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灵芝多糖对小鼠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0
1
作者 江振友 林晨 +3 位作者 刘小澄 韦静 袁桂秀 李小兰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2期51-53,共3页
 目的:研究灵芝多糖(GLB7)对小鼠特异性体液免疫功能调节的影响。方法:实验小鼠分成4组,分别经胃灌注不同剂量灵芝多糖,每天1次,连续14d,对照组小鼠用等量蒸馏水代替。在实验第10、24d用羊红细胞(SRBC)免疫小鼠,分别于免疫后第5d进行...  目的:研究灵芝多糖(GLB7)对小鼠特异性体液免疫功能调节的影响。方法:实验小鼠分成4组,分别经胃灌注不同剂量灵芝多糖,每天1次,连续14d,对照组小鼠用等量蒸馏水代替。在实验第10、24d用羊红细胞(SRBC)免疫小鼠,分别于免疫后第5d进行抗体生成细胞(AFC)检测和血清抗SRBC抗体凝集效价测定。结果:灵芝多糖喂药后2周,高、中、低3个剂量组小鼠抗体生成细胞以及高剂量组小鼠血清溶血素(抗体积数)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 01;P<0 05);喂药后4周,高、中、低3个剂量组小鼠抗体生成细胞以及小鼠血清溶血素(抗体积数)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 05)。结论:灵芝多糖能提高小鼠的B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体液免疫功能 灵芝多糖 抗体生成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蒜多糖B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活性的调节 被引量:13
2
作者 岳丽 王辉 +1 位作者 黄雪松 沈伟哉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01-605,共5页
目的:研究大蒜多糖B(GP-B)对免疫抑制小鼠体内免疫活性的调节作用。方法:用氢化可的松(HC)皮下注射制造免疫功能抑制的动物模型,以左旋咪唑作为阳性药物对照。给模型小鼠分别灌胃生理盐水、多糖溶液,连续12 d,灌胃多糖溶液质量分数分别... 目的:研究大蒜多糖B(GP-B)对免疫抑制小鼠体内免疫活性的调节作用。方法:用氢化可的松(HC)皮下注射制造免疫功能抑制的动物模型,以左旋咪唑作为阳性药物对照。给模型小鼠分别灌胃生理盐水、多糖溶液,连续12 d,灌胃多糖溶液质量分数分别为1600、800和400 mg/kg。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的百分比,计算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检测脾细胞增殖情况及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等实验对大蒜多糖B的免疫学活性进行研究。结果:以大蒜多糖B质量分数为800 mg/kg灌胃的小鼠CD3+CD4+T细胞百分率以及CD4+/CD8+比值明显增高(P<0.05),同时免疫抑制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显著增强(P<0.05)。但该浓度的GP-B降低了CD3+CD8+细胞百分比(P<0.05),且对脾T淋巴细胞转化率无促进作用。结论:大蒜多糖B对免疫抑制小鼠的T淋巴细胞亚群及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多糖B 免疫器官指数 T细胞亚群 腹腔巨噬细胞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芝多糖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7
3
作者 江振友 林晨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51-54,共4页
研究灵芝多糖 (GLB7)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调节作用的影响。实验小鼠分成 4组 ,分别经胃灌注不同剂量 (高、中、低 )灵芝多糖 ,每天 1次 ,连续 14d ,对照组小鼠用以等量蒸馏水代替。分别于实验第 15 ,2 8d进行小鼠细胞免疫功能调节作用的... 研究灵芝多糖 (GLB7)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调节作用的影响。实验小鼠分成 4组 ,分别经胃灌注不同剂量 (高、中、低 )灵芝多糖 ,每天 1次 ,连续 14d ,对照组小鼠用以等量蒸馏水代替。分别于实验第 15 ,2 8d进行小鼠细胞免疫功能调节作用的测试。灵芝多糖喂药后 2周 ,3个剂量组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对鸡血红细胞的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 ;低剂量组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 (DTH)、小鼠碳廓清 ;高剂量组小鼠NK细胞活性和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喂药后 4周 :上述实验结果和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果提示灵芝多糖能提高小鼠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多糖 小鼠 调节作用 免疫功能 细胞免疫 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源化NOD/SCID小鼠免疫细胞的动态变化与鉴定 被引量:7
4
作者 林晨 谭玉波 +4 位作者 白雪 陈少华 杨力建 江振友 李扬秋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86-990,共5页
