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楼活性单体PP-26抑制结肠癌SW620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 被引量:11
1
作者 陈家劲 王娟娟 +4 位作者 张鹏 王莉 王国才 蒋建伟 王跃春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4-130,共7页
目的:探讨重楼活性单体PP-26对人结肠癌SW620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法和克隆形成抑制实验观察不同浓度的重楼单体PP-26对人结肠癌SW620细胞增殖抑制作用;PI单染及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 目的:探讨重楼活性单体PP-26对人结肠癌SW620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法和克隆形成抑制实验观察不同浓度的重楼单体PP-26对人结肠癌SW620细胞增殖抑制作用;PI单染及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及细胞凋亡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PP-26对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相关蛋白以及Akt和ERK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肝LO2细胞相比,重楼单体PP-26能显著抑制SW620细胞的生长,作用呈剂量-效应关系;随着PP-26浓度的增加,细胞克隆形成逐渐减少,与细胞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不同浓度PP-26作用后,细胞阻滞于G1期;PP-26作用细胞24 h后,CDK4、CDK6表达下降,P15、cyclin D1表达增加;不同浓度PP-26作用后,细胞晚期凋亡率增加,随浓度增加有上升趋势;PP-26作用细胞24 h后,线粒体相关凋亡信号通路蛋白Caspase-9、Caspase-3表达下降,PARP切割条带增加,细胞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增加,抗凋亡蛋白Bcl-2和Bcl-x L减少,p-Akt和p-ERK蛋白表达均下降.结论:重楼活性单体PP-26通过上调p15促进结肠癌SW620细胞阻滞于G1期,通过抑制P13K/Akt信号通路及ERK信号通路,活化线粒体凋亡通路,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楼 结肠癌 SW620 细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飞蓟宾联合5-FU抑制胃癌MGC-803细胞增殖及机制 被引量:8
2
作者 李宝霞 张鹏 +4 位作者 杨雨虹 孟润莎 刘付仟 王莉 蒋建伟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2-147,共6页
目的:研究水飞蓟宾联合5-氟尿嘧啶(5-FU)抑制胃癌MGC-803细胞增殖,探讨其协同增效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水飞蓟宾对人胃癌MGC-803细胞,人正常肝L0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并计算IC20,IC50;采用IC20浓度的水飞蓟... 目的:研究水飞蓟宾联合5-氟尿嘧啶(5-FU)抑制胃癌MGC-803细胞增殖,探讨其协同增效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水飞蓟宾对人胃癌MGC-803细胞,人正常肝L0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并计算IC20,IC50;采用IC20浓度的水飞蓟宾联合不同浓度的5-氟尿嘧啶,观察对人胃癌MGC-803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水飞蓟宾单独或联合5-FU作用于胃癌MGC-803细胞,碘化丙锭(PI)单染色检测细胞周期改变,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MTT法检测显示,水飞蓟宾对胃癌MGC-803细胞有增殖抑制作用,且呈剂量-效应关系,对人正常肝L02细胞增殖抑制作用较弱.水飞蓟宾作用于胃癌MGC-803细胞48 h的IC20、IC50浓度分别为144.6、214.7μmol/L;水飞蓟宾与不同浓度的5-氟尿嘧啶联合作用于MGC-803细胞48 h,可提高MGC-803细胞对5-氟尿嘧啶的敏感性,增敏5.73倍.流式结果显示,无论是单独使用水飞蓟宾、5-氟尿嘧啶还是水飞蓟宾与5-氟尿嘧啶联合使用都能使细胞抑制在G0/G1期和出现凋亡细胞群;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水飞蓟宾与5-氟尿嘧啶联合使用,能使细胞的细胞周期相关蛋白P15表达升高,CDK6表达下降,Bcl-2蛋白家族中抗凋亡蛋白Bcl-2,Bcl-xL表达明显降低,促凋亡蛋白Bax表达基本不变,Casepase-9,Caspase-3活化降解.结论:水飞蓟宾提高胃癌MGC-803细胞对5-FU的敏感性,水飞蓟宾在联合5-FU之后能够使MGC-803细胞抑制在G0/G1期,并通过线粒体凋亡途径使细胞发生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飞蓟宾 5-氟尿嘧啶 MGC-803细胞 SW1990细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檗碱和育亨宾对LPS诱导的小鼠肠道损伤和肠上皮细胞增殖抑制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李红梅 王一阳 +6 位作者 王华东 曹雯娟 蒋建伟 胡巢凤 戚仁斌 陆大祥 王彦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41-946,共6页
