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腔扁平苔藓中Caspase-3和PTEN蛋白的免疫组织化学观察
1
作者 姚希 沈丽佳 +2 位作者 吴颜晖 殷操 谢思明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66-770,775,共6页
目的:探讨Caspase-3和PTEN蛋白在口腔扁平苔藓病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两者间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对28例口腔扁平苔藓及5例正常口腔黏膜中Caspase-3和PTEN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口腔扁平苔藓病损中Caspase-3的阳性率上皮... 目的:探讨Caspase-3和PTEN蛋白在口腔扁平苔藓病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两者间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对28例口腔扁平苔藓及5例正常口腔黏膜中Caspase-3和PTEN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口腔扁平苔藓病损中Caspase-3的阳性率上皮层和固有层均为100%,与正常口腔黏膜相比,表达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口腔扁平苔藓病损中PTEN蛋白阳性率为100%,与正常口腔黏膜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口腔扁平苔藓中Caspase-3与PTEN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Caspase-3和PTEN蛋白均参与口腔扁平苔藓病变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且两者之间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扁平苔藓 免疫组织化学 CASPASE-3蛋白 PTEN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多酚对酒精诱导的小鼠肝脂质过氧化和血清ALT活性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6
2
作者 林春兰 蒋建伟 +3 位作者 严玉霞 周羽竝 赵迎社 吴美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0-112,共3页
目的 :研究茶多酚 (TP)对酒精性肝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 :通过离体和整体实验 ,采用分光光度法和血清生化检测法 ,检测肝组织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 (MDA)水平和血清谷丙转氨酶 (ALT)的活性。结果 :离体实验中 ,TP +酒精组肝MDA水平明显... 目的 :研究茶多酚 (TP)对酒精性肝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 :通过离体和整体实验 ,采用分光光度法和血清生化检测法 ,检测肝组织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 (MDA)水平和血清谷丙转氨酶 (ALT)的活性。结果 :离体实验中 ,TP +酒精组肝MDA水平明显低于生理盐水 +酒精组 (P <0 0 1 )。整体实验中 ,TP +酒精组小鼠肝脏MDA水平和血清中ALT活性均显著低于生理盐水 +酒精组 (P <0 0 5)。此外 ,灌酒精 1h后再给TP组 ,小鼠肝脏MDA含量也明显低于酒精 +生理盐水组 (P <0 0 1 )。结论 :茶多酚能抑制酒精引起的小鼠肝组织MDA水平和血清ALT活性的升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酒精诱导 小鼠 肝脂质过氧化 血清 ALT 肝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树皮原花素的抗辐射作用 被引量:11
3
作者 严玉霞 蒋建伟 +3 位作者 林春兰 吴美玉 何文珊 赵迎社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837-839,共3页
目的和方法 :采用分光光度法及电泳法 ,以紫外线 (ultraviolet,UV)照射所致的红细胞 (RBC)溶血试验、肝匀浆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 (MDA)水平、受照质粒DNA损伤程度为指标测定松树皮原花素的抗辐射作用。结果 :松树皮原花素能显著抑制受... 目的和方法 :采用分光光度法及电泳法 ,以紫外线 (ultraviolet,UV)照射所致的红细胞 (RBC)溶血试验、肝匀浆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 (MDA)水平、受照质粒DNA损伤程度为指标测定松树皮原花素的抗辐射作用。结果 :松树皮原花素能显著抑制受照人RBC溶血作用 ,明显抑制受照小鼠肝匀浆组织脂质过氧化反应 ,并能明显减轻受照质粒PUC18DNA单链的断裂程度。结论 :松树皮原花素能明显减轻辐射引起的自由基损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辐射作用 松树皮原花素 溶血 丙二醛 自由基 紫外线 质粒 松树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瓜络对实验性高血脂大鼠的降血脂效应 被引量:32
