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字纹斜槽式水稻育秧播种排种器优化设计与试验
1
作者 刘大为 秦锋 +3 位作者 王志鹏 谢方平 李旭 龚明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9-109,共11页
[目的]针对现有水稻育秧播种排种器作业效率较低、高速作业时存在播种均匀性差导致播种合格指数偏低等问题,难以满足当前南方地区早稻毯状苗常规稻育秧播种的农艺要求,为改善传统机械直槽式排种器在高速作业时用种量较大、排种器的脉动... [目的]针对现有水稻育秧播种排种器作业效率较低、高速作业时存在播种均匀性差导致播种合格指数偏低等问题,难以满足当前南方地区早稻毯状苗常规稻育秧播种的农艺要求,为改善传统机械直槽式排种器在高速作业时用种量较大、排种器的脉动效应导致秧盘内稻种分布不均等问题,研究设计了一种人字纹斜槽式水稻育秧播种排种器。[方法]使用SOLIDWORKS三维软件对该播种装置关键结构进行设计,采用力学分析法对排种器充种充种特性进行研究并分析计算了人字纹斜槽倾角的最优数值。以常规稻湘早籼32为试验材料,确定以播种装置的排种轮转速、秧盘输送速度、种箱开度为试验因素,以播种合格率及空格率为性能评价指标,开展单因素和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试验。[结果]各因素对评价指标播种合格率与空格率影响的主次顺序为排种轮转速、种箱开度和秧盘输送速度,获得各因素最优参数组合为:排种轮转速为22.3r∙min^(-1),秧盘输送速度0.37m∙s^(-1),种箱开度29.9mm,该条件下排种器播种合格率94.36%,播种空格率为1.67%。[结论]以湘早籼32、中早35和黄华占3种常规稻作为试验品种,对比改进前后排种器的播种性能,结果表明改进后的人字纹斜槽式排种器满足常规稻毯状苗撒播的技术要求,研究结果可为水稻机械化育秧播种排种器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水稻育秧播种 人字纹斜槽式 性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玉米籽粒联合收获机清选装置参数优化与试验
2
作者 刘志 季邦 +2 位作者 王修善 范荣巍 谢方平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91-802,共12页
【目的】针对南方丘陵地区玉米籽粒联合收获机在清选作业中籽粒含杂率和清选损失率偏高的问题,通过优化清选装置结构和工作参数,提升清选效率,降低籽粒含杂率和清选损失率。【方法】对清选装置的工作原理进行了系统分析,并针对尾部逐稿... 【目的】针对南方丘陵地区玉米籽粒联合收获机在清选作业中籽粒含杂率和清选损失率偏高的问题,通过优化清选装置结构和工作参数,提升清选效率,降低籽粒含杂率和清选损失率。【方法】对清选装置的工作原理进行了系统分析,并针对尾部逐稿器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以鱼鳞筛为主体结构的风机转速、振动频率和鱼鳞筛开度参数可调的玉米清选试验台。通过单因素试验,选取风机转速、振动频率和鱼鳞筛开度作为主要影响因素,以籽粒含杂率和清选损失率为评价指标,确定了各因素的最佳参数范围。随后,采用三因素三水平响应曲面试验,建立了各因素与评价指标之间的回归数学模型,并利用Design Expert 13.0软件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出最佳参数组合。最后,将优化后的参数应用于清选试验台和4YZ-2玉米联合收获机,分别进行了验证试验和田间试验,以评估优化效果。【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风机转速、振动频率和鱼鳞筛开度对清选性能具有显著影响。最佳参数范围为:风机转速1500~1700 r/min、振动频率540~580 r/min、鱼鳞筛开度16~20 mm。响应曲面试验进一步优化了参数组合,得出最佳参数为:风机转速1604.3 r/min、振动频率540.0 r/min、鱼鳞筛开度18.1 mm,此时对应的籽粒含杂率与清选损失率分别为2.21%和0.9%。将此参数取整后的验证试验结果显示,最佳参数组合下的籽粒含杂率与清选损失率分别为2.304%和0.73%。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当籽粒含水率为27.8%时,籽粒含杂率为2.13%,清选损失率为0.98%。【结论】验证试验和田间试验结果与回归模型的预测值较为接近,表明所建立的回归模型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优化结果有效。本研究通过优化清选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参数,降低了籽粒含杂率和清选损失率,为玉米籽粒联合收获机清选性能的改善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籽粒联合收获机 清选装置 参数优化 籽粒含杂率 清选损失率 鱼鳞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8n的轻量化辣椒花目标检测方法