目的:观察小檗碱(Ber)和育亨宾(Y)对LPS诱导的小鼠肠道损伤和肠上皮细胞增殖抑制的影响。方法: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脂多糖组(LPS)、小檗碱组(Ber+LPS)、小檗碱与育亨宾合剂组(Ber+Y+LPS)、育亨宾组(Y+LPS)、小檗碱... 目的:观察小檗碱(Ber)和育亨宾(Y)对LPS诱导的小鼠肠道损伤和肠上皮细胞增殖抑制的影响。方法: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脂多糖组(LPS)、小檗碱组(Ber+LPS)、小檗碱与育亨宾合剂组(Ber+Y+LPS)、育亨宾组(Y+LPS)、小檗碱组(Ber)、小檗碱和育亨宾合剂组(Ber+Y)及育亨宾组(Y)。分别予以双蒸水、Ber(50mg/kg)、Ber(50mg/kg)+Y(2mg/kg)、Y(2mg/kg)灌胃,1time/d,连续3d,于实验第3d灌胃后1h,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或LPS(18mg/kg,0.2mL/10g)。观察各组小鼠肠组织形态学、肠黏膜重量和绒毛高度的改变;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肠组织二胺氧化酶(DAO)含量;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分析各组肠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LPS组小鼠肠腔显示炎性渗出、出血;肠损伤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LPS组肠黏膜重量、肠绒毛高度、肠组织DAO含量、肠上皮细胞PCNA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与LPS组比较,Ber组、Ber+Y组上述改变明显减轻,但两组间未见明显差异;育亨宾对LPS引起的上述指标变化无明显抑制作用。结论:Ber通过非α2肾上腺素能受体依赖的途径减轻LPS引起的肠上皮细胞增殖抑制和肠道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脂多糖类 肠损伤 育亨宾 增殖细胞核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利度胺抑制TGF-β_1诱导的HELF细胞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基因启动子的激活 被引量:4
4
作者 王达安 林逸心 +8 位作者 王峥 桑朝磊 陆大祥 王华东 胡巢凤 魏伟 蒋建伟 付咏梅 李红梅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93-697,共5页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thalidomide,THD)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诱导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uman embryonic lung fibroblast,HELF)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基因启动子激...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thalidomide,THD)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诱导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uman embryonic lung fibroblast,HELF)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基因启动子激活的影响。方法:构建含有人类CTGF基因启动子的报告基因载体pGL3-CTGFP,将其瞬时转染HELF细胞,通过检测萤光素酶的活性,观察TGF-β1和THD对CTGF基因启动子活性的影响。结果:TGF-β1能以剂量依赖方式和时间依赖方式显著增加HELF细胞中报告基因的活性(P<0.05),最佳剌激浓度是5μg/L,萤光素酶相对活性为对照组的2.16倍,最佳剌激时间为12 h,萤光素酶相对活性为对照组的2.52倍;THD对报告基因的基础活性无明显影响(P>0.05),但以剂量依赖方式显著抑制TGF-β1上调报告基因活性的效应(P<0.05)。结论:TGF-β1能以剂量依赖方式和时间依赖方式上调HELF细胞中CTGF基因启动子的活性,而THD能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此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利度胺 人胚肺成纤维细胞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品大豆饮料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郭乾初 梁汉华 秦卫华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8-10,共3页
本研究详细测定了未经热处理的生豆奶、各种经现代技术加工的大豆饮料产品、东方传统大豆食品豆腐等样品的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TIA)。其中生豆奶的TIA(以每克蛋白质所抑制的纯胰蛋白酶毫克数表示)是66.4mg/g蛋白质,... 本研究详细测定了未经热处理的生豆奶、各种经现代技术加工的大豆饮料产品、东方传统大豆食品豆腐等样品的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TIA)。其中生豆奶的TIA(以每克蛋白质所抑制的纯胰蛋白酶毫克数表示)是66.4mg/g蛋白质,经巴氏杀菌的商品大豆饮料TIA是23.7mg/g蛋白质。检验了经超高温灭菌处理的7种不同商标大豆饮品,结果表明这些饮品的TIA在13.3~31.6mg/g蛋白质之间。另有两种已知是经灭菌的大豆饮料,其TIA最低,分别为4.1mg/g蛋白质和7.7mg/g蛋白质。又分析了一种采用东方传统加工方法生产的豆腐,其TIA仅为6.4mg/g蛋白质。上述这些分析结果反映了某些经现代加工方法生产的商品大豆饮料,在消除抗营养因子的处理上是不够充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蛋白酶抑制剂 活性 大豆饮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R-ABL-SEA DNA疫苗诱导BALB/c小鼠的免疫应答 被引量:2
