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视学在妇产科学中的应用
1
作者 孟瑞琳 王自能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4期88-91,共4页
关键词 体视学 妇产科学 形态学 形态结构 组织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后抑郁症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5
2
作者 何明娇 徐玉苑 +3 位作者 李耘 董爱之 刘艳玲 赖雪梅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6期87-89,共3页
 目的:探讨陪伴分娩、产科并发症、产时心理状态和分娩方式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方法:对220例住院分娩产妇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作问卷调查,对不同组别产妇的SDS分值和产后抑郁症发生率分别作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陪伴分娩、无...  目的:探讨陪伴分娩、产科并发症、产时心理状态和分娩方式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方法:对220例住院分娩产妇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作问卷调查,对不同组别产妇的SDS分值和产后抑郁症发生率分别作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陪伴分娩、无产科并发症、产时心理正常组产妇的SDS分值和产后抑郁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无陪伴分娩、有产科并发症、产时心理不良组产妇(P均<0 01);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组产妇的SDS分值和产后抑郁症发生率无显蓍性差异(P>0 05)。结论:产时心理不良和产科并发症是产后抑郁症不可忽视的诱因;陪伴分娩有助于降低产后抑郁水平和抑郁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陪伴分娩 产时心理 产后抑郁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血中TCRVβ亚家族T细胞的分布和克隆性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陈少华 李扬秋 +2 位作者 杨力建 张玉平 黎清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62-665,共4页
目的 :了解正常脐血中TCRVβ亚家族T细胞的分布和克隆性。 方法 :利用RT -PCR分别扩增 13例正常脐血单个核细胞的TCRVβ 2 4个亚家族基因的CDR3,了解各Vβ亚家族的表达情况。阳性的PCR产物进一步经荧光素标记和基因扫描分析产物的CDR3长... 目的 :了解正常脐血中TCRVβ亚家族T细胞的分布和克隆性。 方法 :利用RT -PCR分别扩增 13例正常脐血单个核细胞的TCRVβ 2 4个亚家族基因的CDR3,了解各Vβ亚家族的表达情况。阳性的PCR产物进一步经荧光素标记和基因扫描分析产物的CDR3长度 ,了解T细胞克隆性。 10例正常人外周血和T细胞株Molt- 4及Jurkat作为对照。结果 :正常脐血T细胞仅选择性表达 2 4个Vβ亚家族的 38 78%± 16 2 6 % ,以Vβ 3、5、8、9和 13为多见 ,而正常人外周血T细胞则表达全部 2 4个Vβ亚家族。基因扫描显示正常脐血和正常人外周血的全部PCR产物均呈多峰图象。结论 :正常脐血存在不完全TCRVβ亚家族T细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血 TCR Vβ亚家族T细胞 RT-PCR方法 基因扫描分析 抗宿主病 T细胞受体 造血干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产与剖宫产产妇血清中泌乳素水平与初乳中抗感染因子浓度的比较 被引量:23
4
作者 傅凤鸣 蒋建伟 +1 位作者 罗晓青 叶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63-565,共3页
目的 :比较顺产与剖宫产产妇血清中泌乳素水平及初乳中抗感染因子的含量的差异。方法 :①采用放射免疫COAT -A -COUNT(包被管 )法测定顺产与剖宫产组产后 48h、96h泌乳素 (PRL)的含量。②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顺产与剖宫产组分娩后 48h、... 目的 :比较顺产与剖宫产产妇血清中泌乳素水平及初乳中抗感染因子的含量的差异。方法 :①采用放射免疫COAT -A -COUNT(包被管 )法测定顺产与剖宫产组产后 48h、96h泌乳素 (PRL)的含量。②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顺产与剖宫产组分娩后 48h、96h初乳中SIgA、IgG、IgM、补体C3、C4 浓度。结果 :①血清中PRL的水平 ,顺产组与剖宫产组对比 ,产后 48h有显著差异 (P <0 0 1) ,产后 96h两组无显著差异 (P >0 0 5 )。②产后 48h剖宫产组初乳中SIgA、IgG、C3、C4 浓度明显高于顺产组 (P <0 0 5或P <0 0 1) ;产后 96h剖宫产组C4 浓度明显高于顺产组 (P <0 0 5 ) ,其余无显著差异。