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随机振动下产品包装件动态响应的实验研究和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8
1
作者 王志伟 林深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223-229,共7页
实验研究了产品包装件在四种振动等级、三种约束方式下的随机振动特性,采用有限元法进一步分析固定约束方式下产品包装件的响应特性以及纸箱和衬垫的应力和变形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产品的加速度响应功率谱主要取决于共振区域的激励加速... 实验研究了产品包装件在四种振动等级、三种约束方式下的随机振动特性,采用有限元法进一步分析固定约束方式下产品包装件的响应特性以及纸箱和衬垫的应力和变形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产品的加速度响应功率谱主要取决于共振区域的激励加速度功率谱,包装起到了在共振区域的带通和放大作用。随着约束方式的加强,产品包装件共振频率增大,固定约束方式下的共振加速度功率谱峰值明显大于无约束和弹性约束方式下的共振加速度功率谱峰值。有限元计算得到的共振频率和产品加速度功率谱与实验结果较好吻合,产品加速度功率谱峰值对系统阻尼系数十分敏感。有限元法为物流随机振动环境作用下产品包装件的分析与设计提供了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振动 产品包装 功率谱密度 约束方式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振动下产品包装系统减振优化研究
2
作者 林聪 张元标 +1 位作者 陈俊菲 陆怡宇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49-1358,共10页
应用高级传递路径分析(ATPA)方法试验研究了随机振动不同振动等级下电脑主机包装件各缓冲衬垫到关键元件的振动传递特性,并进行了缓冲衬垫振动贡献分析与减振优化设计。结果表明:电脑主机两个关键元件的实测振动响应与ATPA方法的合成响... 应用高级传递路径分析(ATPA)方法试验研究了随机振动不同振动等级下电脑主机包装件各缓冲衬垫到关键元件的振动传递特性,并进行了缓冲衬垫振动贡献分析与减振优化设计。结果表明:电脑主机两个关键元件的实测振动响应与ATPA方法的合成响应一致,验证了ATPA方法的正确性;当各缓冲衬垫面积相同时,电脑主机关键元件同侧的两个缓冲衬垫对其加速度响应起决定作用,为关键缓冲衬垫;关键缓冲衬垫的面积影响着关键元件加速度响应PSD峰值大小和频率范围,随着关键缓冲衬垫面积的增加,关键元件加速度响应PSD峰值逐渐减小至饱和状态,共振峰形状变平滑,振动响应能量分散到更宽的频率范围。减振优化设计可保持非关键缓冲衬垫不变,只增加关键缓冲衬垫的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装动力学 随机振动 减振优化 ATPA 振动传递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流非高斯振动下的产品损伤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谢嘉琳 王志伟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45-656,共12页
公路运输过程中的冲击信号造成了物流随机振动的非高斯特性。为研究冲击成分对产品损伤的影响,对8条中型卡车和重型卡车实测道路信号进行了统计分析。将振动信号分为20%的高强度非高斯信号、60%的中等强度高斯信号和20%的低强度高斯信... 公路运输过程中的冲击信号造成了物流随机振动的非高斯特性。为研究冲击成分对产品损伤的影响,对8条中型卡车和重型卡车实测道路信号进行了统计分析。将振动信号分为20%的高强度非高斯信号、60%的中等强度高斯信号和20%的低强度高斯信号。使用有限元软件进行时域振动分析,计算各信号段的损伤占比。结果表明:振动过程中,非高斯信号蕴含了高强度的冲击信号,造成了绝大部分的损伤。中型卡车振动数据冲击幅值大、占比少,相对而言,重型卡车冲击幅值低、占比多。中型卡车高5%的冲击信号造成了90%以上的损伤;重型卡车20%的非高斯信号中除10%的冲击成分外还包含10%的较高幅值振动,其20%的非高斯信号造成的损伤约为80%或更高。在整个运输振动过程中,含量较少的冲击信号主导了损伤的累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振动 公路运输 非高斯 疲劳损伤 冲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托盘堆码包装单元随机振动响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志伟 曹燕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87-1197,共11页