6
作者 高永鹏 林晨 +4 位作者 田红霞 陈琛 秦雅楠 周羽竝 李扬秋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61-366,共6页
目的:了解BCR-ABL-SEA双表达DNA疫苗诱导BALB/c小鼠特异性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效应。方法:用已成功构建的重组双表达BCR-ABL多肽和SEA多肽的质粒BCR-ABL-pIRES-SEA(B-P-S)免疫小鼠,间隔14 d共3次。相同方法用单表达BCR-ABL多肽或SEA多肽... 目的:了解BCR-ABL-SEA双表达DNA疫苗诱导BALB/c小鼠特异性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效应。方法:用已成功构建的重组双表达BCR-ABL多肽和SEA多肽的质粒BCR-ABL-pIRES-SEA(B-P-S)免疫小鼠,间隔14 d共3次。相同方法用单表达BCR-ABL多肽或SEA多肽的质粒BCR-ABL-pIRES和SEA-pIRES免疫小鼠作对照。利用CCK-8比色法检测小鼠脾脏T细胞对K562细胞株的杀伤活性;流式细胞术测定小鼠脾脏CD4+与CD8+T细胞表达情况;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生成情况;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中抗BCR-ABL抗体。结果:免疫后第7周时,双表达重组质粒B-P-S组小鼠脾脏CTL细胞针对K562杀伤率、血清中INF-γ含量均明显高于单表达BCR-ABL-pIRES组和SEA-pIRES组(P<0.05);CD4+/CD8+T细胞比值、血清中IL-4含量各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荧光显微镜检测到血清中有抗BCR-ABL抗体。结论:所构建的BCR-ABL-SEA重组双表达质粒可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基因 BCR—ABL融合 葡萄球菌肠毒素A 疫苗 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品大豆饮料胰蛋白酶抑制素活性的研究
7
作者 郭乾初 梁汉华 秦卫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25-27,共3页
研究测定了未经热处理的生豆奶、经现代加工的不同商标的大豆饮料、传统豆腐等样品的胰蛋白酶抑制素活性(TIA)。其中生豆奶的TIA是66.4mg/g蛋白质;巴氏灭菌后大豆饮料的TIA是23.7mg/g蛋白质;超高温灭菌的大豆饮品,其TIA在13.3... 研究测定了未经热处理的生豆奶、经现代加工的不同商标的大豆饮料、传统豆腐等样品的胰蛋白酶抑制素活性(TIA)。其中生豆奶的TIA是66.4mg/g蛋白质;巴氏灭菌后大豆饮料的TIA是23.7mg/g蛋白质;超高温灭菌的大豆饮品,其TIA在13.3~31.6ms/s蛋白质之间;两种水静压式杀菌机灭菌的大豆饮料分别为4.1mg和7.7mg/g蛋白质;传统豆腐的TIA仅为6.4mg/g蛋白质。上述结果反映了某些现代加工生产的商品大豆饮料,在消除抗营养因子上是不充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蛋白酶 抑制素 活性 大豆饮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胚胎干细胞条件培养基对人脂肪干细胞增殖及分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李佳成 郭燕珊 +3 位作者 屠美 吴昊 郑力恒 张嘉晴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9-176,共8页
【目的】探究小鼠胚胎干细胞(ESC)条件培养基(CM)对人类脂肪干细胞(ADSC)增殖速率的促进作用,并研究CM对ADSC表面标志表达以及成骨成脂分化的影响。【方法】胶原酶I消化法提取人ADSC。培养2代后分普通组、40%CM组和40%ES组,分别以普通A... 【目的】探究小鼠胚胎干细胞(ESC)条件培养基(CM)对人类脂肪干细胞(ADSC)增殖速率的促进作用,并研究CM对ADSC表面标志表达以及成骨成脂分化的影响。【方法】胶原酶I消化法提取人ADSC。培养2代后分普通组、40%CM组和40%ES组,分别以普通ADSC培养液、普通ADSC培养液加40%CM和普通ADSC培养液加40%ES培养液处理。3代后,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实验前后细胞表面标志的表达;诱导其向成骨成脂分化并鉴定。【结果】MTT法检测,40%CM组MTT吸光值显著高于ADSC组(P=0.012<0.05)。流式检测结果发现经CM培养后的ADSC,其阳性表达细胞表面标志CD29、CD44、CD73、CD90、CD105表达量无变化,阴性表达的表面标志CD31、CD45表达量降低,HLA-DR表达量增加。经过油红O染色和茜素红S染色,成脂成骨分化形成的脂滴,钙结节数目没有明显区别。【结论】ES细胞CM可以促进ADSC体外扩增,且不影响其细胞表面标志的表达及分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干细胞 胚胎干细胞 条件培养基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妊娠、哺乳期异位内膜的观察 被引量:3
9
作者 冉青珍 何彦丽 陈万群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423-1424,共2页
