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53蛋白堆积和CK-18neo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病理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咏仪 钟雪云 +2 位作者 陈运贤 申洪 王自能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38-541,共4页
目的 :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的p5 3蛋白堆积水平和细胞骨架蛋白 18新抗原决定簇 (cytokeratin 18neo-epitope,CK - 18neo)的暴露情况 ,探讨p5 3蛋白和CK - 18neo在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 6 ... 目的 :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的p5 3蛋白堆积水平和细胞骨架蛋白 18新抗原决定簇 (cytokeratin 18neo-epitope,CK - 18neo)的暴露情况 ,探讨p5 3蛋白和CK - 18neo在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 6 2例非小细胞肺癌以及 10例对照组织中p5 3蛋白的堆积和CK - 18neo的暴露情况。用显微图象分析仪测定p5 3免疫组化反应的强度 ,并作定量分析。以凋亡指数 (AI% )表示CK - 18neo的阳性检出率。结果 :①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p5 3的阳性检出率为 48 39% (鳞癌为 5 1 72 % ,腺癌为 45 45 % ) ,对照组p5 3的阳性率为0 0 0 % (P <0 0 1) ;②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的AI%为 1 10 % (鳞癌 0 95 % ,腺癌 1 2 4% ) ,对照组为 1 0 6 % ,各组间无显著差异 ;③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p5 3(- / + )、p5 3(5级 )和p5 3(PU)呈正直线相关关系 (P <0 0 1)。结论 :本实验结果提示 ,突变型p5 3基因可能参与NSCLC的发生机制 ,NSCLC的发生和发展与癌细胞的过度增生和细胞凋亡减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凋亡 基因 P53 蛋白质P53 抗原决定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干预性治疗大鼠心肌梗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4
2
作者 陈运贤 欧瑞明 +5 位作者 钟雪云 钟立业 赵洪云 管慧红 彭龙云 张希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153-1155,I001,共4页
目的 :探讨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CSF)干预性治疗心肌梗塞动物模型的作用。方法 :健康大鼠随机分为心肌梗塞干预性治疗组和心肌梗塞对照组。干预性治疗组予G -CSF 10 μg·kg-1·d-1皮下注射 5d ,并于第 3d用盐酸异丙肾上腺... 目的 :探讨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CSF)干预性治疗心肌梗塞动物模型的作用。方法 :健康大鼠随机分为心肌梗塞干预性治疗组和心肌梗塞对照组。干预性治疗组予G -CSF 10 μg·kg-1·d-1皮下注射 5d ,并于第 3d用盐酸异丙肾上腺素 (ISO) 5mg/kg腹腔注射复制大鼠心肌梗塞模型。对照组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5d ,也于第 3d用ISO复制心肌梗塞模型。两组均于注射ISO后 2周、4周将动物处死 ,取出心脏 ,病理检查大鼠心肌梗塞的病理变化情况。结果 :注射ISO后 2周、4周 ,干预性治疗组心室肌疤痕组织面积显著小于对照组 (P <0 .0 5 ) ,并可见到心肌细胞、平滑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的再生。结论 :G -CSF能促进梗死后心肌组织再生 ,明显减少心肌梗塞后疤痕组织范围 ,可用于急性心肌梗塞的干预性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干细胞 心肌梗塞 组织再生 动物实验 干预性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枝茯苓丸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血管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18
3
作者 张文举 王自能 +3 位作者 郑辉 郑佩娥 马保锋 左连东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64-169,174,共7页
