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绿证碳排联合交易的电解铝企业参与电碳市场决策方法
1
作者 贾宏杰 徐畅 +4 位作者 靳小龙 穆云飞 余晓丹 杨家全 唐万鑫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4174-4183,I0045-I0050,共16页
随着全球气候问题的日益严重,减少碳排放量已成为全球各国的共同目标。电解铝企业作为能源消耗大户,其碳排放占比很高,亟需在不影响电解铝生产的前提下降低其碳排放。绿证-碳排联合交易作为一种新型的市场化减排手段,为电解铝企业参与电... 随着全球气候问题的日益严重,减少碳排放量已成为全球各国的共同目标。电解铝企业作为能源消耗大户,其碳排放占比很高,亟需在不影响电解铝生产的前提下降低其碳排放。绿证-碳排联合交易作为一种新型的市场化减排手段,为电解铝企业参与电-碳市场提供了新的机遇。为此,该文将探讨电解铝企业如何在参与需求响应的情况下,利用绿证-碳排联合交易这种新型市场机制进行决策,从而同时提升其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首先介绍电解铝的生产流程及其参与需求响应的模型和收益模型;其次,研究阶梯式碳交易和绿色证书交易市场原理,重点介绍绿色证书碳减排机理,提出绿证-阶梯碳交互机制,通过绿色证书联动碳交易与绿证交易,实现碳交易与绿色证书交易联动的电解铝企业节能减碳目的;最后,以电解铝企业总收入最大为目标,构建考虑碳交易与绿色证书交易交互的电解铝企业参与电-碳市场模型。算例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降低了电解铝企业的碳排放成本,增加了企业的总收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铝负荷 碳交易 绿色证书交易 需求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化学接枝改性的聚丙烯电缆绝缘性能强化方法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忠磊 赵帅 +1 位作者 殷一凡 杜伯学 《绝缘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4,共14页
聚丙烯(PP)绝缘是环境友好型可回收电缆绝缘材料的重要发展方向。但等规PP绝缘存在低温模量高、韧性差、断裂伸长率低的问题,通过共混或共聚方法在PP绝缘中引入弹性体虽可实现其力学性能的优化,但也导致其绝缘性能的严重下降。为此,本... 聚丙烯(PP)绝缘是环境友好型可回收电缆绝缘材料的重要发展方向。但等规PP绝缘存在低温模量高、韧性差、断裂伸长率低的问题,通过共混或共聚方法在PP绝缘中引入弹性体虽可实现其力学性能的优化,但也导致其绝缘性能的严重下降。为此,本文综述了基于化学接枝改性的电缆绝缘性能强化方法的研究进展。首先对比分析了极性小分子、高能电子/光子捕获型小分子、自由基清除型小分子三类接枝单体对电缆绝缘空间电荷积聚、击穿、电树枝劣化等介电性能的影响规律及作用机理,并提出了化学接枝单体的优选方法。然后对溶液接枝、熔融接枝、固相接枝、悬浮接枝、辐射接枝等不同接枝改性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总结了聚丙烯电缆绝缘化学接枝改性方法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化学接枝改性PP电缆绝缘材料的发展及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电缆绝缘 接枝改性 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力储能船舶的海上能源岛电力外送技术经济分析
3
作者 张力沛 刘玉涵 +3 位作者 徐宪东 徐弢 岳菁鹏 梁晓兵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796-2806,I0008-I0010,共14页
能源岛汇集外送被认为是未来海上风电开发的重要模式。目前,海缆长距离输电成本高、陆上接入点受限、故障修复时间长,而电转燃料通过船舶外送的模式又存在转换效率低、海上占地大等问题。为此,提出了基于电力储能船舶的海上能源岛电力... 能源岛汇集外送被认为是未来海上风电开发的重要模式。目前,海缆长距离输电成本高、陆上接入点受限、故障修复时间长,而电转燃料通过船舶外送的模式又存在转换效率低、海上占地大等问题。为此,提出了基于电力储能船舶的海上能源岛电力外送技术。首先,设计了以功率变换为核心的电气化能源岛技术架构;进而提出了考虑风电消纳、供需平衡、灵活外送、航道运输的海上能源岛电力外送方案技术经济评价方法;最后,基于中国南海某岛及周边资源特性,剖析了不同传输距离下所提能源岛电力外送方案的可行性,同时给出了影响该方案技术经济性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船舶外送策略能源传输效率和平准化上岸电能成本对离岸距离和风电容量呈负相关,对单船储能容量呈正相关;电力储能船舶在应对150~200 km风电外送时,当传输能效标准为80%时,平准化上岸电能成本可低至0.46元/kWh,比高压交流(high voltage alternating current,HVAC)、高压直流(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HVDC)和分频输电(fractional frequency transmission system,FFTS)3种海缆模式均具有更好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远海风电 能源外送 电力储能船舶 电气化能源岛 海上航道 技术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新能源强不确定性的交直流配电网鲁棒强化学习电压控制方法
