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声学密度定量检测川崎病早期冠状动脉损害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梁海南 熊奕 +2 位作者 吴瑛 吴本清 黄若谷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2期178-180,共3页
目的 探讨声学密度定量技术 (AD)在川崎病早期冠状动脉损害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川崎病急性期超声心动图检查冠状动脉有囊样、瘤样改变的 15例 (川崎病Ⅰ组 ) ,超声心动图检查冠状动脉内径正常、壁回声异常的 2 0例(川崎病Ⅱ组 ... 目的 探讨声学密度定量技术 (AD)在川崎病早期冠状动脉损害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川崎病急性期超声心动图检查冠状动脉有囊样、瘤样改变的 15例 (川崎病Ⅰ组 ) ,超声心动图检查冠状动脉内径正常、壁回声异常的 2 0例(川崎病Ⅱ组 ) ,正常对照组 3 0例 ,测定左室后壁心包组织及左、右冠状动脉壁的组织背向散射积分 (IBS)。用冠脉壁IBS和心包IBS比值 ,作为冠脉壁校正IBS(IB % )。结果 ①各组之间心包IB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川崎病Ⅰ组、Ⅱ组冠脉壁IBS值和IB %值均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P <0 .0 1。结论 声学密度定量技术有助于在早期检出冠状动脉病变 ,对早期和非典型川崎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密度定量技术 川崎病 冠状动脉病变 诊断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学密度定量检测川崎病早期冠状动脉损害
2
作者 梁海南 熊奕 +2 位作者 吴瑛 吴本清 黄若谷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B09期49-50,共2页
【目的】应用声学密度定量技术 (AD)探讨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的早期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川崎病 (KD)患儿 ,急性期超声心动图检查冠状动脉有囊样、瘤样改变的 15例 (KDⅠ组 ) ,超声心动图检查冠状动脉内径正常、壁回声异常的 2 0例 ... 【目的】应用声学密度定量技术 (AD)探讨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的早期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川崎病 (KD)患儿 ,急性期超声心动图检查冠状动脉有囊样、瘤样改变的 15例 (KDⅠ组 ) ,超声心动图检查冠状动脉内径正常、壁回声异常的 2 0例 (KDⅡ组 ) ,正常对照组 30例 ,测定左室后壁心包组织及左、右冠状动脉壁的组织背向散射积分 (IBS)。用冠脉壁IBS和心包IBS比值 ,作为冠脉壁校正IBS(IB % )。【结果】川崎病Ⅰ组、Ⅱ组冠脉壁IBS值和IB %值均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0 1。【结论】声学密度定量技术有助于检出冠状动脉早期病变 ,对早期和非典型川崎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密度定量 川崎病 冠状动脉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