 目的:探讨桂枝茯苓丸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模型大鼠血管生成因子(VEGF)和异位内膜微血管密度(MVD)的影响。方法:SD大鼠建模,3周后将建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不用药组(U)、桂枝茯苓丸组(GFW)、丹那唑组(D)和联合用药组(S),设假手术组(C...  目的:探讨桂枝茯苓丸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模型大鼠血管生成因子(VEGF)和异位内膜微血管密度(MVD)的影响。方法:SD大鼠建模,3周后将建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不用药组(U)、桂枝茯苓丸组(GFW)、丹那唑组(D)和联合用药组(S),设假手术组(C)为对照,予相应处理4周后,观察各组异位子宫内膜体积和形态学的变化,计数腹腔液巨噬细胞,放射免疫法测定各组大鼠外周血、腹腔液及巨噬细胞培养液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免疫组化法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异位内膜中的表达,并通过CD34标记异位子宫内膜血管,测定其微血管密度(MVD)。结果:GFW组、D组和S组异位内膜呈现不同程度萎缩,腺体明显减少,腹腔液巨噬细胞计数减少,GFW组、D组及S组大鼠外周血、腹腔液及巨噬细胞培养液IL-8、TNF-α降低,异位内膜VEGF表达减弱,MVD也明显减少,其中以S组最为明显。结论:桂枝茯苓丸和丹那唑可以抑制EM模型大鼠异位内膜的血管生成,使异位内膜萎缩,当二者联合用药时,作用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8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微血管密度 桂枝茯苓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眼镜蛇毒诱导HL-60细胞凋亡及其机制探讨 被引量:14
4
作者 叶春玲 张海伟 +4 位作者 罗英儒 任先达 郑佩娥 刘建军 李红良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7-180,共4页
目的 观察中华眼镜蛇毒体外对白血病细胞凋亡的影响 ,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本研究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 ,以人白血病细胞HL 60细胞为靶细胞 ,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DNA片段凝胶电泳、免疫组织化学 (S P法 )观察中华眼镜蛇毒兔... 目的 观察中华眼镜蛇毒体外对白血病细胞凋亡的影响 ,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本研究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 ,以人白血病细胞HL 60细胞为靶细胞 ,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DNA片段凝胶电泳、免疫组织化学 (S P法 )观察中华眼镜蛇毒兔血清体外对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及癌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经DNA电泳、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 :中华眼镜蛇毒兔血清与HL 60细胞共同培养 48h可诱导其细胞凋亡增加 ,bcl 2、c myc基因蛋白表达下调。结论 中华眼镜蛇毒兔血清体外抑制HL 60细胞增殖可能与其诱导细胞凋亡及使细胞bcl 2、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眼镜蛇毒 白血病 细胞凋亡 HL-60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骨髓干细胞治疗大鼠急性心肌梗塞 被引量:43
5
作者 陈运贤 欧瑞明 +7 位作者 钟雪云 钟立业 陈惠珍 彭龙云 曾武涛 靳三庆 张希 韩忠朝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3,I001,共4页
目的 :探讨G -CSF动员的骨髓来源干细胞对急性心肌梗塞动物模型的治疗作用与对缺血濒死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异丙肾上腺素 (ISO)复制急性心肌梗塞大鼠动物模型 ,于 3h后用G -CSF动员骨髓干细胞释放和迁移至心肌梗塞部位 ,并分别于 2... 目的 :探讨G -CSF动员的骨髓来源干细胞对急性心肌梗塞动物模型的治疗作用与对缺血濒死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异丙肾上腺素 (ISO)复制急性心肌梗塞大鼠动物模型 ,于 3h后用G -CSF动员骨髓干细胞释放和迁移至心肌梗塞部位 ,并分别于 2 4h、48h和 2周后杀死大鼠 ,取出心脏 ,检测心肌的病理变化情况。结果 :用ISO后 2 4h对照组可见散在心肌梗塞灶 ,坏死区周围有多量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 ,而治疗组大鼠心肌坏死程度较对照组轻 ,浸润的细胞以单个核细胞为主 ;48h后对照组心肌梗塞灶进一步扩大 ,呈散在片状分布 ,而治疗组心肌梗塞灶扩大不明显 ,呈散在灶性分布 ,并可见成堆或散在分布的淋巴细胞样细胞 ;2周后 ,治疗组未见明显心肌梗塞后疤痕组织 ,可见新生的心肌细胞生长。结论 :G -CSF对缺血濒死心肌有保护作用 ,用G -CSF动员骨髓来源的干细胞进行“自我移植” ,可用于急性心肌梗塞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骨髓干细胞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AM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1与乳腺癌中microRNA-21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10
6
作者 闫雍容 周序珑 +3 位作者 夏明汗 蒋光愉 钟雪云 杜彬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6-180,共5页