散装货物的托盘堆码单元是常见的运输包装形式。实验研究散装货物托盘堆码单元在随机振动激励下的产品加速度响应规律,分析产品响应的机制,讨论激励谱型、振动等级、约束方式和产品位置的影响。结果表明:托盘堆码系统各层产品加速度响... 散装货物的托盘堆码单元是常见的运输包装形式。实验研究散装货物托盘堆码单元在随机振动激励下的产品加速度响应规律,分析产品响应的机制,讨论激励谱型、振动等级、约束方式和产品位置的影响。结果表明:托盘堆码系统各层产品加速度响应主要由一阶频率控制,底层产品还受到高阶频率的影响。激励谱型尤其是第一共振点附近的功率谱值会对单元的产品响应产生重要影响;当振动较大时,底层产品与上层产品的加速度响应特征明显不同,底层产品与支撑托盘或上层产品之间会出现分离,产生较大的冲击信号,导致底层产品加速度响应的超高斯分布;捆扎带的拉压性能不对称(非线性)导致了上层产品加速度响应信号的不对称及其分布的左偏态超高斯特性;拉伸膜缠绕裹包强化了捆扎带对单元的约束,有效抑制了产品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装工程 随机振动 运输包装 托盘堆码单元 加速度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装材料专业学位研究生五维一体化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5
5
作者 郭新华 林勤保 黄世清 《印刷与数字媒体技术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34,共6页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的主渠道,但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与产业需求脱节、校企协同育人制度执行缺乏监控、导师缺乏工程实践背景等问题突出。本研究依托校企合作项目积累经验以及省级、校级教...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的主渠道,但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与产业需求脱节、校企协同育人制度执行缺乏监控、导师缺乏工程实践背景等问题突出。本研究依托校企合作项目积累经验以及省级、校级教改项目支持,按照“创新理念、执行监控、强化师资、提升实践”的思路,在校企联合培养保障下探索形成了产(包装材料行业、企业)、教(教师+企业导师)、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研(产业技术服务)、育(立德树人)五维一体化包装材料方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新模式。本文提出的培养模式为印刷包装行业培养了专业创新人才,也打造了一支德才兼备、实践能力强、全面成长的师资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装材料 专业学位研究生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费者对食品包装材料安全的认知与使用行为研究 被引量:20
6
作者 许佩佩 陈默 +1 位作者 尹世久 王志伟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7-111,共5页
目的包装材料日益成为食品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对食品安全的重要影响却未引起足够重视。方法基于山东省1165个消费者样本数据,分析了消费者对常见食品包装材料安全性的认知与相关态度,研究了消费者的包装材料选择与使用行为。... 目的包装材料日益成为食品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对食品安全的重要影响却未引起足够重视。方法基于山东省1165个消费者样本数据,分析了消费者对常见食品包装材料安全性的认知与相关态度,研究了消费者的包装材料选择与使用行为。结果消费者对食品包装安全不够重视,难以有效获取相关知识与信息。结论消费者对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性缺乏鉴别能力,导致误用或滥用行为普遍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包装 安全 消费者认知 使用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部件耦合包装系统逆子结构分析一般性理论 被引量:13
7
作者 王军 王志伟 +1 位作者 卢立新 陈安军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8-62,共5页
建立多部件耦合包装系统动力学模型,建立其动力学分析的一般逆子结构方法,得到从系统水平传函反向计算各耦合部件水平传函及部件间耦合动刚度的理论公式,采用集总参数模型数值校验了所建立理论的正确性。研究结论为复杂系统动力学特性... 建立多部件耦合包装系统动力学模型,建立其动力学分析的一般逆子结构方法,得到从系统水平传函反向计算各耦合部件水平传函及部件间耦合动刚度的理论公式,采用集总参数模型数值校验了所建立理论的正确性。研究结论为复杂系统动力学特性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部件耦合系统 频率响应函数 逆子结构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递运输包装随机振动信号采集与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周浩 谭清方 王志伟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199-204,共6页
