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腔镜下影像手术的麻醉处理
1
作者 彭雪梅 孙婵 黄以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7年第8期552-553,共2页
关键词 胸腔镜 胸部外科手术 吸入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颈丛神经麻醉致呼吸骤停一例
2
作者 林展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4期137-137,共1页
关键词 呼吸骤停 麻醉 神经阻滞麻醉 颈丛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外连续泵注罗哌卡因与芬太尼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罗晓青 高雪松 +1 位作者 彭雪梅 林锦绒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121-1122,共2页
目的观察硬膜外连续泵注罗哌卡因与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足月、头位、初产产妇98例,产程进展宫口开至3 cm时,行硬膜外腔穿刺置管,用0.2%罗哌卡因+2 μg/ml芬太尼的混合液给药,首次剂量5 ml,之后用微量镇痛泵持... 目的观察硬膜外连续泵注罗哌卡因与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足月、头位、初产产妇98例,产程进展宫口开至3 cm时,行硬膜外腔穿刺置管,用0.2%罗哌卡因+2 μg/ml芬太尼的混合液给药,首次剂量5 ml,之后用微量镇痛泵持续硬膜外腔给药,至宫口开全停药。对照组98例未行分娩镇痛。结果行分娩镇痛组产妇用药后疼痛明显减轻(P<0.001),产程中活跃期明显缩短(P<0.05),对母胎无明显影响。结论硬膜外连续泵注罗哌卡因与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效果好,实施简便,有助产程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 硬膜外注射 微量泵 罗哌卡因 芬太尼 剂量 无痛分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入一氧化氮联合呼气终末正压呼吸治疗犬急性肺损伤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小平 龙宏杰 徐经大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1-164,共4页
目的 :观察吸入 80× 10 -6 一氧化氮 (NO)联合呼气终末正呼吸 (PEEP)对油酸型急性肺损伤 (ALI)犬肺气体交换 ,血流动力学及肺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及毒副作用。方法 :3 0条家犬分为 6组 ,经飘浮导管注油酸复制ALI模型。监测注油酸前... 目的 :观察吸入 80× 10 -6 一氧化氮 (NO)联合呼气终末正呼吸 (PEEP)对油酸型急性肺损伤 (ALI)犬肺气体交换 ,血流动力学及肺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及毒副作用。方法 :3 0条家犬分为 6组 ,经飘浮导管注油酸复制ALI模型。监测注油酸前后、吸入NO等治疗 ( 1- 6)h各组犬肺血流动力学及血气变化情况 ,观察高铁血红蛋白含量(MHb)的变化 ,并行肺组织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吸入 80× 10 -6 NO联合PEEP组治疗期间肺动脉平均压(MPAP)及肺血管阻力 (PVR)显著低于ALI模型组 ,体循环指标差异无显著 ,氧合指数 (PaO2 /FiO2 )显著高于模型组 ,肺泡 -动脉血氧分压差 (A -aDO2 )显著低于模型组、NO组及PEEP组 ,MHb无显著变化。吸入NO联合PEEP治疗组HE染色光镜和透射电镜下肺损伤改变较NO组及PEEP组小。结论 :吸入 80× 10 -6 NO联合PEEP治疗犬油酸型ALI,既达到迅速、显著提高PaO2 /FiO2 的效果又避免高FiO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肺损伤 正压呼吸 NO ALI 呼吸窘迫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胸段硬膜外阻滞对冠心病患者围手术期ST-T段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李雅兰 王小平 +2 位作者 杨桐伟 彭雪梅 胡冬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6期609-611,共3页
目的 :观察上胸段硬膜外阻滞对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ASAⅠ~Ⅱ级心功能Ⅰ~Ⅱ级择期胸腔手术并冠心病患者 40例 ,随机分为静脉异丙酚和安氟醚吸入复合 0 2 %罗哌卡因胸段硬膜外阻滞组 (Ⅰ组 ,n =2 0 )和静脉... 目的 :观察上胸段硬膜外阻滞对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ASAⅠ~Ⅱ级心功能Ⅰ~Ⅱ级择期胸腔手术并冠心病患者 40例 ,随机分为静脉异丙酚和安氟醚吸入复合 0 2 %罗哌卡因胸段硬膜外阻滞组 (Ⅰ组 ,n =2 0 )和静脉异丙酚和安氟醚吸入 (Ⅱ组 ,n =2 0 )。于麻醉前和麻醉清醒后分别描记心电图 ;并记录术前 (T1)、硬膜外平面固定后 (T2 )、气管插管后 2min(T3 )、切皮时 (T4)、进胸探查 (T5)、进胸后 3 0min(T6)、进胸后 60min(T7)、关胸后 2 0min(T8)记录监测指标SBP、DBP、MAP、HR、ECG、SpO2 、ETCO2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和ST T段的改变。