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型孕妇血清IgG抗体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和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的关系 被引量:16
1
作者 聂川 柳国胜 +1 位作者 杨慧 赵小朋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6期48-51,共4页
 目的:探讨O型孕妇血型抗体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和高胆红素血症发生以及蓝光治疗时间关系。方法:根据O型孕妇妊娠20~24周测定的IgG抗A或(和)抗(B)效价,把新生儿分为4组(≤1∶32、1∶64、1∶128、≥1∶256),取脐血进行Coombs实验,游离...  目的:探讨O型孕妇血型抗体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和高胆红素血症发生以及蓝光治疗时间关系。方法:根据O型孕妇妊娠20~24周测定的IgG抗A或(和)抗(B)效价,把新生儿分为4组(≤1∶32、1∶64、1∶128、≥1∶256),取脐血进行Coombs实验,游离抗体和抗体释放实验以证实新生儿ABO溶血病,监测新生儿血清胆红素;并采用Fanaroff教授等制定的黄疸干预方案对新生儿进行早期综合治疗。结果:当孕妇血型抗体效价为≤1∶32、1∶64、1∶128和≥1∶256时,各组新生儿ABO溶血病的发生率分别为11 1%、13 5%、22 0%和52 9%;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为33 3%、37 8%、46 0%和76 5%;蓝光照射时间为(7 1±3 8)、(10 9±7 7)、(17 7±9 6)和(37 1±18 7)h。结论:随着孕妇IgG抗体效价增高,新生儿ABO溶血病和高胆发生率升高,需要蓝光干预的时间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O溶血病 新生儿 蓝光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氨酸对脂多糖和缺氧诱导鼠坏死性肠炎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柳国胜 康举龄 +8 位作者 陆大祥 关洁宾 钟小兰 杨方 刘硕 帅春 聂川 罗先琼 黄云祖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02-405,共4页
目的 :探索甘氨酸对抗内毒素和缺氧所诱导鼠坏死性肠炎 (NEC)的作用。方法 :以SD大鼠为实验动物 ,给予麻醉和机械通气。试验组 2 0只经静脉给予甘氨酸 ,5min后给脂多糖 ,对照组用等量的生理盐水代替甘氨酸。所有大鼠 90min后吸入浓度从 ... 目的 :探索甘氨酸对抗内毒素和缺氧所诱导鼠坏死性肠炎 (NEC)的作用。方法 :以SD大鼠为实验动物 ,给予麻醉和机械通气。试验组 2 0只经静脉给予甘氨酸 ,5min后给脂多糖 ,对照组用等量的生理盐水代替甘氨酸。所有大鼠 90min后吸入浓度从 2 1%降至 5 %的氧 ,继续机械通气至鼠死亡或存活 180min ,采血样和小肠标本进行检查。用ELISA法测血清TNF -α ,硝酸还原酶法测NO ,肠组织作病理检查并进行NEC分度。结果 :两组的存活时间为甘氨酸组 (15 9 2 5± 2 2 78)min与对照组 (138 75± 19 0 5 )min ,差异显著 (P <0 0 1)。甘氨酸组小肠病理损伤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 (P <0 0 1)。血清TNF -α的含量水平甘氨酸组为 (12 0 74± 47 2 2 )ng/L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 2 0 2 3± 90 35 )ng/L(P <0 0 1)。血清NO的含量水平甘氨酸组为 (15 2 96± 6 5 5 3) μmol/L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 2 7 19± 10 4 11) μmol/L (P <0 0 5 )。 结论 :甘氨酸能降低脂多糖和缺氧诱导的NEC鼠血清TNF -α和过量的NO的含量水平 ,减轻肠病理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氨酸 内毒素类 肠炎 脂多糖 动物实验 新生儿坏死性肠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水置换对改善中重度羊水粪染母儿预后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张碧云 肖小敏 张金萍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4期52-56,共5页
目的 :综合评价羊水置换 (AI)对中度以上羊水粪染的孕妇及其新生儿的预后价值。方法 :采用Meta分析的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对国内外 19篇有关羊水置换的病例对照研究文献进行定性定量综合分析 ,得出合并后的比值比OR(oddsratio)及... 目的 :综合评价羊水置换 (AI)对中度以上羊水粪染的孕妇及其新生儿的预后价值。方法 :采用Meta分析的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对国内外 19篇有关羊水置换的病例对照研究文献进行定性定量综合分析 ,得出合并后的比值比OR(oddsratio)及其 95 %的可信区间。结果 :1)AI对改善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 (MAS)的作用 :OR =0 5 8,95 %CI(0 38,0 90 ) ;2 )对改善声门下胎粪出现率 :OR =0 2 2 ,95 %的CI(0 0 8,0 5 1) ;3)对改善新生儿窒息率 :OR =0 14,95 %的CI(0 0 8,0 2 5 ) ;4 )对降低剖宫产率 :OR =0 4 4 ,95 %的CI(0 2 5 ,0 76 ) ;5 )对降低产妇的产褥感染 :OR =0 73,95 %的CI(0 30 ,1.75 )。