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抑郁症葡萄糖代谢失衡机制及其中医药研究的思考 被引量:5
1
作者 李晓娟 马庆宇 +1 位作者 邱文琪 陈家旭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56-862,共7页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精神疾病。抑郁作为一种生物-心理-社会交互致病的疾病,其发病机制至今仍未达成一致。近年来,抑郁症和糖尿病伴发或共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日益增多,使得葡萄糖代谢特别是中枢葡萄糖代谢、胰岛...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精神疾病。抑郁作为一种生物-心理-社会交互致病的疾病,其发病机制至今仍未达成一致。近年来,抑郁症和糖尿病伴发或共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日益增多,使得葡萄糖代谢特别是中枢葡萄糖代谢、胰岛素抵抗在抑郁症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受到关注。中医"肝"和"脾"是生理上相互依赖,病理上相互影响的两个藏象系统。大量研究证实,中医肝—脾互为病理的核心生物学内涵是"情志—能量网络的失衡",其与抑郁症葡萄糖代谢失衡机制有相通之处。因此,需要将中医肝脾互为病理的生物学内涵与现代医学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为进一步探索抑郁症发病机制、寻找抑郁症中医药补充替代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葡萄糖代谢肝 脾情志-能量网络逍遥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甲基化及其在中医证候研究中运用研究进展探析 被引量:7
2
作者 李晓娟 邱文琪 +4 位作者 刘玥芸 吴佳佳 严志祎 侯雅静 陈家旭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984-1988,共5页
DNA甲基化研究的是基因在核苷酸序列不变的情况下DNA发生的天然修饰。目前,DNA甲基化在生物医药领域运用集中在研究疾病全基因组DNA甲基化的特点、规律以及寻找疾病的DNA甲基化生物标记物。本文在系统综述DNA甲基化研究技术的基础上,归... DNA甲基化研究的是基因在核苷酸序列不变的情况下DNA发生的天然修饰。目前,DNA甲基化在生物医药领域运用集中在研究疾病全基因组DNA甲基化的特点、规律以及寻找疾病的DNA甲基化生物标记物。本文在系统综述DNA甲基化研究技术的基础上,归纳和分析了DNA甲基化技术在中医证候生物学基础研究中运用的现状,提出了从全基因组DNA甲基化作为切入点来筛选中医证候生物标志物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甲基化 中医证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逍遥散抗抑郁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3
作者 吴佳佳 卞庆来 +1 位作者 丁凤敏 陈家旭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6-119,共4页
抑郁症是目前高发的一种慢性和危及生命的精神疾病,逍遥散是其常用的治疗方剂,大量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已证实其有确切的抗抑郁效果,其抗抑郁的作用机制也在广泛研究当中。从逍遥散抗抑郁的临床应用、逍遥散抗抑郁的作用机制这两方面阐... 抑郁症是目前高发的一种慢性和危及生命的精神疾病,逍遥散是其常用的治疗方剂,大量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已证实其有确切的抗抑郁效果,其抗抑郁的作用机制也在广泛研究当中。从逍遥散抗抑郁的临床应用、逍遥散抗抑郁的作用机制这两方面阐述逍遥散抗抑郁作用的研究现状,研究发现逍遥散可用于多种类型抑郁症的治疗或辅助治疗,比如产后抑郁症、轻中度抑郁症、围绝经期抑郁症等等,逍遥散的抗抑郁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水平、调控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 HPA)、调节细胞因子抑郁质免疫炎症反应、提高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表达水平、调节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恶唑丙酸(α-amino-3-hydroxy-5-methyl-4-isoxazole-propionicacid receptor, AMPA)受体水平改善神经可塑性,以及调节“微生物-肠-脑”轴等多种途径实现。通过对近10年有关逍遥散治疗抑郁症的研究的总结和归纳分析,发现逍遥散抗抑郁的临床研究缺乏多中心、大样本、高质量的临床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其次,逍遥散抗抑郁作用的机制研究太宽泛而不够深入,逍遥散对于每一条途径都有其调节作用,但能否影响多种途径间的相互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挖掘。故此,以期为逍遥散抗抑郁的深入研究提供更多思路,为逍遥散的研发提供更多方向和选择,充分展现中医药临床治疗的优势及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逍遥散 抗抑郁 作用机制 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心绞痛无合并疾病时四诊分布特征及证候要素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周旋 王彬 +3 位作者 方格 任琦 何美莹 李先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9期1908-1912,共5页
