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北两个医院眼烧伤267例统计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李雪 徐锦堂 +1 位作者 赵松滨 崔浩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0-82,共3页
目的调查南北两个医院的眼烧伤情况,比较不同地域条件下眼烧伤患病率的差异?方法以1990年6月~2000年6月期间两个医院的眼烧伤住院病例267例为对象,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南北两个医院眼烧伤患者均以男性和工人为多,主要集中在18~34岁和35... 目的调查南北两个医院的眼烧伤情况,比较不同地域条件下眼烧伤患病率的差异?方法以1990年6月~2000年6月期间两个医院的眼烧伤住院病例267例为对象,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南北两个医院眼烧伤患者均以男性和工人为多,主要集中在18~34岁和35~54岁两个年龄段;在就诊时间分布上,南方夏季就诊率较低,北方2月份和7,8,9月份就诊率较高;南方眼酸烧伤和碱烧伤比例比北方高,北方热烧伤比例较高?结论南北两地由于在地域?气候?经济结构等方面的差异,导致眼烧伤就诊时间?易患烧伤种类和其他方面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烧伤 患病率 南北两地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豚鼠视网膜正常结构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26
2
作者 史剑波 徐锦堂 +1 位作者 夏潮涌 狄静芳 《眼科研究》 CAS CSCD 1999年第2期98-100,共3页
目的定量研究正常豚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核和视网膜厚度。方法应用图像分析技术测量RGC核的平均体积和体密度、视网膜各层结构厚度。结果RGC核的平均体积为174μm3,按核体积分布直方图分成大、中、小3群,平均体... 目的定量研究正常豚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核和视网膜厚度。方法应用图像分析技术测量RGC核的平均体积和体密度、视网膜各层结构厚度。结果RGC核的平均体积为174μm3,按核体积分布直方图分成大、中、小3群,平均体积分别为363.5,185.3,80.0μm3,所占比例分别为20.9%,28.6%,49.5%;节细胞外界内层、内核内网层、光感受细胞层、视网膜全层的厚度分别为19.45,45.53,43.96,108.94μm。结论采用RGC核体积、体密度参数和视网膜各结构层厚度的测量是全面了解视网膜形态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豚鼠 视网膜 神经节细胞 RGC核 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胶原罩对兔角膜穿透伤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胡敏 徐锦堂 +1 位作者 郑通枢 赵松滨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4期40-44,共5页
目的 :尝试一种新的用药方式———应用浸泡有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的胶原罩治疗兔角膜穿透伤。方法 :实验兔 30只 ,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10只 ,在角膜中心各作一穿透性长 4mm切口。第 1组 :对照组 ;第 2组 :2 μg/mL的bFGF溶... 目的 :尝试一种新的用药方式———应用浸泡有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的胶原罩治疗兔角膜穿透伤。方法 :实验兔 30只 ,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10只 ,在角膜中心各作一穿透性长 4mm切口。第 1组 :对照组 ;第 2组 :2 μg/mL的bFGF溶液滴眼组 ;第 3组 :bFGF胶原罩治疗组。结果 :测得各组角膜伤口承受压力的极限值有明显差异 (P <0 0 0 0 5 ) ,对照组为 (62 0 0± 8 2 5 )kPa ;bFGF滴眼组为 (10 2 0 0± 13 4 3)kPa ;bFGF胶原罩组为 (135 83± 9 85 )kPa。 3组外伤的修复 :bFGF胶原罩组效果最好 ,bFGF滴眼组次之 ,对照组最差。结论 :3组角膜伤口均为疤痕修复 ,以bFGF胶原罩组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胶原罩 角膜穿透伤 用药方式 药物利用率 用药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对大鼠缺血再灌注视网膜SOD,MDA和NO水平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5
4
作者 施月欢 邹秀兰 赵松滨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01-303,共3页
