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王越与新中国华侨高等教育的发展——以暨南大学的两度复校为例
1
作者 刘思亮 夏泉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11-117,共7页
王越,当代知名教育家、"百岁大学校长",1958-1970年、1978-1982年两度任"华侨最高学府"暨南大学副校长。他心系华侨高等教育发展,积极参与暨南大学的重建、复校工作,协助陶铸校长主持校务,还参与筹办暨南大学医学院... 王越,当代知名教育家、"百岁大学校长",1958-1970年、1978-1982年两度任"华侨最高学府"暨南大学副校长。他心系华侨高等教育发展,积极参与暨南大学的重建、复校工作,协助陶铸校长主持校务,还参与筹办暨南大学医学院,关心侨校教学科研与学生德育工作,为暨南大学在广州重建与复校作出重要贡献,在百年暨南史乃至新中国华侨高等教育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越 暨南大学 华侨高等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科院校同质化发展的归因及出路——基于大学治理和高校分类理论 被引量:9
2
作者 陈龙 方丽 颜海波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4-48,共5页
本科院校同质化发展,根本上是大学治理体系缺失所造成的问题之一,是高校利益相关者之间"多元利益和冲突"对高校办学目标和发展路径造成干扰的现实结果。要破解这一难题,构建大学治理体系是治本之策,也是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主... 本科院校同质化发展,根本上是大学治理体系缺失所造成的问题之一,是高校利益相关者之间"多元利益和冲突"对高校办学目标和发展路径造成干扰的现实结果。要破解这一难题,构建大学治理体系是治本之策,也是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院校 同质化发展 归因 出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地高校港澳学生教育质量影响机制研究——基于学习性投入理论视角
3
作者 郭腾军 孙清忠 梁玉岚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9-91,共13页
以学习投入理论为研究视角,从环境与个体互动的视域出发,探究院校环境和学习动力对内地高校港澳学生教育质量的影响路径。研究发现:在外部环境维度中,物质环境对内地高校港澳学生在校满意度影响最大,但物质环境不能解释学习动力和教育收... 以学习投入理论为研究视角,从环境与个体互动的视域出发,探究院校环境和学习动力对内地高校港澳学生教育质量的影响路径。研究发现:在外部环境维度中,物质环境对内地高校港澳学生在校满意度影响最大,但物质环境不能解释学习动力和教育收获;人际环境能够直接或间接影响内地高校港澳学生的教育收获和在校满意度;文化环境无法直接对教育收获和在校满意度产生影响,只能通过影响内地高校港澳学生的学习动力间接影响其教育收获和在校满意度。学习动力在提升内地高校港澳学生教育质量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研究结论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学习性投入理论研究,也为提升内地高校港澳学生教育质量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性投入理论 港澳学生 内地高校 教育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研究型大学学术委员会组织结构研究
4
作者 郭腾军 孙清忠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9-24,共6页
对我国94所研究型大学的学术委员会章程进行内容分析,探索其学术委员会的组织结构设计。结果显示,校、院两级学术委员会是我国研究型大学学术委员会纵向设置的主流;学术道德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学科建设委员会、师资队伍建设委员... 对我国94所研究型大学的学术委员会章程进行内容分析,探索其学术委员会的组织结构设计。结果显示,校、院两级学术委员会是我国研究型大学学术委员会纵向设置的主流;学术道德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学科建设委员会、师资队伍建设委员会和科学研究委员会是学术委员会常设的专门委员会;校学术委员会和学术分委会、专门委员会的指挥关系通常被表述为指导与监督;学术委员会一般被界定为校内最高学术机构,与学位评定委员会等组织的隶属关系和指挥关系普遍没有明确。另一方面,部分研究型大学学术委员会组织结构设置存在以下问题:校学术委员会角色功能定位不符合学术权力属性,校、院两级模式不利于学科交叉融合和多学科事务管理,“领导”“指导”概念不清导致内部指挥关系界定紊乱,外部关系未理顺、职责分工不明确造成各自为政或推诿扯皮现象。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将校学术委员会定位为学术事务的统筹机构,实行校、学部和学院三级学术委员会模式,坚持“等级-领导、业务-指导”关系确定原则,把学位评定委员会等组织整合为校学术委员会的专门委员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学术委员会 章程 组织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实验室—构建高水平科研平台 被引量:9
5
作者 刘思亮 夏泉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42-244,共3页
联合实验室的建设是提高我国大学科研实验室建设的一条重要的途径。暨南大学-香港大学脑功能与健康联合实验室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战略要求,以探索脑活动的基本规律及带有普遍意义的机制为共同目标... 联合实验室的建设是提高我国大学科研实验室建设的一条重要的途径。暨南大学-香港大学脑功能与健康联合实验室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战略要求,以探索脑活动的基本规律及带有普遍意义的机制为共同目标,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充分利用双方的技术、设备、人才和课题等条件,相互借鉴对方的管理经验,改革实验室原有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从而实现双方实验室的共赢提升。以暨南大学-香港大学脑功能与健康联合实验室为例,通过深入阐述联合实验室的运行机制、建设经验、实施意义以及建设成效,旨在为今后联合实验室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联合实验室 科研平台 科技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舆情强度评测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陈龙 《现代情报》 CSSCI 2014年第9期65-70,74,共7页
