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解脲脲原体与不孕、早孕、生殖道炎症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46
1
作者 刘小澄 林晨 +2 位作者 黄环珍 袁桂秀 罗伟中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306-307,共2页
解脲脲原体与不孕、早孕、生殖道炎症关系的探讨刘小澄林晨黄环珍袁桂秀罗伟中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urealyticum,Uu)是正常人生殖道可以分离出的一种支原体。目前对Uu与原因不明的不孕症、流产、死胎、新... 解脲脲原体与不孕、早孕、生殖道炎症关系的探讨刘小澄林晨黄环珍袁桂秀罗伟中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urealyticum,Uu)是正常人生殖道可以分离出的一种支原体。目前对Uu与原因不明的不孕症、流产、死胎、新生儿肺炎、女性生殖道炎症等疾病的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脲脲原体 女性不育 妊娠 生殖道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天葵具抗肿瘤活性石油醚部位的成分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卢传礼 王辉 +3 位作者 周光雄 王恒山 叶文才 姚新生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56-559,共4页
通过体外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活性筛选确定青天葵95%乙醇(体积分数)提取物及其石油醚萃取部位为抗肿瘤活性部位.综合利用多种色谱手段及重结晶方法从石油醚部位分离得到了8个化合物,并运用理化性质和波谱技术分析确定了化合物结构.其结构... 通过体外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活性筛选确定青天葵95%乙醇(体积分数)提取物及其石油醚萃取部位为抗肿瘤活性部位.综合利用多种色谱手段及重结晶方法从石油醚部位分离得到了8个化合物,并运用理化性质和波谱技术分析确定了化合物结构.其结构分别为:环桉烯醇(cycloeucalenol)(1);豆甾醇(2);谷甾醇(3);熊果酸(4);aurantiamide acetate(5);(20S,22E,24R)-ergosta-7,22-dien-3β,5α,6β-triol(6);6-methoxy-cerevisterol(7);和β-胡萝卜苷(8).其中,化合物3、5、6、7和8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天葵 抗肿瘤活性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在QSG7701细胞中的表达和鉴定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君武 许小亮 +5 位作者 江静 王志鹏 林绍强 黄泽棋 韦静 李小兰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79-582,585,共5页
目的:进行丙型病毒肝炎核心蛋白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并在人源肝细胞QSG7701中进行表达与鉴定。方法:从含有丙肝病毒全长基因的重组质粒pBRTM/HCV1-3011质粒中扩增出HCV核心(core)基因片段,构建pcDNA3.1(-)/core重组真核表达质粒。然后... 目的:进行丙型病毒肝炎核心蛋白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并在人源肝细胞QSG7701中进行表达与鉴定。方法:从含有丙肝病毒全长基因的重组质粒pBRTM/HCV1-3011质粒中扩增出HCV核心(core)基因片段,构建pcDNA3.1(-)/core重组真核表达质粒。然后采用阳离子多聚体将其转染人肝细胞QSG7701,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的表达,再通过Westernblot印迹法进行鉴定。结果:所克隆的core片段大小正确,序列正确;成功的构建了pcDNA3.1(-)/core重组表达质粒,瞬时转染QSG7701细胞,用SP免疫组化检测到了核心蛋白的表达,Westernblot印迹法显示其分子量约为21000。结论:丙型病毒肝炎核心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core在人肝细胞中能有效表达HCV核心蛋白,从而为进一步研究和解析核心蛋白在肝细胞癌变机制中的所起的作用提供了良好的核心蛋白表达系统,同时也为开发丙型肝炎DNA疫苗提供了前期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核心蛋白 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CV非结构蛋白3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NS3的构建
4
作者 李君武 江静 +5 位作者 王志鹏 许小亮 林绍强 黄泽棋 韦静 李小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2155-2157,2160,共4页
目的 :构建HCVNS3基因真核表达载体 ,为进一步研究和解析HCVNS3基因诱发不死化人肝细胞癌化的机制准备了条件。方法 :将含HCV全长基因的pBRTM/HCV1- 30 11质粒转化感受态菌JM10 9并扩增 ;提取pBRTM/HCV1- 30 11质粒 ;从pBRTM/HCV1- 30 1... 目的 :构建HCVNS3基因真核表达载体 ,为进一步研究和解析HCVNS3基因诱发不死化人肝细胞癌化的机制准备了条件。方法 :将含HCV全长基因的pBRTM/HCV1- 30 11质粒转化感受态菌JM10 9并扩增 ;提取pBRTM/HCV1- 30 11质粒 ;从pBRTM/HCV1- 30 11质粒中PCR扩增出HCVNS3片段 ;并将其插入到克隆载体pMD18-T中 ,再与表达载体pcDNA3 1(- )重组 ,以得到重组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 1(- ) /NS3;最后限制性酶切鉴定HCVNS3表达载体。结果 :从pBRTM/HCV1- 30 11质粒中扩增出的HCVNS3片段大小正确 ,经测序证明其碱基序列为编码目的基因的正确序列 ;凝胶电泳结果证明已将此片段克隆到pcDNA3 1/NS3内。结论 :成功地构建了HCVNS3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 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丙型 基因 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恶性畸胎瘤PA-1细胞的p53基因结构、功能状态及其意义
5