目的  观察川芎嗪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后视网膜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水平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视网膜压力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光光度法测定SOD,MDA和NO,琼脂糖凝... 目的  观察川芎嗪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后视网膜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水平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视网膜压力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光光度法测定SOD,MDA和NO,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DNA断裂。结果 川芎嗪能显著对抗视网膜缺血再灌注后视网膜SOD水平的下降及MDA和NO水平的升高;同时能阻断缺血再灌注12h后细胞DNA 凋亡样断裂。结论 川芎嗪可能通过抑制自由基的产生和提高抗氧化能力来对抗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诱导的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缺血再灌注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一氧化氮 细胞凋亡 视网膜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黄斑病变的荧光血管造影特征与分型探讨 被引量:6
5
作者 胡 琦 徐锦堂 +1 位作者 李 莉 崔 浩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59-260,共2页
目的 分析糖尿病黄斑病变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特征,探讨糖尿病黄斑病变分型在该病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对484例(651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根据造影结果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为6期、糖尿病黄斑病变分为5... 目的 分析糖尿病黄斑病变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特征,探讨糖尿病黄斑病变分型在该病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对484例(651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根据造影结果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为6期、糖尿病黄斑病变分为5型,并观察糖尿病黄斑病变分型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分期的关系,以及在糖尿病黄斑病变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结果 在DR的各不同时期均发生了程度不等的黄斑病变,651只DR眼中有389眼发生黄斑病变,占 59.8%;黄斑病变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与一般的 DR时相无相关规律性,DR和糖尿病黄斑病变的发展不完全同步。结论 糖尿病黄斑病变应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诊断和分型,其结果敏感而可靠,分型与治疗及预后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黄斑变性 荧光素血管造影术 影像学表现 临床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茱萸总甙滴眼液眼内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孟晶 李辰 +4 位作者 陈建苏 赵松滨 狄静芳 杨皓庄 张穗梅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4期5-10,共6页
目的 :研制出山茱萸总甙 (COG)滴眼液 ,对该滴眼液的药代动力学进行研究 ,并观察其局部应用对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该滴眼液的药代动力学参数进行研究。建立封闭群大鼠角膜移植模型 ,随机分为 4组 :A... 目的 :研制出山茱萸总甙 (COG)滴眼液 ,对该滴眼液的药代动力学进行研究 ,并观察其局部应用对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该滴眼液的药代动力学参数进行研究。建立封闭群大鼠角膜移植模型 ,随机分为 4组 :A组为空白对照组 ,B、C、D组分别为使用质量分数 0 5 %、1%和 2 %COG滴眼液组。用裂隙灯显微镜记录及比较各组角膜排斥反应发生时间。结果 :COG滴眼液在新西兰白兔眼内为一室模型 ,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为 :A =4 316 μg/mL ,Ke=2 0 5 6h- 1,Ka=2 5 79h- 1,LagTime =0 198h ,t1/ 2 ,Ka=0 0 2 3h ,t1/ 2 ,Ke=0 2 5 7h ,Tmax=0 986h ,ρmax=1 2 94 μg/mL ,AUC =1 6 0 1μg·h/mL ,其拟合的动力学方程为 ρ(t) =10 6 0 5×Dose×(e- 2 0 56× (t- 0 198) -e- 2 579× (t- 0 198) )。术后各组发生角膜移植排斥时间 ,A组与B、C、D组、B组与C、D组、C组与D组间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其中作用最强的为C组。结论 :COG滴眼液能有效地防治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COG滴眼液眼内有效峰浓度出现在点药后 0 986h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研究 山茱萸总甙 滴眼液 药代动力学 角膜移植 免疫排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与人工晶状体植入术546例 被引量:10