目的:对比观察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妊娠期、哺乳期在位与异位内膜的组织学差异。方法:雌性成熟SD大鼠,自体移植法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造模成功后以雌雄比例2:1与雄鼠同笼饲养,雌鼠阴道细胞涂片发现精子当天定为"孕鼠",于孕12... 目的:对比观察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妊娠期、哺乳期在位与异位内膜的组织学差异。方法:雌性成熟SD大鼠,自体移植法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造模成功后以雌雄比例2:1与雄鼠同笼饲养,雌鼠阴道细胞涂片发现精子当天定为"孕鼠",于孕12d处死孕鼠7只,取其在位、异位内膜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另7只待其自然分娩后哺乳20d后处死,取其在位及异位内膜,同法切片。结果:模型组大鼠妊娠期在位子宫内膜符合妊娠期改变,可见A-S现象及蜕膜组织,而所有妊娠期大鼠异位内膜仅见不同程度分泌现象。模型组大鼠哺乳期在位内膜呈增生期改变,而异位内膜发育较其在位子宫内膜迟,并呈现坏死趋势。结论:由于生长环境不同,异位内膜对各种内分泌激素的反应与在位子宫内膜相比存在敏感差异。妊娠、哺乳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大鼠 妊娠 泌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_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B-TH933抑制LPS处理的心肌细胞释放TNF-α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琳欣 杨多猛 +7 位作者 唐翔诩 王媛 吕秀秀 李红梅 严玉霞 戚仁斌 陆大祥 王华东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595-1600,共6页
目的:观察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B-HT933对脂多糖(LPS)刺激的心肌细胞产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并初步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分离培养SD大鼠乳鼠心肌细胞。利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心肌α2A-肾上腺素能受体的分布;B-HT933和/或... 目的:观察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B-HT933对脂多糖(LPS)刺激的心肌细胞产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并初步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分离培养SD大鼠乳鼠心肌细胞。利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心肌α2A-肾上腺素能受体的分布;B-HT933和/或LPS处理心肌细胞一定时间后,用ELISA方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TNF-α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心肌细胞TLR4和TNF-α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分析心肌细胞中相关信号分子的磷酸化水平。结果:免疫荧光染色证实乳鼠心肌细胞中存在α2A-肾上腺素能受体。LPS以剂量和时间依赖的方式刺激心肌细胞产生TNF-α,0.1μmol/L的B-HT933处理能显著抑制LPS诱导的TNF-αmRNA的表达和TNF-α蛋白的产生。而且,BHT能抑制LPS诱导的心肌细胞IκBα的磷酸化。结论:乳鼠心肌细胞上存在α2A-肾上腺素能受体,其激动剂B-HT933可能通过抑制心肌细胞IκBα的磷酸化来减少LPS诱导的TNF-α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鼠 心肌细胞 脂多糖 α2-肾上腺素能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液晶细胞模型的构建及其表面弹性对大鼠骨髓干细胞黏附的影响
11
作者 郭燕珊 吴昊 +3 位作者 郑力恒 尚玉攀 屠美 张嘉晴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64-1069,共6页
目的:构建聚合物/液晶细胞模型,探究其表面弹性对大鼠骨髓干细胞黏附情况的影响。方法:溶剂挥发致相分离方法构建聚合物/液晶细胞模型,通过偏光显微镜、扫描式电子显微镜及X射线衍射观察细胞模型的表面特征。全骨髓细胞贴壁培养法分离... 目的:构建聚合物/液晶细胞模型,探究其表面弹性对大鼠骨髓干细胞黏附情况的影响。方法:溶剂挥发致相分离方法构建聚合物/液晶细胞模型,通过偏光显微镜、扫描式电子显微镜及X射线衍射观察细胞模型的表面特征。全骨髓细胞贴壁培养法分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通过表面因子检测和诱导其成骨成脂分化进行鉴定。培养3代后分4组:纯PU空白对照组,10%膜组,30%膜组和50%膜组。接种细胞密度为5×107/L,待细胞贴壁24h后作细胞骨架染色处理,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附着在材料上的情况并拍照。结果:溶剂挥发致相分离方法成功构建3种不同硬度的聚合物/液晶细胞模型;表面因子检测显示CD29、CD44、CD90呈阳性表达,而CD34和CD45呈阴性表达;经过茜素红S染色和油红O染色,成骨成脂分化形成的钙结节和脂滴都显而易见;细胞骨架染色拍摄结果显示,纯PU对照组、10%膜组和30%膜组上的细胞铺展面积较广,肌动蛋白微丝和细胞核清晰明显;而50%膜组的细胞铺展面积较小,细胞核虽较清晰,但是肌动蛋白微丝却模糊不清。结论:合适液晶含量的聚合物/液晶生物膜能支持大鼠骨髓干细胞的贴壁生长,而液晶含量过高则抑制细胞的贴壁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液晶细胞模型 大鼠骨髓干细胞 细胞骨架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