖活性;用姬姆萨染色和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凋亡情况。结果:转染Molt4细胞48 h后,Bcl-2 shRNA1组和Bcl-2 shRNA2组的细胞Bcl-2蛋白表达率均明显下降;与阴性对照shRNA组、空白组和单纯脂质体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Bcl-2 shRNA1组的抑制作用要强于Bcl-2 shRNA2组。MTT测定显示Bcl-2shRNA1组和Bcl-2 shRNA2组细胞增殖活力均明显下降,分别与空白组和单纯脂质体组进行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阴性对照shRNA组与单纯脂质体组比较则无明显差异(P>0.05)。Bcl-2 shRNA1和Bcl-2 shRNA2作用于Molt4细胞48 h后,姬姆萨染色可见凋亡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示Bcl-2 shRNA1组和Bcl-2 shRNA2组细胞凋亡率随时间逐渐增高,与空白组和单纯脂质体组进行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Bcl-2 shRNA1组和Bcl-2 shR-NA2组二者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Bcl-2 shRNA表达载体可促进Molt4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L-2 短发夹样RNA Molt4细胞 cell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TERT基因反义核酸促进顺铂诱导原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文瑜 张洹 何冬梅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459-1462,共4页
目的 :利用人类端粒酶逆转录酶 (hTERT)基因的反义寡核苷酸 (ASPS -ODN)抑制人原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细胞hTERT基因表达后 ,观察顺铂对ALL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hTERT蛋白表达量的变... 目的 :利用人类端粒酶逆转录酶 (hTERT)基因的反义寡核苷酸 (ASPS -ODN)抑制人原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细胞hTERT基因表达后 ,观察顺铂对ALL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hTERT蛋白表达量的变化 ;以台盼蓝拒染法计数细胞数 ,确定细胞的增殖情况 ;Hoechst 332 5 8和PI双染色法观察凋亡细胞的形态变化 ;通过流式细胞仪对细胞凋亡峰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hTERT反义核酸作用于ALL细胞 72hhTERT蛋白表达阳性率为 (32 17± 3 0 0 ) % ,与空白对照组 (6 6 31± 2 84 ) %及正义核酸作用组 (6 2 5 6± 6 11) %比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而正义核酸作用组与空白对照组比无显著差异 (P >0 0 5 )。hTERT反义核酸作用于ALL细胞 2 4h加入顺铂 ,再共同作用 4 8h ,ALL活细胞均数为 1 75 0× 10 8cells/L ,与单用顺铂组 (2 0 90× 10 8cells/L)及hTERT正义核酸联用顺铂组 (1 990× 10 8cells/L)相比 ,对细胞抑制明显增强 (P <0 0 5 )。hTERTASPS -ODN作用于ALL细胞 2 4h再加入顺铂作用 4 8h ,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hTERTASPS -ODN与 2 5 μmol/L顺铂联合作用于ALL细胞 4 8h的凋亡细胞百分率 (37 85± 2 4 4 ) %分别同SPS -ODN与顺铂联合作用组 (15 1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TERT基因 人类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 反义寡核甘酸类 原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顺铂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肿瘤病人TCR/CD3信号缺陷及其治疗策略
13
作者 李扬秋 杨力建 +1 位作者 陈少华 李萡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57-361,共5页
T细胞免疫缺陷导致机体监测恶性转化细胞不力,是血液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T细胞受体信号分子CD3复合物尤其是CD3ζ表达下降或缺失严重影响T细胞的活化功能,本文主要综述近年对血液肿瘤中T细胞受体信号传导分子CD3ζ的缺陷及其可能的... T细胞免疫缺陷导致机体监测恶性转化细胞不力,是血液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T细胞受体信号分子CD3复合物尤其是CD3ζ表达下降或缺失严重影响T细胞的活化功能,本文主要综述近年对血液肿瘤中T细胞受体信号传导分子CD3ζ的缺陷及其可能的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肿瘤 CD3链基因 基因表达 免疫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TERT基因反义核酸提高原代复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对顺铂敏感性的研究(英文)
14
作者 李文瑜 张洹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223-2226,共4页