7
作者 郭海科 张日佳 +2 位作者 张洪洋 郑阿宁 徐锦堂 《眼科新进展》 CAS 2000年第6期404-406,共3页
目的 对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结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在表面麻醉下对 5 46例 6 72眼不同类型的白内障患者施行不同切口的超声乳化摘出术 ,并植入人工晶状体。结果 术后 3h及 1d裸眼或球镜矫正视力≥ 0 .... 目的 对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结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在表面麻醉下对 5 46例 6 72眼不同类型的白内障患者施行不同切口的超声乳化摘出术 ,并植入人工晶状体。结果 术后 3h及 1d裸眼或球镜矫正视力≥ 0 .5者分别占83.0 %、88.9% ;术后 1wk及 1mo视力≥ 1.0者分别占 2 7.2 %、2 8.5 % .术前无散光而术后出现散光 35例 ,但均在 +1.0 D以下。且不同类型的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在排除合并症干扰后并无显著差异 (P>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超声乳化术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可降解支架材料植入角膜的生物学反应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丁勇 徐锦堂 +3 位作者 吴春云 陈建苏 焦延鹏 周长忍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7-120,共4页
目的 探讨可降解交联剂交联乙烯基吡咯烷酮对兔角膜组织的生物学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乙烯基吡咯烷酮植入兔角膜囊袋内 3个月 ,观察生物材料在角膜内生物学反应。结果 可降解交联剂交联乙烯基吡咯烷酮合成材料植入兔角膜囊袋 3个月 ,... 目的 探讨可降解交联剂交联乙烯基吡咯烷酮对兔角膜组织的生物学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乙烯基吡咯烷酮植入兔角膜囊袋内 3个月 ,观察生物材料在角膜内生物学反应。结果 可降解交联剂交联乙烯基吡咯烷酮合成材料植入兔角膜囊袋 3个月 ,生物相容性良好 ,材料逐渐降解 ,材料内有胶原和角膜基质细胞长入。结论 新型可降解交联剂交联乙烯基吡咯烷酮合成材料植入后未见兔角膜有明显的炎症反应 ,材料的组织相容性好 ,可作为组织工程角膜的支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可降解支架材料植人角膜 生物学反应 组织工程 角膜基质细胞 乙烯基吡咯烷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神经损伤后视网膜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狄静芳 史剑波 +1 位作者 曾耀英 徐锦堂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4期88-93,共6页
目的:探讨凋亡在视神经撞击和挤压损伤导致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死亡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活细胞悬液荧光染色法和流式细胞仪 P I染色法检测损伤后视网膜神经元凋亡的形态和数量。结果:荧光染色法见视野内有散在细胞出现核染色质凝聚现... 目的:探讨凋亡在视神经撞击和挤压损伤导致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死亡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活细胞悬液荧光染色法和流式细胞仪 P I染色法检测损伤后视网膜神经元凋亡的形态和数量。结果:荧光染色法见视野内有散在细胞出现核染色质凝聚现象( 不规则核块) ,流式细胞仪 D N A 直方图见正常对照组有直而高的 G0/ G1 峰和低平的 G2 峰,在 G0/ G1 之前有一细胞群体,大约占细胞总数的163 % ,损伤组在 G0/ G1 之前有一低小的亚二倍体峰,大约占全部细胞的483 % 。结论:视神经不完全损伤后存在视网膜神经元的凋亡,这一结论可为视神经外伤的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神经元 凋亡 视神经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角膜印迹细胞学检测 被引量:11
10
作者 周清 陈剑 +3 位作者 徐锦堂 赵松滨 王彦萍 李红 《眼科新进展》 CAS 2001年第4期238-240,共3页
目的 研究兔角膜缘干细胞缺乏和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后临床和角膜上皮表型的改变。方法 建立兔角膜缘干细胞缺乏模型 ,1个月后对治疗组进行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 ,术后联合使用免疫抑制剂。比较治疗组与非治疗组的临床表现和角膜表型的... 目的 研究兔角膜缘干细胞缺乏和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后临床和角膜上皮表型的改变。方法 建立兔角膜缘干细胞缺乏模型 ,1个月后对治疗组进行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 ,术后联合使用免疫抑制剂。比较治疗组与非治疗组的临床表现和角膜表型的改变。结果 兔角膜缘干细胞缺乏后 ,角膜混浊 ,新生血管化 ,持续性上皮缺损 ;角膜上皮为结膜细胞表型。移植术后角膜上皮完整 ,新生血管减少 ,角膜透明度增加 ;上皮恢复角膜表型。结论 兔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联合术后使用免疫抑制剂是治疗角膜缘干细胞缺乏症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迹细胞学 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脑验光仪和综合验光仪联合应用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7