目的:研究乳腺癌中microRNA-21(miR-21)的表达及其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关系。方法:用不同质量浓度的TGF-β1 0、1.25、2.5、5、10 ng/mL干预MCF-7细胞24 h,以及不同时间(0、6、12、24、48、72 h)TGF-β1干预MCF-7细胞,用茎环... 目的:研究乳腺癌中microRNA-21(miR-21)的表达及其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关系。方法:用不同质量浓度的TGF-β1 0、1.25、2.5、5、10 ng/mL干预MCF-7细胞24 h,以及不同时间(0、6、12、24、48、72 h)TGF-β1干预MCF-7细胞,用茎环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Real-time PCR)测定miR-21的表达。分别用实时定量PCR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7例乳腺癌中miR-21和TGF-β1的表达情况及其相关性。结果:茎环实时定量PCR法检测miR-21表达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良好,MCF-7细胞中miR-21的表达随TGF-β1作用呈时间依赖性和浓度依赖性。乳腺癌组织中miR-21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TGF-β1的表达程度有关(P<0.05)。结论:高表达的TGF-β1可引起miR-21表达升高,与乳腺癌的侵袭转移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微小RNA MIR-21 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生长抑制因子Nogo-A在缺血性脑梗塞大鼠脑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13
7
作者 吴功雄 张海伟 +1 位作者 徐杰 姚志彬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3-147,共5页
目的研究神经生长抑制因子Nogo-AmRNA在大鼠缺血性脑梗塞脑内不同时点表达的变化,探讨Nogo-A基因在缺血性脑梗塞时神经再生的作用。方法建立缺血性脑梗塞(MCAO)模型,采用原位杂交法结合免疫组化技术,检测80只在不同时期缺血性脑梗塞大... 目的研究神经生长抑制因子Nogo-AmRNA在大鼠缺血性脑梗塞脑内不同时点表达的变化,探讨Nogo-A基因在缺血性脑梗塞时神经再生的作用。方法建立缺血性脑梗塞(MCAO)模型,采用原位杂交法结合免疫组化技术,检测80只在不同时期缺血性脑梗塞大鼠脑内Nogo-A的表达量。结果原位杂交法显示Nogo-AmRNA在脑梗塞后3d下降,7d后上升,2周达到高峰,第3、4周保持第2周水平;免疫组化显示Nogo-A含量在脑梗塞后3d下降,7d后上升,3周达到高峰,第4周保持第3周水平。结论脑内Nogo-A表达在脑梗塞急性期(3d)变化不明显,而在1周后较为明显,表明在脑梗塞后期Nogo-A表达有明显升高,它可能是造成成年哺乳动物损伤后神经再生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 脑梗塞 NOGO-A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镜蛇毒灌胃后的兔血清对人鼻咽癌CNE-2细胞株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任先达 张海伟 +2 位作者 叶春玲 蔡绍晖 叶开和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36-440,共5页
目的 :了解眼镜蛇毒灌胃后的兔血清 (serumofrabbittakingorallycobravenom ,SRCV)对人鼻咽癌CNE - 2细胞的影响。方法 :采用体外细胞培养的方法 ,观察SRCV对人鼻咽癌CNE - 2细胞及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的细胞毒作用 ,及对细胞生长和分裂指... 目的 :了解眼镜蛇毒灌胃后的兔血清 (serumofrabbittakingorallycobravenom ,SRCV)对人鼻咽癌CNE - 2细胞的影响。方法 :采用体外细胞培养的方法 ,观察SRCV对人鼻咽癌CNE - 2细胞及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的细胞毒作用 ,及对细胞生长和分裂指数的影响。结果 :发现SRCV能够明显抑制鼻咽癌CNE - 2细胞的生长 ,且其抑制效应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 ,但该血清对正常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却没有明显影响。结论 :SRCV对鼻咽癌CNE - 2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毒血清 抗癌活性 分裂指数 鼻咽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VEGF、p53表达与肿瘤血管新生和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12
9