目的:比较脐血干细胞与单个核细胞移植NOD/SCID鼠所建立的人源化SCID模型,分析人源化淋巴细胞重建。方法:磁珠分选法分离脐血中CD34+细胞,淋巴细胞分层液分离脐血单个核细胞,分别经尾静脉输入NOD/SCID小鼠。每隔2周采血至10周,流式细胞... 目的:比较脐血干细胞与单个核细胞移植NOD/SCID鼠所建立的人源化SCID模型,分析人源化淋巴细胞重建。方法:磁珠分选法分离脐血中CD34+细胞,淋巴细胞分层液分离脐血单个核细胞,分别经尾静脉输入NOD/SCID小鼠。每隔2周采血至10周,流式细胞术动态检测人源淋巴细胞CD45、CD19、CD3抗原。第10周处死小鼠收集外周血、骨髓、胸腺组织,RT-PCR检测模型鼠组织中人β2M基因及RAG2基因。结果:两种类型细胞移植均可重建人源免疫细胞,人源淋巴细胞表达水平均在第8周达高峰。骨髓中人源淋巴细胞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外周血。RT-PCR在外周血与骨髓检测到人β2M基因及RAG2基因标志。结论:CD34+细胞移植重建人源化NOD/SCID免疫系统模型效果要好于脐血单个核细胞。人源T淋巴细胞在模型鼠骨髓中分化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 NOD/SCID鼠 CD34^+细胞 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免疫缺陷小鼠的发展及其人免疫重建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谭玉波 林晨 李扬秋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3期1415-1417,共3页
关键词 免疫缺陷鼠 再植 免疫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裸鼠实验性矽结节形成过程的免疫因素分析
6
作者 林晨 司徒锐 +1 位作者 王惠华 廖剑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610-610,664,共2页
关键词 矽肺 矽结节 免疫功能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溶媒中金莲花提取物体外抑菌作用的比较 被引量:32
7
作者 林晨 沈伟哉 +5 位作者 李药兰 杨宜婷 江振友 岑颖洲 李小兰 袁桂秀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6期54-55,共2页
目的 :比较中药材金莲花的 3种溶媒提取物对细菌抑菌作用的影响。方法 :采用微量稀释法将金莲花 3种溶媒提取物 (水、质量分数 6 0 %和 95 %乙醇 )倍比稀释分别与不同标准菌株培养 ,测定最小抑菌浓度 (MIC)。结果 :3种金莲花提取物对所... 目的 :比较中药材金莲花的 3种溶媒提取物对细菌抑菌作用的影响。方法 :采用微量稀释法将金莲花 3种溶媒提取物 (水、质量分数 6 0 %和 95 %乙醇 )倍比稀释分别与不同标准菌株培养 ,测定最小抑菌浓度 (MIC)。结果 :3种金莲花提取物对所测细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 ,水和质量分数 6 0 %乙醇溶媒提取物对革兰氏阳性菌抑菌作用明显大于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抑菌作用。结论 :金莲花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抑菌作用 ,但其黄酮成分不是金莲花的唯一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莲花 最小抑菌浓度 黄酮 中药材 抑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离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检测的临床价值探讨 被引量:10
8
作者 卢业成 江振友 +3 位作者 邝燕玲 陈万山 谭奕洲 李涤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35-637,共3页
目的:探讨游离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抗原检测在HCV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CV-RNA、ELISA法同步检测抗-HCV和游离HCV核心抗原。结果:191例HCV感染者HCV-RNA的检出率为71·2%(136/191);抗-HCV的检出率为97... 目的:探讨游离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抗原检测在HCV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CV-RNA、ELISA法同步检测抗-HCV和游离HCV核心抗原。结果:191例HCV感染者HCV-RNA的检出率为71·2%(136/191);抗-HCV的检出率为97·4%(186/191);游离HCV核心抗原的检出率为33·0%(63/191)。其中有2例经抗病毒治疗的患者HCV-RNA和抗-HCV检测均阴性,但游离HCV核心抗原检测阳性;另有1例患者抗-HCV阴性,而游离HCV核心抗原阳性,经HCV-RNA证实为HCV感染。27例非HCV感染者HCV-RNA、抗-HCV和游离HCV核心抗原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HCV核心抗原检测作为抗-HCV检验的补充试验对HCV感染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V感染 HCV核心抗原 抗-HCV HCV-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LRP3炎症小体在甲型流感病毒肺炎小鼠肺组织的表达水平及其介导的炎症反应 被引量:8
9
作者 石云锋 师小函 +3 位作者 梁晶晶 陈健宁 江振友 吴本权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1677-1681,共5页