4
作者 李菁 付咏梅 +3 位作者 朱伟杰 张穗梅 严玉霞 颜亮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264-1266,共3页
目的 :探讨中药丝瓜络 (RLF)对实验性高血脂大鼠的降血脂效果 ,以及对实验大鼠体重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 32只 ,随机均分为 4组 :对照 (A)组、高脂模型 (B)组、高脂 +丝瓜络 (C)组、丝瓜络 (D)组。A组和D组大鼠每日饲基础饲料 ,B组... 目的 :探讨中药丝瓜络 (RLF)对实验性高血脂大鼠的降血脂效果 ,以及对实验大鼠体重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 32只 ,随机均分为 4组 :对照 (A)组、高脂模型 (B)组、高脂 +丝瓜络 (C)组、丝瓜络 (D)组。A组和D组大鼠每日饲基础饲料 ,B组和C组给予高胆固醇饲料 ,C组和D组的大鼠每日经胃灌服丝瓜络煎剂 10mL/kgBW ,A组和B组为每日每只经胃灌服饮用水 2mL ,实验周期为 14d。结果 :(1)实验后B组大鼠的血清胆固醇 (TC)和甘油三脂 (TG)分别为 (4 6 3± 1 10 )和 (1 13± 0 15 )mmol/L ,显著高于对照 (A)组的TC[(1 5 7± 0 13)mmol/L]和TG[(0 6 8± 0 0 9)mmol/L](P <0 0 1) ,而C组的TC[(3 71± 0 4 7)mmol/L]和TG[(0 77± 0 2 2 )mmol/L]则显著低于B组 (分别为P <0 0 5及P <0 0 1) ;(2 )D组大鼠的TC ,实验后较给药前有显著降低 (P <0 0 1) ;(3)在实验的第 8d ,B组大鼠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为 (0 6 1± 0 11)mmol/L ,显著低于A组 [(0 91± 0 14 )mmol/L](P <0 0 1) ,而C组HDL -C[(0 95± 0 0 8)mmol/L]与A组没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4 )B组大鼠体重在实验后显著增加 ,而C组的体重在变化与A组相似。结论 :丝瓜络对实验性高血脂大鼠有明显的降血脂效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瓜络 高脂血症 大鼠 中草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檗碱预防脂多糖性肝损伤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李梅爱 王华东 +5 位作者 陆大祥 王彦平 戚仁斌 严玉霞 付咏梅 李楚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87-991,共5页
目的:观察小檗碱对脂多糖性肝损伤的防治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成4组:①对照组:用蒸馏水灌胃(0.01 mL/g),每天1次,共5 d,第5 d灌胃后1 h,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02 mL/g);②小檗碱组:用5 g/L中性硫酸小檗碱灌胃(0.01... 目的:观察小檗碱对脂多糖性肝损伤的防治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成4组:①对照组:用蒸馏水灌胃(0.01 mL/g),每天1次,共5 d,第5 d灌胃后1 h,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02 mL/g);②小檗碱组:用5 g/L中性硫酸小檗碱灌胃(0.01 mL/g),每天1次,共5 d,第5 d灌胃后1 h,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02mL/g);③脂多糖(LPS)组:除腹腔注射LPS(0.02 mL/g,28 mg/kg)外,其余处理同①;④小檗碱防治组:除腹腔注射LPS(0.02 mL/g,28 mg/kg)外,其余处理同②。腹腔注射后2 h和10 h去眼球取血,分别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TNF-α的含量以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活性;另于腹腔注射后24 h取肝组织标本,观察各组小鼠肝脏的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的变化,同时测定肝组织MDA的含量及SOD的活性。结果:LPS组小鼠血清ALT、AST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小檗碱防治组小鼠血清ALT和AST活性明显低于LPS组(P<0.05)。腹腔注射LPS后2 h,LPS组小鼠血清中TNF-α含量明显高于小檗碱防治组。组织学检查发现,LPS组小鼠肝细胞水肿、变性、坏死,肝窦充血;电镜下可见,肝细胞核溶解、部分核膜不完整,线粒体肿胀、嵴消失。小檗碱防治组小鼠肝脏的病理变化明显轻于LPS组。此外,LPS组肝脏组织中MDA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小檗碱防治组肝脏组织中MDA的含量低于LPS组(P<0.05),但小檗碱防治组肝组织中SOD活性与LPS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小檗碱可以减轻LPS引起的肝脏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LPS诱导的TNF-α释放,减少肝组织脂质过氧化和保护肝细胞线粒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 小檗碱 肝损伤 肿瘤坏死因子 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产与剖宫产产妇血清中泌乳素水平与初乳中抗感染因子浓度的比较 被引量:23