③产后 48h剖宫产组PRL的水平低于顺产组 ,乳汁分泌少 ,而抗感染因子都明显高于顺产组。结论 :产后 48h ,产妇血清中PRL的水平顺产组高于剖宫产组 ,所以剖宫产产后泌乳始动迟于顺产组 ,乳量少且浓缩 ,初乳中抗感染因子 (SIgA、IgG、C3、C4 )的含量明显高于顺产组。剖宫产后应坚持母乳喂养 ,要注意新生儿的喂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 剖宫产术 催乳素 抗体 补体 泌乳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非司酮对人胎儿心肌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自能 朱颖嫄 卢凤昕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4期1-4,共4页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对人胎儿心肌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将中孕期引产的病例分为米非司酮组与对照组 ,每组各 5例 ,胎龄为 18~ 2 1孕周。米非司酮组在引产前 6h服用 150mg米非司酮 ,然后行水囊引产术 ,对照组则只行水囊引产术。胎...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对人胎儿心肌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将中孕期引产的病例分为米非司酮组与对照组 ,每组各 5例 ,胎龄为 18~ 2 1孕周。米非司酮组在引产前 6h服用 150mg米非司酮 ,然后行水囊引产术 ,对照组则只行水囊引产术。胎儿娩出后 ,取心肌组织进行样品制备以供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在米非司酮引产的胎心肌组织可见下列形态改变 :( 1)心肌细胞水肿 ,线粒体明显肿胀 ;( 2 )胞质内糖原颗粒缺如 ;( 3)部分心肌细胞肌丝呈棉絮样改变 ,横纹消失 ;( 4 )间质可见溢出红细胞及血小板及其它细胞碎片。结论 :米非司酮可造成胎心肌组织缺氧性损伤。因此 ,使用米非司酮于晚期引产可能给新生儿造成心脏功能损伤的后遗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非司酮 心肌组织 胎儿 超微结构 缺氧性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外连续泵注罗哌卡因与芬太尼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罗晓青 高雪松 +1 位作者 彭雪梅 林锦绒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121-1122,共2页
目的观察硬膜外连续泵注罗哌卡因与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足月、头位、初产产妇98例,产程进展宫口开至3 cm时,行硬膜外腔穿刺置管,用0.2%罗哌卡因+2 μg/ml芬太尼的混合液给药,首次剂量5 ml,之后用微量镇痛泵持... 目的观察硬膜外连续泵注罗哌卡因与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足月、头位、初产产妇98例,产程进展宫口开至3 cm时,行硬膜外腔穿刺置管,用0.2%罗哌卡因+2 μg/ml芬太尼的混合液给药,首次剂量5 ml,之后用微量镇痛泵持续硬膜外腔给药,至宫口开全停药。对照组98例未行分娩镇痛。结果行分娩镇痛组产妇用药后疼痛明显减轻(P<0.001),产程中活跃期明显缩短(P<0.05),对母胎无明显影响。结论硬膜外连续泵注罗哌卡因与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效果好,实施简便,有助产程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 硬膜外注射 微量泵 罗哌卡因 芬太尼 剂量 无痛分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非司酮对人中期妊娠胎盘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罗晓青 王自能 +1 位作者 郭祖文 刘惠敏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4期19-23,共5页
目的:研究米非司酮对人中期妊娠胎盘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运用电子显微镜对8 例17 ~19 孕周水囊引产的孕妇引产前6 h 空腹服用米非司酮150 mg ,胎盘娩出后进行超微结构的研究,并与同期17 ~19 孕周水囊引产胎盘... 目的:研究米非司酮对人中期妊娠胎盘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运用电子显微镜对8 例17 ~19 孕周水囊引产的孕妇引产前6 h 空腹服用米非司酮150 mg ,胎盘娩出后进行超微结构的研究,并与同期17 ~19 孕周水囊引产胎盘标本8 例对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米非司酮组功能活跃的合体滋养细胞表现不同程度的退行性变,细胞滋养细胞变化不明显,绒毛间质毛细血管部分内皮细胞变性。结论:米非司酮对中期妊娠胎盘组织具有损伤作用,提示米非司酮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安全性有待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非司酮 胎盘 超微结构 中期妊娠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科微创开腹手术205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谢杏美 梁荣辉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4期104-106,共3页
