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的容量变化,微电网原有的供电结构发生改变,使得潮流大小、方向和功率结构发生变化,对快速检测和定位微电网中的短路故障区域提出了挑战。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低压交流微电网模型;通过高...随着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的容量变化,微电网原有的供电结构发生改变,使得潮流大小、方向和功率结构发生变化,对快速检测和定位微电网中的短路故障区域提出了挑战。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低压交流微电网模型;通过高尺度小波能量谱算法对微电网与大电网公共连接点(point of common coupling,PCC)处检测到的电流进行分解,提取适应不同容量情况的短路故障特征值,实现了不同容量下微电网短路故障的早期检测;利用小波能量谱特征结合基于正交最小二乘法(orthogonal least square,OLS)的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RBF)神经网络算法提出一种适用于不同容量微电网的短路故障区域定位方法,并进行仿真验证;在此基础上设计并网模式微电网短路故障保护硬件系统,并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所设计的保护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地同时实现并网模式下交流微电网短路故障的早期检测与区域定位。展开更多
建设零碳微网供水供电系统是推动海岛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但随着时间增加,储能老化对其储存电量与运行功率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为了提高海岛微电网规划结果的可靠性,提出一种考虑储能动态老化特性的独立海岛零碳微网电-水协同规划...建设零碳微网供水供电系统是推动海岛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但随着时间增加,储能老化对其储存电量与运行功率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为了提高海岛微电网规划结果的可靠性,提出一种考虑储能动态老化特性的独立海岛零碳微网电-水协同规划方法。首先,建立电化学储能与氢储能的精细化物理模型,分析储能老化对其运行效率的影响。其次,引入淡水制备系统,以微网总投资运维成本最小为目标建立独立海岛零碳微网电-水协同规划模型。为了提高模型求解速度,将规划问题拆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以固定的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为基础优化最小投资成本下的储能系统容量,下层以上层计算出的储能系统装机容量为基础重新规划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然后,采用交替方向乘子法(alternating direction method of multipliers,ADMM)进行迭代求解,直至投资总成本收敛获得最优海岛规划方案。最后,通过对福建省某海岛进行仿真分析,验证所提模型的合理性及方法的有效性。展开更多
为应对当前全球能源危机,提出一种氢能证书交易体系架构以期鼓励对新型清洁能源氢能的应用。该氢证体系建立在碳权交易体系上,将氢能在制备与储运过程中减少1 t CO_(2)排放量的凭证记为1本氢证,氢证价值等价于在碳交易市场中1 t CO_(2)...为应对当前全球能源危机,提出一种氢能证书交易体系架构以期鼓励对新型清洁能源氢能的应用。该氢证体系建立在碳权交易体系上,将氢能在制备与储运过程中减少1 t CO_(2)排放量的凭证记为1本氢证,氢证价值等价于在碳交易市场中1 t CO_(2)排放额的价值,同时该氢证还体现对氢能源生产、储存、运输和应用等领域氢能源技术和应用的专业能力认证。氢证的交易是一次性的,可以直接在氢证市场以拍卖形式或在交易所对氢证进行出售;或是可流入碳交易市场进行交易,氢证与碳交易市场的CO_(2)排放配额具有相同效力,购得1本氢证可获得1 t CO_(2)排放配额。在氢证交易体系下优化风电辅以电网功率制氢加氢一体站运行,达到系统收益最大化。算例结果表明在氢能生命周期评估中考虑碳排放,通过使用氢能证书可以为氢能源在碳交易市场中的参与提供支持和便利。该氢证交易体系具有可行性,通过对氢能产业的经济激励,促进氢能生态链发展以及可再生能源消纳,缓解未来碳市场所面临的由配额紧缩带来的清缴碳排放额压力,为其在电制氢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展开更多
文摘随着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的容量变化,微电网原有的供电结构发生改变,使得潮流大小、方向和功率结构发生变化,对快速检测和定位微电网中的短路故障区域提出了挑战。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低压交流微电网模型;通过高尺度小波能量谱算法对微电网与大电网公共连接点(point of common coupling,PCC)处检测到的电流进行分解,提取适应不同容量情况的短路故障特征值,实现了不同容量下微电网短路故障的早期检测;利用小波能量谱特征结合基于正交最小二乘法(orthogonal least square,OLS)的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RBF)神经网络算法提出一种适用于不同容量微电网的短路故障区域定位方法,并进行仿真验证;在此基础上设计并网模式微电网短路故障保护硬件系统,并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所设计的保护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地同时实现并网模式下交流微电网短路故障的早期检测与区域定位。
文摘建设零碳微网供水供电系统是推动海岛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但随着时间增加,储能老化对其储存电量与运行功率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为了提高海岛微电网规划结果的可靠性,提出一种考虑储能动态老化特性的独立海岛零碳微网电-水协同规划方法。首先,建立电化学储能与氢储能的精细化物理模型,分析储能老化对其运行效率的影响。其次,引入淡水制备系统,以微网总投资运维成本最小为目标建立独立海岛零碳微网电-水协同规划模型。为了提高模型求解速度,将规划问题拆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以固定的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为基础优化最小投资成本下的储能系统容量,下层以上层计算出的储能系统装机容量为基础重新规划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然后,采用交替方向乘子法(alternating direction method of multipliers,ADMM)进行迭代求解,直至投资总成本收敛获得最优海岛规划方案。最后,通过对福建省某海岛进行仿真分析,验证所提模型的合理性及方法的有效性。
文摘为应对当前全球能源危机,提出一种氢能证书交易体系架构以期鼓励对新型清洁能源氢能的应用。该氢证体系建立在碳权交易体系上,将氢能在制备与储运过程中减少1 t CO_(2)排放量的凭证记为1本氢证,氢证价值等价于在碳交易市场中1 t CO_(2)排放额的价值,同时该氢证还体现对氢能源生产、储存、运输和应用等领域氢能源技术和应用的专业能力认证。氢证的交易是一次性的,可以直接在氢证市场以拍卖形式或在交易所对氢证进行出售;或是可流入碳交易市场进行交易,氢证与碳交易市场的CO_(2)排放配额具有相同效力,购得1本氢证可获得1 t CO_(2)排放配额。在氢证交易体系下优化风电辅以电网功率制氢加氢一体站运行,达到系统收益最大化。算例结果表明在氢能生命周期评估中考虑碳排放,通过使用氢能证书可以为氢能源在碳交易市场中的参与提供支持和便利。该氢证交易体系具有可行性,通过对氢能产业的经济激励,促进氢能生态链发展以及可再生能源消纳,缓解未来碳市场所面临的由配额紧缩带来的清缴碳排放额压力,为其在电制氢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