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掺杂对纳米ZnO粉末紫外-可见光吸收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李玲 白建双 +1 位作者 金志琛 刘彭义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1-44,共4页
采用Fe,cu,Mg掺杂合成纳米ZnO粉末.透射电镜照片表明:不同掺杂对ZnO形状、粒径和粒径分布影响不大,纳米ZnO和掺杂后的纳米ZnO粒径都在30-80nm之间,统计平均粒径为50nm.通过对不同掺杂的纳米ZnO的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的分析对比发现:掺... 采用Fe,cu,Mg掺杂合成纳米ZnO粉末.透射电镜照片表明:不同掺杂对ZnO形状、粒径和粒径分布影响不大,纳米ZnO和掺杂后的纳米ZnO粒径都在30-80nm之间,统计平均粒径为50nm.通过对不同掺杂的纳米ZnO的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的分析对比发现:掺杂改变了纳米ZnO微粉的吸收波长和透过率,掺杂后的纳米ZnO吸收带有明显的蓝移或红移现象.其中:掺杂Fe对纳米ZnO的影响最大,吸收波长从400nm蓝移到315nm,在315-700nm之间透过率从0.256%渐渐上升到4.872%;掺杂Mg则出现红移,吸收波长从400nm红移到500nm,在500~700nm之间透过率从0.221%上升到3.816%;而掺杂Cu的影响最小,仅有20nm的蓝移,在380~700 nm之间,透过率从0.080%仅提高到1.4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ZNO 掺杂 吸收性能 红移 蓝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型磁性高分子微球的制备及应用进展(综述) 被引量:3
2
作者 常兰 李玲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75-380,385,共7页
介绍了核壳型磁性高分子微球的制备及其在生物医学工程、细胞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应用进展.
关键词 磁性高分子微球 核壳 纳米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从水玻璃合成表面修饰的纳米SiO_2微粒 被引量:2
3
作者 李玲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29-531,共3页
采用溶胶 -凝胶法 ,以水玻璃为原料 ,在加入复合表面活性剂和分散剂的条件下 ,与乙酸反应直接得到纳米表面修饰的SiO2 微粒。TEM照片显示 ,纳米SiO2 颗粒为球形 ,粒度为 10~ 30nm ,统计平均粒径为 2 0nm。合成工艺研究表明 ,纳米SiO2 ... 采用溶胶 -凝胶法 ,以水玻璃为原料 ,在加入复合表面活性剂和分散剂的条件下 ,与乙酸反应直接得到纳米表面修饰的SiO2 微粒。TEM照片显示 ,纳米SiO2 颗粒为球形 ,粒度为 10~ 30nm ,统计平均粒径为 2 0nm。合成工艺研究表明 ,纳米SiO2 粒度大小和分散度大小可由表面活性剂浓度、反应物浓度、分散剂浓度和反应温度等控制 ,其中表面活性剂浓度、反应物浓度、分散剂浓度、反应温度的最佳值分别为 :0 .6mmol/L ,0 .6mol/L ,7mmol/L ,5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玻璃 溶胶-凝胶法 纳米SiO2微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抗静电剂SnO_2/TiO_2的合成
4
作者 李玲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6-48,共3页
通过Sol Gel法合成SnO2/TiO2复合纳米抗静电剂,TEM分析和研究表明:抗静电剂粒子大小、分散性与SnCl2浓度、搅拌速度有关;抗静电剂的电阻率大小与SnO2与TiO2的配比有关;抗静电剂的颜色稳定性与原料配比有关。最佳工艺条件为:SnCl2浓度0.8... 通过Sol Gel法合成SnO2/TiO2复合纳米抗静电剂,TEM分析和研究表明:抗静电剂粒子大小、分散性与SnCl2浓度、搅拌速度有关;抗静电剂的电阻率大小与SnO2与TiO2的配比有关;抗静电剂的颜色稳定性与原料配比有关。最佳工艺条件为:SnCl2浓度0.85mol/L,SnO2与TiO2的摩尔比为1∶0.1,搅拌速度160r/min。抗静电剂为球形粒子,分散均匀,平均粒径为5nm;粉末为白色,电阻率为0~10Ω·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抗静电剂 SnO2/XiO2 合成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