11
作者 黄建艳 陈剑 +1 位作者 周清 徐锦堂 《眼科新进展》 CAS 2002年第6期405-407,共3页
目的 评价电脑自动验光与综合验光仪主动验光联合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 根据扩瞳与否按年龄段分 A、B组。 A组 3~ 16岁 10 0例 ,小瞳和扩瞳后分别行电脑验光 ;B组 17~ 5 5岁 96例 ,仅行小瞳电脑验光。所有患者均在综合验光仪进行主... 目的 评价电脑自动验光与综合验光仪主动验光联合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 根据扩瞳与否按年龄段分 A、B组。 A组 3~ 16岁 10 0例 ,小瞳和扩瞳后分别行电脑验光 ;B组 17~ 5 5岁 96例 ,仅行小瞳电脑验光。所有患者均在综合验光仪进行主觉验光。结果  A组小瞳和扩瞳电脑验光球镜度数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扩瞳电脑验光与综合验光仪主觉验光球镜度数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符合率为86 % .B组电脑验光与综合验光仪主觉验光的球镜度数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小瞳验光与综合验光仪散光轴位的差异无显著意义 (P>0 .0 5 ) ,符合率为 91.6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评价 电脑验光仪 综合验光仪 验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透人工角膜植入术的初步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2
作者 徐锦堂 Yakimenko SA +3 位作者 侯光辉 孙秉基 郑阿宁 赵松滨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05-507,共3页
目的 应用穿透人工角膜植入术使角膜移植失败或难以进行角膜移植的角膜白斑患者脱盲。方法 应用Yakimenko型人工角膜对4例化学烧伤后角膜白斑和1例爆炸伤后的角膜白斑进行了穿透人工角膜植入术。术前3例光定位准确,2例光定位不准确。结... 目的 应用穿透人工角膜植入术使角膜移植失败或难以进行角膜移植的角膜白斑患者脱盲。方法 应用Yakimenko型人工角膜对4例化学烧伤后角膜白斑和1例爆炸伤后的角膜白斑进行了穿透人工角膜植入术。术前3例光定位准确,2例光定位不准确。结果 术后1眼视力无变化。4眼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0.09~0.6),其中最好的1例术后裸眼视力为0.6,矫正视力为0.8,观察时间9个月~3年。结论 应用耳软骨加固人工角膜植床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对不能行角膜移植和角膜移植失败但尚存光感的角膜白斑患者,穿透人工角膜植入术是目前首选的复明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透人工角膜植入术 角膜移植 角膜白斑 第一期手术 第二期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_2局部应用对大鼠角膜碱烧伤后CD44和E-selectin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雪 徐锦堂 +1 位作者 崔浩 胡琦 《眼科新进展》 CAS 2006年第7期491-494,共4页
目的研究TGFβ2局部应用对大鼠角膜碱烧伤后CD44和Eselectin的mRNA合成的影响,探求其对角膜碱烧伤的治疗作用。方法制备Wistar大鼠角膜碱烧伤模型,一组给予TGFβ2(浓度为1mg·L-1)局部滴眼,每日3次,一组未给予TGFβ2治疗。于角膜碱... 目的研究TGFβ2局部应用对大鼠角膜碱烧伤后CD44和Eselectin的mRNA合成的影响,探求其对角膜碱烧伤的治疗作用。方法制备Wistar大鼠角膜碱烧伤模型,一组给予TGFβ2(浓度为1mg·L-1)局部滴眼,每日3次,一组未给予TGFβ2治疗。于角膜碱烧伤后3d和2周应用RTPCR方法检测TGFβ2治疗组与未治疗组角膜CD44和Eselectin的mRNA合成情况。结果角膜碱烧伤3d时CD44mRNA表达无显著变化,碱烧伤2周时CD44表达量增加,同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TGFβ2治疗组3d和2周时CD44的mRNA合成同未治疗组相比均有增加,2组差异显著。角膜碱烧伤3d时EselectinmRNA的表达量低于正常对照组,碱烧伤2周时Eselectin表达量高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TGFβ2治疗组3d和2周时Eselectin的mRNA合成同未治疗组相比均有增加,3d时增加明显,差异极显著。结论TGFβ2能促进急性期和营养紊乱期CD44和EselectinmRNA的合成,减轻碱烧伤后的炎症反应。TGFβ2能够通过影响角膜局部粘附分子的合成和表达来减轻病理损伤,促进创伤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2 角膜碱烧伤 CD44 E-SELECT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角膜碱、酸、热烧伤后ICAM-1、VCAM-1、CD44及E-selectin mRNA的表达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雪 徐锦堂 +1 位作者 崔浩 胡琦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28-932,共5页