3
作者 匡敏球 李旭 +5 位作者 陈熵 刘大为 向阳 刘峰 吴艳华 谢方平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98-207,共10页
辣椒花目标检测是机械授粉的基础,为提高自然环境下辣椒花目标检测的精度,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v8n的轻量化辣椒花目标检测模型YOLOv8n-Chili Flower。首先,在Neck层引入高效多尺度轻量化注意力机制模块EMA(efficient multi-sca... 辣椒花目标检测是机械授粉的基础,为提高自然环境下辣椒花目标检测的精度,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v8n的轻量化辣椒花目标检测模型YOLOv8n-Chili Flower。首先,在Neck层引入高效多尺度轻量化注意力机制模块EMA(efficient multi-scale attention),提升模型对辣椒花特征的识别能力,从而增强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其次,在模型的Backbone层将C2f模块替换为GSConv(group separable convolution)模块,减少不必要的信息冗余,防止特征信息丢失,在提高注意力机制模块效果的同时,降低了模型的复杂度;最后,采用WIoU(weighted intersection over union)损失函数替换CIoU(complete intersection over union)损失函数,优化回归损失的计算,并引入平滑项更准确地计算边界框的重叠度,实现模型更精确匹配辣椒花的形状和分布,从而加快了模型收敛并提高检测精度。结果表明,YOLOv8n-Chili Flower模型的召回率和平均精度均值分别为94.6%和95.9%,较原始YOLOv8n模型分别提升了0.9和0.6个百分点,浮点计算量、参数量和模型大小分别为7.2 G、2.39 M和5.0 MB,较原模型分别降低了12.20%、20.60%和20.63%。与YOLOv5s、YOLOv7tiny、YOLOv8s和YOLOv9主流模型相比,改进模型能够更好地平衡平均精度均值和轻量化,将改进模型部署至NVIDIA Jetson AGX Orin计算平台上开展真实场景测试,正确检测率和检测帧率分别为83.25%和99.02帧/s,具有较好的正确检测率和检测速度。该研究可为辣椒机械授粉的花朵实时检测和轻量化部署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OLOv8n 目标检测 辣椒花 EMA注意力机制 GSConv模块 WIoU损失函数 轻量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猪粥状饲料的黏附及静态沉淀特性
4
作者 钱怀源 刘浩宇 +3 位作者 黄天赐 李卓 谢方平 邬备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3-101,共9页
【目的】测定生猪粥状饲料(以下简称“粥料”)在不同温度、不同含水率条件下的黏附特性和静态沉淀特性。【方法】以3种品牌的仔猪和母猪饲料共6种颗粒饲料为原料,计算其含水率后加入定量的水和饲料搅拌均匀配制成粥料,在不同温度和含水... 【目的】测定生猪粥状饲料(以下简称“粥料”)在不同温度、不同含水率条件下的黏附特性和静态沉淀特性。【方法】以3种品牌的仔猪和母猪饲料共6种颗粒饲料为原料,计算其含水率后加入定量的水和饲料搅拌均匀配制成粥料,在不同温度和含水率条件下,利用相关试验装置,进行粥料容重、黏度、黏附力、黏附质量和静态沉淀特性测定试验。【结果】室温条件下,当含水率从70%增加到90%时,粥料的平均容重从1.084 g/cm^(3)降至0.983 g/cm^(3),黏附力从2.66 N降至0.08 N,平均黏附质量从85.90 g降至1.50 g。当含水率从75%增加到90%时,粥料平均黏度从33.04 Pa·s降至0.46 Pa·s。对于含水率为80%的粥料,当温度从60℃降至20℃时,粥料平均黏度从11.08 Pa·s增加到16.13 Pa·s。随着含水率的升高,各品牌粥料的静态沉淀特性变化趋势较为接近,均出现较为明显的料水分层现象,但悬浮层高度存在差异。【结论】粥料黏附特性和静态沉淀特性参数的测定,可为饲料生产加工、贮藏运输及饲喂环节配套机械的关键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粥状饲料 容重 黏附特性 黏附力 沉淀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作物联合收获机独立调节式凹板筛设计与试验