目的:研究人类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的反义核酸(AS PS-ODN)能否增强复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原代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标记法检测hTERT蛋白表达水平,以台盼蓝拒染法计数细胞数,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及流式细胞仪细... 目的:研究人类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的反义核酸(AS PS-ODN)能否增强复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原代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标记法检测hTERT蛋白表达水平,以台盼蓝拒染法计数细胞数,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及流式细胞仪细胞周期的分析来检测凋亡。结果:hTERT基因反义核酸能降低hTERT蛋白的表达。顺铂与hTERT基因反义核酸联合应用能明显抑制培养原代细胞的增殖,与单用顺铂组比较P<0.05。凋亡检测,用药48 h后,单用顺铂、顺铂联用反义核酸或正义核酸组,经Hoechst33258和PI双染法观察细胞均表现典型的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顺铂联用反义核酸组,细胞的凋亡率明显高于单用顺铂组(P<0.05)。结论:hTERT基因反义核酸能增强复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原代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hTERT 寡核甘酸类 反义 端粒 末端转移酶 白血病 细胞凋亡 顺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l-2基因反义寡核苷酸的设计与白血病细胞对Ara-C敏感性研究
15
作者 雷小勇 张洹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41-44,共4页
寻找在bcl 2mRNA上除了起始区以外的反义寡核苷酸作用的敏感位点和观察这些核苷酸对白血病细胞的阿糖胞苷敏感性的影响。用RNAstructure软件模拟bcl 2mRNA的二级结构设计合成两端硫代修饰反义寡核苷酸 ,用MTT法测定抑制HL 6 0和K5 6 2... 寻找在bcl 2mRNA上除了起始区以外的反义寡核苷酸作用的敏感位点和观察这些核苷酸对白血病细胞的阿糖胞苷敏感性的影响。用RNAstructure软件模拟bcl 2mRNA的二级结构设计合成两端硫代修饰反义寡核苷酸 ,用MTT法测定抑制HL 6 0和K5 6 2细胞的阿糖胞苷半数抑制浓度 (IC50 )值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L 6 0和K5 6 2细胞凋亡率和bcl 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发现 ,10 μmol Lbcl 2基因的反义寡核苷酸同Ara C结合使用 ,能明显地抑制HL 6 0和K5 6 2细胞bcl 2基因蛋白的表达 ,促进细胞凋亡 ,减低Ara C的IC50 值 ;同时发现针对蛋白编码区的反义寡核苷酸有更强的作用。结论 :除了bcl 2mRNA的起始区外 ,在bcl 2mRNA的其他部位存在有设计反义寡核苷酸更有效的位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L-2 反义寡核苷酸 阿糖胞苷 白血病细胞药物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相关的TCR VβT细胞的诱导及其限制性和克隆性分析 被引量:12
16
作者 张玉平 李扬秋 +3 位作者 陈少华 杨力建 王震 吴秀丽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30-334,共5页
目的:了解体外诱导CML细胞相关TCR Vβ亚家族T细胞克隆性增殖及其杀伤性的情况。方法:采用混合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培养法(MLTC)体外将CML细胞、K562细胞和bcr-abl多肽与供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混合培养和扩增,利用RT-PCR-基因扫描技术分... 目的:了解体外诱导CML细胞相关TCR Vβ亚家族T细胞克隆性增殖及其杀伤性的情况。方法:采用混合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培养法(MLTC)体外将CML细胞、K562细胞和bcr-abl多肽与供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混合培养和扩增,利用RT-PCR-基因扫描技术分析培养后T细胞的TCR Vβ谱系的限制性利用和克隆性增殖情况,并经LDH法分析诱导增殖T细胞的杀伤性。结果:经bcr-abl多肽、CML细胞和K562细胞诱导扩增1-2周后,供者外周血T细胞表达10-13个Vβ亚家族,在Vβ16和Vβ21出现克隆性增殖T细胞,在Vβ5和Vβ13出现寡克隆生长趋势T细胞。诱导扩增后的T细胞对CML和K562细胞具有特异性杀伤作用。结论:利用CML细胞、K562细胞和bcr-abl多肽可在体外诱导出CML细胞特异性CTL,该CTL可能为优势表达的Vβ亚家族克隆性T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髓样 慢性 肽类 受体 抗原 T细胞 K56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TP病人外周血中T细胞免疫抑制性受体Tim-3、LAG-3和BTLA的表达特点 被引量:8
17
作者 钟隽 陈少华 +5 位作者 张涛 郁志 卢育洪 杨力建 赖菁 李扬秋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28-1030,共3页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T细胞免疫调控在ITP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我们前期研究发现了ITP中存在异常的TCR亚家族克隆增殖和TCR信号通路。近几年系列研究发现ITP的T细胞免疫...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T细胞免疫调控在ITP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我们前期研究发现了ITP中存在异常的TCR亚家族克隆增殖和TCR信号通路。近几年系列研究发现ITP的T细胞免疫异常与一些介导免疫耐受的分子表达异常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抑制性受体 T细胞免疫 ITP LAG-3 TIM-3 BTLA 免疫异常 介导免疫 表达特点 出血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氧化二砷诱导Raji细胞凋亡过程中端粒酶活性和hTERT、bcl-2基因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何冬梅 张洹 +1 位作者 刘革修 余卫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422-1423,1430,共3页