目的研究中国南方快递运输包装车辆的随机振动特性,为随机振动试验研究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实地采集快递运输包装终端配送车辆在实际工况中遭受的随机振动信号,通过经验模态分解,对各固有模态函数(IMF)的时域、功率谱密度、Hilbert时频谱... 目的研究中国南方快递运输包装车辆的随机振动特性,为随机振动试验研究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实地采集快递运输包装终端配送车辆在实际工况中遭受的随机振动信号,通过经验模态分解,对各固有模态函数(IMF)的时域、功率谱密度、Hilbert时频谱、Hilbert边际谱等进行分析。结果经验模态分解将运输包装随机振动信号按频率高低依次分解成若干IMF分量,前若干IMF分量代表原始信号中的高频瞬态振动信号,后若干IMF分量代表原始信号中的低频振动信号,进而实现高频与低频振动信号的有效分离。结论希尔伯特-黄变换适用于快递运输包装随机振动信号的分析研究,将在振动信号中间歇性的、加速度幅值较大且持续时间短暂的高频冲击信号进行分离,为运输包装随机振动信号模拟提供新思路,并对产品包装防护设计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输包装 希尔伯特-黄变换 随机振动 包装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托盘运输包装单元冲击响应的试验与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3
9
作者 王志伟 伍炼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124-131,198,共9页
通过试验与有限元分析(FEA)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蛋白粉罐托盘堆码包装单元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冲击响应特征,分析了不同约束方式和冲击位置对该系统响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该托盘堆码包装单元具有多个共振点,在100 Hz以内主要由前... 通过试验与有限元分析(FEA)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蛋白粉罐托盘堆码包装单元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冲击响应特征,分析了不同约束方式和冲击位置对该系统响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该托盘堆码包装单元具有多个共振点,在100 Hz以内主要由前三阶共振频率控制;薄膜加4条打包带约束方式下的二阶共振频率和三阶共振频率均大于6条打包带和4条打包带的约束方式,而6条打包带的约束方式和4条打包带的约束方式前三阶共振频率相接近;有限元计算得到的共振频率和产品加速度响应曲线趋势与试验结果较吻合,且冲击力载荷与最大响应位移以及最大响应加速度呈现非线性关系。有限元法可为物流冲击环境作用下产品包装件的分析与设计提供有效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响应 托盘堆码 有限元分析(FEA) 共振频率 约束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输包装随机振动疲劳曲线及加速振动试验技术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志伟 刘博 王立军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97-306,共10页
推导了运输包装三轴随机振动激励下产品上关注点的vonMises等效应力与激励加速度均方根值的关系,证明了关注点处材料应力疲劳曲线(σ⁃N曲线)和运输包装振动疲劳曲线(G_(rms)⁃T曲线)的等价性;针对两类工程上常用的Basquin型(幂函数型)和... 推导了运输包装三轴随机振动激励下产品上关注点的vonMises等效应力与激励加速度均方根值的关系,证明了关注点处材料应力疲劳曲线(σ⁃N曲线)和运输包装振动疲劳曲线(G_(rms)⁃T曲线)的等价性;针对两类工程上常用的Basquin型(幂函数型)和指数函数型损伤和疲劳模型,给出了其G_(rms)⁃T曲线形式,得到了基于G_(rms)⁃T曲线的运输包装加速随机振动时间压缩比,并通过产品模型有限元算例验证了其正确性。由于加速度易于分析和测量,因此基于G_(rms)⁃T曲线的运输包装加速随机振动试验技术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和进一步研究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振动 加速振动试验 运输包装 振动疲劳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谱型激励下包装件动态响应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志伟 房树盖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218-226,256,共10页
