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运输包装随机振动的加速度响应谱分析
被引量:4
- 1
-
-
作者
杨松平
王志伟
-
机构
暨南大学包装工程学院包装工程研究所
暨南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重大工程灾害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暨南大学产品包装与物流广东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
-
出处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37-46,共10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775100)
珠海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项目(ZH22017003210052PWC)。
-
文摘
正切型运输包装系统的加速度随机振动响应谱理论尚未进行系统研究,然而产品加速度响应是评价产品包装有效性的关键指标,而且很大一部分包装材料在一定变形范围内符合正切型的力-位移关系。将考虑关键部件的运输包装随机振动模型化为两自由度正切型包装系统,建立了系统的加速度响应谱求解方法,讨论了所提方法的适用范围,并采用数值模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加速度响应谱对于外激强度和系统参数的敏感性,分析了正切型系统的硬弹簧非线性效应。随着激励水平提高,由于正切型刚度“硬弹簧”非线性作用,从而使产品主体的一阶响应峰值点频率及关键件一阶、二阶响应峰值点频率向右偏移逐渐增大;存在一个最佳的系统非线性特征参数β*,使关键件的一阶响应峰值或响应总体能量最小;系统的阻尼比、频率比、关键部件与产品的质量比对响应起着十分明显的“多阶调频调节带宽”作用。所提方法不仅能够有效地预测产品主体和关键件的响应,也为包装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
关键词
运输包装
随机振动
关键部件
加速度响应
功率谱
-
Keywords
transport packaging
random vibration
critical component
acceleration response
power spectrum
-
分类号
O324
[理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TB485.3
[一般工业技术—包装工程]
-
-
题名抗菌塑料包装的应用及安全评估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 2
-
-
作者
宋洪泽
林勤保
-
机构
暨南大学包装工程学院广东省普通高校产品包装与物流实验室
-
出处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63-71,共9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1603204)
广东省动植物与食品进出口技术措施研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IQTC201804)
-
文摘
目的介绍抗菌剂在塑料包装中的应用及国内外的研究进展,阐述抗菌剂在改善包装材料抗菌性能方面的作用机理及优缺点,并重点关注抗菌剂在塑料包装材料领域中的安全性评估。方法总结国内外抗菌剂在塑料包装材料领域的研究现状,简单介绍抗菌剂分类和抗菌塑料的制备方法,并重点整理分析抗菌剂在塑料包装材料领域的应用和进展,讨论塑料中抗菌剂在安全方面的问题。结果虽然塑料包装中的抗菌剂能够提高包装材料的抗菌性能,但同时也可能在与食品接触的过程中迁移到食品中;对抗菌塑料中抗菌成分的迁移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有助于人们认识食品接触材料的安全性和更好地发展食品接触材料。结论抗菌塑料包装在应用中既要为包装材料提供抗菌性,还需要保证其安全性。
-
关键词
抗菌剂
抗菌塑料包装
迁移
食品安全
应用
-
Keywords
antibacterial agent
antibacterial plastic packaging
migration
food safety
applications
-
分类号
TB484.3
[一般工业技术—包装工程]
-
-
题名甘蔗浆餐盒在不同工况下释放产生的微颗粒分析
- 3
-
-
作者
胡毅
莫春茹
余稳稳
胡长鹰
-
机构
暨南大学包装工程学院广东省普通高校产品包装与物流重点实验室
暨南大学理工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系
-
出处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0-138,共9页
-
基金
广州市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项目(202102020309)
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2019B020212002)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2018YFC1603205)。
-
文摘
目的研究植物基一次性甘蔗浆(Sugarcane Pulp,SCP)餐盒在经历高温高湿、摇晃、冷冻和微波等工况后产生的微颗粒的粒径、浓度和形貌,为SCP餐盒的生产和规范使用等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根据购买的15种商用SCP餐盒在水中的总迁移情况进行聚类分析,并利用激光衍射粒度分布仪测定不同组别的餐盒在经历不同工况后,模拟与食品接触的过程中释放产生的微颗粒的粒径,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产生的微颗粒数量浓度和形貌进行测定。结果大部分SCP餐盒在70℃的水中2 h的总迁移量超过10 mg/dm2,经历不同工况后的产生的微颗粒的粒径主要集中在0~500μm,平均粒径主要分布在(12.19±0.45)~(123.90±28.80)μm。SEM结果显示,微颗粒大多呈纤维状和球状,可能是从餐盒的表面直接脱落产生的。此外,模拟外卖配送的摇晃工况促进了微颗粒的脱落,且样品经过270 d的高温高湿处理后表现出显著的促进作用(P<0.05)。结论SCP餐盒在水中脱落的微颗粒的平均粒径和浓度表现出了一定的差异,且模拟外卖配送的摇晃工况会促进餐盒表面微颗粒的脱落,从而随饮食摄入进入人体。这类微颗粒对有机污染物和金属离子具有一定的吸附作用,从而表现出一定的毒性,因此,一方面,应进一步对微颗粒的毒性进行研究,另一方面,应改进和规范SCP餐盒的生产和使用,减少微颗粒或其他污染物的产生。
-
关键词
甘蔗浆餐盒
微颗粒
工况
迁移实验
-
Keywords
sugarcane pulp lunchbox
microparticle
working conditions
migration test
-
分类号
TB484.9
[一般工业技术—包装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