6
作者 傅凤鸣 蒋建伟 +1 位作者 罗晓青 叶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63-565,共3页
目的 :比较顺产与剖宫产产妇血清中泌乳素水平及初乳中抗感染因子的含量的差异。方法 :①采用放射免疫COAT -A -COUNT(包被管 )法测定顺产与剖宫产组产后 48h、96h泌乳素 (PRL)的含量。②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顺产与剖宫产组分娩后 48h、... 目的 :比较顺产与剖宫产产妇血清中泌乳素水平及初乳中抗感染因子的含量的差异。方法 :①采用放射免疫COAT -A -COUNT(包被管 )法测定顺产与剖宫产组产后 48h、96h泌乳素 (PRL)的含量。②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顺产与剖宫产组分娩后 48h、96h初乳中SIgA、IgG、IgM、补体C3、C4 浓度。结果 :①血清中PRL的水平 ,顺产组与剖宫产组对比 ,产后 48h有显著差异 (P <0 0 1) ,产后 96h两组无显著差异 (P >0 0 5 )。②产后 48h剖宫产组初乳中SIgA、IgG、C3、C4 浓度明显高于顺产组 (P <0 0 5或P <0 0 1) ;产后 96h剖宫产组C4 浓度明显高于顺产组 (P <0 0 5 ) ,其余无显著差异。③产后 48h剖宫产组PRL的水平低于顺产组 ,乳汁分泌少 ,而抗感染因子都明显高于顺产组。结论 :产后 48h ,产妇血清中PRL的水平顺产组高于剖宫产组 ,所以剖宫产产后泌乳始动迟于顺产组 ,乳量少且浓缩 ,初乳中抗感染因子 (SIgA、IgG、C3、C4 )的含量明显高于顺产组。剖宫产后应坚持母乳喂养 ,要注意新生儿的喂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 剖宫产术 催乳素 抗体 补体 泌乳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氢骆驼蓬碱诱导HepG2细胞凋亡并增强其对5-氟尿嘧啶和顺铂的敏感性 被引量:16
7
作者 李强 曹明溶 +1 位作者 刘志龙 蒋建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84-289,共6页
目的:研究去氢骆驼蓬碱体外诱导HepG2细胞凋亡过程中c-Jun N末端激酶(JNK)途径的作用,并观察其联合化疗药物对HepG2细胞的影响。方法:CCK-8法检测联合或不联合使用JNK特异性抑制剂SP600125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克隆形成实验观察不同浓... 目的:研究去氢骆驼蓬碱体外诱导HepG2细胞凋亡过程中c-Jun N末端激酶(JNK)途径的作用,并观察其联合化疗药物对HepG2细胞的影响。方法:CCK-8法检测联合或不联合使用JNK特异性抑制剂SP600125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克隆形成实验观察不同浓度药物对细胞克隆形成的影响;Hoechst 33258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变化;PI单染检测细胞亚二倍体率;Annexin V-PI双染测定细胞早期凋亡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JNK和p-JNK蛋白表达的改变;联合5-氟尿嘧啶(5-FU)或顺铂(DDP)观察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结果:去氢骆驼蓬碱随药物浓度的升高而抑制作用增强,48 h后IC50为9.80 mg/L;去氢骆驼蓬碱能显著抑制细胞克隆形成,并且导致细胞凋亡形态学变化;PI单染检测发现细胞周期的G1期前有亚二倍体凋亡峰,Annexin V-PI双染检测细胞出现明显的早期凋亡细胞群;Western blotting检测到随着去氢骆驼蓬碱浓度增加PARP及p-JNK蛋白表达增加,JNK蛋白表达减少;联合使用SP600125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减弱;联合5-FU或顺铂明显增强化疗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增敏倍数分别为1.47和5.78倍。结论:去氢骆驼蓬碱对HepG2细胞有增殖抑制作用,并诱导其凋亡,激活JNK信号通路可能是其主要机制之一;同时去氢骆驼蓬碱可以增强HepG2细胞对5-FU和顺铂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氢骆驼蓬碱 HEPG2细胞 c—Jun N末端激酶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穴位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内MDA含量及SOD、GSH-P_X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柏志全 蒋建伟 +4 位作者 周丽丽 郑辉 姚平 王跃春 周卓妍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2期38-41,共4页
