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与人工晶状体植入术546例 被引量:10
1
作者 郭海科 张日佳 +2 位作者 张洪洋 郑阿宁 徐锦堂 《眼科新进展》 CAS 2000年第6期404-406,共3页
目的 对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结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在表面麻醉下对 5 46例 6 72眼不同类型的白内障患者施行不同切口的超声乳化摘出术 ,并植入人工晶状体。结果 术后 3h及 1d裸眼或球镜矫正视力≥ 0 .... 目的 对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结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在表面麻醉下对 5 46例 6 72眼不同类型的白内障患者施行不同切口的超声乳化摘出术 ,并植入人工晶状体。结果 术后 3h及 1d裸眼或球镜矫正视力≥ 0 .5者分别占83.0 %、88.9% ;术后 1wk及 1mo视力≥ 1.0者分别占 2 7.2 %、2 8.5 % .术前无散光而术后出现散光 35例 ,但均在 +1.0 D以下。且不同类型的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在排除合并症干扰后并无显著差异 (P>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超声乳化术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角膜印迹细胞学检测 被引量:11
2
作者 周清 陈剑 +3 位作者 徐锦堂 赵松滨 王彦萍 李红 《眼科新进展》 CAS 2001年第4期238-240,共3页
目的 研究兔角膜缘干细胞缺乏和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后临床和角膜上皮表型的改变。方法 建立兔角膜缘干细胞缺乏模型 ,1个月后对治疗组进行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 ,术后联合使用免疫抑制剂。比较治疗组与非治疗组的临床表现和角膜表型的... 目的 研究兔角膜缘干细胞缺乏和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后临床和角膜上皮表型的改变。方法 建立兔角膜缘干细胞缺乏模型 ,1个月后对治疗组进行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 ,术后联合使用免疫抑制剂。比较治疗组与非治疗组的临床表现和角膜表型的改变。结果 兔角膜缘干细胞缺乏后 ,角膜混浊 ,新生血管化 ,持续性上皮缺损 ;角膜上皮为结膜细胞表型。移植术后角膜上皮完整 ,新生血管减少 ,角膜透明度增加 ;上皮恢复角膜表型。结论 兔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联合术后使用免疫抑制剂是治疗角膜缘干细胞缺乏症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迹细胞学 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脑验光仪和综合验光仪联合应用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7
3
作者 黄建艳 陈剑 +1 位作者 周清 徐锦堂 《眼科新进展》 CAS 2002年第6期405-407,共3页
目的 评价电脑自动验光与综合验光仪主动验光联合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 根据扩瞳与否按年龄段分 A、B组。 A组 3~ 16岁 10 0例 ,小瞳和扩瞳后分别行电脑验光 ;B组 17~ 5 5岁 96例 ,仅行小瞳电脑验光。所有患者均在综合验光仪进行主... 目的 评价电脑自动验光与综合验光仪主动验光联合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 根据扩瞳与否按年龄段分 A、B组。 A组 3~ 16岁 10 0例 ,小瞳和扩瞳后分别行电脑验光 ;B组 17~ 5 5岁 96例 ,仅行小瞳电脑验光。所有患者均在综合验光仪进行主觉验光。结果  A组小瞳和扩瞳电脑验光球镜度数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扩瞳电脑验光与综合验光仪主觉验光球镜度数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符合率为86 % .B组电脑验光与综合验光仪主觉验光的球镜度数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小瞳验光与综合验光仪散光轴位的差异无显著意义 (P>0 .0 5 ) ,符合率为 91.6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评价 电脑验光仪 综合验光仪 验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_2局部应用对大鼠角膜碱烧伤后CD44和E-selectin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李雪 徐锦堂 +1 位作者 崔浩 胡琦 《眼科新进展》 CAS 2006年第7期491-494,共4页