目的:探索NLRP3炎症小体在甲型流感病毒H1N1(甲流病毒H1N1)肺炎小鼠肺组织的表达水平及其介导的炎症反应。方法:以甲流病毒H1N1/FM1株滴鼻感染C57BL/6小鼠,建立甲流病毒肺炎模型。分别感染24 h及1周后,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用荧光定量PC... 目的:探索NLRP3炎症小体在甲型流感病毒H1N1(甲流病毒H1N1)肺炎小鼠肺组织的表达水平及其介导的炎症反应。方法:以甲流病毒H1N1/FM1株滴鼻感染C57BL/6小鼠,建立甲流病毒肺炎模型。分别感染24 h及1周后,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NLRP3、caspase-1、IL-1β的mRNA表达水平,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NLRP3、caspase-1的蛋白表达水平,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1β的浓度。结果:甲流病毒肺炎小鼠模型建立成功。24 h组小鼠肺组织病理呈炎症改变,肺组织NLRP3的mRNA表达水平及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均<0.05),肺组织caspase-1的蛋白表达水平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肺组织IL-1β的mRNA表达水平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血清IL-1β浓度高于空白对照(P<0.01)。1周组小鼠肺组织病理示炎症反应加重,肺组织NLRP3、caspase-1的mRNA表达水平及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24 h组(P均<0.05),肺组织IL-1β的mRNA表达水平高于24 h组(P<0.01),血清IL-1β浓度高于24 h组(P<0.01)。结论:甲流病毒感染激活NLRP3炎症小体并引起小鼠病毒性肺炎,炎症反应强度与感染时间呈正相关。甲流病毒感染1周,NLRP3炎症小体表达明显增强,该效应可能是甲流病毒肺炎在感染1周时进展为重症病毒性肺炎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LRP3炎症小体 甲型流感病毒 小鼠 炎症 重症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RS患者血清IL-8、IL-12和TGF-β1的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6
10
作者 江振友 高阳 +3 位作者 方丹云 周经姣 晏辉钧 江丽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717-719,共3页
目的 :探讨SARS患者血清IL 8、IL 12和TGF β1在SARS冠状病毒感染致病中的作用。 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广州地区 2 8例SARS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双份血清IL 8、IL 12和TGF β1的水平。实验数据采用两样本均数t检验法。结果 ... 目的 :探讨SARS患者血清IL 8、IL 12和TGF β1在SARS冠状病毒感染致病中的作用。 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广州地区 2 8例SARS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双份血清IL 8、IL 12和TGF β1的水平。实验数据采用两样本均数t检验法。结果 :2 8例SARS冠状病毒感染者血清IL 8水平、病程第 2周IL 12水平比正常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 (P <0 0 5 )。SARS冠状病毒感染者血清TGF β1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结论 :IL 8和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2 血清IL-8 TGF-Β1 SARS冠状病毒 SARS患者 对照组 致病 冠状病毒感染 免疫过程 广州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6下调血管内皮细胞组织因子抑制物表达 被引量:6
11
作者 唐小龙 江振友 +3 位作者 蔡淑玉 董军 肖瑞 卢燕茹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7-150,共4页
目的:观察IL-6对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表达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的影响.方法:应用胰酶消化HUVECs并进行传代培养,用生长良好的第2、3代细胞进行试验.同时应用CCK-8测定不同浓度的IL-6(0.125~2.0 ng/ml,实验组)刺激后细胞活性变化... 目的:观察IL-6对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表达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的影响.方法:应用胰酶消化HUVECs并进行传代培养,用生长良好的第2、3代细胞进行试验.同时应用CCK-8测定不同浓度的IL-6(0.125~2.0 ng/ml,实验组)刺激后细胞活性变化,对照组给予培养液;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细胞内TFPI mRNA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L-6(0.125~0.5 ng/ml)对细胞活性没有显著影响(P>0.05);IL-6增加到1 ng/ml后,作用12 h后细胞活力开始下降.IL-6(0.5 ng/ml)作用6~24 h显著下调细胞TFPI mRNA表达(P<0.05),6 h时抑制效果最强(TFPI mRNA/GAPDH mRNA均值仅为0.191),以后抑制效应渐减弱,48 h达到正常水平(TFPI mRNA/GAPDH mRNA均值为0.399).结论:提示IL-6(0.5 ng/ml)对HUVECs的活性不造成直接的影响,同时IL-6(0.5 ng/ml)在6~24 h内可抑制HUVECs的TFPI mRNA表达而诱发凝血系统失衡,这可能与急性炎性反应时相的血液凝固和血栓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组织因子抑制物 脐静脉 内皮细胞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对人血管内皮细胞感染性的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江振友 温筱芸 +1 位作者 林晨 韦静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9-62,88,共5页