 目的:观察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结扎大鼠双侧颈总动脉造成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测定电针穴位前后海马内MDA含量和SOD、GSH-PX活性。每日电针双侧"百会"、"风池"、"大...  目的:观察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结扎大鼠双侧颈总动脉造成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测定电针穴位前后海马内MDA含量和SOD、GSH-PX活性。每日电针双侧"百会"、"风池"、"大钟"及"足三里"穴30min,持续7和14d,疏-密波频率:2~20Hz,强度:2 0A。结果:电针能降低缺血-再灌注组大鼠海马MDA含量、提高SOD及GSH-PX活性。结论:电针穴位能提高动物脑海马内氧化酶活性、抑制自由基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自由基 脑缺血-再灌注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亚胺介导生存素反义核酸体外投递肝癌SMMC-7721细胞的条件优化 被引量:9
9
作者 王芳 蒋建伟 +1 位作者 陈涛 曹明溶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51-556,共6页
目的:探讨聚乙烯亚胺(polyethylene im ine,PEI)作为生存素(survivin)反义核酸(anti-sense oligodeoxynuc leotides,ASODN)的载体投递肝癌SMMC-7721细胞的条件。方法:凝胶阻滞实验筛选PEI与survivin ASODN形成静电复合物的最佳质量比;W ... 目的:探讨聚乙烯亚胺(polyethylene im ine,PEI)作为生存素(survivin)反义核酸(anti-sense oligodeoxynuc leotides,ASODN)的载体投递肝癌SMMC-7721细胞的条件。方法:凝胶阻滞实验筛选PEI与survivin ASODN形成静电复合物的最佳质量比;W ST-8法检测PEI对肝癌细胞的毒性;流式细胞仪及W ST-8法筛选荧光标记的PEI与ASODN在不同质量比时的瞬时转染效率及48 h转染效率;流式细胞仪及荧光显微镜分别检测荧光标记的ASODN以及PEI-ASODN复合物进入细胞的情况;W ST-8法检测血清对PEI转染效率的影响。结果:m(PEI)∶m(ASODN)为0.625∶1~2.5∶1时可以形成电中性状态的静电复合物;PEI终质量浓度≤4μg/mL对肝癌细胞的毒性较小;m(PEI)∶m(ASODN)为0.75∶1时转染效率最高;血清存在对PEI转染效率无明显影响。结论:PEI是一种低毒的ASODN投递载体,其终质量浓度≤4μg/mL可作为肝癌细胞的转染载体,血清条件下m(PEI)∶m(ASODN)为0.75∶1时,PEI携带su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亚胺 生存素 反义核酸 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分离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冬艳 宇丽 +2 位作者 李发涛 刘红 罗京资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85-589,共5页
目的:从供体年龄、取材部位、提取方法3方面来研究稳定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MSCs)分离提取方法。方法:从兔颈背部皮下、肌间以及腹股沟皮下的脂肪组织取材,分别采用一次消化收集法和多次消化收集法分离提取ADMSCs,单层传代培养。分别... 目的:从供体年龄、取材部位、提取方法3方面来研究稳定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MSCs)分离提取方法。方法:从兔颈背部皮下、肌间以及腹股沟皮下的脂肪组织取材,分别采用一次消化收集法和多次消化收集法分离提取ADMSCs,单层传代培养。分别比较不同提取方法,老年兔、壮年兔与幼年兔,同一供体不同部位的脂肪组织,所分离的ADMSCs产量和生物学特性。结果:运用多次消化收集法能从脂肪组织中稳定分离出生长旺盛的ADM-SCs,与一次消化收集法相比能显著提高所获取的的细胞产量。从老年兔、壮年兔、幼年兔以及同一供体的不同部位脂肪组织中所提取的ADMSCs生长增殖活性无明显差异,但从单位体积脂肪组织提取得到的ADMSCs产量显著不同。结论:多次消化收集法能显著提高分离获得的ADMSCs产量,是对传统的一次消化收集法的改进。选择不同供体年龄和取材部位提取ADMSCs,对细胞的生物学活性影响不大,但对细胞产量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原代细胞 细胞分离提取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CRH在大鼠应激性体温升高和LPS性发热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华东 屈洋 +4 位作者 王彦平 严玉霞 付咏梅 陆大祥 李楚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4-127,共4页