4
作者 赵倩宇 庞丽 +3 位作者 黎翔 王守相 郭陆阳 韩照洋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51-864,共14页
针对高渗透强不确定性新能源接入下状态变化快、系统观测数据时效性和准确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鲁棒深度强化学习(RDRL)的交直流配电网多时间尺度鲁棒电压控制方法.首先,针对机械式与电子式设备的不同调度特点,建立了交直流配电网快... 针对高渗透强不确定性新能源接入下状态变化快、系统观测数据时效性和准确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鲁棒深度强化学习(RDRL)的交直流配电网多时间尺度鲁棒电压控制方法.首先,针对机械式与电子式设备的不同调度特点,建立了交直流配电网快慢时间尺度结合的电压控制模型.其次,设置防御智能体负责对可控设备的调度,设置攻击智能体降低防御智能体获得的奖励,提高控制方法的鲁棒性.基于此,构建状态-对抗性马尔可夫决策过程(SA-MDP)模型,应用分支决斗Q网络(BDQ)、软演员评论家(SAC)和多智能体SAC(MASAC)算法求解该决策问题,防御智能体和攻击智能体按照同步训练异步学习进行交替对抗训练,使防御智能体学习到最优控制策略.最后,仿真算例和扩展算例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实现了去模型化快速求解,能够在0.1 s内做出最优决策,平均电压偏差仅为0.41%,同时在5种不同扰动下的鲁棒性得到有效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配电网 不确定性 鲁棒性 马尔可夫决策过程 深度强化学习 多时间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电网连续调控需求的集群温控负荷灵活性恢复控制
5
作者 和学豪 周寒英 +3 位作者 马朋飞 蔡云帆 陈卓 徐宪东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21,共10页
为解决温控负荷参与电网连续调控过程中会发生负荷同步问题,提出一种考虑电网连续调控需求的集群温控负荷灵活性恢复控制方法。首先,根据集群温控负荷负荷同步现象的成因,提出多样性指标以描述集群TCL温度状态丰富和均匀程度。然后,根... 为解决温控负荷参与电网连续调控过程中会发生负荷同步问题,提出一种考虑电网连续调控需求的集群温控负荷灵活性恢复控制方法。首先,根据集群温控负荷负荷同步现象的成因,提出多样性指标以描述集群TCL温度状态丰富和均匀程度。然后,根据多样性指标的特征提出集群温控负荷多样性恢复控制算法,结合高耗能温控负荷过程工艺的约束和控制方法以及参与电网互动的频率控制策略,形成计及多样性恢复的高耗能温控负荷集群调控方法。最后,通过仿真验证所提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恢复控制 集群温控负荷 灵活性 需求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暂态极性比较的分布式光伏配电网快速方向判据新方法
6
作者 李晔 贾娜 +3 位作者 何佳伟 李斌 牟锐 赵汉卿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7123-7135,I0009,共14页
随着配电网接入分布式光伏容量与占比的不断提升,保护反方向故障时下游光伏供给故障电流能力不断增强,从而导致线路电流保护灵敏度降低甚至误动。引入方向判据能够有效解决配电线路电流保护在高比例分布式光伏接入以后的反向误动问题。... 随着配电网接入分布式光伏容量与占比的不断提升,保护反方向故障时下游光伏供给故障电流能力不断增强,从而导致线路电流保护灵敏度降低甚至误动。引入方向判据能够有效解决配电线路电流保护在高比例分布式光伏接入以后的反向误动问题。为此,该文首先评估传统功率方向保护的适用性。分析发现,工频下光伏电源阻抗呈容性,而线路阻抗呈感性,导致基于测量阻抗角特征的功率方向保护判据随着配电网接入光伏容量增大而出现不正确动作问题。进一步,揭示计及光伏影响的正反向故障暂态电压电流极性特征差异,并据此提出一种适用于高比例分布式新能源接入、基于暂态电压电流极性比较的方向判据新方法,仅基于单端量信息即可快速可靠地辨识故障方向。最后,仿真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性能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比例分布式光伏接入 功率方向元件适用性 暂态电压电流极性 故障方向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零碳建筑的多维度综合评价方法