作者 李君武 高崇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546-549,共4页
目的:探讨人类恶性畸胎瘤PA-1细胞株p53基因的结构、功能状态及其意义。方法:采用DNA碱基序列分析、FASAY(酵母细胞中单个等位基因的功能分析)及Western blot(蛋白印迹分析)等方法对经20余年407-445继代培养的PA-1细胞株p53的基因... 目的:探讨人类恶性畸胎瘤PA-1细胞株p53基因的结构、功能状态及其意义。方法:采用DNA碱基序列分析、FASAY(酵母细胞中单个等位基因的功能分析)及Western blot(蛋白印迹分析)等方法对经20余年407-445继代培养的PA-1细胞株p53的基因结构、功能状态进行了研究。结果:RT-PCR产物DNA定向序列分析显示具有野生及突变2个带(p53密码子239突变),FASAY结果也显示p53一个等位基因是有活性的(野生的),而另一个是非活性的(突变的)。Western blot未检测出突变的p53基因蛋白,而p21蛋白的表达水平比正常成纤维细胞低。结论:人卵巢恶性畸胎瘤PA-1细胞株经20年的继代培养后,一个p53等位基因发生错义突变,另一个仍然是野生型的。仅一个p53等位基因发生突变,不足以引起细胞的染色体不稳定性。因此,研究PA-1细胞稳定核型的维持结构,在确定有关染色体的稳定性与不稳定性的基因的方面是非常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恶性畸胎瘤 PA-1细胞 P53基因 结构 功能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P抑制不死化人成纤维细胞增殖信号转导机制的研究
6
作者 李君武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37-339,共3页
目的 :探讨ATP抑制不死化人成纤维细胞增殖信号转导机制。方法 :观察 0 4mmol LATP与不死化人成纤维细胞共培养不同时间下 ,细胞内游离Ca2 + 浓度 ([Ca2 + ]i)和三磷酸肌醇 (IP3)浓度的变化特点和意义 ,以及分别应用Ca2 + 和K+ 通道拮... 目的 :探讨ATP抑制不死化人成纤维细胞增殖信号转导机制。方法 :观察 0 4mmol LATP与不死化人成纤维细胞共培养不同时间下 ,细胞内游离Ca2 + 浓度 ([Ca2 + ]i)和三磷酸肌醇 (IP3)浓度的变化特点和意义 ,以及分别应用Ca2 + 和K+ 通道拮抗剂时 ,细胞增殖率的改变。结果 :ATP与不死化人成纤维细胞共培养时 ,[Ca2 + ]i明显升高 ,IP3浓度明显降低 (均P <0 0 1)。分别应用Ca2 + 和K+ 通道拮抗剂时 ,细胞增殖率都显著增高 (均P <0 0 1)。结论 :ATP抑制不死化人成纤维细胞增殖过程中有钙通道和钾通道以及IP3的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磷酸腺苷 钙通道 钾通道 肌醇1 4 5-三磷酸 成纤维细胞增殖 信号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弯菌抗原诱导的自身抗体产生动力学 被引量:8
7
作者 高建新 马宝骊 +3 位作者 张汉明 谢雅莉 黄冬生 林晨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7-10,共4页
用CJ-S131菌苗经口免疫小鼠16周,观察免疫小鼠体内的自身抗体(抗ds-DNA,ss-DNA,组蛋白和ENA抗体)产生动力学。在CJ-S131菌苗连续免疫的16周内,免疫小鼠有两个自身抗体产生峰。免疫后第6周,出现第一峰,抗组蛋白和ENA抗体的阳性率高于抗ds... 用CJ-S131菌苗经口免疫小鼠16周,观察免疫小鼠体内的自身抗体(抗ds-DNA,ss-DNA,组蛋白和ENA抗体)产生动力学。在CJ-S131菌苗连续免疫的16周内,免疫小鼠有两个自身抗体产生峰。免疫后第6周,出现第一峰,抗组蛋白和ENA抗体的阳性率高于抗ds-DNA和ss-DNA抗体;在第16周,抗ds-DNA和ss-DNA抗体的阳性率高于抗组蛋白和ENA抗体。在正常小鼠体内,存在“自然”抗核酸抗体(抗ds-DNA和ss-DNA抗体),随年龄而增长,但个体差异较大;而抗核蛋白抗体(抗组蛋白和ENA抗体)始终测不出。上述结果提示,抗组蛋白抗体和抗ENA抗体在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理和早期诊断中,具有潜在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抗体 空弯菌抗原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肝脓肿脓液分离出克柔氏念珠菌1例报告
8
作者 陈菊香 肖丽文 +2 位作者 陈世洪 陈正煊 李新章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1989年第4期76-77,共2页
念珠菌是条件致病菌,通常存在于人体体表、口腔、肠道和阴道,一般不致病,当人体细胞免疫功能失调时,可在局部引起浅部感染,进一步并可能侵入体内导致一个或多个脏器感染。近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及皮质类固醇激素的应用,导... 念珠菌是条件致病菌,通常存在于人体体表、口腔、肠道和阴道,一般不致病,当人体细胞免疫功能失调时,可在局部引起浅部感染,进一步并可能侵入体内导致一个或多个脏器感染。近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及皮质类固醇激素的应用,导致念珠菌感染日益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柔氏念珠菌 肝脓肿 阑尾脓肿引流术 条件致病菌 念珠菌感染 免疫功能失调 芽管形成试验 侵入体 沙氏培养基 酵母型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家族和乳腺癌家族成员的Plakoglobin基因多态性差异
9
作者 黎国华 宗承全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1-31,42,共2页
正常家族和乳腺癌家族成员的Plakoglobin基因多态性差异暨南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免疫教研室(广州510632)黎国华暨南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宗承全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RFLP5)... 正常家族和乳腺癌家族成员的Plakoglobin基因多态性差异暨南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免疫教研室(广州510632)黎国华暨南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宗承全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RFLP5),对正常家族和遗传性乳腺癌家族成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Plakoglobin 基因 PCR RFL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