目的 :进一步观察中枢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CRH)在大鼠应激性体温升高和脂多糖 (LPS)性发热中枢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第三脑室微量注射CRH受体拮抗剂α -helicalCRH( 9- 4 1)和LPS ,测定大鼠结肠温度及脑腹中隔区精氨酸加压素 (A... 目的 :进一步观察中枢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CRH)在大鼠应激性体温升高和脂多糖 (LPS)性发热中枢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第三脑室微量注射CRH受体拮抗剂α -helicalCRH( 9- 4 1)和LPS ,测定大鼠结肠温度及脑腹中隔区精氨酸加压素 (AVP)含量。结果 :生理盐水对照组大鼠体温明显升高 ,最大升幅为 ( 0 88± 0 3 1)℃。第三脑室注射CRH受体拮抗剂α -helicalCRH( 9- 4 1) 10min后再注射生理盐水组 ,90min内大鼠结肠温度未见明显波动 ,90min后体温开始上升 ,1 5h体温反应指数 (TRI1 5)明显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 ,而脑腹中隔区AVP含量和TRI3 5与对照组比较均没有明显差别。第三脑室注射 3 0 0ng的LPS引起大鼠结肠温度双相性升高 ,其TRI3 5明显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事先向第三脑室注射α -helicalCRH( 9- 4 1) ( 5 μg)再注射LPS组 ,TRI3 5明显高于LPS组 ,而脑腹中隔区AVP含量明显低于LPS组。结论 :CRH介导应激诱导的早期体温升高。CRH可能通过诱导脑腹中隔区AVP的生成限制大鼠LPS性发热。在大鼠LPS性发热中 ,CRH可能是一种双相作用分子 ,一方面本身介导发热体温升高 ,另一方面又诱生发热体温负调节介质而限制发热体温的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精氨酸加压素 脂多糖 发热 体温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辛料有机溶剂提取物对油脂的抗氧化性能 被引量:6
12
作者 何文珊 李炎 +2 位作者 蒋建伟 李琳 郭祀远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3期94-99,共6页
研究了6种香辛料的不同有机溶剂提取物对猪油和花生油的抗氧化能力.发现这些提取物对猪油和花生油均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但效果差异较大,其中生姜提取物的效果最佳,相当于1.5g生姜干粉的甲醇、乙酸乙酯等的提取物对猪油、花生油的抗氧... 研究了6种香辛料的不同有机溶剂提取物对猪油和花生油的抗氧化能力.发现这些提取物对猪油和花生油均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但效果差异较大,其中生姜提取物的效果最佳,相当于1.5g生姜干粉的甲醇、乙酸乙酯等的提取物对猪油、花生油的抗氧化效果均优于添加质量分数为0.005%的BHT(二丁基羟基甲苯)与DLTP(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此外,不同极性的有机溶剂所提取的香辛料抗氧化组分,其抗氧化效果有明显的不同,甲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效果最好,而石油醚提取物的效果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辛料提取物 油脂 有机溶剂 抗氧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培养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PCNA、IL-6、IL-11和galectin-3的表达 被引量:6
13
作者 毛文哲 许超 +4 位作者 李扬秋 陈少华 柳菁 刘俊 廖继东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51-1056,共6页
目的:探讨长期培养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1(IL-11)和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mRNA及蛋白表达的变化情况,为hUC-MSCs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实验资料和理论依据。... 目的:探讨长期培养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1(IL-11)和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mRNA及蛋白表达的变化情况,为hUC-MSCs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实验资料和理论依据。方法:取剖宫产新生儿脐带,分离、传代培养hUC-MSCs;收集第3、8、18、28和33代细胞及培养上清,用qRT-PCR、ELISA及Western bloting检测PCNA、IL-6、IL-11和galectin-3 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1)hUC-MSCs PCNA、IL-6、IL-11 mRNA及IL-6、IL-11蛋白的表达随培养传代次数增加而减少,第33代较第3代分别降低了33%、56%、37%和50.3%、58.9%,差异显著(均P<0.01)。(2)各代间galectin-3 mRNA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且各代间蛋白表达亦无明显差异。结论:(1)体外长期传代培养过程中hUC-MSCs增殖能力和支持造血能力可能逐渐减弱甚至丧失。(2)体外长期传代培养可能对hUC-MSCs的免疫调节功能无显著影响,这有待进一步的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长期培养 增殖细胞核抗原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1 半乳糖凝集素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在大鼠损伤肝脏迁徙途径的实验 被引量:4