目的 研究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病毒在血管内皮细胞 (HEC)内的增殖 ,及病毒对HEC产生几种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采用微量免疫酶斑法检测HFRS病毒A6 9株感染HEC后病毒繁殖动态变化 ,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HEC内HFRS病毒抗原。ELISA法检测... 目的 研究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病毒在血管内皮细胞 (HEC)内的增殖 ,及病毒对HEC产生几种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采用微量免疫酶斑法检测HFRS病毒A6 9株感染HEC后病毒繁殖动态变化 ,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HEC内HFRS病毒抗原。ELISA法检测HFRS病毒感染上清液中TNF -α、IL - 6和IFN - β的含量。 结果 病毒感染后 1d即可在培养上清中用微量免疫酶斑法测出病毒 ,病毒滴度 5d达高峰 ,以后下降。在一定范围内病毒产量随病毒感染复数 (multiplicityofinfection ,M0I)的增加而增高。间接免疫荧光法证明感染的HEC胞浆及胞膜上携带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抗原。电镜和光镜下 ,感染细胞未见明显的形态和结构改变。病毒对HEC产生TNF -α无影响 ;产生IL - 6和IFN - β明显增高。 结论 HFRS病毒可在原始靶细胞HEC内增殖。HFRS病毒感染后所出现的微血管损害可能不是病毒直接损害所致 ,而很可能与间接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 人血管内皮细胞感染性 研究 微量免疫酶斑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骨叶不同溶媒萃取物对小鼠体外T淋巴细胞活化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林晨 谭玉波 +3 位作者 张晶 沈伟哉 岑颖洲 江振友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99-203,共5页
目的:探讨枸骨叶5种溶媒萃取物对T淋巴细胞增殖、活化的影响。方法:利用MTT法检测枸骨叶对体外ConA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及使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D3阳性淋巴细胞的CD69分子表达的影响。结果:枸骨叶的醇提物I、乙酸乙酯IⅠ、正丁醇萃取物... 目的:探讨枸骨叶5种溶媒萃取物对T淋巴细胞增殖、活化的影响。方法:利用MTT法检测枸骨叶对体外ConA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及使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D3阳性淋巴细胞的CD69分子表达的影响。结果:枸骨叶的醇提物I、乙酸乙酯IⅠ、正丁醇萃取物IⅡ具有明显抑制Co-nA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作用。枸骨叶醇提物I与乙酸乙酯萃取物IⅠ能明显抑制ConA刺激T淋巴细胞CD69分子的表达。枸骨叶2种水提物无免疫抑制作用。结论:枸骨叶脂溶性萃取物具有较强抑制T淋巴细胞活化、增殖的化学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骨叶 刀豆蛋白A 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化麒麟菜多糖对肝癌细胞株生长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江振友 刘玥 +2 位作者 唐渝 岑颖洲 王长军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70-273,277,共5页
【目的】探讨硒化麒麟菜多糖在体外对肝癌HepG2.2.15细胞株生长和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处于生长期的人肝癌细胞HepG2.2.15分为3组,对照组、硒化麒麟菜多糖组和顺氨氯铂组。用MTT法检测各组肿瘤细胞增殖的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 【目的】探讨硒化麒麟菜多糖在体外对肝癌HepG2.2.15细胞株生长和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处于生长期的人肝癌细胞HepG2.2.15分为3组,对照组、硒化麒麟菜多糖组和顺氨氯铂组。用MTT法检测各组肿瘤细胞增殖的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细胞调亡以及凋亡基因Fas的表达情况。【结果】硒化麒麟菜多糖在体外可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最高抑制率为97.2%,并且有时间依赖性。硒化麒麟菜多糖可阻滞肝癌HepG2.2.15细胞的生长使之停留在S和G2/M期,从而抑制了肿瘤细胞的增殖,同时通过促进Fas表达14.4%±0.11%,明显高于对照组1.5%±0.01%(P<0.05),从而诱导HepG2.2.15细胞凋亡。【结论】硒化麒麟菜多糖可能是通过阻滞肿瘤细胞的生长及诱导细胞凋亡等机制,从而对肝癌细胞的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化麒麟菜多糖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FAS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化麒麟菜多糖对宫颈癌细胞株生长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玥 江振友 +4 位作者 施珊珊 林晨 唐渝 岑颖洲 王长军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46-549,共4页