目的 :探讨妇科微创开腹手术及皮肤美容缝合在全子宫或次全子宫切除及卵巢囊肿、输卵管疾病等的临床应用。方法 :2 0 5 9例妇科微创小开腹手术中 ,随机抽样子宫切除、子宫肌瘤剔除、卵巢及输卵管手术各 5 0例与传统开腹的同类手术各 5 ... 目的 :探讨妇科微创开腹手术及皮肤美容缝合在全子宫或次全子宫切除及卵巢囊肿、输卵管疾病等的临床应用。方法 :2 0 5 9例妇科微创小开腹手术中 ,随机抽样子宫切除、子宫肌瘤剔除、卵巢及输卵管手术各 5 0例与传统开腹的同类手术各 5 0例进行对比。结果 :微创小切口几乎适合所有的妇科病变和良性肿瘤的开腹手术 ,而且不增加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手术并发症 ;腹腔干扰少、疼痛轻、恢复快 ;切口小、伤口感染少 ,能缩短拆线时间 ;皮肤切口皮内缝合小而美观 ,符合现代微创手术的美学原则。结论 :妇科小切口开腹手术是一种安全、经济、容易掌握的妇科开腹手术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手术 全子宫切除 次全子宫切除 腹腔镜 妇科开腹手术 卵巢囊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40周后伴胎儿过熟综合征胎盘超微结构电镜观察 被引量:5
9
作者 李玮璟 王自能 黄以萍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2期6-9,共4页
目的:从形态学角度研究足月妊娠后出现胎儿过熟综合征的病因,为提高对过期妊娠临床管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应用透射电镜对12例足月妊娠后伴胎儿过熟综合征胎盘进行观察。结果:过熟综合征胎盘线粒体等细胞器出现缺氧、老化等形态... 目的:从形态学角度研究足月妊娠后出现胎儿过熟综合征的病因,为提高对过期妊娠临床管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应用透射电镜对12例足月妊娠后伴胎儿过熟综合征胎盘进行观察。结果:过熟综合征胎盘线粒体等细胞器出现缺氧、老化等形态学改变,观察到细胞基底部细胞突起的形态退变过程及合胞体细胞微绒毛形成的特殊结构。结论:胎儿过熟综合征的直接病因是由于胎盘老化、缺氧,使细胞失去正常形态结构和功能,甚至胎盘功能失代偿。提示临床应在妊娠足月后严密监测胎盘功能并及时发现,及时终止妊娠以预防胎儿过熟综合征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过熟综合征 胎盘 超微结构 过期妊娠 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核细胞转录系统启动T7启动子起始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周天鸿 李月琴 +2 位作者 朱嘉明 云泓若 肖小敏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3期95-99,共5页
利用氯霉素乙酰转移酶基因 (CAT)和人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 (LDLR)作为报道基因 ,根据α -鹅膏蕈碱 (α -amanitin)对真核生物RNA聚合酶的选择性抑制 ,分析T7噬菌体启动子为哺乳类动物细胞启动外源基因表达的机制 结果表明 :真核生物RN... 利用氯霉素乙酰转移酶基因 (CAT)和人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 (LDLR)作为报道基因 ,根据α -鹅膏蕈碱 (α -amanitin)对真核生物RNA聚合酶的选择性抑制 ,分析T7噬菌体启动子为哺乳类动物细胞启动外源基因表达的机制 结果表明 :真核生物RNA聚合酶Ⅱ可启动T7启动子的转录 ;同时应用DNA -蛋白质凝胶泳动技术 ,发现人工合成的T7启动子能与核蛋白质结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7启动子 RNA聚合酶Ⅱ 真核细胞 转录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非司酮对人胎肾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自能 罗晓青 朱颖嫄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4期309-311,共3页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对人胎肾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将中孕期引产的病例分为米非司酮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例,胎龄为18 ~21 孕周。米非司酮组在引产前6 h 服用150 mg 米非司酮,然后行水囊引产术,对照组则只行水囊引...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对人胎肾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将中孕期引产的病例分为米非司酮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例,胎龄为18 ~21 孕周。