结论 :通过Meta分析的OR值的合并 ,得出 :AI可以降低中重度胎粪污染的新生儿窒息率、声门下胎粪出现率、剖宫产率与MAS率 ,但关于是否降低产妇产褥感染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水置换 羊水粪染 OR值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产窒息儿血清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柳国胜 山艳春 +5 位作者 叶涛 周晓光 麦智广 杨慧敏 廖国仪 冯泽康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1-34,共4页
目的 :了解围产窒息存活儿血清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 1(IGF - 1)水平变化规律 ,探讨其与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关系。方法 :以围产窒息的足月存活儿为对象 ,根据缺氧缺血性脑病程度分为轻度组和中重度组 ,并以正常足月儿为对照 ,于生后 3d内 ... 目的 :了解围产窒息存活儿血清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 1(IGF - 1)水平变化规律 ,探讨其与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关系。方法 :以围产窒息的足月存活儿为对象 ,根据缺氧缺血性脑病程度分为轻度组和中重度组 ,并以正常足月儿为对照 ,于生后 3d内 (急性期 )和 (14± 3)d(恢复期 )采外周静脉血 ,采取双抗体不平衡的放射免疫分析法进行测定。结果 :围产窒息 (轻、中重度 )存活儿生后 3d内 (急性期 )IGF - 1的含量水平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 ,而生后 (14± 3)d(恢复期 )IGF -1明显升高 ,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且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组较轻度组升高更加显著。结论 :IGF- 1在围产期窒息脑损伤修复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产窒息存活儿 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缺氧缺血性脑病 放射免疫分析 脑损伤 中枢神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婴ABO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的早期诊断74例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山艳春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4期111-113,共3页
目的 :探讨严重母婴AB0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所有孕妇及其配偶于产前检测AB0血型。对于丈夫为A、B或AB型的 0型血孕妇 ,则加测IgG抗A和抗B抗体效价 ;新生儿出生后 ,留取脐带血进行抗人球蛋白试验、抗... 目的 :探讨严重母婴AB0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所有孕妇及其配偶于产前检测AB0血型。对于丈夫为A、B或AB型的 0型血孕妇 ,则加测IgG抗A和抗B抗体效价 ;新生儿出生后 ,留取脐带血进行抗人球蛋白试验、抗体释放试验和血清游离抗体测定。一旦确诊 ,立即采取光照疗法等 ,以降低胆红素。结果 :4 6例患儿生后 4~ 6h内确诊 ,并给予及时干预 ,无一例发生胆红素脑病。结论 :早期诊断和治疗母婴ABO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 ,可避免胆红素脑病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母婴血型不合溶血症 胆红素脑病 早期诊断 产前检测 抗体释放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临床分型与治疗 被引量:1
6
作者 周晓光 周宇 肖昕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4期63-67,共5页
目的 :探讨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 (MAS)的临床分型与治疗的关系。方法 :对 186例MAS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结果 ,将MAS患儿分为无症状型、普通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型、肺动脉高压 (PPHN)... 目的 :探讨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 (MAS)的临床分型与治疗的关系。方法 :对 186例MAS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结果 ,将MAS患儿分为无症状型、普通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型、肺动脉高压 (PPHN)型及肺出血型等 5种临床类型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型、重型和极重型等 3种临床类型。