5
作者 康家鑫 王修善 +3 位作者 谢方平 侯杰 李奇 刘安稳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21,共11页
为提升不同作物机械收获作业性能,改善脱出物与清选气流的匹配程度,该研究设计了一种独立调节式凹板筛,主要由长凹板筛、短凹板筛、电缸以及控制系统组成,长、短凹板筛之间装有密封橡胶,电缸控制凹板筛调节脱粒间隙,从而改变物料内部搓... 为提升不同作物机械收获作业性能,改善脱出物与清选气流的匹配程度,该研究设计了一种独立调节式凹板筛,主要由长凹板筛、短凹板筛、电缸以及控制系统组成,长、短凹板筛之间装有密封橡胶,电缸控制凹板筛调节脱粒间隙,从而改变物料内部搓擦作用强度,使其与气流场分布相匹配。为验证装置的通用性以及工作性能,以大豆为试验材料,以收获机的喂入量、前后滚筒长度比、前滚筒转速、滚筒转速差、左前脱粒间隙、前间隙差、左后脱粒间隙、后间隙差为影响因素,以破碎率、损失率和含杂率为评价指标进行响应面优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大豆收获的最优参数组合为:喂入量3.4 kg/s,前后滚筒长度比1:2,前滚筒转速443 r/min,滚筒转速差93 r/min,左前脱粒间隙22.7 mm,前脱粒间隙差5.4 mm,左后脱粒间隙18.6 mm,后脱粒间隙差3 mm,此时破碎率为2.64%,损失率为1.12%,含杂率为1.97%。采用相同试验方法分别以玉米、水稻为试验材料进行试验,结果显示玉米收获的最优参数组合为:喂入量3.7 kg/s,前后滚筒长度比1:2,前滚筒转速400 r/min,滚筒转速差134 r/min,左前脱粒间隙25 mm,前脱粒间隙差3.9 mm,左后脱粒间隙20.1 mm,后脱粒间隙差5.7 mm,对应的评价指标分别为2.08%、0.85%、0.97%。水稻收获的最优参数组合为:喂入量3.5 kg/s,前后滚筒长度比1:1,前滚筒转速455 r/min,滚筒转速差为62 r/min,左前脱粒间隙21.7 mm,前脱粒间隙差10 mm,左后脱粒间隙15 mm,后脱粒间隙差1.3 mm,对应的评价指标分别为1.12%、0.81%、1.16%,与传统脱粒分离装置相比,作业性能均有所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收获机 独立调节式凹板筛 脱粒间隙 响应面优化 设计与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蔬菜育苗自动叠盘装置优化与控制系统设计
6
作者 匡敏球 李旭 +5 位作者 伍硕祥 刘青 黄烁荣 龚明 刘大为 谢方平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0-254,共15页
【目的】针对现有自动叠盘装置振动冲击大、叠盘整齐度不稳定的问题,优化现有蔬菜叠盘装置的关键部件结构,包括增加育苗盘调平机构、减振机构和宽度可调的流利条及挡板,提升蔬菜育苗流水线不同尺寸育苗盘的叠盘性能,并设计基于MCGS和PL... 【目的】针对现有自动叠盘装置振动冲击大、叠盘整齐度不稳定的问题,优化现有蔬菜叠盘装置的关键部件结构,包括增加育苗盘调平机构、减振机构和宽度可调的流利条及挡板,提升蔬菜育苗流水线不同尺寸育苗盘的叠盘性能,并设计基于MCGS和PLC的自动叠盘装置控制系统和人机交互界面。【方法】该系统以200SmartPLC为核心控制器,结合光电传感器检测育苗盘位置信息,驱动电缸实现育苗盘的自动叠盘。分别以主传送带速度为0.1,0.18,0.26 m/s,主副传送带速度差分别为0.04,0.16,0.28 m/s,和用于茄果类蔬菜育苗的135孔穴、160孔穴和200孔穴泡沫育苗盘为试验因素和水平,以叠盘成功率和整齐度为试验指标开展叠盘正交试验。【结果】育苗流水线播种环节在450盘/h的生产率下,自动叠盘装置在主传送带速度为0.1m/s、主副传送带速度差为0.04m/s,以及200孔穴尺寸育苗盘时,叠盘效果最佳,叠盘成功率为100%,叠盘整齐度为2.08mm2。为验证叠盘装置的适应性,对瓜类和绿叶类蔬菜育苗常用的50孔穴和128孔穴泡沫育苗盘进行试验,叠盘成功率均为100%,叠盘整齐度的偏差值分别为0.78mm2和0.74mm2。【结论】优化后的蔬菜育苗自动叠盘装置叠盘作业效果好,控制系统稳定,可满足蔬菜育苗流水线自动叠盘控制要求,有效提升了育苗质量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苗 叠盘装置 泡沫育苗盘 整齐度 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卧式油菜割晒机横向差速输送装置设计与优化
