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羊膜及培养鸡角膜缘上皮对外周血T细胞CD 69分子的活化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侯光辉 徐锦堂 +3 位作者 江振友 狄静芳 曾耀英 王遂照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 研究不同状态的羊膜、鸡角膜浅板层和培养鸡角膜缘上皮细胞,对人外周血T细胞的刺激.以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T细胞表面活化分子CD 69表达的影响。 方法 随机采取6例健康成人外周血,制备不同状态的羊膜、鸡角膜缘上皮细胞... 目的 研究不同状态的羊膜、鸡角膜浅板层和培养鸡角膜缘上皮细胞,对人外周血T细胞的刺激.以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T细胞表面活化分子CD 69表达的影响。 方法 随机采取6例健康成人外周血,制备不同状态的羊膜、鸡角膜缘上皮细胞和鸡角膜浅板层并联合羊膜作刺激原,设立阴性对照组及阳性对照组刺激原.将10组刺激原分别与全血混合培养36 h,标记检测的抗体,用流式细胞仪分析。 结果 未见新鲜羊膜、去上皮新鲜羊膜及保存羊膜对外周血 T细胞及CD 8+T细胞表面分子CD 69产生活化表达;以羊膜为底物培养鸡角膜缘上皮细胞、鸡角膜浅板层未使人外周血 T细胞及CD 8+T细咆亚群表面分子CD 69产生活化表达;TGF-β1可明显下调人外周血T细胞及CD8+T细胞亚群表面分子CD69的活化表达。 结论 进一步支持羊膜免疫原性很低的观点;单用或联合羊膜应用培养鸡角膜缘上皮细胞和鸦角膜浅板层对人外周血T细胞及CD 8+T细胞亚群免疫刺激作用很弱;进一步支持TGF-β1有明显免疫抑制作用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膜 鸡角膜 浅板层 鸡角膜缘上皮细胞 外周血T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1 T细胞表面活化分子 角膜缘上皮移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羊膜为底物培养鸡角膜缘上皮细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侯光辉 徐锦堂 +1 位作者 江振友 林晨 《眼科研究》 CAS CSCD 2000年第6期521-523,共3页
目的 为眼表面重建术提供良好的移植材料。方法 用胰酶及EDTA消化法去除羊膜上皮将消化、离心获得的鸡角膜缘上皮细胞调成 1× 10 7/mlDMEM悬液 ,接种在 6孔培养板底的羊膜基底膜面 ,放入 3 7℃ ,5 %CO2 孵箱培养。结果  48h羊... 目的 为眼表面重建术提供良好的移植材料。方法 用胰酶及EDTA消化法去除羊膜上皮将消化、离心获得的鸡角膜缘上皮细胞调成 1× 10 7/mlDMEM悬液 ,接种在 6孔培养板底的羊膜基底膜面 ,放入 3 7℃ ,5 %CO2 孵箱培养。结果  48h羊膜上培养细胞形成单层 ,较培养板上培养的同种细胞小 ,细胞表面的微绒毛及侧面足状突丰富 ,立体感明显。结论 以羊膜基底膜为底物培养的鸡角膜缘上皮细胞可以着床生长并形成完整的单层上皮 ,为眼表重建使用羊膜及基底膜面培养的角膜上皮细胞提供了实验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缘上皮细胞 羊膜 眼表重 角膜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养兔角膜基质细胞的一种新方法——悬浮基质片法 被引量:2
3
作者 陈义 侯光辉 +1 位作者 吴静 徐锦堂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4-127,共4页
目的寻找一种新的、简易的兔角膜基质细胞培养方法。方法去除兔角膜上皮层、后弹力层及内皮细胞层,将处理后剩下的全层基质(简称基质片)置于6孔板中,分别进行悬浮培养(悬浮基质片法)、组织块贴壁培养法培养、Ⅱ型胶原蛋白酶消化法培养... 目的寻找一种新的、简易的兔角膜基质细胞培养方法。方法去除兔角膜上皮层、后弹力层及内皮细胞层,将处理后剩下的全层基质(简称基质片)置于6孔板中,分别进行悬浮培养(悬浮基质片法)、组织块贴壁培养法培养、Ⅱ型胶原蛋白酶消化法培养。观察所培养细胞的体外生长特性,并进行波形蛋白免疫组化鉴定。结果采用悬浮基质片法可成功培养出兔角膜基质细胞,细胞具有长短不等的数个突起,呈梭形、不规则三角形或纺锤形,核椭圆、居中,胞浆清亮,未见其他细胞混杂其中。悬浮培养8~10d贴壁,贴壁后约5d基本融合。其生物学特性与组织块贴壁培养法及Ⅱ型胶原蛋白酶消化法培养的细胞一致。波形蛋白免疫组化染色显示3种方法均为阳性。结论悬浮基质片法培养角膜基质细胞,不需用酶,且具有简便、可靠、不易污染、成功率高等明显优势,为角膜基质细胞的培养提供了新的途径,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基质细胞 培养 组织工程角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电泪道浚通术联合丝裂霉素治疗鼻泪管阻塞 被引量:4
4
作者 叶楠 侯光辉 +3 位作者 徐锦堂 徐晖 薛燕 刘小浩 《眼科新进展》 CAS 2008年第12期913-914,共2页
目的探讨高频电泪道浚通术联合丝裂霉素治疗鼻泪管阻塞的疗效。方法将86例鼻泪管阻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5例采用高频电泪道浚通术,治疗组41例采用高频电泪道浚通术联合丝裂霉素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治愈... 目的探讨高频电泪道浚通术联合丝裂霉素治疗鼻泪管阻塞的疗效。方法将86例鼻泪管阻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5例采用高频电泪道浚通术,治疗组41例采用高频电泪道浚通术联合丝裂霉素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治愈者32例(71.11),治疗组治愈者38例(92.6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电泪道浚通术联合丝裂霉素治疗鼻泪管阻塞是一种简单、高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道浚通术 丝裂霉素 鼻泪管阻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