14
作者 师玲玲 王立生 +7 位作者 刘赴平 王德文 宇丽 余卫 幺俊卿 许惠芯 余霖 陈少彬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57-363,共7页
目的:建立慢病毒载体转染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至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的实验体系,观察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在急性肝坏死大鼠模型肝脏局部的迁徙途径。方法:采集新鲜人脐血,梯度离心及低血清培养基体外分离、培养人... 目的:建立慢病毒载体转染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至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的实验体系,观察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在急性肝坏死大鼠模型肝脏局部的迁徙途径。方法:采集新鲜人脐血,梯度离心及低血清培养基体外分离、培养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以慢病毒为载体转染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至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CC l4橄榄油溶液腹腔注射建立急性肝坏死大鼠模型,将2.0~5.0×106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肝脏局部移植给模型鼠,24、48、72 h、1周、2周和4周分别处死模型鼠,冰冻切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移植细胞在肝脏局部的迁徙途径。结果:转染细胞荧光显微镜下呈现均一绿色荧光影像。细胞移植24 h内可见荧光信号由进针孔迁徙至汇管区,移植治疗48 h时移植细胞定居于汇管区,48 h后荧光信号向坏死病灶区域迁徙,1周后在肝脏坏死局部区域可见稳定的荧光信号。结论:本实验构建的绿色荧光蛋白转染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示踪体系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经动物实验证明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肝脏局部移植给肝坏死大鼠模型后在肝脏局部经历了"进针孔至汇管区","汇管区至病灶区"的二次迁徙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 绿色荧光蛋白 细胞移植 肝损伤 示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精确截骨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5
作者 吴昊 查振刚 +4 位作者 熊高鑫 姚平 张嘉晴 侯辉歌 刘宁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8-181,185,共5页
目的:探讨精确截骨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我院骨科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病例40例,将其分为两组:常规截骨组(常规组)与精确截骨组(精确组)。在手术前后X线片上测量髋-膝-踝角(hip-knee-ankle angle,HKA);股骨外翻角(... 目的:探讨精确截骨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我院骨科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病例40例,将其分为两组:常规截骨组(常规组)与精确截骨组(精确组)。在手术前后X线片上测量髋-膝-踝角(hip-knee-ankle angle,HKA);股骨外翻角(knee physical valgus angle,KPV);胫骨内侧平台后倾角(posterior slopeangle,PSA)等。采用KSS评分标准计算两组的优良率,通过优良率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同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评价两组近期疗效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精确组20例,疗效优16例、良2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90%。常规组20例,疗效优12例、良4例、可4例、差0例,优良率80%。同时,精确组相对常规组有较好的术后关节活动恢复情况,下肢力线改善情况,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精确截骨较常规截骨的疗效更为肯定,并且近期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且下肢力线改善满意,是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可选择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确截骨 膝关节置换 疗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亚胺介导的生存素反义核酸提高肝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被引量:3
