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筑新风传统与个体化方式空气品质比较分析
1
作者 唐坚 陈雄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53-559,共7页
目的:研究传统新风和个体化新风方式下室内空气品质变化.方法:首先实验模拟实际办公,以CO2为代表性气体,测定传统通风和个体化新风方式室内CO2浓度变化.进一步结合全室瞬时均质扩散"非稳态→稳态"数理方程对各实验进行全时长... 目的:研究传统新风和个体化新风方式下室内空气品质变化.方法:首先实验模拟实际办公,以CO2为代表性气体,测定传统通风和个体化新风方式室内CO2浓度变化.进一步结合全室瞬时均质扩散"非稳态→稳态"数理方程对各实验进行全时长计算分析和讨论.结果:得出均质扩散假设计算值、传统与个体化新风实验值.结论:最终得出个体化新风方式的污染物浓度下降达到稳定范围更快,室内工作区空气品质优于传统新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空气品质 病态建筑综合征 CO2浓度 个体化新风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蘑菇状仿生微纤维的混合黏附破坏分析
2
作者 鲁雯雨 宁志华 +2 位作者 彭焘 陈海燕 金延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48-254,共7页
在仿生学领域壁虎因具有优越的攀爬能力而被广泛研究。为对壁虎仿生微结构的垂直攀爬功能进行设计,本工作对壁虎仿生微纤维与垂直表面之间的黏附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采用双线性内聚力模型对聚氨酯(PU)蘑菇状仿生微纤维与刚性基体之间... 在仿生学领域壁虎因具有优越的攀爬能力而被广泛研究。为对壁虎仿生微结构的垂直攀爬功能进行设计,本工作对壁虎仿生微纤维与垂直表面之间的黏附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采用双线性内聚力模型对聚氨酯(PU)蘑菇状仿生微纤维与刚性基体之间的界面黏附行为进行研究。运用压缩+剪切、剪切加载、拉伸+剪切分别模拟壁虎足部的附着、滑移及分离等爬行动作,探讨壁虎爬行过程中的黏附破坏机理。结果表明,在剪切加载、拉伸+剪切混合加载下,界面均发生法向和切向的混合黏附破坏;在压缩+剪切混合加载下,界面发生切向脱黏或混合黏附破坏取决于压缩载荷的大小。法向载荷通过改变微纤维与基体的接触面积来实现对切向黏附承载力的调控。斜向加载下界面的黏附承载力与载荷倾角有关,对于所选用的聚氨酯蘑菇状仿生微纤维,当斜向压力的倾角小于52°时,界面的切向黏附承载力随着斜向压力倾角的增大而增大;最优的斜向拉力方向为17°,沿该方向可用最小的拉力实现界面的脱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壁虎仿生黏附 聚氨酯(PU)蘑菇状微纤维 黏附机制 混合黏附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rms-N的非高斯加速随机振动理论方法的有限元验证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志伟 刘博 王立军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386-2394,I0006,共10页
为了研究真实运输环境下的产品加速随机振动问题,将已有文献提出的基于Grms-N(Grms为加速度均方根,N为循环次数)的产品加速随机振动试验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推导,通过引入非高斯修正因子法将该理论应用于非高斯激励下产品加速随机振动试... 为了研究真实运输环境下的产品加速随机振动问题,将已有文献提出的基于Grms-N(Grms为加速度均方根,N为循环次数)的产品加速随机振动试验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推导,通过引入非高斯修正因子法将该理论应用于非高斯激励下产品加速随机振动试验理论的研究。本文建立了单轴激励下产品的随机振动模型,通过有限元分析得到产品在指定峭度的非高斯激励下基础激励加速度均方根值和危险点响应等效应力均方根值之间的关系,分别从加速度和等效应力的角度计算了加速随机振动试验时间压缩比。结果表明,两种压缩比一致,得到了产品在非高斯激励下的振动特性,验证了本文提出的产品在非高斯激励下加速随机振动试验理论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度均方根值 运输包装 随机振动 加速试验 有限元分析 非高斯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振动响应协方差参数和数据融合的损伤识别方法 被引量:6
4
作者 李雪艳 刘力菖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1-149,共9页
使用结构加速度响应协方差和应变响应协方差参数以及基于贝叶斯估计的数据融合理论进行结构损伤判定和损伤位置识别,理论推导证明响应协方差参数是结构模态参数的函数,结构损伤会导致响应协方差参数的改变,当只使用结构损伤前后的响应... 使用结构加速度响应协方差和应变响应协方差参数以及基于贝叶斯估计的数据融合理论进行结构损伤判定和损伤位置识别,理论推导证明响应协方差参数是结构模态参数的函数,结构损伤会导致响应协方差参数的改变,当只使用结构损伤前后的响应协方差参数,不使用结构分析模型进行结构损伤识别时,损伤向量会受到激励位置、测试噪声和误差等的影响,所以使用贝叶斯数据融合理论,对来自多种传感器和多种测试环境下得到的多组损伤向量进行数据融合,以提高损伤识别的精度;利用一个七层框架结构进行包括单损伤和多损伤的多种损伤工况的数值模拟,研究所提方法的适用性和有效性,最后对简支钢梁进行实验验证,损伤位置附近的传感器所得到的损伤指标具有最大的损伤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识别 协方差 贝叶斯数据融合 加速度响应 应变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混合模式分层破坏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刘志明 陈静芬 +1 位作者 毛欢 陈君昱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45-557,共13页