目的研究TGFβ2局部应用对大鼠角膜碱烧伤后CD44和Eselectin的mRNA合成的影响,探求其对角膜碱烧伤的治疗作用。方法制备Wistar大鼠角膜碱烧伤模型,一组给予TGFβ2(浓度为1mg·L-1)局部滴眼,每日3次,一组未给予TGFβ2治疗。于角膜碱... 目的研究TGFβ2局部应用对大鼠角膜碱烧伤后CD44和Eselectin的mRNA合成的影响,探求其对角膜碱烧伤的治疗作用。方法制备Wistar大鼠角膜碱烧伤模型,一组给予TGFβ2(浓度为1mg·L-1)局部滴眼,每日3次,一组未给予TGFβ2治疗。于角膜碱烧伤后3d和2周应用RTPCR方法检测TGFβ2治疗组与未治疗组角膜CD44和Eselectin的mRNA合成情况。结果角膜碱烧伤3d时CD44mRNA表达无显著变化,碱烧伤2周时CD44表达量增加,同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TGFβ2治疗组3d和2周时CD44的mRNA合成同未治疗组相比均有增加,2组差异显著。角膜碱烧伤3d时EselectinmRNA的表达量低于正常对照组,碱烧伤2周时Eselectin表达量高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TGFβ2治疗组3d和2周时Eselectin的mRNA合成同未治疗组相比均有增加,3d时增加明显,差异极显著。结论TGFβ2能促进急性期和营养紊乱期CD44和EselectinmRNA的合成,减轻碱烧伤后的炎症反应。TGFβ2能够通过影响角膜局部粘附分子的合成和表达来减轻病理损伤,促进创伤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2 角膜碱烧伤 CD44 E-SELECT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角膜碱、酸、热烧伤后ICAM-1、VCAM-1、CD44及E-selectin mRNA的表达 被引量:3
5
作者 李雪 徐锦堂 +1 位作者 崔浩 胡琦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28-932,共5页
目的利用RT-PCR法检测大鼠角膜烧伤后角膜局部ICAM-1、VCAM-1、CD44及E-selectin的mRNA表达情况,探讨黏附分子在角膜烧伤中的变化,以进一步完善角膜烧伤的免疫机制。方法制备Wistar大鼠角膜碱、酸、热烧伤模型。提取大鼠烧伤后3d和2周角... 目的利用RT-PCR法检测大鼠角膜烧伤后角膜局部ICAM-1、VCAM-1、CD44及E-selectin的mRNA表达情况,探讨黏附分子在角膜烧伤中的变化,以进一步完善角膜烧伤的免疫机制。方法制备Wistar大鼠角膜碱、酸、热烧伤模型。提取大鼠烧伤后3d和2周角膜RNA,反转录扩增ICAM-1、VCAM-1、CD44及E-selectin,根据DNA条带的光密度值确定DNA含量。观察烧伤后3d和2周以上各指标的变化。结果角膜烧伤后3d,与正常对照组(1.658±0.722)相比,3个烧伤组ICAM-1mR-NA表达量增加(5.699±0.934、3.182±0.830、3.403±0.916),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2周时,3个烧伤组ICAM-1mRNA较3d时明显减少,其中碱烧伤组伤后3d和2周ICAM-1mRNA的表达量均较酸和热烧伤组明显增多,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同正常对照组(2.172±0.368)相比,烧伤后2周时,碱烧伤组VCAM-1mRNA表达量(8.591±1.021)增多,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而酸和热烧伤组差异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同正常对照组(1.402±0.439)相比,伤后3d时3个烧伤组CD44mRNA表达量无显著变化,2周时碱烧伤组CD44mRNA表达量(5.587±0.753)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酸和热烧伤组CD44mRNA表达量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d时角膜各烧伤组E-selectin的表达量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2周时各烧伤组E-selectinmRNA的表达量明显增加,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3个烧伤组间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角膜烧伤的急性期,ICAM-1介导中性粒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表达增加。CD44及其配体在角膜烧伤特别是角膜碱烧伤的愈合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介导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最初黏附过程的黏附分子,E-selectin在角膜烧伤的病理发生中的作用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 碱烧伤 酸烧伤 热烧伤 ICAM-1 VCAM-1 CD44 E-SELECT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血管形态识别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林土胜 杜明辉 徐锦堂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51-355,共5页