16
作者 严玉霞 蒋建伟 +4 位作者 曹明溶 吴志慧 林春兰 丁文婷 陈妙巧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7-151,共5页
目的:探讨聚乙烯亚胺(polyethyleneimine,PEI)介导的生存素(survivin)反义核酸(antisense-oligonu-cleotides,ASODN)联合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或羟基喜树碱(hydroxy-camptothecine,HCPT)对人... 目的:探讨聚乙烯亚胺(polyethyleneimine,PEI)介导的生存素(survivin)反义核酸(antisense-oligonu-cleotides,ASODN)联合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或羟基喜树碱(hydroxy-camptothecine,HCPT)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单独应用不同浓度的5-FU,As2O3,HCPT,或这些药物分别与survivin ASODN或PEI-ASODN联合应用,作用于SMMC-7721细胞,采用WST-8法检测SMMC-7721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并计算药物作用的IC50。以金正均的概率和法进行协同作用分析。结果:不同浓度的5-FU,As2O3或HCPT联合PEI-ASODN(ASODN终浓度为0.125μmol/L)均明显降低这些化疗药物的IC50,提高SMMC-7721细胞对5-FU,As2O3或HCPT的敏感性,增敏倍数分别为36.1、4.16、18.8。金正均Q值法分析表明,5-FU,As2O3或HCPT与PEI-ASODN联合使用,均表现出协同作用。结论:PEI介导的低浓度的生存素反义核酸可提高人肝癌细胞SMMC-7721对5-FU,As2O3和HCPT的敏感性,PEI介导的生存素反义核酸与5-FU联合的作用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存素 反义核酸 肝肿瘤 化学治疗 聚乙烯亚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外周血中TCR Vβ亚家族nave T细胞水平变化 被引量:4
17
作者 尹青松 李扬秋 +2 位作者 杨力建 陈少华 周羽竝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88-891,共4页
目的:检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外周血中23个TCRVβ亚家族的T细胞受体删除DNA环(sjTRECs)的存在特点,从而了解MM患者相应Vβ亚家族nave T细胞的近期胸腺输出情况。方法:利用半巢式PCR分别扩增12例MM患者每5×104个外周血单个核细... 目的:检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外周血中23个TCRVβ亚家族的T细胞受体删除DNA环(sjTRECs)的存在特点,从而了解MM患者相应Vβ亚家族nave T细胞的近期胸腺输出情况。方法:利用半巢式PCR分别扩增12例MM患者每5×104个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的23个Vβ亚家族sjTRECs,10例正常人外周血作为对照。结果:在5×104个PBMCs中,检测到MM患者sjTRECs的Vβ亚家族数量约为(5.00±2.45)个,与正常人的(9.60±5.48)个相比,检出的亚家族数量明显减少(P<0.05);23个Vβ亚家族sjTRECs在正常人中均可以检测到,而在MM患者仅检测到部分;并且Vβ2、Vβ10、Vβ16、Vβ17和Vβ21等5个亚家族sjTRECs的检出率明显低于正常水平。12例MM患者检出的亚家族数量(2-9个)不等,患者的年龄与检出的亚家族数量存在负相关(r=-0.892;P<0.01)。结论:MM患者胸腺近期输出的23个Vβ亚家族nave T细胞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或水平降低,表明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细胞免疫功能缺陷以及T细胞谱系重建的能力和潜能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NAIVE T细胞 胸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肝细胞生长素改善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脏纤维化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超 蒋建伟 +4 位作者 周序珑 严玉霞 吴颜晖 陈涛 张小鹰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65-370,共6页
