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声学密度定量检测川崎病早期冠状动脉损害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 1
-
-
作者
梁海南
熊奕
吴瑛
吴本清
黄若谷
-
机构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深圳市人民医院超声科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深圳市人民医院超声科广东深圳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深圳市人民医院小儿科
-
出处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2期178-180,共3页
-
基金
深圳市医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 (2 0 0 2 0 4 0 340 )
-
文摘
目的 探讨声学密度定量技术 (AD)在川崎病早期冠状动脉损害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川崎病急性期超声心动图检查冠状动脉有囊样、瘤样改变的 15例 (川崎病Ⅰ组 ) ,超声心动图检查冠状动脉内径正常、壁回声异常的 2 0例(川崎病Ⅱ组 ) ,正常对照组 3 0例 ,测定左室后壁心包组织及左、右冠状动脉壁的组织背向散射积分 (IBS)。用冠脉壁IBS和心包IBS比值 ,作为冠脉壁校正IBS(IB % )。结果 ①各组之间心包IB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川崎病Ⅰ组、Ⅱ组冠脉壁IBS值和IB %值均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P <0 .0 1。结论 声学密度定量技术有助于在早期检出冠状动脉病变 ,对早期和非典型川崎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关键词
声学密度定量技术
川崎病
冠状动脉病变
诊断
临床意义
-
Keywords
Acoustic densitometry technique
Kawasaki disease
Coronary arterial lesion
-
分类号
R445.1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R725.97
[医药卫生—儿科]
-
-
题名声学密度定量检测川崎病早期冠状动脉损害
- 2
-
-
作者
梁海南
熊奕
吴瑛
吴本清
黄若谷
-
机构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深圳市人民医院超声科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深圳市人民医院小儿科
-
出处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B09期49-50,共2页
-
基金
深圳市医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 ( 2 0 0 2 -0 40 340 )
-
文摘
【目的】应用声学密度定量技术 (AD)探讨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的早期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川崎病 (KD)患儿 ,急性期超声心动图检查冠状动脉有囊样、瘤样改变的 15例 (KDⅠ组 ) ,超声心动图检查冠状动脉内径正常、壁回声异常的 2 0例 (KDⅡ组 ) ,正常对照组 30例 ,测定左室后壁心包组织及左、右冠状动脉壁的组织背向散射积分 (IBS)。用冠脉壁IBS和心包IBS比值 ,作为冠脉壁校正IBS(IB % )。【结果】川崎病Ⅰ组、Ⅱ组冠脉壁IBS值和IB %值均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0 1。【结论】声学密度定量技术有助于检出冠状动脉早期病变 ,对早期和非典型川崎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
关键词
声学密度定量
川崎病
冠状动脉病变
-
分类号
R445.1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R725.97
[医药卫生—儿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