米非司酮组在引产前6 h 服用150 mg 米非司酮,然后行水囊引产术,对照组则只行水囊引产术。胎儿娩出后,取肾组织进行样品制备以供透射电镜观察。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在米非司酮引产的胎肾组织可见下列形态改变:(1) 血管球的内皮肿胀,胞膜破裂,核浓缩及碎裂;(2) 肾小囊脏层足细胞水肿明显,部分胞膜破裂;(3) 肾近端小管上皮水肿,线粒体呈基质型肿胀;(4) 肾远端小管上皮胞浆膨出及破裂,线粒体常呈基质型肿胀,嵴型肿胀少见;(5) 集合小管的上皮细胞水肿,线粒体以嵴型肿胀为主;(6) 间质结构松弛,血管上皮缺损及成纤维细胞水肿。结论:米非司酮可造成胎肾组织缺氧性损伤。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非司酮 胎儿 超微结构 肾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诊断超声波对人中孕胎儿大脑皮质神经细胞超微结构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朱颖嫄 王自能 +3 位作者 石晓蓝 罗晓青 唐福星 郭祖文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6期71-76,共6页
 目的:研究诊断B超定点扫描是否对人中孕胎儿大脑皮质神经细胞超微结构造成影响。方法:将8名健康因避孕失败而自愿要求引产的单胎中孕妊娠(18~25周)的妇女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4例,行水囊引产术:对照组在引产前不作B超扫描;实验组在引...  目的:研究诊断B超定点扫描是否对人中孕胎儿大脑皮质神经细胞超微结构造成影响。方法:将8名健康因避孕失败而自愿要求引产的单胎中孕妊娠(18~25周)的妇女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4例,行水囊引产术:对照组在引产前不作B超扫描;实验组在引产前30min用频率3 5MHz70%的输出B超(I-SPTA=124 1mW/cm2)经孕妇腹部定点扫描胎儿大脑颞叶皮质10min,引产术后胎儿娩出即取大脑颞叶皮质作透射电镜标本的常规制备与观察。结果:与对照组相比,B超定点扫描10min,胎儿大脑皮质神经细胞的主要变化:(1)细胞核染色质分布不均,成团块状浓缩或边聚;(2)核周质(胞质)内糖原与游离核糖体稀疏;(3)部分线粒体肿胀,呈空泡化;(4)次级溶酶体多见。结论:B超定点扫描10min,胎儿大脑皮质细胞开始有变性改变,由于受损神经细胞不易再生,因此,B超用于产前胎儿颅脑检查尤其早、中孕检查时不应超过10min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超声 中孕 大脑神经细胞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非司酮在妇科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3
作者 罗惠娟 王自能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4期84-87,共4页
关键词 米非司酮 避孕 妇产科 内分泌 治疗 子宫肌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非司酮对人脐静脉平滑肌雌、孕激素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自能 卢凤昕 黎清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64-365,共2页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对脐静脉平滑肌组织雌、孕激素受体 (ER、PR)的影响。方法 :将有终止妊娠指征的中孕病例随机分为米非司酮组 (n =10 )与对照组 (n =5 )。米非司酮组在水囊引产术前 6h服用米非司酮 15 0mg ,对照组只行水囊引产术。胎...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对脐静脉平滑肌组织雌、孕激素受体 (ER、PR)的影响。方法 :将有终止妊娠指征的中孕病例随机分为米非司酮组 (n =10 )与对照组 (n =5 )。米非司酮组在水囊引产术前 6h服用米非司酮 15 0mg ,对照组只行水囊引产术。胎盘娩出后 ,即取脐带组织制备样品。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脐静脉平滑肌组织的ER与PR ,并结合图像分析技术进行定量分析 ,用阳性单位 (PU)值表示免疫组化阳性反应程度。结果 :ER、PR的阳性染色部位为脐静脉平滑肌细胞核。米非司酮组脐静脉平滑肌ER含量 (13 87± 1 42 )明显多于对照组 (10 31± 0 76 ) ,PR含量 (3 84± 0 48)则明显少于对照组 (6 5 5± 0 36 ) ,P值均小于 0 0 1。结论 :米非司酮可减少脐静脉平滑肌PR含量 ,因而造成的血管收缩可能危及胎儿的成长和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非司酮 脐静脉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平滑肌组织 终止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探讨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碧云 肖小敏 吕青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9期939-940,共2页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 (gestationaldiabetesmellitus ,GDM )可能危险因素中 ,找出有独立意义的因素。