结果 :在 186例MAS患儿中 ,普通型、无症状型、PPHN型、肺出血型及ARDS型病例数分别为 133例 ( 71 5% )、2 8例 ( 15 1% )、13例 ( 7 0 % )、7例 ( 3 8% )及 5例 ( 2 7% ) ;轻型 10 9例 ( 58 6% )、重型 4 6例 ( 2 4 7% )和极重型 31例 ( 16 7% )。最后 ,158例 ( 84 9% )治愈 ,15例 ( 8 1% )好转 ,13例 ( 7 0 % )死亡。结论 :MAS的临床分型对于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粪吸入综合征 临床分型 新生儿 治疗 无症状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抚触对窒息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与摄乳量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徐燕芳 余灵 +1 位作者 兰雪英 胡爱■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4期40-43,共4页
目的 :探讨抚触对窒息复苏术后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和摄乳量的影响。方法 :对 2 6例窒息新生儿实施新生儿抚触 (17例有窒息史但未施行抚触的新生儿为对照组 ) ,于生后第 7、15和2 8d观察抚触对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与 2 4h摄乳量的影响。结... 目的 :探讨抚触对窒息复苏术后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和摄乳量的影响。方法 :对 2 6例窒息新生儿实施新生儿抚触 (17例有窒息史但未施行抚触的新生儿为对照组 ) ,于生后第 7、15和2 8d观察抚触对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与 2 4h摄乳量的影响。结果 :抚触组的摄乳量在生后 7、15和 2 8d分别为 (36 8 0± 17 4 )、(46 5 2± 2 1 0 )和 (5 6 8 9+ 18 6 )mL ,与对照组比较 ,其摄乳量明显提高 ,从第 7d开始差异就具有显著性 (P <0 0 5 )。抚触组在生后 7、15和 2 8d的行为神经评分为(2 9 2± 1 6 )、(34 7+ 2 9)及 (38 2± 1 4 )分 ,与对照组相比 ,在第 15和 2 8d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P <0 0 0 1)。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抚触 新生儿窒息 摄乳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儿童幼稚T细胞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和生物学特征
8
作者 肖昕 陈少华 +2 位作者 郭志强 何国玲 李扬秋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6期84-85,共2页
患儿,男,14岁,因发热、乏力、皮肤出血点入院。查体:T375℃、P126次/min,R36次/min、BP15/11kPa;中度贫血外貌,四肢及躯干有散在性瘀点、瘀斑,双下肢踝部水肿,颈部、耳后、颌下、锁骨上窝、... 患儿,男,14岁,因发热、乏力、皮肤出血点入院。查体:T375℃、P126次/min,R36次/min、BP15/11kPa;中度贫血外貌,四肢及躯干有散在性瘀点、瘀斑,双下肢踝部水肿,颈部、耳后、颌下、锁骨上窝、腋窝和腹股沟可触及15cm×0.2cm的淋巴结,心肺无异常。腹膨隆,腹围65cm,腹水征(+),肝、脾肋缘下均12cm。克氏征(-)。X线提示纵膈增宽和少量胸腔积液。Hb80g/L,WBC325×109/L,幼稚细胞占09,BPC61×109/L。骨髓增生活跃,原始+幼稚淋巴细胞占078。细胞化学染色:POX和NAE染色阴性。颈淋巴结活检示淋巴结构破坏,被大量弥漫分布的幼稚淋巴细胞取代。血LDH1459U/L、AST49U/L、γ-GT144U/L、总蛋白554g/L和白蛋白288g/L。白血病细胞免疫标记:CD7+占099、CD5+099,未见CD2、CD3、CD4、CD8和CD1a表达(外周血);CD34+CD7+027、CD34+CD5+029(骨髓)。PCR检测:白介素受体-2(IL-2R)基因和T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GATA-3阳性表达。根据外周血、骨髓涂片和颈淋巴结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淋巴细胞白血病 儿童 白血病 生物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甲氧柔红霉素治疗小儿白血病的临床观察
9
作者 柳国胜 杨慧敏 +2 位作者 陈觉凝 廖国仪 伍曼仪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6期88-88,共1页
小儿白血病在小儿恶性肿瘤中占第一位,占所有的恶性肿瘤的1/3左右。通过新的抗癌药物的应用,小儿白血病的存活率明显提高。我们用去甲氧柔红霉素联合方案治疗2例小儿白血病(1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和1例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性... 小儿白血病在小儿恶性肿瘤中占第一位,占所有的恶性肿瘤的1/3左右。通过新的抗癌药物的应用,小儿白血病的存活率明显提高。我们用去甲氧柔红霉素联合方案治疗2例小儿白血病(1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和1例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结果提示:去甲氧柔红霉素治疗小儿白血病疗效确切,对心脏的毒性小于柔红霉素,但骨髓抑制比柔红霉素更加严重,通常需要加强支持疗法,如给予惠尔血、成分输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氧柔红霉素 白血病 治疗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近郊区健康幼儿血清叶酸水平的测定