本文利用人体生物特征的视网膜血管作为个人身份鉴别的特征 ,在建立高层次保密和安全应用的理论依据的研究中 ,提出了一种形态识别的相关网点法 ,包括方法的构思和依据 ,图像特征交点的提取 ,网点质心和最远网点的水平方位对准 ,图像相... 本文利用人体生物特征的视网膜血管作为个人身份鉴别的特征 ,在建立高层次保密和安全应用的理论依据的研究中 ,提出了一种形态识别的相关网点法 ,包括方法的构思和依据 ,图像特征交点的提取 ,网点质心和最远网点的水平方位对准 ,图像相关网点匹配的判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生物特征 视网膜血管 形态识别 个人身份鉴别 相关网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孢霉素A在角膜移植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8
7
作者 张伟 钟敬祥 《眼科新进展》 CAS 2002年第2期145-147,共3页
关键词 环孢霉素A 角膜移植 排斥反应 免疫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角膜碱、酸、热烧伤后房水中TGF-β_2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雪 徐锦堂 +1 位作者 崔浩 胡琦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9期1819-1822,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角膜烧伤后前房水中TGF-β2含量的变化,探讨在眼部内环境下TGF-β2与角膜烧伤之间的关系,为角膜烧伤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制备Wistar大鼠角膜碱、酸、热中度烧伤动物模型,分别于伤后4,8h;1,3,5,7,14,28,49d处死。采集房水:... 目的:通过检测角膜烧伤后前房水中TGF-β2含量的变化,探讨在眼部内环境下TGF-β2与角膜烧伤之间的关系,为角膜烧伤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制备Wistar大鼠角膜碱、酸、热中度烧伤动物模型,分别于伤后4,8h;1,3,5,7,14,28,49d处死。采集房水:用20g/LBSA包被的毛细管于角膜缘处刺入角膜,吸取房水至20g/LBSA包被的离心管中,-70℃保存。标准品和样品进行酸激活处理。使用ELISA方法检测角膜烧伤后前房水中TGF-β2的水平。结果:大鼠角膜碱烧伤后4hTGF-β2的水平呈现一过性升高,然后下降,3d时TGF-β2含量再次升高,7d时达高峰,持续至7wk时降至正常。大鼠角膜酸烧伤后4hTGF-β2的水平呈现一过性升高,然后下降,低于正常对照组,两者差异显著。7d时房水中TGF-β2升至正常,然后一直保持低平状态。49d时我们检测房水中TGF-β2水平仍低于正常。大鼠角膜热烧伤后4hTGF-β2的水平呈现一过性升高,1d时降至最低,3d时开始增长,直到7d时我们检测仍高于正常,然后缓慢下降。结论:角膜烧伤后前房水中TGF-β2的含量发生变化,致伤原因不同,其变化方式不同。角膜碱烧伤和热烧伤后于7d时出现TGF-β2高峰,说明此时角膜处于免疫功能抑制状态,这对于维持角膜前房的免疫赦免状态非常重要,证明此时机体发挥了自我保护功能,避免产生过度的病理反应。角膜酸烧伤后TGF-β2水平始终低平,其原因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2 角膜 碱烧伤 酸烧伤 热烧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膜下注射环孢霉素A微粒体的药物反应性 被引量:1
9
作者 邵东平 钟敬祥 +1 位作者 张伟 吴春云 《眼科新进展》 CAS 2002年第4期245-247,共3页
目的 探讨环孢霉素 A微粒体结膜下注射的药物反应性。方法 健康新西兰白兔 6只 ,左眼为实验组 ,右眼为对照组。实验组球结膜下注射 15 g· L- 1的 Cs A微粒体 ,对照组球结膜下注射相同浓度的 Cs A溶液 ,每次 0 .2 m L,每 5 d1次 ... 目的 探讨环孢霉素 A微粒体结膜下注射的药物反应性。方法 健康新西兰白兔 6只 ,左眼为实验组 ,右眼为对照组。实验组球结膜下注射 15 g· L- 1的 Cs A微粒体 ,对照组球结膜下注射相同浓度的 Cs A溶液 ,每次 0 .2 m L,每 5 d1次 ,维持 30 d。用药结束后分别于 1、2、3月时各取 2只白兔处死 ,剪取注射部位的结膜及巩膜 ,立即用 AF固定液固定48h,然后脱水、包埋、切片和 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注射部位的结膜和巩膜有无炎症细胞浸润、纤维包裹和坏死等情况。结果 注射 Cs A溶液后兔眼结膜水肿非常严重 ,注射 1次后 ,充血水肿需 3d才会消退 ;而实验组结膜充血水肿 2 d即消退。 