7
作者 陈志君 李智革 +2 位作者 覃惠玲 何承瑜 王丹 《全球能源互联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42-551,共10页
为实现电力行业低碳转型目标,提出一种面向零碳供电所的多维度综合评价方法。通过分析外部政策、技术发展、地理环境、经济发展及社会认知等影响因素,构建包含清洁能源发电、终端负荷用电、建筑系统等8类一级指标和42个二级指标的综合... 为实现电力行业低碳转型目标,提出一种面向零碳供电所的多维度综合评价方法。通过分析外部政策、技术发展、地理环境、经济发展及社会认知等影响因素,构建包含清洁能源发电、终端负荷用电、建筑系统等8类一级指标和42个二级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指标权重计算方面,结合熵权法与改进CRITIC法,更加全面地挖掘指标的信息无序性、数据离散程度和相关性等特征,采用平均差均值比替代标准差衡量指标变异性,降低数据分布偏倚的影响。方案评价方面,引入耦合协调度改进传统VIKOR法,通过量化指标间协同效应实现决策过程的优化。通过对中国南方地区某零碳供电所实际工程案例进行分析,验证了改进CRITIC法处理指标数据分布偏倚的优势,以及改进VIKOR法反映指标协同效应的优势,并针对较差方案提出改进措施。研究结果为推动零碳供电所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并为电力系统低碳化路径优化提出了可操作的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碳供电所 多维度综合评价 平均差均值比 改进CRITIC法 耦合协调度 改进VIKOR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端直流分区互联电网的改进潮流算法
8
作者 王一振 裴艾斐 +3 位作者 盛浩 徐翔 宗家兴 王之谦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25年第21期140-148,共9页
潮流计算是多端直流分区互联电网优化调控的基础。然而,目前的交直流潮流算法未充分考虑多端直流分区互联电网耦合特性,内存需求大、求解效率低,不能适应多端直流分区互联电网快速优化控制的需要。为此,文中提出基于直流电网线性潮流的... 潮流计算是多端直流分区互联电网优化调控的基础。然而,目前的交直流潮流算法未充分考虑多端直流分区互联电网耦合特性,内存需求大、求解效率低,不能适应多端直流分区互联电网快速优化控制的需要。为此,文中提出基于直流电网线性潮流的多端直流分区互联电网改进潮流算法。首先,分析电压源型换流器的稳态模型和控制特性。在此基础上,进行功率站交流分区潮流计算,得到功率站注入直流电网的功率。其次,进行直流电网快速线性潮流计算,得到电压站公共连接点的状态信息。然后,进行电压站交流分区潮流计算。改进潮流算法无须交直流循环迭代,实现了交直流潮流解耦计算。最后,通过理论和算例分析表明,改进算法在保持良好收敛性和通用灵活性的前提下,提高了计算效率。小规模系统潮流计算效率可提高30%以上。随着电网规模的增大,计算效率可提高6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电网 多端直流分区 电压源型换流器 潮流 公共连接点 解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故障相相间电流的有源配电网新型电流差动保护方法
9
作者 王洋 赵若阳 +4 位作者 李大勇 黄家凯 金尧 郑郅彦 陈晓龙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25年第21期109-120,共12页
为解决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or,DG)接入配电网导致传统保护难以适用的问题,基于故障相相间电流,提出一种适用于有源配电网的新型电流差动保护方法。首先,考虑不同类型DG在低电压穿越期间的控制策略,分析了DG以T形接入和专线... 为解决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or,DG)接入配电网导致传统保护难以适用的问题,基于故障相相间电流,提出一种适用于有源配电网的新型电流差动保护方法。首先,考虑不同类型DG在低电压穿越期间的控制策略,分析了DG以T形接入和专线接入两种形式接入配电网的故障特性,揭示线路两侧保护装置量测的相电流和故障相相间电流随故障位置变化的规律。其次,根据区内外故障时故障特性差异,利用线路两侧保护装置量测的故障相相间电流信息构造新型电流差动保护判据。在此基础上,改进动作量和制动量计算方式,使二者降低通信同步性要求。最后,基于PSCAD仿真平台搭建了10 kV有源配电网模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易行,在不同DG容量、不同故障位置和不同故障类型的工况下,相较于传统基于正序电流的电流差动保护方法受到DG输出影响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电源 电流差动保护 有源配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