根据正弦扫频振动试验结果设置共振频率区域谱型相同、非共振频率区域谱型不同的两种加速度随机振动功率谱(PSD)激励。研究了非线性包装系统在3种约束、3种振动等级下,上述两种谱型激励对产品加速度响应和包装件动压力响应的影响。研究... 根据正弦扫频振动试验结果设置共振频率区域谱型相同、非共振频率区域谱型不同的两种加速度随机振动功率谱(PSD)激励。研究了非线性包装系统在3种约束、3种振动等级下,上述两种谱型激励对产品加速度响应和包装件动压力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同约束和激励等级条件下,两种激励谱在激励相同的区域产品加速度响应PSD基本一致,包装件动压力响应PSD也基本一致;当振动强度较高时,由于阻尼影响,共振点附近小范围内两种谱型激励的响应存在一定偏差;两种谱型激励的加速度响应概率密度分布大致相同,且加速度响应的均值、均方差、偏度和峭度均比较接近;两种谱型激励下动压力峰值分布存在一定差异,谱型1的动压力峰值分布更窄、更高,但两种谱型激励下动压力响应的均值、均方差、均值穿越次数、峰值数和带宽系数均比较接近;共振区域的激励控制了整个非线性包装系统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谱型 功率谱(PSD) 概率密度(PDF) 动压力 峰值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振动下包装件加速度响应的非高斯特征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志伟 刘远珍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41-47,共7页
研究了随机振动下包装件加速度响应的频域和时域特征,讨论了包装件跳动及缓冲材料非线性对包装件加速度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斯激励下,包装件的跳动是引起包装件加速度响应非高斯性的主要原因。无约束条件下,包装件出现明显跳动,加... 研究了随机振动下包装件加速度响应的频域和时域特征,讨论了包装件跳动及缓冲材料非线性对包装件加速度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斯激励下,包装件的跳动是引起包装件加速度响应非高斯性的主要原因。无约束条件下,包装件出现明显跳动,加速度响应概率密度分布呈现非高斯分布;在弹性和固定约束条件下,包装件跳动受到限制,当振动强度较大时,加速度响应分布与高斯分布有一定程度的偏离,在振动强度较小时,加速度响应分布符合高斯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振动 非高斯性 加速度响应 峭度 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输包装随机振动的加速度响应谱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松平 王志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37-46,共10页
正切型运输包装系统的加速度随机振动响应谱理论尚未进行系统研究,然而产品加速度响应是评价产品包装有效性的关键指标,而且很大一部分包装材料在一定变形范围内符合正切型的力-位移关系。将考虑关键部件的运输包装随机振动模型化为两... 正切型运输包装系统的加速度随机振动响应谱理论尚未进行系统研究,然而产品加速度响应是评价产品包装有效性的关键指标,而且很大一部分包装材料在一定变形范围内符合正切型的力-位移关系。将考虑关键部件的运输包装随机振动模型化为两自由度正切型包装系统,建立了系统的加速度响应谱求解方法,讨论了所提方法的适用范围,并采用数值模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加速度响应谱对于外激强度和系统参数的敏感性,分析了正切型系统的硬弹簧非线性效应。随着激励水平提高,由于正切型刚度“硬弹簧”非线性作用,从而使产品主体的一阶响应峰值点频率及关键件一阶、二阶响应峰值点频率向右偏移逐渐增大;存在一个最佳的系统非线性特征参数β*,使关键件的一阶响应峰值或响应总体能量最小;系统的阻尼比、频率比、关键部件与产品的质量比对响应起着十分明显的“多阶调频调节带宽”作用。所提方法不仅能够有效地预测产品主体和关键件的响应,也为包装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输包装 随机振动 关键部件 加速度响应 功率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啤酒瓶周转箱随机振动响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孙君 王志伟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59-771,共13页