作者 许进 周序珑 +1 位作者 夏明汗 李红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85-188,共4页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p5 3蛋白的表达与乳腺癌血管新生及浸润、转移的关系。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检测VEGF、p5 3在 76例乳腺癌组织和 2 0例良性乳腺病变组织中的表达 ,并应用计算机辅助图像分析系统对血管新生...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p5 3蛋白的表达与乳腺癌血管新生及浸润、转移的关系。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检测VEGF、p5 3在 76例乳腺癌组织和 2 0例良性乳腺病变组织中的表达 ,并应用计算机辅助图像分析系统对血管新生的强度进行定量分析 ,评估VEGF、p5 3表达以及微血管计数 (MVC)与浸润和转移的关系。结果 :癌组织VEGF和 p5 3表达阳性分别为 6 1例 (80 3% )和 4 5例 (5 3 9% ) ,表达强度均明显高于良性病变 (P <0 0 0 5 ) ,VEGF的表达强度在原位癌和浸润癌间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 (P <0 0 0 1) ,但是与淋巴结转移与否无明显关联 (P =0 39) ,p5 3的表达强度与浸润或转移均无明显关联 (P >0 1)。良性病变组织、导管原位癌及浸润性导管癌的MVC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癌组织的MVC平均为12 8 6± 4 3 7,且随着病变进展有明显增加的趋势。VEGF表达强度与MVC显著关联 (P =0 0 0 7) ,而 p5 3表达强度则与MVC无关 (P =0 34)。浸润性导管癌无论淋巴结是否转移 ,其VEGF、p5 3表达及MVC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VEGF与癌组织的血管新生及浸润生长关系密切 ,联合VEGF表达和MVC检测可提供预示乳腺癌恶性转归和预后更有价值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VEGF P53 肿瘤血管新生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计算机辅助图像分析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噬菌体随机肽库对神经胶质瘤母系SWO-38进行全细胞筛选 被引量:6
10
作者 高双荣 钟雪云 +6 位作者 颜艳灵 钟振宇 秦艳芳 孙艳花 王冰 于莉娜 钟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946-948,共3页
目的和方法 :用噬菌体随机 7肽库对神经胶质瘤母细胞 (SWO - 38)进行全细胞筛选 ,并通过竞争结合实验检验所筛选出的克隆的结合特异性。结果 :经过 3轮“吸附 -洗脱 -扩增” ,噬菌体高度富集 ,并得到两个特异性较强的克隆。结论 :利用... 目的和方法 :用噬菌体随机 7肽库对神经胶质瘤母细胞 (SWO - 38)进行全细胞筛选 ,并通过竞争结合实验检验所筛选出的克隆的结合特异性。结果 :经过 3轮“吸附 -洗脱 -扩增” ,噬菌体高度富集 ,并得到两个特异性较强的克隆。结论 :利用噬菌体肽库可以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随机肽库 全细胞筛选 噬菌体 神经胶质瘤 肿瘤导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侵袭力的影像学表现与c-erbB-2及bcl-2基因蛋白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8
11
作者 罗良平 张海伟 +1 位作者 陈金城 王玉苹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12-514,共3页
目的和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技术LSAB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的结合,测定经手术病理证实之37例肺鳞癌及48例肺腺癌组织中c-erbB-2及bcl-2基因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其表达或共表达与反映肺癌侵袭力的影像征象的关系... 目的和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技术LSAB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的结合,测定经手术病理证实之37例肺鳞癌及48例肺腺癌组织中c-erbB-2及bcl-2基因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其表达或共表达与反映肺癌侵袭力的影像征象的关系。结果:c-erbB-2及bcl-2基因蛋白在两种不同类型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及表达定位有明显的差异,并且,c-erbB-2基因蛋白表达阳性的肺癌,肿块毛刺征的出现率明显高于表达阴性者;bcl-2基因蛋白表达阳性的肺癌,肿块毛刺征及三级支气管受累的出现率明显高于表达阴性者(P<005);当两种基因蛋白在肺鳞癌中共表达时,肿块毛刺征及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出现率明显高于它们单独表达者(P<005)。结论:c-erbB-2及bcl-2基因蛋白与反映肺癌侵袭力的某些影像征象之间可能存在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力 肺肿瘤 C-ERBB-2基因 BCL-2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柴胡汤联合丹那唑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血管生成的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自能 张文举 +3 位作者 郑辉 郑佩娥 马宝锋 左连东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62-865,共4页
