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兔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角膜印迹细胞学检测
被引量:11
- 1
-
-
作者
周清
陈剑
徐锦堂
赵松滨
王彦萍
李红
-
机构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
暨南大学医学院眼科教研室
暨南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
-
出处
《眼科新进展》
CAS
2001年第4期238-240,共3页
-
文摘
目的 研究兔角膜缘干细胞缺乏和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后临床和角膜上皮表型的改变。方法 建立兔角膜缘干细胞缺乏模型 ,1个月后对治疗组进行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 ,术后联合使用免疫抑制剂。比较治疗组与非治疗组的临床表现和角膜表型的改变。结果 兔角膜缘干细胞缺乏后 ,角膜混浊 ,新生血管化 ,持续性上皮缺损 ;角膜上皮为结膜细胞表型。移植术后角膜上皮完整 ,新生血管减少 ,角膜透明度增加 ;上皮恢复角膜表型。结论 兔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联合术后使用免疫抑制剂是治疗角膜缘干细胞缺乏症的有效方法。
-
关键词
印迹细胞学
兔
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
-
Keywords
impression cytology
rabbit
limbal allograft transplantation
-
分类号
R779.65
[医药卫生—眼科]
-
-
题名CsA微粒体对角膜移植排斥反应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张伟
钟敬祥
邵东平
赵松滨
施月欢
-
机构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
河南新乡医学院<眼科新进展>编辑部
暨南大学医学院眼科教研室
-
出处
《眼科新进展》
CAS
2002年第1期15-17,共3页
-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 :984182 )~~
-
文摘
目的 研究结膜下注射环孢霉素 A(cyclosporin A,Cs A)微粒体对兔高危眼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作用。方法 以生物降解医用材料乙交酯 -丙交酯 (polylactic- co- glycolic acid,PL GA )为载体 ,用乳化 -溶剂挥发法制备含 Cs A的 PLG A微粒体 ;观察分别应用 Cs A微粒体或 Cs A溶液角膜移植术后植片存活天数、排斥率及应用不同制剂过程中兔眼的药物反应性。结果 角膜植片平均存活天数及排斥率在 Cs A微粒体组分别为 86.3 0 d± 9.50 d和 2 0 % ,在 Cs A溶液组分别为 71.10 d± 2 5.50 d和 4 0 % ,2组比较植片平均存活天数有显著性差异 (P<0 .1) ,而植片排斥率无显著性差异 (P>0 .1) ;Cs A微粒体对兔眼的药物刺激性小。结论 结膜下注射 Cs A微粒体能够有效抑制角膜移植排斥反应 ,是一种较有前景的缓释制剂。
-
关键词
环孢霉素A
乙交酯-丙交酯
微粒体
角膜移植
-
Keywords
cyclosporin A
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
microspheres
keratoplasty
-
分类号
R779.65
[医药卫生—眼科]
-
-
题名改良睫状沟固定法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被引量:1
- 3
-
-
作者
侯光辉
张杰超
徐锦堂
刘东光
-
机构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眼科教研室
广东省儿童眼病防治中心
-
出处
《眼科新进展》
CAS
1999年第4期236-237,共2页
-
基金
广东省卫生厅科研基金
-
文摘
目的为解决后囊膜破裂时缝袢固定人工晶状体植入的复杂性,自行设计实施改良睫状沟固定法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方法12点和(或)1点处虹膜根部各做一放射状小裂隙。经过小裂隙,用连接聚丙烯缝线的显微缝针,通过上袢下从睫状沟进针,巩膜突出针,将上袢固定在睫状沟。结果用该方法对后囊膜破裂的外伤性白内障患者5例5眼及其它类型的白内障患者5例5眼,行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6~12mo,术眼矫正视力在0.5~1.2之间。结论本法具有简便、可靠等优点;后囊膜破裂直径在3.0~5.2mm者,采用本法可能获得满意的效果。
-
关键词
睫状沟
白内障
改良固定法
人工晶体植入
-
Keywords
reformed ciliary
furrow fixing
IOL implantation
posterior capsular rupture
-
分类号
R776.105
[医药卫生—眼科]
-
-
题名眼表的微生物学
- 4
-
-
作者
李志杰
李明顺
-
机构
暨南大学医学院眼科教研室
北京医院眼科
-
出处
《眼科新进展》
CAS
2007年第8期561-564,共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编号:30672287)~~
-
文摘
从正常眼表分离的菌丛多为细菌,很少能分离到真菌、病毒和原生动物。从结膜最常分离的细菌包括少量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类白喉菌属。配戴接触镜个体、HIV阳性个体和免疫缺陷患者的菌丛与正常人相似。慢性眼病患者常携带有更多致病性细菌。几乎所有个体(包括正常个体和患病个体)的正常菌丛都来自于身体其他部位的扩散。
-
关键词
微生物学
眼表疾病
细菌
-
Keywords
microbiology
ocular surface disease
bacteria
-
分类号
R37-4
[医药卫生—病原生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