目的:研究促肝细胞生长素(hepatocyte growth-promoting factor,pHGF)改善梗阻性肾病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疗效和机制。方法:17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R)、单侧输尿管梗阻组(UUO)和pHGF治疗组。给药组用促肝细胞生长素pHGF(30μg.kg-... 目的:研究促肝细胞生长素(hepatocyte growth-promoting factor,pHGF)改善梗阻性肾病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疗效和机制。方法:17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R)、单侧输尿管梗阻组(UUO)和pHGF治疗组。给药组用促肝细胞生长素pHGF(30μg.kg-1.d-1)大鼠腹腔注射,其余组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14 d后收获大鼠。通过测定肾皮质羟脯氨酸含量比较纤维化改变;肾脏病理分析用H.E.和Masson染色,免疫组化检测TGF-β1,α-SMA,FN在肾组织中的表达。结果:肾组织羟脯氨酸定量UUO组明显高于SOR组,pHGF组,pHGF组介于二者之间,P(0.01;Masson染色SOR组仅在血管和基底膜处有绿染的胶原纤维,UUO组胶原成分增多,而pHGF组较UUO组明显改善,P(0.01。免疫组化显示pHGF能明显降低梗阻肾组织TGF-β1,α-SMA,FN的表达水平降低,与UUO组比较,P(0.01。结论:pHGF能有效缓解梗阻性肾病肾小管间质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肝细胞生长素 单侧输尿管梗阻 肾间质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G寡脱氧核苷酸增强免疫抑制小鼠对乙肝疫苗的免疫应答(英文) 被引量:4
19
作者 秦卫兵 蒋建伟 +4 位作者 杨宁 陈巧儿 王一峰 韦相才 欧汝强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47-650,共4页
目的 :探讨CpG寡脱氧核苷酸 (ODN)增强免疫抑制小鼠对乙肝疫苗的免疫应答效果。方法 :选用环磷酰胺 (CTX)所致免疫抑制模型小鼠 ,以乙肝疫苗和 2 0 μgCpGODN联合或单独左胫前肌肌注免疫C5 7BL/6小鼠。 2wk后以同样剂量加强免疫 1次 ,再... 目的 :探讨CpG寡脱氧核苷酸 (ODN)增强免疫抑制小鼠对乙肝疫苗的免疫应答效果。方法 :选用环磷酰胺 (CTX)所致免疫抑制模型小鼠 ,以乙肝疫苗和 2 0 μgCpGODN联合或单独左胫前肌肌注免疫C5 7BL/6小鼠。 2wk后以同样剂量加强免疫 1次 ,再过 3wk后摘除眼球取血 ,用ELISA法检测抗 HBsIgG抗体和IL 12的水平。同时 ,无菌取脾脏做HE染色 ,观察脾脏淋巴细胞的数量和细胞核的变化。结果 :CpGODN与疫苗联合注射组产生的绝对抗体量比单独注射疫苗组提高 1倍 ;注射组产生IL 12的水平较单独注射疫苗组也有明显升高。光镜下各组脾脏淋巴细胞的变化如下 :正常对照组脾脏可见大量的淋巴细胞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 ,CTX组的淋巴细胞明显稀少 ;而CTX加CpG组的淋巴细胞数明显增多 ,细胞核也明显增大。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G寡脱氧核苷酸 免疫抑制小鼠 佐剂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特型TCR Vα1-pIRES-TCR Vβ8表达载体构建及体外表达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闯 吴秀丽 +4 位作者 李扬秋 周羽竝 陈少华 杨力建 朱康儿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0-33,共4页
目的:构建Jurkat细胞株独特型TCR Vα1-pIRES-TCR Vβ8表达载体,转染后了解其体外表达情况。方法:根据聚合酶链反应-基因扫描(PCR-Genescan)检测Jurkat细胞株TCR Vα及Vβ亚家族表达情况,分别将其所表达的单克隆性的TCR Vα1及TCR Vβ8... 目的:构建Jurkat细胞株独特型TCR Vα1-pIRES-TCR Vβ8表达载体,转染后了解其体外表达情况。方法:根据聚合酶链反应-基因扫描(PCR-Genescan)检测Jurkat细胞株TCR Vα及Vβ亚家族表达情况,分别将其所表达的单克隆性的TCR Vα1及TCR Vβ8亚家族基因片段克隆至质粒pIRES的多克隆位点A(MCS A)和多克隆位点B(MCS B)中。通过限制性酶切分析、序列分析、RT-PCR、间接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FCM)手段鉴定重组表达载体的正确性以及转染A549和Molt4细胞后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构建了2组TCR Vα1-pIRES-TCR Vβ8表达载体,该表达载体转染A549和Molt4细胞后,在mRNA和蛋白水平检测到了TCR Vα1和TCR Vβ8的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2种独特型Vα1-pIRES-TCR Vβ8真核表达载体,为利用特异性TCR基因修饰T细胞的研究提供方法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URKAT细胞株 T细胞受体 转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