实验研究不同加速度激励谱型、不同振动等级和不同约束方式下啤酒瓶周转箱的随机振动响应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处于周转箱中央位置的啤酒瓶加速度响应较大,周转箱约束方式对啤酒瓶加速度响应影响并不明显;两层啤酒瓶周转箱运输单元中顶... 实验研究不同加速度激励谱型、不同振动等级和不同约束方式下啤酒瓶周转箱的随机振动响应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处于周转箱中央位置的啤酒瓶加速度响应较大,周转箱约束方式对啤酒瓶加速度响应影响并不明显;两层啤酒瓶周转箱运输单元中顶层啤酒瓶的低阶共振振动被激发出来,顶层啤酒瓶的振动主要由低阶共振控制,底层啤酒瓶的振动主要由高阶共振控制。堆码啤酒瓶周转箱运输单元的随机振动响应主要与系统共振频率处的激励能量有关;随机振动下啤酒瓶和周转箱的加速度峰值分布更趋近于Weibull分布。研究结果对啤酒瓶周转箱的运输包装设计有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振动 啤酒瓶周转箱 功率谱密度 峰值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加速度谱型激励下非线性堆码包装系统的动力学响应 被引量:8
15
作者 房树盖 王志伟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86-1293,I0003,共9页
堆码包装系统通常是非线性系统,且在运输过程中存在包装件跳动现象,共振区域的激励对堆码包装系统的响应影响还需进一步探究。以两层堆码包装单元为研究对象,对无约束、弹性约束、固定约束这三种约束下的包装单元进行了扫频试验。根据... 堆码包装系统通常是非线性系统,且在运输过程中存在包装件跳动现象,共振区域的激励对堆码包装系统的响应影响还需进一步探究。以两层堆码包装单元为研究对象,对无约束、弹性约束、固定约束这三种约束下的包装单元进行了扫频试验。根据扫频试验结果设置共振区域附近激励谱型相同、非共振区域激励谱型不同的两种加速度随机振动功率谱激励,探讨了在三种约束、三种振动等级下,非线性堆码包装系统在上述随机振动激励下的振动响应的差别。研究结果表明,两种谱型激励下的振动响应比较接近。共振区域的激励决定整个非线性系统的响应,产品包装防护设计应重点关注共振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码包装 非线性系统 谱型 随机振动 概率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点耦合包装系统动态逆子结构理论试验验证 被引量:3
16
作者 洪翔 王军 +2 位作者 卢立新 王志伟 朱勇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4,54,共5页
将产品-包装-运载体系统作为整体考虑,建立了二级多点动态逆子结构理论与模型。推导了用系统水平FRF来预测部件水平FRF的表达式。用弹簧-质量块组成的实际模型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验证了用系统水平FRF预测部件水平FRF的可行性与准... 将产品-包装-运载体系统作为整体考虑,建立了二级多点动态逆子结构理论与模型。推导了用系统水平FRF来预测部件水平FRF的表达式。用弹簧-质量块组成的实际模型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验证了用系统水平FRF预测部件水平FRF的可行性与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子结构 多点耦合 产品包装运输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车辆-货物耦合作用的运输系统响应分析
17
作者 黄美琪 王志伟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06-1916,共11页
车辆运输是物流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车辆运输过程中的货物响应对运输包装设计有着重要意义。考虑货物与车辆底板的耦合作用,建立十一自由度车辆-货物耦合模型,对比三向响应之间的关系,研究不同公路等级及货物相关结构参数(载荷量、... 车辆运输是物流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车辆运输过程中的货物响应对运输包装设计有着重要意义。考虑货物与车辆底板的耦合作用,建立十一自由度车辆-货物耦合模型,对比三向响应之间的关系,研究不同公路等级及货物相关结构参数(载荷量、刚度、阻尼)对系统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车辆货物耦合作用显著影响系统响应;运输中转动造成的影响不可忽略;载货量减小、刚度增大、阻尼减小,货物的振动响应随之增加;路况越差,货物及底板的振动响应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振动 耦合 俯仰 侧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压缩和冲击下聚氨酯发泡塑料的能量吸收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立军 张岩 王志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4-48,共5页