目的利用RT-PCR法检测大鼠角膜烧伤后角膜局部ICAM-1、VCAM-1、CD44及E-selectin的mRNA表达情况,探讨黏附分子在角膜烧伤中的变化,以进一步完善角膜烧伤的免疫机制。方法制备Wistar大鼠角膜碱、酸、热烧伤模型。提取大鼠烧伤后3d和2周角... 目的利用RT-PCR法检测大鼠角膜烧伤后角膜局部ICAM-1、VCAM-1、CD44及E-selectin的mRNA表达情况,探讨黏附分子在角膜烧伤中的变化,以进一步完善角膜烧伤的免疫机制。方法制备Wistar大鼠角膜碱、酸、热烧伤模型。提取大鼠烧伤后3d和2周角膜RNA,反转录扩增ICAM-1、VCAM-1、CD44及E-selectin,根据DNA条带的光密度值确定DNA含量。观察烧伤后3d和2周以上各指标的变化。结果角膜烧伤后3d,与正常对照组(1.658±0.722)相比,3个烧伤组ICAM-1mR-NA表达量增加(5.699±0.934、3.182±0.830、3.403±0.916),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2周时,3个烧伤组ICAM-1mRNA较3d时明显减少,其中碱烧伤组伤后3d和2周ICAM-1mRNA的表达量均较酸和热烧伤组明显增多,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同正常对照组(2.172±0.368)相比,烧伤后2周时,碱烧伤组VCAM-1mRNA表达量(8.591±1.021)增多,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而酸和热烧伤组差异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同正常对照组(1.402±0.439)相比,伤后3d时3个烧伤组CD44mRNA表达量无显著变化,2周时碱烧伤组CD44mRNA表达量(5.587±0.753)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酸和热烧伤组CD44mRNA表达量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d时角膜各烧伤组E-selectin的表达量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2周时各烧伤组E-selectinmRNA的表达量明显增加,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3个烧伤组间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角膜烧伤的急性期,ICAM-1介导中性粒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表达增加。CD44及其配体在角膜烧伤特别是角膜碱烧伤的愈合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介导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最初黏附过程的黏附分子,E-selectin在角膜烧伤的病理发生中的作用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 碱烧伤 酸烧伤 热烧伤 ICAM-1 VCAM-1 CD44 E-SELECT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血管形态识别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林土胜 杜明辉 徐锦堂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51-355,共5页
本文利用人体生物特征的视网膜血管作为个人身份鉴别的特征 ,在建立高层次保密和安全应用的理论依据的研究中 ,提出了一种形态识别的相关网点法 ,包括方法的构思和依据 ,图像特征交点的提取 ,网点质心和最远网点的水平方位对准 ,图像相... 本文利用人体生物特征的视网膜血管作为个人身份鉴别的特征 ,在建立高层次保密和安全应用的理论依据的研究中 ,提出了一种形态识别的相关网点法 ,包括方法的构思和依据 ,图像特征交点的提取 ,网点质心和最远网点的水平方位对准 ,图像相关网点匹配的判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生物特征 视网膜血管 形态识别 个人身份鉴别 相关网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血管管径量化及对眼底血管病变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6
作者 林土胜 徐锦堂 梁庆源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2期33-36,共4页
目的:为解决视网膜血管管径量化的自动寻优问题,实现“卡尺”读数的测定效果。方法:采用图象处理和计算机技术对视网膜血管管径进行量化,以二值变换后的视网膜血管图象为基础,建立线化无级扩大法和管径增量符号比较法。结果:解决... 目的:为解决视网膜血管管径量化的自动寻优问题,实现“卡尺”读数的测定效果。方法:采用图象处理和计算机技术对视网膜血管管径进行量化,以二值变换后的视网膜血管图象为基础,建立线化无级扩大法和管径增量符号比较法。结果:解决管径边界的确切性关系,获得管径的自动寻优量值。结论:本法能克服管径测量点的边界选取随机性和量化的主观误差,有助于眼底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治疗监控和预后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血管 早期诊断 管径量化 眼底血管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孢霉素A在角膜移植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伟 钟敬祥 《眼科新进展》 CAS 2002年第2期145-147,共3页