目的 :探讨小柴胡汤、丹那唑及二者联合用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 (EM)模型大鼠血管生成因子和异位内膜微血管密度的影响。方法 :EM模型大鼠随机分为不用药组 (U)、小柴胡汤 (XCH)、丹那唑组 (D)和联合用药组(S) ,设假手术组 (C)为对照。四... 目的 :探讨小柴胡汤、丹那唑及二者联合用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 (EM)模型大鼠血管生成因子和异位内膜微血管密度的影响。方法 :EM模型大鼠随机分为不用药组 (U)、小柴胡汤 (XCH)、丹那唑组 (D)和联合用药组(S) ,设假手术组 (C)为对照。四周后观察各组异位子宫内膜体积和形态学的变化 ,计数腹腔液巨噬细胞 ,放射免疫法测定各组大鼠外周血、腹腔液及巨噬细胞培养液白细胞介素 - 8(IL - 8)、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的含量 ,免疫组化法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在异位内膜中的表达 ,并通过CD34标记异位子宫内膜血管 ,测定其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XCH组、D组和S组异位内膜呈现不同程度萎缩 ,腺体明显减少 ,腹腔液巨噬细胞计数减少 ,XCH组、D组及S组大鼠外周血、腹腔液及巨噬细胞培养液IL - 8、TNF -α含量降低 ,异位内膜VEGF表达减弱 ,MVD明显减少 ,其中以S组最为明显。结论 :小柴胡汤和丹那唑可以抑制EM模型大鼠异位内膜的血管生成 ,使异位内膜萎缩 ,当二者联合用药时 ,作用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8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中草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糖原合成激酶-3β抑制剂——多吡啶钌配合物的抗肿瘤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唐丽娟 钟雪云 +2 位作者 林琛莅 刘杰 陈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296-1300,共5页
目的探讨多吡啶钌配合物∧-[Ru(bpy)2(pyip)]2+作为GSK-3β抑制剂在体外诱导人脑胶质瘤SWO-38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 MTT法从手性拆分的8种钌配合物中筛选出高活性、低毒性的配合物∧-[Ru(bpy)2(pyip)]2+,观察不同浓度该配合物作用下SWO... 目的探讨多吡啶钌配合物∧-[Ru(bpy)2(pyip)]2+作为GSK-3β抑制剂在体外诱导人脑胶质瘤SWO-38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 MTT法从手性拆分的8种钌配合物中筛选出高活性、低毒性的配合物∧-[Ru(bpy)2(pyip)]2+,观察不同浓度该配合物作用下SWO-38细胞的增殖情况;应用AnnexinⅤ-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该配合物对SWO-38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p-GSK-3βSer9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MTT法显示配合物可明显抑制SWO-38细胞的增殖,处理浓度大于10μmol·L-1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流式细胞术显示配合物可明显诱导SWO-38细胞凋亡(P<0.05),处理浓度10、30、50μmol·L-1组的p-GSK-3βSer9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钌配合物∧-[Ru(bpy)2(pyip)]2+的抗肿瘤机制可能与GSK-3β的活性被抑制有关,该活性的抑制可诱导SWO-38细胞凋亡,且该作用呈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钌配合物 胶质瘤细胞 GSK-3Β 毒性 细胞增殖 凋亡 抗肿瘤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肝细胞生长素改善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脏纤维化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超 蒋建伟 +4 位作者 周序珑 严玉霞 吴颜晖 陈涛 张小鹰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65-370,共6页
目的:研究促肝细胞生长素(hepatocyte growth-promoting factor,pHGF)改善梗阻性肾病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疗效和机制。方法:17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R)、单侧输尿管梗阻组(UUO)和pHGF治疗组。给药组用促肝细胞生长素pHGF(30μg.kg-... 目的:研究促肝细胞生长素(hepatocyte growth-promoting factor,pHGF)改善梗阻性肾病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疗效和机制。方法:17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R)、单侧输尿管梗阻组(UUO)和pHGF治疗组。给药组用促肝细胞生长素pHGF(30μg.kg-1.d-1)大鼠腹腔注射,其余组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14 d后收获大鼠。通过测定肾皮质羟脯氨酸含量比较纤维化改变;肾脏病理分析用H.E.和Masson染色,免疫组化检测TGF-β1,α-SMA,FN在肾组织中的表达。