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预注麻黄素预防老年硬膜外麻醉截石位放腿时低血压
被引量:15
- 1
-
-
作者
郭继龙
刁文波
汪清容
张曼
-
机构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
出处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3年第6期673-676,共4页
-
文摘
目的 :观察预注小剂量麻黄素预防老年人硬膜外麻醉下截石位术毕放腿时的低血压反应。方法 :2 7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腔镜手术 (TURP)老年患者 ,随机分为预注组 (n =13)和对照组 (n =14 ) ,T12 -L1及L3 -4两点穿刺置管 ,阻滞用药 1.5 %利多卡因。术毕 ,患者放双腿平卧前 30s预注组静注 15mg麻黄素 ,对照组静注盐水 3ml ,记录 10min内患者每分钟收缩压 (SBP)、舒张压 (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 (P)、心电图 (EKG)、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 )变化。结果 :预注组 10min内SBP、MAP、P呈轻度升高者 10例 ,占 76 .9% ,平均升幅 8.7% ,对照组 1~ 5minSBP、MAP下降者 12例 ,占 85 .7% ,平均降幅 7.8% ,两组变化的百分率比较P <0 .0 1或P <0 .0 5。结论 :老年硬膜外麻下截石位术毕放腿前 30s预注麻黄素 15mg 。
-
关键词
药效学
硬膜外麻醉
老年人
截石位
低血压
麻黄素
-
Keywords
pharmacodynamics
epidural anesthesia
aged
lithotomy posi tion
hypotension
-
分类号
R969.4
[医药卫生—药理学]
-
-
题名硬膜外腔应用吗啡和新斯的明系贯注入术后镇痛的探讨
被引量:3
- 2
-
-
作者
石碧明
任永功
李亚丽
刘红丽
-
机构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深圳市人民医院麻醉科
-
出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10期964-965,共2页
-
文摘
目的 :探讨系贯硬膜外注入吗啡和新斯的明的手术后镇痛作用。方法 :6 0例妇产科手术病人 ,随机分为 4组 (各 15例 )。于缝合皮肤前和手术后 2 0h分别单次硬膜外注入生理盐水各 10ml(C组 ) ,生理盐水 10ml加吗啡 2mg各 10ml(M组 ) ,生理盐水 10ml加新斯的明 1mg各 10ml(N组 ) ,生理盐水 10ml加吗啡 2mg或生理盐水 10ml加新斯的明 1mg(MN组 )各 1次。分别记录用药后VAS评分 ,肠鸣音听诊评分 ,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恶心、呕吐、肠蠕动过强不适、腹胀、心动过缓、呼吸道分泌物增多、皮肤搔痒、呼吸抑制等副作用。结果 :N、M和MN组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优于C组 (P <0 0 1) ,而术后 2 0h内M和MN组的镇痛效果又明显优于N组 (P <0 0 5 ) ;N组和MN组的手术后肠鸣音的恢复和肛门排气时间分别早于和短于C组和M组 (P <0 0 1) ,而N组的手术后肠鸣音的恢复和肛门排气时间又分别早于和短于MN组 (P >0 0 5 ) ;4组病例中 ,副作用以MN组相对较少。结论 :系贯硬膜外注入吗啡和新斯的明的方法手术后镇痛效果确切 ,副作用较少 ,能充分发挥两者的优点 ,又无需较昂贵的镇痛泵 。
-
关键词
镇痛
硬膜外腔
吗啡
新斯的明
术后镇痛
-
分类号
R614.42
[医药卫生—麻醉学]
R619
[医药卫生—外科学]
-
-
题名纳洛酮对硬膜外吗啡所致副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4
- 3
-
-
作者
张中军
石碧明
李亚丽
任永功
-
机构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
出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12期1287-1288,共2页
-
文摘
目的 :评估硬膜外纳洛酮或静注纳洛酮在减少硬膜外吗啡副作用的同时是否仍能保留其镇痛作用。方法 :选择硬膜外麻醉下的手术病人 90例 ,ASAⅠ~Ⅱ级 ,年龄 18~ 60岁 ,体重 46~ 68kg ,随机分成 3组 ,每组 30例。A组 :术毕前硬膜外腔注入内含 2mg吗啡的生理盐水 5ml(镇痛液 ) ;B组 :在A组镇痛液中加 0 4mg纳洛酮 ;C组 :镇痛液同A组 ,另加 0 4mg纳洛酮静注。定时观察并记录副作用发生情况及镇痛评分。结果 :3组的镇痛评分 (VAS)相近。两纳洛酮组均可明显降低阿片类副作用 (P <0 0 5 ) ,但两纳洛酮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硬膜外吗啡镇痛时于静脉或硬膜外辅用小量纳洛酮不但可保证镇痛质量 。
-
关键词
纳洛酮
硬膜外吗啡
副作用
-
分类号
R614.42
[医药卫生—麻醉学]
-
-
题名静脉与硬膜外泵注芬太尼病人自控镇痛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5
- 4
-
-
作者
张中军
李亚丽
郭继龙
-
机构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
出处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3年第5期561-563,共3页
-
文摘
目的 :比较术后静脉和硬膜外应用芬太尼病人自控镇痛 (PCA)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40例经腹子宫切除术病人随机分为静脉注射芬太尼自控镇痛 (PCIA)组和经硬膜外注射芬太尼自控镇痛(PCEA)组 ,每组 2 0例。两组芬太尼负荷量都是5 0 μg。PCA药物配方为芬太尼 1 0 0 0 μg+氟哌啶5mg +0 .9%氯化钠至 1 0 0ml。持续给药注速1ml·h- 1 ,单次PCA剂量 1ml,锁定时间 1 5min。术后定时进行镇痛及镇静评分和患者满意度调查 ,观察 48hPCA需求按压和有效按压次数 ,以及芬太尼用量和不良反应。结果 :PCIA组 48h内药物用量、需求按压和有效按压次数均明显少于PCEA组 (P <0 .0 5 )。两组病人均可取得满意的镇痛和镇静效果 ,在PCA泵使用后 1 2h内 ,PCIA组视觉模拟法(VAS)疼痛评分及Ramesay镇静评分与PCEA组有显著差异 (P <0 .0 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CIA和PCEA组病人对术后镇痛的总体满意度分别为 90 %和 85 %。结论 :芬太尼用于术后镇痛安全有效 。
-
关键词
药效学
芬太尼
镇痛
静脉内
硬膜外
疗效评价
-
Keywords
pharmacodynamics
fentanyl
analgesia
intravenous
epidural
efficacy evaluation
-
分类号
R971.2
[医药卫生—药品]
R969.4
[医药卫生—药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