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黏弹性人工边界的成层地基中海上风机地震响应分析
1
作者 陈志波 刘海波 +3 位作者 曹光伟 何奔 曾旭明 潘生贵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1-300,308,共11页
我国近海地震频发,地震作用对海上风电基础与风机结构的稳定性影响大。为了准确有效地计算海上风电结构地震动力响应,该文根据波动理论和斯奈尔定律,推导了基于黏弹性人工边界的三维成层土地震等效节点力计算公式,并验证了其准确性。在... 我国近海地震频发,地震作用对海上风电基础与风机结构的稳定性影响大。为了准确有效地计算海上风电结构地震动力响应,该文根据波动理论和斯奈尔定律,推导了基于黏弹性人工边界的三维成层土地震等效节点力计算公式,并验证了其准确性。在此基础上,以福建莆田某风电场地基为例,建立5 MW风机-单桩-成层海床三维一体化数值分析模型,进行了地震作用下的海上风电动力响应分析。研究表明:当地震发生时,地基中不同位置的土体响应不同,对于浅层桩周土体,距离桩基越近,土体加速度响应越小,桩基会对浅层桩周土体的加速度有一定抑制作用;桩基对不同深度的土层剪应变影响也相差较大。对于风机结构而言,最大位移发生在塔架顶部,最大加速度和最大应力发生在塔架中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弹性人工边界 等效节点力 成层地基 单桩式海上风电 地震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径效应对大豆粗脲酶固化砂土效果的影响
2
作者 赖汉江 刘润明 +1 位作者 陈志波 崔明娟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5-32,共8页
基于大豆粗脲酶的生物固化技术是岩土工程领域新兴起的一种新型环保的地基处理技术,其固化均匀性是推进该技术在实际工程应用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而土体粒径是其中一个重要影响因素。选取13种不同粒径的砂土并采用自提取的大豆粗... 基于大豆粗脲酶的生物固化技术是岩土工程领域新兴起的一种新型环保的地基处理技术,其固化均匀性是推进该技术在实际工程应用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而土体粒径是其中一个重要影响因素。选取13种不同粒径的砂土并采用自提取的大豆粗脲酶液,通过开展脲酶渗滤试验、砂柱固化试验和扫描电镜测试,分析土体粒径效应对基于大豆粗脲酶固化砂土效果的影响,并对其影响机制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土体颗粒粒径对大豆粗脲酶液中脲酶的迁移与吸附有显著影响,土体粒径小有利于脲酶的吸附,但土体粒径过小(比如小于0.425mm)会导致大多吸附的脲酶集中在土体的中上部区域;土体粒径过大(比如大于4.750mm)则又不利于脲酶在土体的中上部区域吸附。两种工况均易导致生物固化不均匀。除脲酶吸附量外,土体粒径效应对基于大豆脲酶生物固化效果的影响还与土体内孔隙尺寸、单位土体内颗粒接触数等因素有关。土体粒径越大,颗粒间孔隙尺寸越大,颗粒接触数少,不利于有效碳酸钙晶体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固化 粒径效应 大豆粗脲酶液 固化效果 影响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岗岩风化土孔压静力触探(CPTU)数据特征及风化状态划分
3
作者 彭功勋 许韬 陈志波 《广东土木与建筑》 2024年第6期11-17,共7页
文章梳理了基于孔压静力触探测试(CPTU)进行土分类的主要方法,以及国内主要规范的应用情况,指出当前缺乏针对花岗岩风化土的CPTU数据特征研究。对广州地区3个工程项目的花岗岩风化土CPTU测试数据,对照CPTU数据曲线的基本特征,分别用土... 文章梳理了基于孔压静力触探测试(CPTU)进行土分类的主要方法,以及国内主要规范的应用情况,指出当前缺乏针对花岗岩风化土的CPTU数据特征研究。对广州地区3个工程项目的花岗岩风化土CPTU测试数据,对照CPTU数据曲线的基本特征,分别用土类指数法、线性分类法和水运工程分类法进行分类,发现主体数据利用土类指数法可通过Q_(tn)~F_(r)图中lgQ_(m)=2.2-1.8×lgF_(r)分界线的位置关系,可基本判定土体是否属于花岗岩风化土;通过线性分类法的Bq~qT土分类图能较好地判定花岗岩风化土的土性特点,但会把一部分含粗颗粒较多的粉质黏土或黏土判定为砂土;水运工程分类法中的Q_(tn)~F_(r)图在花岗岩风化土风化状态划分中有较好的参考作用,残积土、全风化和强风化之间的界线大约为Q_(tn)=59和109。研究表明CPTU可以用于区分花岗岩风化土和一般沉积土,也可以用于花岗岩风化土风化程度的划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压静力触探测试(CPTU) 花岗岩风化土 土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基纤维素钠改良土强度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李熙 江世雄 +5 位作者 陈垚 翁孙贤 王重卿 陈志波 郭学文 戴梦兰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22年第6期55-60,共6页
边坡防护工程中常使用无机胶凝材料(水泥、石灰等)作为黏合剂、固化剂以改善土体的力学性能,但无机材料的过度使用对自然生态环境带来巨大负担。羧甲基纤维素钠(CMC)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生物高分子聚合物,同样具有改善土体结构、提高力学... 边坡防护工程中常使用无机胶凝材料(水泥、石灰等)作为黏合剂、固化剂以改善土体的力学性能,但无机材料的过度使用对自然生态环境带来巨大负担。羧甲基纤维素钠(CMC)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生物高分子聚合物,同样具有改善土体结构、提高力学强度的性能。通过向粉质黏土中掺入CMC,研究了CMC对黏性土的改良效果及规律。结果表明:在粉质黏土中加入CMC能有效提高其抗剪强度。对比了湿法和干粉两种处理方式,干法拌和直接掺入CMC后的改良土强度能获得更高的提升。研究了CMC掺入量、含水量、养护时间等对CMC改良土的影响;当CMC掺入量为2%、控制含水率为15%时,对土体强度的提高幅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土 羧甲基纤维素钠(CMC) 直剪试验 抗剪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