结果:肾组织羟脯氨酸定量UUO组明显高于SOR组,pHGF组,pHGF组介于二者之间,P(0.01;Masson染色SOR组仅在血管和基底膜处有绿染的胶原纤维,UUO组胶原成分增多,而pHGF组较UUO组明显改善,P(0.01。免疫组化显示pHGF能明显降低梗阻肾组织TGF-β1,α-SMA,FN的表达水平降低,与UUO组比较,P(0.01。结论:pHGF能有效缓解梗阻性肾病肾小管间质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肝细胞生长素 单侧输尿管梗阻 肾间质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A-Ⅱ诱导人胶质瘤细胞分化与抑瘤的作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红艳 钟雪云 +1 位作者 涂永生 刘致中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0-184,共5页
目的研究人尿萃取物CDA-Ⅱ(cell d ifferentiation a-gent-Ⅱ,又名尿多酸肽)对人胶质瘤细胞SWO-38抑制增殖及诱导分化作用。方法应用MTT法、集落形成试验检测CDA-Ⅱ对SWO-38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光镜观察和免疫组化鉴定细胞分化;利用裸... 目的研究人尿萃取物CDA-Ⅱ(cell d ifferentiation a-gent-Ⅱ,又名尿多酸肽)对人胶质瘤细胞SWO-38抑制增殖及诱导分化作用。方法应用MTT法、集落形成试验检测CDA-Ⅱ对SWO-38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光镜观察和免疫组化鉴定细胞分化;利用裸鼠抑瘤实验观察CDA-Ⅱ抗胶质瘤生长的作用。结果一定浓度的CDA-Ⅱ可使SWO-38细胞增殖与集落形成均明显受抑,并呈剂量依赖性。经1 g.L-1CDA-Ⅱ处理后,光镜观察发现SWO-38细胞胞体变大,核浆比减小,突起增多,表现出向成熟的星形细胞分化现象。免疫组化显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 id ic prote in,GFAP)表达增强。体内抑瘤试验见高、低剂量CDA-Ⅱ均可抑制裸鼠移植瘤生长,抑瘤率为79.94%、42.77%(P<0.05,n=10)。结论CDA-Ⅱ不仅能够抑制人胶质瘤SWO-38细胞的生长,而且能诱导SWO-38细胞分化,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诱导分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A-11 人胶质瘤SWO-38细胞 增殖 诱导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c-IAP2和GAS1在何杰金及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中表达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辉 曾子华 +3 位作者 郑佩娥 蒋光愉 李红 夏明汗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51-255,共5页
目的 :检测凋亡相关基因c-IAP2和GAS1在何杰金氏淋巴瘤 (HL)及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ALCL)组织中的蛋白表达状况及差异 ,探讨此两种基因与HL和ALCL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 :将 2 88例恶性淋巴瘤标本经HE及CD30、CD15、CD2 0、CD4 5RO免... 目的 :检测凋亡相关基因c-IAP2和GAS1在何杰金氏淋巴瘤 (HL)及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ALCL)组织中的蛋白表达状况及差异 ,探讨此两种基因与HL和ALCL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 :将 2 88例恶性淋巴瘤标本经HE及CD30、CD15、CD2 0、CD4 5RO免疫组化染色 ,筛选出 4 5例HL和ALCL ,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 -IAP2和GAS1在HL和ALCL中的表达 ,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c -IAP2及GAS1分别在两组病例中的表达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②有两个病例为大小细胞混合型 ,c -IAP2和GAS1在大细胞的表达与HL一致 ,在小细胞的表达与ALCL类似。结论 :c-IAP2、GAS1在HL和ALCL中的表达存在差异性 ,提示二者与此两种肿瘤的发生相关 ,HL和ALCL可能存在不同的发生机制及不同的信号转导途径受损部位 ;个别病例中存在着HL及ALCL两种瘤细胞的特点 ,表明HL和ALCL存在重叠和过渡 ;c-IAP2和GAS1的表达方式有助于HL及ALCL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何杰金氏 淋巴瘤 大细胞 细胞凋亡 基因 C-IAP2 基因 GAS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眼镜蛇毒灌胃后的兔血清对人肺腺癌细胞株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红良 任先达 +2 位作者 罗英儒 叶春玲 张海伟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6期1-5,共5页