目的:研究三氧化二砷(As2O3)诱导Raji细胞凋亡并初步探讨端粒酶活性、人类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及bcl-2基因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姬姆萨染色来观察细胞的凋亡;以RT-PCR分析bcl-2、hTERT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利用半定量多聚酶... 目的:研究三氧化二砷(As2O3)诱导Raji细胞凋亡并初步探讨端粒酶活性、人类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及bcl-2基因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姬姆萨染色来观察细胞的凋亡;以RT-PCR分析bcl-2、hTERT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利用半定量多聚酶链反应-酶联免疫反应(PCR-ELISA)方法检测As2O3处理Raji细胞前后端粒酶活性的改变。结果:2μmol/LAs2O3能诱导Raji细胞凋亡,2μmol/LAs2O3作用于Raji细胞8h、12h、24hhTERT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12h、24hbcl-2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2μmol/LAs2O3作用48h后,Raji细胞中端粒酶活性即出现下降,作用72h、96h,端粒酶的活性明显受到抑制,吸光度分别为0.829、0.328、0.291,分别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As2O3诱导Raji细胞凋亡过程中,端粒酶活性下调与hTERT、bcl-2基因mRNA表达下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二砷 RAJI细胞 端粒 末端转移酶 HTERT基因 BCL-2基因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microRNA-21为靶标的反义寡核苷酸对人白血病K562细胞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1
19
作者 郭敏 李育敏 +1 位作者 费嘉 张洹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27-1131,共5页
目的:探讨以microRNA-21为靶标的反义寡核苷酸对白血病K562细胞的生长抑制效应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依据与microRNA-21序列互补的原理,设计反义寡核苷酸,人工合成并全硫代修饰,在Lipo-fectamineTM2000介导下,转染K562细胞。采用四甲... 目的:探讨以microRNA-21为靶标的反义寡核苷酸对白血病K562细胞的生长抑制效应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依据与microRNA-21序列互补的原理,设计反义寡核苷酸,人工合成并全硫代修饰,在Lipo-fectamineTM2000介导下,转染K562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筛选最佳作用浓度,台盼蓝拒染法检测其对细胞生长抑制的作用,姬姆萨染色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变化。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反义寡核苷酸作用后细胞内microRNA-21表达水平的改变。结果:MTT结果显示反义寡核苷酸有效抑制细胞生长,分别与随机组、空白对照组进行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反义寡核苷酸作用的最佳浓度是0.6μmol/L。台盼蓝拒染法结果显示从转染K562细胞24 h开始,反义寡核苷酸组细胞生长明显受到抑制,抑制效应持续到72 h。姬姆萨染色显示反义寡核苷酸作用K562细胞24 h后,可在细胞中见凋亡小体。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反义寡核苷酸组出现明显的亚二倍体峰,细胞周期无发生明显变化。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反义寡核苷酸可有效抑制细胞内microRNA-21的表达水平。结论:以microRNA-21为靶标的反义寡核苷酸可有效抑制人白血病K562细胞的生长,并显著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 寡核苷酸类 反义 K562细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诱导小鼠胎肝间充质干细胞向胰岛B样细胞分化的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余卫 张洹 何冬梅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827-830,共4页
目的:体外分离和定向诱导小鼠胎肝间充质干细胞向胰岛B样细胞分化。方法:无菌条件下从正常C57BL/6J胎鼠肝中分离出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传3代后用高浓度葡萄糖培养基以及碱性纤维生长因子(basic fih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和尼... 目的:体外分离和定向诱导小鼠胎肝间充质干细胞向胰岛B样细胞分化。方法:无菌条件下从正常C57BL/6J胎鼠肝中分离出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传3代后用高浓度葡萄糖培养基以及碱性纤维生长因子(basic fih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和尼克酰胺诱导分化,观察胎肝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前后形态变化;用RT-PCR检测细胞诱导前后胰十二指肠同源异型基因盒1(pancreatic duodenal homeobox-1,PDX-1)、胰岛素原1(proinsulin-1,INS-1)、葡萄糖转运子2(glucose transporter-2,GLUT-2)表达情况;胰岛素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诱导后细胞胰岛素的表达;在形成胰岛样细胞簇后,用双硫腙做胰岛B细胞特异性染色。结果:RT-PCR显示诱导5 d后PDX-1、INS-1、GLUT-2均有表达,而诱导前的细胞则没有检测到表达;胰岛素免疫细胞化学表明细胞簇内的细胞胰岛素染色强阳性;细胞簇双硫腙染色阳性(每个T-25培养瓶有80-120个)。结论:从胎肝中分离出的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可以定向诱导分化为胰岛B样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胎肝 胰岛B样细胞 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