目的:研究冠心病心绞痛无合并疾病四诊分布特征及证候要素,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本底资料。方法:以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于2016年10月—2018年3月多中心观察了1158例,其中无合并疾病患者117例(10.10%),有合并疾病患者1041例(89.90... 目的:研究冠心病心绞痛无合并疾病四诊分布特征及证候要素,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本底资料。方法:以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于2016年10月—2018年3月多中心观察了1158例,其中无合并疾病患者117例(10.10%),有合并疾病患者1041例(89.90%),采用描述性和多元统计分析研究无合并疾病患者的四诊分布特征及证候要素。结果:①频数分析:频率分布超过20%的症状,其频数由高到低依次为:胸闷,胸痛,舌质紫黯,舌下脉络青紫,面色晦黯,生瘀点瘀斑,身重,疲乏,脉滑,口唇青紫等34个症状;②因子分析:证候要素由高到低依次为:痰湿>痰湿血瘀>气虚>气滞阴虚、火热>气虚痰湿>气虚血瘀。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无合并疾病时四诊分布特征常见10个表现为:胸闷,胸痛,舌质紫黯,舌下脉络青紫,面色晦黯,生瘀点瘀斑,身重,疲乏,脉滑,口唇青紫,证候要素归纳为痰湿,痰湿血瘀,气虚,气滞阴虚,火热,气虚痰湿,气虚血瘀,为临床辨证论治冠心病心绞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无合并疾病 证候要素 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异病同治”探讨小金丹在乳腺增生症的应用 被引量:9
5
作者 吴佳佳 陈家旭 +1 位作者 肖飞 裴学军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9期2241-2244,共4页
乳腺增生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乳腺良性疾病,目前,现代医学对乳腺增生症并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案。近年研究发现疽证名方小金丹(胶囊)对乳腺增生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因此,基于“异病同治”理论,探讨小金丹(胶囊)在乳腺增生症中的应用,一方面... 乳腺增生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乳腺良性疾病,目前,现代医学对乳腺增生症并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案。近年研究发现疽证名方小金丹(胶囊)对乳腺增生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因此,基于“异病同治”理论,探讨小金丹(胶囊)在乳腺增生症中的应用,一方面可以全面认识和理解小金丹治疗乳腺增生症的机制,另一方面有助于拓展“异病同治”思想在临床实践中的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病同治 小金丹(胶囊) 乳腺增生症 乳癖 疽证 思想 应用 经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疽辨治的讨论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晓娟 王方方 +4 位作者 侯雅静 马庆宇 陈家旭 肖飞 裴学军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9期2263-2266,共4页
阴疽作为一种外科性疮疡疾病,涉及临床病种较多、范围较广,历来没有统一的定义。本文通过系统梳理阴疽的历史源流和病因病机,重点归纳和总结阴疽的辨证方法和治疗现状,为阴疽在现代临床上的辨证论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阴疽 整体辨证 局部辨证 阴阳辨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疽证论治现代疾病及小金丹应用延展专题介绍
7
作者 侯雅静 刘玥芸 +2 位作者 李晓娟 陈家旭 肖飞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9期I0001-I0002,共2页
阴疽是一类病情缓慢的阴性疮疡疾病的总称,其研究涵盖范围广,如附骨疽、脱疽、痒痈、流痰、流注、乳癖、瘤、癌等。中医理论认为阴疽的产生通常是因阳虚或气血不足,加之外感六淫,或七情内伤,或饮食不节,导致寒痰凝结,气血瘀滞,进而化为... 阴疽是一类病情缓慢的阴性疮疡疾病的总称,其研究涵盖范围广,如附骨疽、脱疽、痒痈、流痰、流注、乳癖、瘤、癌等。中医理论认为阴疽的产生通常是因阳虚或气血不足,加之外感六淫,或七情内伤,或饮食不节,导致寒痰凝结,气血瘀滞,进而化为阴毒,内损筋骨、脏腑,其形成的病理因素为气、血、寒、痰、瘀。《黄帝内经》所言:“疽为五脏之毒”可以理解为阴疽的产生多伴有脏腑的虚损,脏腑功能不调会加重病情发展。当五脏功能不调,正气亏虚,感染寒、痰、湿等性阴的外邪,则易凝滞气血形成瘀邪,正气亏虚推动无力,无法鼓邪外出则酿瘀成脓,渐成阴疽之证,其损耗涉及心、脾、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 小金丹 专题 论治 气血不足 《黄帝内经》 脏腑功能 病情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