通过设置指标揭示影响高校舆情强度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分析各指标之间的联系和归属,构建高校舆情强度评测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和专家群判断法对各级指标进行赋权。同时根据各指标的内涵对高校舆情应对工作提出建议,以便高校充分... 通过设置指标揭示影响高校舆情强度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分析各指标之间的联系和归属,构建高校舆情强度评测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和专家群判断法对各级指标进行赋权。同时根据各指标的内涵对高校舆情应对工作提出建议,以便高校充分发挥该体系的预警、建议和统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学校 舆情强度 评测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事业化”到“企业化”:中共对党报经营管理的探索 被引量:5
7
作者 陈龙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8-154,共7页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将创办党报作为实践革命的主要途径,并在创办《向导》等报刊的过程中形成"传统党报型"经营管理体制。该体制为中共迅速建立遍布全国的党报网络提供了可以操作和推广的固定模式,但也存在党组织对党报过...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将创办党报作为实践革命的主要途径,并在创办《向导》等报刊的过程中形成"传统党报型"经营管理体制。该体制为中共迅速建立遍布全国的党报网络提供了可以操作和推广的固定模式,但也存在党组织对党报过度介入,党报缺少经济来源以维持和发展的缺陷。《新华日报》、《华商报》对于党报企业化经营管理的推崇,为新中国成立后党报的两次企业化改革积累了宝贵经验,经过多次反复,中共最终确立"事业化管理、企业化经营"的党报经营管理体制,为党报迅速发展壮大释放了改革红利和发展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党报 经营管理体制 事业化 企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校联盟卸任校长群体特征研究
8
作者 刘思亮 夏泉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3-111,共9页
九校联盟卸任校长在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鲜有研究使用实证资料对九校联盟卸任校长群体特征进行分析。文章对九校联盟卸任校长群体特征进行实证研究,对卸任校长个体特征、教育背景、学术背景、任职背景... 九校联盟卸任校长在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鲜有研究使用实证资料对九校联盟卸任校长群体特征进行分析。文章对九校联盟卸任校长群体特征进行实证研究,对卸任校长个体特征、教育背景、学术背景、任职背景、离职去向诸方面进行统计分析,探讨九校联盟卸任校长的群体特征,并据此提出对策建议:从单一到多元,组建背景多元的大学校长队伍;从集中到民主,优化大学校长的任命与退出机制;从短视效应到长远思维,实现校长任期的理性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校联盟 卸任校长 群体特征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城市办报研究的历史溯源、基本问题与路径创新 被引量:2
9
作者 陈龙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3-60,共8页
中国共产党办报模式存在着一种循环变化,即在"城市办报"与"农村办报"的两极之间"振荡"。从1921年至今,共经历了三轮循环反复的发展历程。这种"振荡"的产生,既取决于中共不同时期主要任务的变化... 中国共产党办报模式存在着一种循环变化,即在"城市办报"与"农村办报"的两极之间"振荡"。从1921年至今,共经历了三轮循环反复的发展历程。这种"振荡"的产生,既取决于中共不同时期主要任务的变化,也取决于中共活动区域的地理环境因素。"城市办报"等概念的引入为理解这种急剧变化的发生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城市办报 农村办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性投入视角下高职学生教育质量的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郭腾军 梁玉岚 李丹丽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6-92,共7页
基于学习投入理论,以“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调查”问卷为工具,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我国高职学生教育质量影响机制展开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校园物质环境对高职学生的在校满意度影响最大,但物质环境建设对高职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教... 基于学习投入理论,以“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调查”问卷为工具,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我国高职学生教育质量影响机制展开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校园物质环境对高职学生的在校满意度影响最大,但物质环境建设对高职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教育收获影响相对薄弱;校园文化环境通过影响高职学生的学习动力,间接对学生的学习收获和在校满意度产生积极作用;校园人际环境广泛影响高职学生的就读经历和体验;个体学习动力是影响高职学生成长发展的关键因素,据此提出提高高职学生教育质量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学生 教育质量 学习性投入 CC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越“工具论”:中国共产党办报事业发展逻辑的历史考察
11
作者 陈龙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6-106,共11页
中国共产党报刊发展存在"政党工具"、"社会公器"、"生产事业"这三种逻辑。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创立到1978年改革开放期间,中国共产党办报工作基本沿着"报刊是阶级斗争的一种工具"的逻辑展开,在... 中国共产党报刊发展存在"政党工具"、"社会公器"、"生产事业"这三种逻辑。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创立到1978年改革开放期间,中国共产党办报工作基本沿着"报刊是阶级斗争的一种工具"的逻辑展开,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官办官看"的困境和对报刊经济属性的排斥。要解决在新形势下办好党报,在保持党性的前提下不断增强党报的影响力的问题,关键在于实现中国共产党报刊三种发展逻辑的融合,在更加宏观的尺度实现党性与人民性、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办报事业 发展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