10
作者 余灵 杨慧敏 +1 位作者 廖国仪 伍曼仪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4期60-63,共4页
广州近郊区健康幼儿血清叶酸水平的测定余灵1)杨慧敏廖国仪伍曼仪(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关键词:幼儿;叶酸;放射免疫法中图分类号:R165叶酸为维生素B族的一种,是DNA合成过程中的重要辅酶。叶酸缺乏可引起... 广州近郊区健康幼儿血清叶酸水平的测定余灵1)杨慧敏廖国仪伍曼仪(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关键词:幼儿;叶酸;放射免疫法中图分类号:R165叶酸为维生素B族的一种,是DNA合成过程中的重要辅酶。叶酸缺乏可引起大细胞贫血,是小儿营养性贫血主要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幼儿 叶酸 放射免疫法 儿童 营养性贫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渗脱水药治疗新生儿脑水肿时两种含钠液量的选择
11
作者 李建文 聂林 +1 位作者 山艳春 杨方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2期64-65,共2页
高渗脱水药治疗新生儿脑水肿时两种含钠液量的选择李建文1)聂林山艳春杨方(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关键词:新生儿;脑水肿;血钠;生理盐水中图分类号:R722.12围产儿的神经系统病变,以缺氧缺血性脑病最多见也最... 高渗脱水药治疗新生儿脑水肿时两种含钠液量的选择李建文1)聂林山艳春杨方(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关键词:新生儿;脑水肿;血钠;生理盐水中图分类号:R722.12围产儿的神经系统病变,以缺氧缺血性脑病最多见也最重要。在治疗该病所致脑水肿时,常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脑水肿 血钠 生理盐水 高渗脱水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成熟度对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基因重排多样性的影响
12
作者 熊爱华 肖昕 周晓光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4期5-10,共6页
目的 :分析不同胎龄新生儿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 (IgH)基因序列特征 ,探讨新生儿成熟度对其多样性的影响。方法 :10例极不成熟儿、12例不成熟儿和 11例成熟儿的脐血淋巴细胞DNA被抽提 ,IgH基因被扩增、克隆和测序。结果 :极不成熟儿和... 目的 :分析不同胎龄新生儿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 (IgH)基因序列特征 ,探讨新生儿成熟度对其多样性的影响。方法 :10例极不成熟儿、12例不成熟儿和 11例成熟儿的脐血淋巴细胞DNA被抽提 ,IgH基因被扩增、克隆和测序。结果 :极不成熟儿和不成熟儿优先使用VH1和VH3 ,成熟儿的VH3使用率下降 ;所有新生儿中 ,JH3和JH6使用率较高。极不成熟儿、不成熟儿和成熟儿的NDN长度分别为 ( 13 5± 7 2 )、( 16 8± 6 5)和 ( 2 2 3± 7 2 )bp ,体突变率分别为 15 8%、2 3 6%和2 9 5% ,均为点突变。极不成熟儿、不成熟儿和成熟儿中 ,分别 78 3%、84 7%和 92 4 %的克隆有开放性阅读框。结论 :新生儿的VH-D -JH 重排机制已处于活化状态但多样性有限 ,不同成熟度新生儿的IgH基因存在异型性 ,表明体液免疫系统的发育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免疫球蛋白 基因序列分析 成熟度 IG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液流变学观察
13
作者 李建文 唐依华 +1 位作者 山艳春 郑仕富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4期56-59,共4页
为探讨缺氧缺血性脑病发病机制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对19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NHIE)和16例正常新生儿进行血液流变学综合指标对照观察。结果显示:患病组的血浆比粘度(ηp)、红细胞变形指数(TK)、红细胞聚集指数(... 为探讨缺氧缺血性脑病发病机制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对19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NHIE)和16例正常新生儿进行血液流变学综合指标对照观察。结果显示:患病组的血浆比粘度(ηp)、红细胞变形指数(TK)、红细胞聚集指数(RAI)、微循环滞留时间(MST)、纤维蛋白原(Fib)、血栓形成系数(TFL)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血液粘度(ηb)及还原粘度(ηr)也比正常组高(P<0.05)。红细胞压积(Hct)两组对照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存在着血液高粘滞,其主要原因为红细胞的聚集性增高和变形能力下降,以及血浆纤维蛋白原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血液流变学 缺氧缺血性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碱性磷酸酶检测诊断佝偻病的初步分析
