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外周血活性T淋巴细胞亚群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巍嵩 张志方 +2 位作者 吕品 张春艳 李永勇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33-435,共3页
目的:研究15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活性标志的变化。方法:流式细胞仪技术。结果: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3DR+和CD+4DR+百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CD+8DR+无明显变化,CD+4DR... 目的:研究15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活性标志的变化。方法:流式细胞仪技术。结果: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3DR+和CD+4DR+百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CD+8DR+无明显变化,CD+4DR+/CD+8DR+比值显著增高;CD+4DR+细胞占相应亚群的百分率显著增高。结论: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存在免疫功能紊乱,辅助性T淋巴细胞处于高活性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HLA-DR抗原 T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脂宁对冠心病预后影响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朱致惠 孙宏 张召才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2期91-92,共2页
目的 :观察血脂宁对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治疗组 50例在冠心病的常规治疗下用血脂宁 10g ,3次 /d ,口服 ;对照组 30例仅常规治疗 ,观察 2年。结果 :治疗组心肌梗死发生率有所降低。结论 :提示血脂宁对冠心病人的二级预防有一定... 目的 :观察血脂宁对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治疗组 50例在冠心病的常规治疗下用血脂宁 10g ,3次 /d ,口服 ;对照组 30例仅常规治疗 ,观察 2年。结果 :治疗组心肌梗死发生率有所降低。结论 :提示血脂宁对冠心病人的二级预防有一定的作用 ,并值得进一步的观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宁 冠心病 心肌梗死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瓜蒌注射液对兔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自成 常青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16-518,共3页
目的 :观察瓜蒌注射液对血管平滑肌细胞 (SMC)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检测培养的兔主动脉SMC中PCNA的表达 ,液闪法测定SMC氚 -胸腺嘧啶核苷 ([3H]-TdR)掺入量 ,同时测定培养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 目的 :观察瓜蒌注射液对血管平滑肌细胞 (SMC)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检测培养的兔主动脉SMC中PCNA的表达 ,液闪法测定SMC氚 -胸腺嘧啶核苷 ([3H]-TdR)掺入量 ,同时测定培养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脂质过氧化物 (LPO)、前列环素 (PGI2 )及环磷酸腺苷(cAMP)的含量。结果 :瓜蒌注射液能增加SOD活性 ,降低LPO和升高PGI2 、cAMP水平 ,抑制SMC的 [3H]-TdR掺入量和PCNA的表达 (P均 <0 0 5 ,0 0 1)。结论 :瓜蒌有抑制SMC增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蒌 中医药疗法 血管平滑肌细胞 PC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超声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35
4
作者 刘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1期112-114,共3页
关键词 诊断 颈动脉超声 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兔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血管重塑的形态定量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任彩霞 常青 +4 位作者 李建芝 唐海兰 黄华梅 李自成 关洁宾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54-256,268,共4页
目的 :探讨AS血管重塑的几何形态变化规律。方法 :将 40只新西兰雄性家兔随机等分为正常对照组 (C组 )和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组 (AS组 ) ,分别于实验的第 4、8、12周末取各组家兔的胸主动脉进行定性观察及定量分析。结果 :随时间延长 ,AS... 目的 :探讨AS血管重塑的几何形态变化规律。方法 :将 40只新西兰雄性家兔随机等分为正常对照组 (C组 )和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组 (AS组 ) ,分别于实验的第 4、8、12周末取各组家兔的胸主动脉进行定性观察及定量分析。结果 :随时间延长 ,AS组斑块面积逐渐增大 ,斑块检出率逐渐增加。管腔面积在早期斑块形成时并无改变 ,晚期则明显缩小。斑块面积及管腔面积均分别与内弹性膜包围面积 (IELA)、外弹性膜包围面积 (EELA)呈正相关关系 (P <0 .0 5 ) ,IELA和EELA间也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P <0 .0 1) ,但斑块面积与管腔面积间并无直线相关关系 (P >0 .0 5 )。结论 :家兔AS病变随时间延长逐渐加重 ,且在斑块形成时伴内弹性膜和外弹性膜的同时扩张 ,管腔狭窄与否主要与IELA和EELA相关。IELA和EELA可作为判断管腔狭窄及评价血管重塑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重塑 形态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氧化剂抑制内皮细胞的白细胞粘附不依赖它们的抗氧化特性 被引量:1
6
作者 黄虔 Graefe,M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63-566,共4页
目的:探讨抗氧化剂能否抑制内皮细胞表面的粘附分子表达和内皮细胞与白细胞粘附,以及抗氧化剂调节NF-κΒ的活性是否通过一种对氧化还原敏感的机制。方法:在一种液体流动小室中进行细胞粘附实验;抗氧化剂的抗氧化活性用2’-7... 目的:探讨抗氧化剂能否抑制内皮细胞表面的粘附分子表达和内皮细胞与白细胞粘附,以及抗氧化剂调节NF-κΒ的活性是否通过一种对氧化还原敏感的机制。方法:在一种液体流动小室中进行细胞粘附实验;抗氧化剂的抗氧化活性用2’-7’-二氯荧光素双醋酸盐(DCFH-DA)染色血管内皮细胞经流式细胞仪测量;内皮细胞NF-κB的活性用电泳迁移率分析测定。结果:PDTC和chrysin抑制HL60往TNFα刺激的HUVEC上粘附,probucol和DCI则没有作用。DCI和chrysin抑制内皮细胞过氧化氢的形成,而PDTC和probucol无效。只有PDTC对NF-κB的活性有抑制作用,其他抗氧化剂对NF-κB的活性没有影响。结论:(1)PDTC对NF-κB的抑制作用与它的抗氧化特性无关;(2)DCI和chrysin对ROI的清除作用及其对白细胞粘附的抑制作用与抑制NF-κB活性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 动脉粥样硬化 抗氧化剂 白细胞粘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在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中的作用
7
作者 李梅兰 谢作煊 +1 位作者 郑佩娥 张爱东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894-897,共4页
目的:研究TGF-β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关系。方法:用10%胆固醇脂肪乳剂复制大鼠和家兔的高脂血症模型,免疫组织化学和ELIA等技术检测其动脉和周围血的TGF-β1、β2、β3及其受体,观察比较两种动物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情况和血清... 目的:研究TGF-β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关系。方法:用10%胆固醇脂肪乳剂复制大鼠和家兔的高脂血症模型,免疫组织化学和ELIA等技术检测其动脉和周围血的TGF-β1、β2、β3及其受体,观察比较两种动物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情况和血清中的脂蛋白及总胆固醇水平。结果:实验组家兔100%形成动脉粥样斑,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在正常范围;实验组大鼠未见动脉粥样斑形成,但其血TGF-β和高密度脂蛋白随实验时间(鼠龄)的延长而升高。结论:ITGF-β可能在动脉内膜被高脂血症损伤后的炎性增生反应过程中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 动脉粥样硬化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