方法 :用Logistic多元回归方法 ,对 40例GDM及同期 40例对照组孕妇进行分析 ,发现自变量中有统计学差别的独立因素。结果 :孕前初...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 (gestationaldiabetesmellitus ,GDM )可能危险因素中 ,找出有独立意义的因素。方法 :用Logistic多元回归方法 ,对 40例GDM及同期 40例对照组孕妇进行分析 ,发现自变量中有统计学差别的独立因素。结果 :孕前初始体重指数 (bodymassindex ,BMI) ,糖尿病家族史及糖化血红蛋白 ,平均动脉压在研究组与对照组的结果中差异均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而经回归分析后 ,仅BMI是独立的危险因素 ,(P <0 0 1,OR =4 76)。结论 :肥胖是GDM的高危因素 ,其他的因素有待进一步定论 ,对有这些高危因素者 ,要提高筛查与防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 糖尿病 危险因素 肥胖 血压 年龄因素 GD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和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Bcl-2的表达 被引量:3
16
作者 金海燕 王自能 徐建平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4期16-19,共4页
目的 :研究原位子宫内膜和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Bcl - 2在月经周期中的表达情况 ,并探讨子宫腺肌病和子宫内膜异位症Bcl- 2不同表达的原因。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方法研究 2 0例原位子宫内膜和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的Bcl- 2表达。结... 目的 :研究原位子宫内膜和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Bcl - 2在月经周期中的表达情况 ,并探讨子宫腺肌病和子宫内膜异位症Bcl- 2不同表达的原因。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方法研究 2 0例原位子宫内膜和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的Bcl- 2表达。结果 :原位子宫内膜腺体的Bcl-2表达在月经周期中存在周期性变化 :从增生早期至分泌早期 ,腺上皮细胞均呈Bcl- 2阳性反应 ,增生中晚期Bcl- 2表达最强 ,至分泌中晚期则表达基本消失。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腺上皮细胞的Bcl- 2表达与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同 ,在月经周期中也存在明显的周期性变化 :增生期表达较强 ,分泌期表达则明显减弱甚至消失。结论 :子宫腺肌病和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子宫内膜Bcl- 2表达的差异提示 :二者异位的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之间可能存在着不同的性激素调节机理 ,或是对性激素的敏感性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 原位子宫内膜 异位内膜 BCL-2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与妊娠(综述)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彦林 肖小敏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4期93-96,共4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其对妊娠及胎儿发育均可产生不良影响。因此 ,妊娠期监护、风险预测及处理是SLE妇女安全度过妊娠期的关键。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妊娠 产科学 自身反疫性疾病 风险预测 监护 处理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ZP3B-细胞表位嵌合肽DNA的设计和合成 被引量:2
18
作者 曹佐武 杨林 +1 位作者 潘善培 王自能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4期42-45,共4页