Cs A微粒体组切片显示用药结束后第 1月仅结膜有少的炎症反应 ,第 2月后结膜已恢复正常 ;Cs A溶液组用药后第 1月炎症反应较显著 ,巩膜也有较少的炎症反应。第 3月时可观察到结膜和巩膜有纤维化形成。结论  Cs A微粒体的生物相容性较好 ,药物刺激性较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反应性 环孢霉素A 微粒体 结膜下注射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sA微粒体对角膜移植排斥反应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伟 钟敬祥 +2 位作者 邵东平 赵松滨 施月欢 《眼科新进展》 CAS 2002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 研究结膜下注射环孢霉素 A(cyclosporin A,Cs A)微粒体对兔高危眼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作用。方法 以生物降解医用材料乙交酯 -丙交酯 (polylactic- co- glycolic acid,PL GA )为载体 ,用乳化 -溶剂挥发法制备含 Cs A的 PLG A微粒... 目的 研究结膜下注射环孢霉素 A(cyclosporin A,Cs A)微粒体对兔高危眼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作用。方法 以生物降解医用材料乙交酯 -丙交酯 (polylactic- co- glycolic acid,PL GA )为载体 ,用乳化 -溶剂挥发法制备含 Cs A的 PLG A微粒体 ;观察分别应用 Cs A微粒体或 Cs A溶液角膜移植术后植片存活天数、排斥率及应用不同制剂过程中兔眼的药物反应性。结果 角膜植片平均存活天数及排斥率在 Cs A微粒体组分别为 86.3 0 d± 9.50 d和 2 0 % ,在 Cs A溶液组分别为 71.10 d± 2 5.50 d和 4 0 % ,2组比较植片平均存活天数有显著性差异 (P<0 .1) ,而植片排斥率无显著性差异 (P>0 .1) ;Cs A微粒体对兔眼的药物刺激性小。结论 结膜下注射 Cs A微粒体能够有效抑制角膜移植排斥反应 ,是一种较有前景的缓释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孢霉素A 乙交酯-丙交酯 微粒体 角膜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颖的视网膜血管形态识别相关网点法(英文)
11
作者 林土胜 杜明辉 徐锦堂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4-37,共4页
利用人体生物特征的视网膜血管进行个人身份鉴别的研究 ,提出了一种高层次保安识别应用的相关网点法 ,包括方法的构思、视网膜血管图像特征交点的提取、网点质心和最远网点的水平方位对准以及图像相关网点匹配的判定 .实验结果显示其识... 利用人体生物特征的视网膜血管进行个人身份鉴别的研究 ,提出了一种高层次保安识别应用的相关网点法 ,包括方法的构思、视网膜血管图像特征交点的提取、网点质心和最远网点的水平方位对准以及图像相关网点匹配的判定 .实验结果显示其识别效果良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生物特征 视网膜血管 形态识别 身体鉴别 相关网点法 图像识别 图像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鲜羊膜移植术对角膜新生血管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0
12
作者 李线 丁琦 +2 位作者 陈剑 黄菊天 徐锦堂 《眼科新进展》 CAS 2001年第6期407-409,共3页
目的 探讨新鲜羊膜移植术对角膜碱烧伤后角膜新生血管和上皮愈合作用的影响 ,并与保存羊膜作比较。方法 用 48只新西兰大白兔制作角膜碱烧伤模型 ,烧伤后 48h设立新鲜羊膜移植组 (f AMT)、保存羊膜移植组 (p AMT)和对照组 (C)。术后... 目的 探讨新鲜羊膜移植术对角膜碱烧伤后角膜新生血管和上皮愈合作用的影响 ,并与保存羊膜作比较。方法 用 48只新西兰大白兔制作角膜碱烧伤模型 ,烧伤后 48h设立新鲜羊膜移植组 (f AMT)、保存羊膜移植组 (p AMT)和对照组 (C)。术后每日观察角膜新生血管和上皮愈合情况。并于术后 14、30 d以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定量测定新生血管和上皮愈合面积。结果 术后 30 d f AMT组、p AMT组、C组角膜新生血管面积分别为87.87m m2 ± 3.5 7mm2 、96 .6 6 mm2 ± 12 .0 0 mm2 、10 5 .13m m2 ± 6 .70 m m2 。统计分析显示 ,f AMT组角膜新生血管面积小于 p AMT组 (P <0 .0 5 ) ,上述 2组均小于 C组 (P <0 .0 5 )。结论 新鲜羊膜移植术可抑制碱烧伤后角膜新生血管生长 ,其作用优于保存羊膜移植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膜移植 碱烧伤 角膜上皮缺损 新生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