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好爱情 现世困惑——解读《周渔的火车》 被引量:1
1
作者 文九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8-9,共2页
当时下的批评越来越忧虑物质对精神的僭越,人类主体正逐渐失去爱的能力时,《周渔的火车》的导演孙周却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为了爱可以飞蛾扑火、非死不止的人物形象,演绎了一段在理想与现实、困惑与挣扎中作出灵魂艰难决择的心路历程。周... 当时下的批评越来越忧虑物质对精神的僭越,人类主体正逐渐失去爱的能力时,《周渔的火车》的导演孙周却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为了爱可以飞蛾扑火、非死不止的人物形象,演绎了一段在理想与现实、困惑与挣扎中作出灵魂艰难决择的心路历程。周渔是在铁路边一个叫三明市的小城里长大的姑娘。她美丽、善良、多情。祖祖辈辈都是靠在瓷器上画画为生。她跟陈清的初次相识是在一个很普通的舞会上。在那个九十年代初期小城的舞厅里,大方、活泼、成熟的周渔在翩翩起舞着。而这不经意的一切,正如一个巨大的引力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渔的火车》 文学评论 陈清形象 爱情 理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当代题材的“苦难文学”与审美价值
2
作者 李运抟 李海燕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6-89,共4页
新时期当代题材的苦难文学,是指新时期以中国当代社会性苦难为审美对象的创作。它们对苦难的描述,揭示了中国当代社会某些根本矛盾与普遍问题,体现出对人的基本权利及生命价值的尊重,显示着文学的良知和社会责任感。它们破除了“社会主... 新时期当代题材的苦难文学,是指新时期以中国当代社会性苦难为审美对象的创作。它们对苦难的描述,揭示了中国当代社会某些根本矛盾与普遍问题,体现出对人的基本权利及生命价值的尊重,显示着文学的良知和社会责任感。它们破除了“社会主义没有悲剧”的神话,证明中国当代文学存在严重的伪现实主义现象。它们也表现出不同的审美态度,总体上具有文学史意义、严肃文学意义和社会现实意义等多种审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 苦难文学 审美态度 审美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时间判断商补二则
3
作者 刘卫宁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58-158,共1页
恒公七年《经》(118页):“七年春二月己亥。”杨注谓:“此年仍建丑,……此实周正之三月,夏正之二月。”按:杨注:“此年仍建丑,”此不误;又谓:“此实周正之三月,夏正之二月。”则误矣。此年实建丑,所谓“春二月”实际应该... 恒公七年《经》(118页):“七年春二月己亥。”杨注谓:“此年仍建丑,……此实周正之三月,夏正之二月。”按:杨注:“此年仍建丑,”此不误;又谓:“此实周正之三月,夏正之二月。”则误矣。此年实建丑,所谓“春二月”实际应该是周正春三月,夏正之正月,殷正则二月矣。以周历比殷历早一个月,殷历比夏历早一个月故也。周历与夏历原相差两个月。杨注以周正之三月当夏正之二月,二者仅差一个月,误。此处1981年初版时原谓:“此实周正之三月,夏正之四月。”误。修订版改“四月”为“二月”。再误。而同年《传》“七月春”,杨注谓:“此年仍建丑,疑是夏正三月时事,于丑正为四月。”此则不误。此处虽与上事不同,但都于同一页中,此处既知夏正与丑正(殷正)相差一月,上例则误夏正周正也相差一月,一页之中。前后矛盾如此。亦失察之过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左传注》 时间判断 杨伯峻 商补 周正 杨注 周历 夏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是一个不断尝试的过程
4
作者 文九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6-7,共2页
今夏由迪斯尼电影公司推出的《海底总动员》在全国引起了轩然反应。该片的英文原名是《Finding Nemo》,即在寻找尼莫的冒险旅途中发生的一系列海底生物总动员的可喜可感的事情,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展现的如何利用爱与勇气去战胜与克服怯懦... 今夏由迪斯尼电影公司推出的《海底总动员》在全国引起了轩然反应。该片的英文原名是《Finding Nemo》,即在寻找尼莫的冒险旅途中发生的一系列海底生物总动员的可喜可感的事情,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展现的如何利用爱与勇气去战胜与克服怯懦、胆小,如何争取属于自己的幸福与自由,如何与同伴相处相交等重要的人生课程。作为一部卡通片,它仅仅通过父亲寻找儿子和儿子争取生存与自由两条交叉而简单的线索而展开,但它向观众所传达的内涵却又是十分丰富的。片中的主角尼莫(Nem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公司 海底生物 尼莫 莫林 人物形象 鼓起勇气 野鬼 卡罗 广州暨南大学 小丑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茶》无法预测爱情——分裂的都市女性形象解读