目的 :设计和合成适合在昆虫细胞中表达的一个人ZP3B细胞表位的DNA序列。方法 :根据国外的研究基础 ,设计由人ZP3的B细胞表位肽段和外源Th细胞表位肽段串联而成的 4 5肽嵌合肽序列 ,并根据昆虫细胞对密码子的偏爱性设计出该嵌合肽的DNA... 目的 :设计和合成适合在昆虫细胞中表达的一个人ZP3B细胞表位的DNA序列。方法 :根据国外的研究基础 ,设计由人ZP3的B细胞表位肽段和外源Th细胞表位肽段串联而成的 4 5肽嵌合肽序列 ,并根据昆虫细胞对密码子的偏爱性设计出该嵌合肽的DNA序列。然后人工合成该嵌合肽的DNA链 ,并克隆到PUC18载体上。结果 :通过酶切分析和测序证明 ,合成的DNA与所设计的嵌合肽DNA序列一致。结论 : 按设计合成了人ZP3的B细胞表位和外源Th细胞表位串联而成的嵌合肽DNA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ZP3 透明带基因 B细胞表位 嵌合肽 DNA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组织内分泌分化及其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3
19
作者 卢晓晔 王自能 +1 位作者 黄中新 覃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92-794,T004,共4页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的内分泌分化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双重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观察 5 0例子宫内膜样腺癌及 2 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的嗜铬素A(CgA)及CgA/细胞角蛋白 (CK)表达。结果 :(1)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的癌组织中...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的内分泌分化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双重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观察 5 0例子宫内膜样腺癌及 2 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的嗜铬素A(CgA)及CgA/细胞角蛋白 (CK)表达。结果 :(1)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的癌组织中CgA阳性率为 4 4 0 % ,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 (15 0 % ,P <0 0 5 )。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仅见极少量的内分泌细胞 ,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内分泌细胞的数量及染色强度均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2 )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可见同时表达CgA与CK的细胞。结论 :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内分泌分化是肿瘤异质性的表现。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存在可向上皮细胞或内分泌细胞分化的“多向分化细胞” ,提示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的内分泌分化是肿瘤细胞多向分化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神经内分泌瘤 内分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酒对胎盘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自能 朱颖嫄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63-266,共4页
目的 :研究酒精对胎盘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取二例有嗜酒习惯孕妇的胎盘组织 (酒精组 )及二例无吸烟无嗜酒习惯的正常孕妇胎盘组织 (对照组 )做超微结构研究 ,妊周为 35~ 36周。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酒精组的胎盘组织出现下列明显的... 目的 :研究酒精对胎盘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取二例有嗜酒习惯孕妇的胎盘组织 (酒精组 )及二例无吸烟无嗜酒习惯的正常孕妇胎盘组织 (对照组 )做超微结构研究 ,妊周为 35~ 36周。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酒精组的胎盘组织出现下列明显的超微结构改变 :在合体滋养层 ,游离面的微绒毛短小、稀疏 ;数量较多的线粒体肿胀 ;粗面内质网池扩张 ,膜上核糖体有脱颗粒现象 ;基底膜弯曲、增厚 ;在基底膜内或附近常见电子致密球状颗粒 ;在基质内 ,常见Hofbauer细胞 ;微血管内皮增厚 ,伴有微绒毛样突起。结论 :酒精引起的胎盘结构改变不利于母与胎物质交换及转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 超微结构 酒精 胎盘组织 合体滋养层 脱颗粒现象 Hofbauer细胞 物质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