本研究建立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合板混合模式弯曲破坏试件有限元模型,采用内聚力模型和黏结单元模拟复合材料界面层的力学行为,对现有复合材料层合板混合模式分层破坏试验进行数值模拟,预测与试验荷载-位移曲线吻合良好。根据已建立的... 本研究建立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合板混合模式弯曲破坏试件有限元模型,采用内聚力模型和黏结单元模拟复合材料界面层的力学行为,对现有复合材料层合板混合模式分层破坏试验进行数值模拟,预测与试验荷载-位移曲线吻合良好。根据已建立的有限元模型,探讨了内聚力模型的材料参数如界面单元刚度、界面破坏强度、断裂能以及单元尺寸、不同材料软化法则和材料破坏准则等对弯曲试件混合模式破坏试验数值模拟准确性和收敛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选择单元尺寸可保证数值模拟的精确性;合理选用材料软化法则和界面单元刚度对运算效率提高尤为关键;断裂能取值必须足够准确以获得合理的数值分析结果;界面极限强度的选择对运算结果影响微小。而材料破坏准则的选取对混合模式分层破坏数值模拟运算效率区别明显。研究结果为更有效地使用内聚力模型及黏结单元提供了参考指导作用。有利于工程师在进行复合材料层合板分层失效分析遇到收敛困难时,更好地选择相关参数和准则以保证数值计算的收敛性,精确性和运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内聚力模型 黏结单元 分层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位移响应协方差参数变化比和模式匹配的梁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李雪艳 赵志强 王立新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784-1791,I0028,共9页
使用结构位移响应参数进行结构损伤识别,首先推导和建立了位移响应协方差参数的解析公式,它是结构频率、振型和阻尼等模态参数的函数。通过理论推导发现,在一定损伤程度范围内,位移响应协方差参数变化比值只与损伤位置有关,受损伤程度... 使用结构位移响应参数进行结构损伤识别,首先推导和建立了位移响应协方差参数的解析公式,它是结构频率、振型和阻尼等模态参数的函数。通过理论推导发现,在一定损伤程度范围内,位移响应协方差参数变化比值只与损伤位置有关,受损伤程度的影响较小。结合模式匹配法,使用模态置信准则得到各种可能损伤状态下的置信准则值,找出变化比向量最匹配(置信准则值最大时所对应的损伤状态),即为识别出来的损伤。本文对一个三跨连续梁进行数值模拟来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通过算例发现:与损伤单元有关的位移响应协方差参数变化比值最大,相同损伤位置、不同损伤程度时,变化比向量之间具有大于0.99的置信准则值;而不同损伤位置、相同损伤程度的变化比向量之间的置信准则值则较低。最后进行了损伤工况研究,成功识别出了损伤位置,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对于实际工程结构,可以通过位移响应(或加速度积分得到位移)协方差参数变化比值的连续监测来预警结构损伤的发生。本文提出的方法无需结构模型,计算简便,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损伤识别 模式匹配法 位移响应协方差 脉冲响应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对称铺设复合材料层合板非线性后屈曲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张雅倩 刘轶轩 +2 位作者 吴泳芙 金福松 薛江红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78-787,共10页
基于层合板壳理论,考虑反对称铺设层合板的拉弯耦合效应和后屈曲过程中的非线性几何变形,推导了由应力函数和挠度表示的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后屈曲控制方程。引入无量纲参数对控制方程和边界条件进行无量纲化,以消除材料参数及几何尺寸对... 基于层合板壳理论,考虑反对称铺设层合板的拉弯耦合效应和后屈曲过程中的非线性几何变形,推导了由应力函数和挠度表示的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后屈曲控制方程。引入无量纲参数对控制方程和边界条件进行无量纲化,以消除材料参数及几何尺寸对分析结果的影响。采用摄动法将无量纲的非线性控制方程及边界条件展开成一系列非齐次线性摄动方程组,分析各阶摄动方程的通解与特解的构造,并逐次求解,建立了反对称铺设复合材料层合板受单向均布压力作用的临界屈曲荷载及后屈曲平衡路径的理论解。进而运用ABAQUS软件对复合材料层合板在面内压缩载荷作用下的屈曲和后屈曲进行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理论解与ABAQUS结果十分接近,验证了理论解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铺设角度、铺设层数和拉弯耦合效应等对层合板后屈曲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层合板的屈曲载荷受铺设角度与层数的影响较为显著,而拉弯耦合效应使板的屈后强度大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层合板 后屈曲 摄动法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偶应力理论微纳米Mindlin板的尺度效应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薛江红 何赞航 +3 位作者 夏飞 李泽嵘 金福松 杨鹏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40-751,共12页
基于偶应力理论,建立了适用于微纳米结构的Mindlin板理论.考虑横向剪切变形和材料的尺度效应并引入长度尺寸参数,推导了各向同性微纳米Mindlin板的本构方程.根据板的平衡条件,进一步推导出用位移函数和转角函数表示的板的屈曲和振动控... 基于偶应力理论,建立了适用于微纳米结构的Mindlin板理论.考虑横向剪切变形和材料的尺度效应并引入长度尺寸参数,推导了各向同性微纳米Mindlin板的本构方程.根据板的平衡条件,进一步推导出用位移函数和转角函数表示的板的屈曲和振动控制方程.通过对位移和转角变量进行空间和时间域上的分离,得出了四边简支(SSSS)和对边简支、对边固支(SCSC)两种边界情况下微纳米板的屈曲和振动问题的解析解.然后利用MATLAB软件进行算例分析,获得了不同尺寸参数、长宽比、厚长比等情况下板的临界屈曲荷载和固有频率.研究结果与已有文献中的结果以及ABAQUS有限元仿真解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不同参数下的三种方法得到的结果均十分接近.算例分析发现,尺度效应对屈曲载荷和固有频率都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应力 尺度效应 MINDLIN板理论 屈曲 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