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裸鼠实验性矽结节形成与免疫应答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2
1
作者 林晨 杨柳 +3 位作者 张文兴 司徒锐 王惠华 廖剑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615-618,共4页
先天性胸腺缺陷的裸鼠及正常BALB/c小鼠腹腔注射二氧化硅(SiO_2)后,连续8周动态观察血清IgM,IgG,抗ssDNA抗体的变化及其与矽结节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两组实验鼠在形成矽结节过程中,免疫反应不同,BA... 先天性胸腺缺陷的裸鼠及正常BALB/c小鼠腹腔注射二氧化硅(SiO_2)后,连续8周动态观察血清IgM,IgG,抗ssDNA抗体的变化及其与矽结节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两组实验鼠在形成矽结节过程中,免疫反应不同,BALB/C鼠诱导形成的矽结节明显大于裸鼠组,BALB/c组鼠血清IgM,IgG,裸鼠组血清IgM明显升高,两组鼠抗ssDNA抗体均异常升高,BALB/c鼠组抗ssDNA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裸鼠组,结果说明T细胞在矽结节形成过程中有一定作用,血清抗体的异常升高作为继发因素参与矽结节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石 免疫 矽结节 矽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病毒炎症蛋白Ⅱ长期静脉注射对食蟹猴免疫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孙晗笑 吕秋军 +4 位作者 江振友 莫雪梅 张光 陈宏 杨清玲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15,共5页
目的研究重组vMIP-Ⅱ在体内对食蟹猴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食蟹猴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静脉注射人白蛋白)和实验组(分别连续13周静脉注射50、250和1250μg/kg剂量的重组vMIP-Ⅱ),于不同时间采集血液(给药前、给药6周、给药13周和恢复期2周... 目的研究重组vMIP-Ⅱ在体内对食蟹猴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食蟹猴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静脉注射人白蛋白)和实验组(分别连续13周静脉注射50、250和1250μg/kg剂量的重组vMIP-Ⅱ),于不同时间采集血液(给药前、给药6周、给药13周和恢复期2周)及各器官、淋巴组织(给药13周和恢复期2周)样品。ELISA测定血清中重组vMIP-Ⅱ抗体,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FACS计数CD3+、CD4+以及CD8+细胞并测定淋巴细胞转化率;各器官及淋巴组织样品做病理学检查,并采用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标记(TUNEL)法检测淋巴组织细胞凋亡指数。结果长期大剂量静脉注射重组vMIP-Ⅱ并不引起食蟹猴产生中和抗体;在用药期间动物外周血CD3+T细胞、CD4+以及CD8+T细胞计数显著性增强(P<0·05),CD4+/CD8+比值仍属正常,同时体外观察到淋巴细胞转化率增加(P<0·05);各器官无病理学改变,淋巴组织出现增生,并且重组vMIP-Ⅱ注射组食蟹猴增生的淋巴组织细胞凋亡指数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无明显改变;在恢复期以上指标均有所降低。结论在重组vMIP-Ⅱ对食蟹猴免疫原性不明显的情况下,长期大剂量注射重组vMIP-Ⅱ具有刺激食蟹猴免疫系统、T淋巴细胞增生和增加T淋巴细胞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vMIP-Ⅱ 食蟹猴 T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增生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焦性没食子酸法培养厌氧菌 被引量:7
3
作者 袁桂秀 林晨 +1 位作者 江振友 黄环珍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焦性没食子酸法 厌氧菌 培养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非结构蛋白3蛋白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许小亮 李君武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5年第10期930-933,共4页
面对丙型肝炎的流行,至今缺少理想的治疗药物和方案,丙型肝炎病毒(HCV)的非结构蛋白3(NS3)蛋白酶是近年来抗丙型肝炎药物研究的重要靶点。作者综述了NS3蛋白酶抑制剂的作用机制和活性特点。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非结构蛋白 蛋白酶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蛋白FADDdel-GFP对死亡受体介导的胰岛细胞凋亡的影响
5
作者 胡萍 李君武 +3 位作者 叶嗣颖 林绍强 李小兰 韦静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96-299,305,共5页
目的研究融合蛋白FADDdel-GFP对死亡受体介导的细胞凋亡信号的生物学效应,以探讨通过基因修饰靶细胞对1型糖尿病的影响。方法用脂质体将融合基因pFADDdel-GFP导入胰岛细胞株NIT,通过细胞RT-PCR和荧光显微镜检测其表达,采用FACS检测抗-Fa... 目的研究融合蛋白FADDdel-GFP对死亡受体介导的细胞凋亡信号的生物学效应,以探讨通过基因修饰靶细胞对1型糖尿病的影响。方法用脂质体将融合基因pFADDdel-GFP导入胰岛细胞株NIT,通过细胞RT-PCR和荧光显微镜检测其表达,采用FACS检测抗-Fas抗体诱导的胰岛细胞株的细胞毒效应。结果转染重组子pFADDdel-GFP的NITf-g细胞可见绿色荧光蛋白表达;NITf-g细胞对抗-Fas诱导的细胞损伤率为10.16%,细胞内的Caspase-3的活性为12.3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成功建立了稳定表达FADDdel-GFP的胰岛细胞株;FADDdel-GFP可有效抑制死亡受体介导的细胞内凋亡信号传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DD CASPASE-3 凋亡 1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120mAb对gp120抑制大鼠海马脑片CA_1区LTP作用的研究
6
作者 董军 江振友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55-358,共4页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HIV 1)的包膜糖蛋白gp12 0特异抗体gp12 0mAb对gp12 0引起大鼠海马脑片CA1区的突触传递及可塑性变化的影响。方法:应用离体脑片记录技术,记录大鼠海马CA1区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 ,研究gp12 0mAb对gp1...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HIV 1)的包膜糖蛋白gp12 0特异抗体gp12 0mAb对gp12 0引起大鼠海马脑片CA1区的突触传递及可塑性变化的影响。方法:应用离体脑片记录技术,记录大鼠海马CA1区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 ,研究gp12 0mAb对gp12 0抑制高频电刺激Schaffer侧支引起的鼠海马长时程增强效应(LTP)作用的影响。结果:gp12 0对高频电刺激(HFS ,10 0Hz ,10 0 0ms×2 ,串间隔2 0秒,共2次)Schaffer侧支引起的大鼠海马CA1区LTP产生抑制作用,而对其基础EPSP没有影响。用浓度为2 0 0pmol/L的gp12 0灌流脑片,可引起LTP的维持发生抑制。这种抑制作用可被gp12 0特异抗体gp12 0mAb( 5 0ng/ml)所拮抗。结论:gp12 0mAb可能是通过拮抗gp12 0抑制海马CA1区的LTP诱发和维持而参与艾滋病痴呆(HIV 1associateddementia ,H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 gp120特异抗体 长时程增强 海马脑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