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温水热法制备高活性纳米金红石相二氧化钛 被引量:9
1
作者 赵晓红 张渊明 +3 位作者 胡军文 杨骏 唐渝 谭绍早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35-239,共5页
采用低温水热法由TiC l3溶液直接制备了纳米二氧化钛,并研究了TiC l3溶液浓度、反应温度以及陈化时间对产物晶相、晶化程度、形貌以及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TiC l3溶液浓度对晶相有较大影响,高浓度下易获得混晶,低浓度下得到纯金红石相... 采用低温水热法由TiC l3溶液直接制备了纳米二氧化钛,并研究了TiC l3溶液浓度、反应温度以及陈化时间对产物晶相、晶化程度、形貌以及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TiC l3溶液浓度对晶相有较大影响,高浓度下易获得混晶,低浓度下得到纯金红石相。反应温度和陈化时间主要影响产物的晶化程度和晶体的形貌、尺寸,对生成的晶相也有一些影响。在给定的反应条件下,获得了形状规整、尺寸约为15×80nm、晶化程度高的金红石相二氧化钛纳米棒。对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实验表明,这种金红石纳米颗粒的催化活性与市售纳米锐钛矿相二氧化钛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氯化钛 水热合成 低温制备 纳米金红石Ti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淀法合成纳米晶上转换发光材料Y2O2S∶Yb,Er 被引量:8
2
作者 张俊文 谭宁会 +1 位作者 刘应亮 满石清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9-232,共4页
采用沉淀法在不同温度下合成了纳米上转换发光材料Y2O2S∶Yb,Er,运用XRD、TEM和上转换发光光谱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使用该法在700℃即能合成纳米上转换发光材料Y2O2S∶Yb,Er,随着合成温度的升高,产物的粒径从60到120nm逐渐增大。上... 采用沉淀法在不同温度下合成了纳米上转换发光材料Y2O2S∶Yb,Er,运用XRD、TEM和上转换发光光谱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使用该法在700℃即能合成纳米上转换发光材料Y2O2S∶Yb,Er,随着合成温度的升高,产物的粒径从60到120nm逐渐增大。上转换发光光谱显示该材料主要有2个发射带,其中红光发射的中心波长位于668nm,绿光发射的中心波长位于525和550nm。此外,对材料的上转换发光过程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淀法 上转换发光 能量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易法制备竹节状非晶态碳纳米管(英文)
3
作者 赵率 郑明涛 +3 位作者 谢春林 贺文启 易观贵 刘应亮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97-402,共6页
以正硅酸乙酯为碳源,采用简易热分解法,在无催化剂的条件下合成了竹节状非晶态碳纳米管。运用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竹节状非晶态碳纳米管长几个微米,其外径和内径分别是30~40 nm和8~15 nm。该方法... 以正硅酸乙酯为碳源,采用简易热分解法,在无催化剂的条件下合成了竹节状非晶态碳纳米管。运用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竹节状非晶态碳纳米管长几个微米,其外径和内径分别是30~40 nm和8~15 nm。该方法在无催化剂条件下制备出非晶态碳纳米管,对科学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和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态碳纳米管 热分解 正硅酸乙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2O2S:Eu^3+空心微球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3
4
作者 艾鹏飞 李文宇 +3 位作者 李毅东 肖丽媛 王后锦 刘应亮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753-1757,共5页
以单分散的碳球为硬模板,采用均匀共沉淀法合成了Y2O2S∶Eu3+空心微球。通过XRD、SEM、TEM、荧光光谱对其进行表征。X射线衍射测试表明所制备的Y2O2S∶Eu3+空心微球为单相,六方晶。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测试表明所... 以单分散的碳球为硬模板,采用均匀共沉淀法合成了Y2O2S∶Eu3+空心微球。通过XRD、SEM、TEM、荧光光谱对其进行表征。X射线衍射测试表明所制备的Y2O2S∶Eu3+空心微球为单相,六方晶。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测试表明所制备的Y2O2S∶Eu3+空心微球粒径小,分布均匀。激发和发射光谱测试表明Eu3+离子能有效地掺入硫氧化钇基质中,并具有良好的发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匀沉淀法 硫氧化钇 空心微球 发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素作为添加剂低温制备高活性的TiO_2光催化剂 被引量:3
5
作者 胡军文 张渊明 +4 位作者 杨骏 米杰 赵晓红 唐渝 刘应亮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70-675,共6页
以钛酸丁酯为原料,尿素作为添加剂,在酸性水溶液中室温制备了稳定透明的TiO2水溶胶。经过300℃低温焙烧2 h,得到了由锐钛矿和金红石组成的TiO2混晶。用XRD、FT-IR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以甲基橙为降解对象研究了TiO2的光催化活性,实验结... 以钛酸丁酯为原料,尿素作为添加剂,在酸性水溶液中室温制备了稳定透明的TiO2水溶胶。经过300℃低温焙烧2 h,得到了由锐钛矿和金红石组成的TiO2混晶。用XRD、FT-IR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以甲基橙为降解对象研究了TiO2的光催化活性,实验结果显示所制备的TiO2具有比Degussa P25更高的催化活性,15m in后的降解率达到了78%(P25,58%)。考察了尿素添加量以及焙烧温度对TiO2催化性能的影响,当尿素与钛酸丁酯物质的量之比为3∶1,300℃下焙烧2 h为较适宜的催化剂制备条件。初步探讨了尿素作为添加剂在低温制备高活性TiO2过程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低温制备 尿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