结果 :两组心电图ST T段 :组Ⅰ完全改善 10例 ,轻度改善 7例 ,无效 13例 ,总有效 17例 ,总有效率(85 % ) ,无效率 (15 % ) ;组Ⅱ完全改善 1例 ,轻度改善 6例 ,无效 13例 ,总有效 7例 ,总有效率 (3 5 % ) ,无效率(65 % ) ,两组总有效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血流动力学指标 :Ⅰ组在T4和T8时间点SBP、DBP、MAP、HR低于Ⅱ组 (P <0 0 5或P <0 0 1) ,Ⅱ组在T4和T8时间点SBP、DBP、MAP、HR高于麻醉前 (P <0 0 5 )。Ⅰ组在麻醉平面固定后 (T2 )与T1相比无统计学意义 ,在T4、T5、T6、T7两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与T1相比降低 (P <0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上胸段硬膜外阻滞麻醉 心肌缺血 血流动力学 心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54-2静脉点滴对胆系手术胆心反射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邹鹏 孙婵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6期75-77,共3页
目的 :观察山莨菪碱 (6 5 4 - 2 )静脉点滴对胆系手术胆心反射的预防作用。方法 :美国麻醉学会ASAⅠ~Ⅱ级成年病人 2 0例 (Ⅰ组 )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择期胆系手术 ,于推注试验剂量的麻醉药后静脉快速点滴林格氏液 5 0 0mL内含山莨菪... 目的 :观察山莨菪碱 (6 5 4 - 2 )静脉点滴对胆系手术胆心反射的预防作用。方法 :美国麻醉学会ASAⅠ~Ⅱ级成年病人 2 0例 (Ⅰ组 )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择期胆系手术 ,于推注试验剂量的麻醉药后静脉快速点滴林格氏液 5 0 0mL内含山莨菪碱 10mg ,在进腹或牵拉胆囊前输毕 ,分别于麻醉前、麻醉后、牵胆囊、置“T”管、术毕观察平均动脉压 (MAP)与心率 (HR)变化 ,并与同期条件类同但未静脉点滴 6 5 4 - 2的 2 0例病人对照组 (Ⅱ组 )相比较。结果 :Ⅰ组病人在麻醉后至术毕MAP与HR均较平稳 ,内脏牵拉反应轻 ;Ⅱ组病人则循环抑制明显 ,牵胆囊、置“T”管期的MAP与HR均明显低于麻醉后及I组同期所测值 ,两组在吸氧情况下 ,术中血氧饱和度均能维持正常。结论 :硬膜外麻醉下静脉点滴 6 5 4 - 2对胆系手术胆心反射有良好的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心反射 硬膜外麻醉 山莨菪碱 胆系手术 654-2静脉点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氮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综述)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小平 徐经大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4期130-134,共5页
关键词 一氧化氮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 肺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移植围手术期血浆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及其临床研究
8
作者 李雅兰 彭雪梅 +4 位作者 王小平 段善娥 胡冬华 邹鹏 叶永兴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12-713,共2页
目的 :探讨肾移植受者围手术期机体内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 (ELISA)监测 2 5例肾移植受者围手术期血浆TNF -α的浓度 ,根据手术后肾功能情况将 2 5例肾移植患者分肾功能稳定组... 目的 :探讨肾移植受者围手术期机体内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 (ELISA)监测 2 5例肾移植受者围手术期血浆TNF -α的浓度 ,根据手术后肾功能情况将 2 5例肾移植患者分肾功能稳定组为A组 18例、急性排斥组为B组 7例 ,将A组和B组所测的TNF -α进行比较。结果 :急性排斥反应组TNF -α显著高于术后稳定组 (P <0 0 1) ,排斥组在应用甲基强的松龙 /抗胸腺细胞球蛋白 (ATG)冲击有效时TNF -α水平逐渐下降。结论 :血浆TNF -α的测定可作为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免疫学指标 ,也是观察急性排斥反应治疗效果的指标之一。麻醉和手术、输血 ,对血浆TN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手术期 肾移植 肿瘤坏死因子 急性排斥反应 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丙酚静脉注射抑制病人气管导管拔出后躁动的体会 被引量:1
9
作者 汤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10期1052-1052,共1页
关键词 异丙酚 静脉注射 气管导管拔出 躁动 镇静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