14
作者 廖国仪 陈小玲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2期62-63,共2页
骨碱性磷酸酶检测诊断佝偻病的初步分析廖国仪1)陈小玲(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关键词:骨碱性磷酸酶;佝偻病;诊断中图分类号:R59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我国小儿常见的营养缺乏性疾病。本病除引起骨骼发育障碍外,... 骨碱性磷酸酶检测诊断佝偻病的初步分析廖国仪1)陈小玲(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关键词:骨碱性磷酸酶;佝偻病;诊断中图分类号:R59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我国小儿常见的营养缺乏性疾病。本病除引起骨骼发育障碍外,同时影响造血、免疫、神经、肌肉等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磷酸酶 佝偻病 诊断 维生素D缺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返流性肾病尿微量蛋白变化与肾损害的关系
15
作者 杨方 柳文鉴 王又真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4期104-106,共3页
目的 :了解返流性肾病尿微量蛋白变化与肾损害的关系。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对确诊为返流性肾病病儿尿β2 微球蛋白 ( β2 -M)、白蛋白 (Alb)及免疫球蛋白G (IgG)、Tamm -Horsfall蛋白(THP)等 4项蛋白进行检测。结果 :尿β2 -M、Alb、IgG... 目的 :了解返流性肾病尿微量蛋白变化与肾损害的关系。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对确诊为返流性肾病病儿尿β2 微球蛋白 ( β2 -M)、白蛋白 (Alb)及免疫球蛋白G (IgG)、Tamm -Horsfall蛋白(THP)等 4项蛋白进行检测。结果 :尿β2 -M、Alb、IgG在返流性肾病的患儿均较正常组增高。重度膀胱输尿管返流的返流性肾病病儿尿THP明显降低 ,而轻度者尿THP未见降低。结论 :返流性肾病病儿除肾小管损害外 ,亦累及肾小球 ,同时检测尿 β2 -M、THP能更好地反映肾小管功能 ,若结合Alb、IgG测定则更能了解返流性肾病的严重程度 ,有助于对预后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返流性肾病 尿蛋白 肾损害 儿童 肾衰 VUR R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roli病一例报告
16
作者 余灵 杨慧敏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2期78-78,共1页
Caroli病一例报告余灵杨慧敏(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1病例患儿,男,9岁。因腹胀、双下肢浮肿1年余,1994年4月10日开始加重后就诊。父母非近亲婚配,其兄7岁发现“腹水,肝脾肿大”在外院治疗,行“脾切... Caroli病一例报告余灵杨慧敏(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1病例患儿,男,9岁。因腹胀、双下肢浮肿1年余,1994年4月10日开始加重后就诊。父母非近亲婚配,其兄7岁发现“腹水,肝脾肿大”在外院治疗,行“脾切除术”后,13岁时死亡。体检:慢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OLI病 胆管扩张 染色体畸变 先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8例哮喘性支气管炎患儿的免疫功能测定及其意义
17
作者 肖雪舟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26-127,共2页
目的 :通过对 2 8例喘支患儿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C3的测定 ,分析喘支患儿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 :①T细胞亚群 (CD+ 3、CD+ 4 、CD+ 8)的测定 ,采用APAAP法。②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及补体C3用... 目的 :通过对 2 8例喘支患儿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C3的测定 ,分析喘支患儿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 :①T细胞亚群 (CD+ 3、CD+ 4 、CD+ 8)的测定 ,采用APAAP法。②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及补体C3用免疫比浊法检测。结果 :①喘支患儿CD+ 8细胞比例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CD+ 4 、CD+ 8细胞比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 (P <0 0 5)。②喘支患儿血清中IgA明显降低 (P <0 0 5)。结论 :T细胞免疫调节功能紊乱 ,在喘支的发生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性支气管炎 T细胞亚群 血清免疫球蛋白 婴幼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