关键词 环孢霉素A 角膜移植 排斥反应 免疫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K506抑制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术兔外周血T淋巴细胞CD25的表达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 剑 周 清 +2 位作者 徐锦堂 王彦平 赵松滨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99-201,共3页
目的 探讨FK506滴眼液对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术后的免疫抑制作用。方法 新西兰兔48只48眼建立角膜缘缺陷症动物模型。随机分为FK506组、环孢霉素A(CsA)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16眼。1个月后实施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术,检测术前及术后1-... 目的 探讨FK506滴眼液对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术后的免疫抑制作用。方法 新西兰兔48只48眼建立角膜缘缺陷症动物模型。随机分为FK506组、环孢霉素A(CsA)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16眼。1个月后实施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术,检测术前及术后1-8周兔外周血T淋巴细胞上CD25的表达。结果 各组表达CD25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数均有升高。对照组较其他两组高;而CsA组显著高于FK506组(P<0. 05)。 结论 FK506滴眼液可抑制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术后T淋巴细胞上CD25的表达,其免疫抑制效果优于C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术 FK506 滴眼液 外周血T淋巴细胞 免疫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膜下注射环孢霉素A微粒体的药物反应性 被引量:1
19
作者 邵东平 钟敬祥 +1 位作者 张伟 吴春云 《眼科新进展》 CAS 2002年第4期245-247,共3页
目的 探讨环孢霉素 A微粒体结膜下注射的药物反应性。方法 健康新西兰白兔 6只 ,左眼为实验组 ,右眼为对照组。实验组球结膜下注射 15 g· L- 1的 Cs A微粒体 ,对照组球结膜下注射相同浓度的 Cs A溶液 ,每次 0 .2 m L,每 5 d1次 ... 目的 探讨环孢霉素 A微粒体结膜下注射的药物反应性。方法 健康新西兰白兔 6只 ,左眼为实验组 ,右眼为对照组。实验组球结膜下注射 15 g· L- 1的 Cs A微粒体 ,对照组球结膜下注射相同浓度的 Cs A溶液 ,每次 0 .2 m L,每 5 d1次 ,维持 30 d。用药结束后分别于 1、2、3月时各取 2只白兔处死 ,剪取注射部位的结膜及巩膜 ,立即用 AF固定液固定48h,然后脱水、包埋、切片和 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注射部位的结膜和巩膜有无炎症细胞浸润、纤维包裹和坏死等情况。结果 注射 Cs A溶液后兔眼结膜水肿非常严重 ,注射 1次后 ,充血水肿需 3d才会消退 ;而实验组结膜充血水肿 2 d即消退。 Cs A微粒体组切片显示用药结束后第 1月仅结膜有少的炎症反应 ,第 2月后结膜已恢复正常 ;Cs A溶液组用药后第 1月炎症反应较显著 ,巩膜也有较少的炎症反应。第 3月时可观察到结膜和巩膜有纤维化形成。结论  Cs A微粒体的生物相容性较好 ,药物刺激性较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反应性 环孢霉素A 微粒体 结膜下注射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sA微粒体对角膜移植排斥反应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伟 钟敬祥 +2 位作者 邵东平 赵松滨 施月欢 《眼科新进展》 CAS 2002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 研究结膜下注射环孢霉素 A(cyclosporin A,Cs A)微粒体对兔高危眼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作用。方法 以生物降解医用材料乙交酯 -丙交酯 (polylactic- co- glycolic acid,PL GA )为载体 ,用乳化 -溶剂挥发法制备含 Cs A的 PLG A微粒... 目的 研究结膜下注射环孢霉素 A(cyclosporin A,Cs A)微粒体对兔高危眼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作用。方法 以生物降解医用材料乙交酯 -丙交酯 (polylactic- co- glycolic acid,PL GA )为载体 ,用乳化 -溶剂挥发法制备含 Cs A的 PLG A微粒体 ;观察分别应用 Cs A微粒体或 Cs A溶液角膜移植术后植片存活天数、排斥率及应用不同制剂过程中兔眼的药物反应性。结果 角膜植片平均存活天数及排斥率在 Cs A微粒体组分别为 86.3 0 d± 9.50 d和 2 0 % ,在 Cs A溶液组分别为 71.10 d± 2 5.50 d和 4 0 % ,2组比较植片平均存活天数有显著性差异 (P<0 .1) ,而植片排斥率无显著性差异 (P>0 .1) ;Cs A微粒体对兔眼的药物刺激性小。结论 结膜下注射 Cs A微粒体能够有效抑制角膜移植排斥反应 ,是一种较有前景的缓释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孢霉素A 乙交酯-丙交酯 微粒体 角膜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