5
作者 胡传吉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4-5,共2页
吴芳喋喋不休地说:我有个朋友,能从一杯茶预测一个人的爱情。比较文学女硕士吴芳不停地相亲,不是因为爱情,其实也不是因为吴芳所说的想把自己嫁出去,相亲也许是一种等待,不是等待爱情,也许是等待自己从噩梦中醒过来,也许是在等待自己从... 吴芳喋喋不休地说:我有个朋友,能从一杯茶预测一个人的爱情。比较文学女硕士吴芳不停地相亲,不是因为爱情,其实也不是因为吴芳所说的想把自己嫁出去,相亲也许是一种等待,不是等待爱情,也许是等待自己从噩梦中醒过来,也许是在等待自己从焦虑的情绪中摆脱出来,是等待自己与自己重遇的一刻,等待那个沉重故事的释放……可绝对不是为了等吴芳口中所说的婚姻。绿茶不是预测,只是为了叙说,叙说女硕士的枯燥苦闷自持,诉说欲清还浊的混乱。绿茶成为自言自语的习惯,相亲成为吴芳呼吸的空气。这也许是张元的叙事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女性 形象解读 一杯茶 赵薇 淑德 残酷性 姜文 分裂性 女性世界 性压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期待中寻觅……——《巫山云雨》观感
6
作者 曾锦标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2-3,共2页
曾经因为片名的魅惑性色彩和迷雾般深邃,便以为其叙说的不是一个肉体纠缠的情欲故事,就是一段机关重重的现代传奇,或者便是一次诗意盎然的山水行游。影片《巫山云雨》所弥散出来的想象和意识,给了我们太多的遐思妙想,使我们尽可能充分... 曾经因为片名的魅惑性色彩和迷雾般深邃,便以为其叙说的不是一个肉体纠缠的情欲故事,就是一段机关重重的现代传奇,或者便是一次诗意盎然的山水行游。影片《巫山云雨》所弥散出来的想象和意识,给了我们太多的遐思妙想,使我们尽可能充分调动自己的智慧去竭力诠释它的字面意义,想象其可能出现的种种场景,然而观看之后,才发现此前的设想都只不过是场随时都可能会飘逝而去的梦幻,只供人追忆而已;影片中甚至没有摇曳流动的长镜头、光影迷离的画面造型以及夸张而矫饰的构图;它平淡、朴实,甚至有些流于呆滞,它只是用平实得不能再平实的画面和语调,记录着巴山蜀水那笼罩着的细如梦幻的雾气,零乱而又错落的小城店铺和宅院,以及巫山城里人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单调生活画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巫山云雨 生活画面 诗意盎然 第六代导演 真实影像 边缘人 逝者 茫茫人海 目光接触 象征符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继承与颠覆——论莎士比亚《罗密欧与茱丽叶》的电影改编 被引量:1
7
作者 莫小青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0-12,共3页
本文主要通过比较两部电影《西城故事》、《后现代激情版罗密欧与茱丽叶》与莎士比亚原著《罗密欧与茱丽叶》,指出后现代的电影工业对于古典文本的改编是继承与颠覆两者具有。后现代文化对传统文学的继承是抓住了人类共有的情感元素。... 本文主要通过比较两部电影《西城故事》、《后现代激情版罗密欧与茱丽叶》与莎士比亚原著《罗密欧与茱丽叶》,指出后现代的电影工业对于古典文本的改编是继承与颠覆两者具有。后现代文化对传统文学的继承是抓住了人类共有的情感元素。它的颠覆则是以后现代文化来重现原有的主题。因此后现代并不是对传统单纯的解构,而是重整传统文学使之重获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改编 后现代社会 罗密欧 电影工业 爱情故事 后现代文化 暴力美学 玛利亚 电影作品 现代电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的文学批评观——广东青年文学批评家十人谈
8
作者 张奥列 郭小东 +7 位作者 陈志红 陈剑晖 贾益民 潘智彪 何龙 谭加洛 李挺奋 陈实 《学术研究》 1986年第5期88-91,共4页
张奥列(作家协会广东分会):当今文学批评,已经同哲学、美学紧紧融合,具有宏观的气度,思辨的色彩。批评回到了自身,不再是创作的附庸。它具有独立的意识,自身的价值。但是,文学批评的这种良好的发展态势,是否又潜藏着某种令人思虑的东西... 张奥列(作家协会广东分会):当今文学批评,已经同哲学、美学紧紧融合,具有宏观的气度,思辨的色彩。批评回到了自身,不再是创作的附庸。它具有独立的意识,自身的价值。但是,文学批评的这种良好的发展态势,是否又潜藏着某种令人思虑的东西呢?文学批评观的多元,是批评个性的寻求。今天,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批评模式,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去进行文学批评。可以是宏观的,也可以是微观的;可以是鉴赏评判的,也可以是哲学思辨的;可以远距离审视,也可以近身切入。但不管何种方法,都离不开批评的研究对象——创作本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批评 文艺批评 批评家 批评观 文学作品 批评个性 思维方式 文学创作 发展态势 批评对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