目的:探讨硒化麒麟菜多糖在体外对宫颈癌Hela细胞株生长和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以宫颈癌Hela细胞株为研究对象,用MTT法检测硒化麒麟菜多糖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细胞调亡以及凋亡基因Fas的表达情况,以顺铂... 目的:探讨硒化麒麟菜多糖在体外对宫颈癌Hela细胞株生长和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以宫颈癌Hela细胞株为研究对象,用MTT法检测硒化麒麟菜多糖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细胞调亡以及凋亡基因Fas的表达情况,以顺铂为对照组,比较硒化麒麟菜多糖与顺铂的疗效。结果:硒化麒麟菜多糖可阻滞宫颈癌Hela细胞的生长使之停留在S和G2-M期,从而抑制了肿瘤细胞的增殖,同时通过促进Fas表达,诱导Hela细胞凋亡。结论:硒化麒麟菜多糖通过阻滞肿瘤细胞的生长及诱导细胞凋亡等机制,对宫颈癌细胞的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化麒麟菜多糖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FAS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6诱导血管内皮细胞纤溶相关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5
16
作者 唐小龙 江振友 +3 位作者 曾耀英 林羿 王华东 蔡淑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783-787,共5页
目的:观察IL-6对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表达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的影响.方法:用生长良好的第2、3代HUVECs细胞进行实验,用CCK-8测定IL-6(0.125、0.25、0.5、1.2 ng/ml)作用前后细胞活性;用发色... 目的:观察IL-6对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表达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的影响.方法:用生长良好的第2、3代HUVECs细胞进行实验,用CCK-8测定IL-6(0.125、0.25、0.5、1.2 ng/ml)作用前后细胞活性;用发色底物法测定0.5 ng/ml IL-6组和对照组(不加IL-6)培养上清液中tPA、PAI-1活性;进一步用RT-PCR检测细胞内tPA和PAI-1 mRNA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 IL-6(≤0.5 ng/ml)对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无差异性.0.5 ng/ml IL-6组tPA活性在12~72 h显著升高(P<0.05),且显著上调tPA mRNA,12 h达到峰值,以后渐降,48 h mRNA达正常水平.而IL-6组PAI-1活性与PAI-1 mRNA表达与对照组无差异性.结论: IL-6可活化内皮细胞,显著上调HUVECs的tPA mRNA的转录和tPA分泌,诱发纤溶系统活化,而对PAI-1 mRNA或PAI-1活性无影响.IL-6的这种效应在炎症反应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白细胞介素6 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荔枝核提取物对HepG-2细胞生长抑制及凋亡诱导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辉 沈伟哉 +1 位作者 黄雪松 陶小红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64-368,共5页
目的:探讨荔枝核提取物成分L2.3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MTT法测定样品对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凋亡;比色法检测样品对HepG-2中caspase-3、caspase-8和caspase-9活性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 目的:探讨荔枝核提取物成分L2.3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MTT法测定样品对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凋亡;比色法检测样品对HepG-2中caspase-3、caspase-8和caspase-9活性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并分析Fas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L2.3对HepG-2细胞表现出时间及剂量依赖性增殖抑制活性(P<0.05),其半数抑制质量浓度为43.0μg/mL;处理组细胞中出现致密浓染亮蓝色凋亡小体。较高质量浓度的L2.3处理细胞后,caspase-3、8、9的活性均呈时间依赖性增高(P<0.01),且Fas蛋白的表达也明显上调(P<0.05)。