目的 :了解中华眼镜蛇毒灌胃后的兔血清对人肺腺癌细胞的影响。方法 :采用体外细胞培养的方法 ,观察蛇毒灌胃后的兔血清对人肺腺癌细胞及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的细胞毒作用 ,对细胞生长及分裂数的影响。结果 :蛇毒灌胃后的兔血清能够明显抑... 目的 :了解中华眼镜蛇毒灌胃后的兔血清对人肺腺癌细胞的影响。方法 :采用体外细胞培养的方法 ,观察蛇毒灌胃后的兔血清对人肺腺癌细胞及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的细胞毒作用 ,对细胞生长及分裂数的影响。结果 :蛇毒灌胃后的兔血清能够明显抑制肺腺癌细胞的生长 ,且其抑制效应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 ,但该血清对正常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却没有明显影响。结论 :中华眼镜蛇毒灌胃后的兔血清对肺腺癌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且有高度的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癌活性 细胞分裂数 肺腺癌 中华眼镜蛇毒 兔血清 灌胃 癌细胞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生成素及血小板生成素Ⅱ对人血小板活化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天浩 陈运贤 +7 位作者 钟雪云 钟立业 林旭滨 姚麟 赵洪云 欧瑞明 苏薇薇 徐培林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15-417,共3页
目的 :检测血小板生成素 (TPO)及TPOⅡ在体外对人血小板活化的影响。方法 :取正常健康成人富血小板血浆 ,分别与血小板生成素 (rhTPO)、TPOⅡ及磷酸盐溶液孵化 ,通过荧光单克隆抗体标记血小板表面CD6 2P及CD41分子 ,用流式细胞术测定CD6... 目的 :检测血小板生成素 (TPO)及TPOⅡ在体外对人血小板活化的影响。方法 :取正常健康成人富血小板血浆 ,分别与血小板生成素 (rhTPO)、TPOⅡ及磷酸盐溶液孵化 ,通过荧光单克隆抗体标记血小板表面CD6 2P及CD41分子 ,用流式细胞术测定CD6 2P/CD41比率 ,观察各组血小板活化率。结果 :rhTPO、TPOⅡ组血小板活化率与PBS组无明显差异 ,P >0 0 5。结论 :血小板生成素不会导致血小板异常活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生成素 血小板活化 流式细胞术 TPO 血小板减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蛋白胶对兔结膜黏合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建苏 梁晓东 +4 位作者 佘国荣 沈闲茹 戴本启 郑佩娥 赵松滨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2-156,共5页
目的:研究纤维蛋白胶对结膜上皮的黏合作用,为纤维蛋白胶在结膜组织黏合中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20只雄性新西兰白兔左右眼根据不同术式分为3组:1)暴露组(15只术眼);2)植片原位移植组(15只术眼);仿翼状胬肉术式组(10只术眼),观察... 目的:研究纤维蛋白胶对结膜上皮的黏合作用,为纤维蛋白胶在结膜组织黏合中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20只雄性新西兰白兔左右眼根据不同术式分为3组:1)暴露组(15只术眼);2)植片原位移植组(15只术眼);仿翼状胬肉术式组(10只术眼),观察术后结膜上皮组织黏合情况、炎症反应、上皮化及瘢痕形成情况。结果:植片组与仿翼状胬肉术式组术后3 d炎症反应较轻,2周内均实现完全上皮化,组织切片显示瘢痕组织形成较少。结论:纤维蛋白胶在兔结膜自体移植中能安全有效地起到黏合作用,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术后炎症反应,减少瘢痕组织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胶 结膜上皮 翼状胬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发性流产CBA/J×DBA/2小鼠母-胎界面DX5^+CD69^+细胞的浸润 被引量:2
20
作者 林羿 曾耀英 +3 位作者 狄静芳 曾山 曾祥凤 詹美意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08-512,529,共6页
目的:研究DX5+CD69+细胞浸润与CBA/J×DBA/2小鼠自发性胚胎吸收的关系。方法:CBA/J×DBA/2小鼠(A组)和CBA/J×BALB/c小鼠(B组)分别用作自发性流产模型和生育力正常对照。DX5用作广泛性NK细胞标志物,CD69作为NK细胞和T细胞... 目的:研究DX5+CD69+细胞浸润与CBA/J×DBA/2小鼠自发性胚胎吸收的关系。方法:CBA/J×DBA/2小鼠(A组)和CBA/J×BALB/c小鼠(B组)分别用作自发性流产模型和生育力正常对照。DX5用作广泛性NK细胞标志物,CD69作为NK细胞和T细胞活化标志物。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母-胎界面淋巴细胞中CD69+细胞百分率,DX5+CD69+细胞与DX5+细胞比率,并对细胞数量与胚胎吸收率进行线性相关回归分析。结果:A组孕13.5 d胚胎吸收率为34.1%(45/132),显著高于B组(6.6%,9/137;P<0.001)。同时A组DX5+CD69+细胞与DX5+细胞比率(28.1±11.9)%显著高于B组(19.5±5.7)%,(P<0.01)。此外,A组DX5+CD69+与DX5+细胞比率(x)和胚胎吸收率(y)之间存在强线性相关(r=0.807,P<0.001,y=-1.157+1.278x)。结论:母-胎界面过多的DX5+CD69+细胞浸润可能与CBA/J×DBA/2小鼠胚胎吸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产 动物模型 细胞表面标志物 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