基于聚氨酯发泡塑料的准静态压缩和落锤冲击试验,分析其在中低应变率下的力学性能和能量吸收性能,得到了该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和能量吸收图,研究了不同应变率和循环静动态试验对该材料缓冲性能的影响。随着初始应变率由2.56×10-3s... 基于聚氨酯发泡塑料的准静态压缩和落锤冲击试验,分析其在中低应变率下的力学性能和能量吸收性能,得到了该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和能量吸收图,研究了不同应变率和循环静动态试验对该材料缓冲性能的影响。随着初始应变率由2.56×10-3s-1(准静态)增加至4.01×101s-1、5.08×101s-1和5.68×101s-1,材料的应力和能量吸收明显增大,应变为0.4时动态应力分别比静态应力增加了54.34%、79.35%和114.49%,所吸收的能量分别比静态增加了18.98%、30.09%和65.74%。对同一试样先后进行五次循环准静态压缩或落锤冲击试验,与首次试验相比第二、三、四、五次试验应力和能量吸收明显下降,应变为0.4时静态应力分别下降了18.48%、32.97%、36.59%和39.49%,动态应力分别下降了20.81%、28.48%、34.75%和34.75%,准静态压缩能量吸收分别下降了24.54%、37.50%、40.74%和43.52%,落锤冲击能量吸收分别下降了15.30%、24.20%、30.25%和30.96%。中低应变率下,聚氨酯发泡塑料的应变率效应十分明显,循环准静态压缩和落锤冲击效应同样十分明显。循环试验达到一定次数后,材料缓冲性能基本保持不变,可用此数据作为缓冲包装设计的依据。研究结果对于聚氨酯发泡塑料的合理缓冲包装设计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发泡塑料 应变率 循环试验 应力-应变曲线 能量吸收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rms-N的非高斯加速随机振动理论方法的有限元验证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志伟 刘博 王立军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386-2394,I0006,共10页
为了研究真实运输环境下的产品加速随机振动问题,将已有文献提出的基于Grms-N(Grms为加速度均方根,N为循环次数)的产品加速随机振动试验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推导,通过引入非高斯修正因子法将该理论应用于非高斯激励下产品加速随机振动试... 为了研究真实运输环境下的产品加速随机振动问题,将已有文献提出的基于Grms-N(Grms为加速度均方根,N为循环次数)的产品加速随机振动试验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推导,通过引入非高斯修正因子法将该理论应用于非高斯激励下产品加速随机振动试验理论的研究。本文建立了单轴激励下产品的随机振动模型,通过有限元分析得到产品在指定峭度的非高斯激励下基础激励加速度均方根值和危险点响应等效应力均方根值之间的关系,分别从加速度和等效应力的角度计算了加速随机振动试验时间压缩比。结果表明,两种压缩比一致,得到了产品在非高斯激励下的振动特性,验证了本文提出的产品在非高斯激励下加速随机振动试验理论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度均方根值 运输包装 随机振动 加速试验 有限元分析 非高斯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次低强度冲击对蜂窝纸板缓冲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志伟 王立军 徐晨翼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41-445,8,共5页
针对多次低强度冲击缓冲包装材料局部损伤研究的不完善,本文首次研究了多次低强度冲击对蜂窝纸板缓冲性能的影响。首先对蜂窝纸板进行5cm高度下的低强度多次冲击,再进行80cm高度下较高强度的一次冲击,以模拟实际产品运输过程中的冲击与... 针对多次低强度冲击缓冲包装材料局部损伤研究的不完善,本文首次研究了多次低强度冲击对蜂窝纸板缓冲性能的影响。首先对蜂窝纸板进行5cm高度下的低强度多次冲击,再进行80cm高度下较高强度的一次冲击,以模拟实际产品运输过程中的冲击与跌落。通过实验获得了蜂窝纸板的载荷-位移曲线和能量吸收图。结果表明:1首次低强度冲击后蜂窝纸板出现屈曲和折叠,载荷-位移曲线出现屈曲峰值;受到重复冲击后折叠扩展,载荷-位移曲线由软弹簧变形阶段和平台阶段构成,屈曲现象不再明显,平台阶段的承载力比首次低强度冲击时的屈曲载荷下降了60%;随着低强度冲击次数的增加,蜂窝纸板在各次冲击时吸收的能量呈上升趋势;2蜂窝纸板剩余结构在经受较高强度冲击时,其载荷-位移曲线具有软弹簧变形阶段、平台阶段、密实化阶段的特征,平台阶段体现出明显的屈曲渐进过程;随着低强度冲击次数的增加,蜂窝纸板剩余结构在较高强度冲击时吸收的能量呈下降趋势。蜂窝纸板在经历多次低强度冲击后,虽有局部折叠,但仍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护产品的作用,是一种理想的缓冲结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窝纸板 冲击 载荷-位移曲线 能量吸收 缓冲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