结论:荔枝核提取物L2.3对HepG-2细胞有体外增殖抑制活性,并介导caspase-3、caspase-8、caspase-9活性改变及Fas蛋白表达的上调,以此诱导细胞凋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核提取物 HEPG-2 细胞凋亡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 FAS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TGF-β1及转染TGF-β1基因对兔角膜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马慧香 徐锦堂 +3 位作者 江振友 张穗梅 赵松滨 陈建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15-919,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重组人转化生长因子-β1(rhTGF-β1)及TGF-β1基因转染对体外培养兔角膜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rhTGF-β1作用下角膜内皮细胞的增殖。用脂质体介导转染方法,将TGF-β1基因转移入培养的兔角膜...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重组人转化生长因子-β1(rhTGF-β1)及TGF-β1基因转染对体外培养兔角膜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rhTGF-β1作用下角膜内皮细胞的增殖。用脂质体介导转染方法,将TGF-β1基因转移入培养的兔角膜内皮细胞,HE染色法观察细胞组织形态学变化;ELISA法检测转染细胞培养上清中TGF-β1表达量;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生长周期变化;DNA电泳法检测转染细胞凋亡情况。结果:MTT检测示5-20μg/LrhTGF-β1抑制角膜内皮细胞增殖;0.5-1μg/L组对增殖无影响;0.05~0.1μg/L组促进细胞增殖。TGF-β1基因转染细胞形态无明显异常,细胞培养上清中TGF-β1的浓度约为(98±3)ng/L。流式细胞仪检测示,基因转染组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减少、PI值降低,但加入EGF后细胞生长基本正常。DNA电泳检测示基因转染组未见凋亡带。结论:rhTGF-β1对角膜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具有剂量依赖性;TGF-β1基因转染影响角膜内皮细胞增殖、但不诱发凋亡,其抑制作用可被外源性EGF拮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 基因转染 角膜内皮细胞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对SiO_2诱导小鼠矽肺模型TNF-α、TGF-β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江振友 邹林 +5 位作者 施珊珊 卢燕茹 董军 杨春华 卢业成 戴国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99-401,共3页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SiO2所致小鼠矽肺模型血清及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5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姜黄素干预组(高、中、低剂量)。于姜黄素干预第14天、42天后...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SiO2所致小鼠矽肺模型血清及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5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姜黄素干预组(高、中、低剂量)。于姜黄素干预第14天、42天后分别每组各处死6、9只,采用ELISA法测定肺组织和血清中TNF-α、TGF-β1的含量。结果:模型组的肺组织炎症反应、纤维化程度较明显;与假手术组比较,肺组织匀浆、血清中TGF-β1、TNF-α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给予姜黄素干预后,可以不同程度地降低肺组织匀浆及血清中TGF-β1、TNF-α的含量(P<0.05),同时纤维化程度减轻。结论:姜黄素能降低SiO2致小鼠矽肺模型肺组织和血清中TNF-α、TGF-β1水平,可能通过下调上述细胞因子水平而发挥抗肺纤维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肺纤维化 肿瘤坏死因子-Α 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D/SCID小鼠抗原对脐血T细胞上TCRVβ亚家族基因克隆性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林晨 白雪 +3 位作者 谭玉波 杨力健 陈少华 李扬秋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772-773,777,共3页
目的:了解脐血单个核细胞(MNC)体外与NOD/SCID小鼠抗原共培养后,TCRVβ亚家族T细胞分布和克隆性增殖的特点。方法:将NOD/SCID小鼠外周血MNC、骨髓、胸腺及脾细胞反复冻融3次制成可溶性抗原,分别与Ficoll-Hypaque法分离的脐血MNC共培养。... 目的:了解脐血单个核细胞(MNC)体外与NOD/SCID小鼠抗原共培养后,TCRVβ亚家族T细胞分布和克隆性增殖的特点。方法:将NOD/SCID小鼠外周血MNC、骨髓、胸腺及脾细胞反复冻融3次制成可溶性抗原,分别与Ficoll-Hypaque法分离的脐血MNC共培养。第15天和第20天,分别收集细胞提取RNA,用RT-PCR扩增人TCRVβ亚家族基因,并用基因扫描进行T细胞克隆性分析。结果:扩增前脐血T细胞表达大部分Vβ亚家族,经NOD/SCID小鼠抗原诱导后,TCRVβ亚家族T细胞呈限制性表达,某些Vβ亚家族基因(Vβ10、11)呈寡克隆性增殖,而某些Vβ亚家族基因(Vβ2、15、16、19)呈寡克隆表达的趋势。结论:NOD/SCID小鼠抗原可刺激脐血T细胞选择性增殖,提示在建立人源化NOD/SCID小鼠免疫模型时应考虑所存在的GVHR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血 NOD/SCID小鼠 T细胞TCRVβ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