7
作者 李自皓 罗海峰 +3 位作者 王修善 李园 张晟 童学权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86-504,共19页
【目的】油菜分段收获包括割晒作业和捡拾脱粒2个阶段,具有损失率低、适收期长、油菜籽品质好等优点;为解决卧式油菜割晒机割晒作业排禾过程中茎秆与铺放台分离不彻底、易拥堵,以及铺放过程中茎秆铺放角度差异大等问题。根据油菜的种植... 【目的】油菜分段收获包括割晒作业和捡拾脱粒2个阶段,具有损失率低、适收期长、油菜籽品质好等优点;为解决卧式油菜割晒机割晒作业排禾过程中茎秆与铺放台分离不彻底、易拥堵,以及铺放过程中茎秆铺放角度差异大等问题。根据油菜的种植方式、生物特性以及割晒要求,采用差速链齿式输送方式设计一种卧式油菜割晒机横向差速输送装置。【方法】该卧式油菜割晒机采用履带式联合收割机行走系统作为动力底盘,横向差速输送装置挂接于联合收割机输送槽上,能一次完成切割、输送、铺放等工序;对差速输送链、拨齿、仿形铺放台等关键部件进行结构设计,实现茎秆与铺放台有效分离和稳定放铺;对油菜横向输送、侧向抛离等过程进行运动学分析,建立铺放过程数学模型,明确影响油菜茎秆铺放角的关键因素。【结果】基于EDEM构建了油菜茎秆割晒作业过程仿真模型,以拨齿速比、铺放台倾角、前进速度为因素,以茎秆铺放角为评价指标,开展了Box-Behnken仿真试验,以茎秆铺放角最小为目标构建了优化目标函数,并运用Design-Expert软件求解得到最佳参数组合为:拨齿速比1.12、铺放台角度22.38°、前进速度1.09m/s,最优铺放角为9.54°。【结论】在最优参数组合下,油菜茎秆平均铺放角为10.82°,与理论值的相对误差为11.82%,平均铺放宽度和平均铺放厚度为810mm、649mm,铺放宽度变异系数和铺放厚度变异系数为8.2%、9.7%,割晒作业过程顺畅、无堵塞,可满足实际收获要求。该研究可为卧式油菜割晒机输送装置结构设计与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油菜 割晒机 分段收获 差速输送 ED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摘锭采棉头弧形阶段式刮棉装置的研制
8
作者 孙奎 唐永飞 +1 位作者 谢方平 伍涛 《新疆农机化》 2025年第3期61-64,共4页
针对采棉机现有刮棉装置采净率低、含杂率高的问题,本文对采收过程中摘锭运动轨迹进行分析,结合刮棉装置作业原理,设计了一种水平摘锭式采棉头用弧形阶段式刮棉装置,包括棉道挡板和设置于棉道挡板内表面的刮棉板。试验结果表明,应用了... 针对采棉机现有刮棉装置采净率低、含杂率高的问题,本文对采收过程中摘锭运动轨迹进行分析,结合刮棉装置作业原理,设计了一种水平摘锭式采棉头用弧形阶段式刮棉装置,包括棉道挡板和设置于棉道挡板内表面的刮棉板。试验结果表明,应用了该装置的铁建4MZD-6采棉打包机采净率可达96%,含杂率低于6%,均优于国家标准,对提高棉花机械化收获质量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棉机 刮棉装置 采棉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机插秧同步智能侧深施肥装置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7
9
作者 张雅蓉 谢方平 +3 位作者 符志勇 郑鹏 刘大为 王修善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3年第8期51-55,共5页
从国内外典型的水稻施肥机具分析研究入手,对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装置的典型结构、工作原理、关键部件、排肥方式、智能化等方面进行阐述,并对目前解决排肥装置出现肥料雍堵、断肥等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促进我国侧深施肥机械智能化... 从国内外典型的水稻施肥机具分析研究入手,对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装置的典型结构、工作原理、关键部件、排肥方式、智能化等方面进行阐述,并对目前解决排肥装置出现肥料雍堵、断肥等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促进我国侧深施肥机械智能化、精量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深施肥 水稻 排肥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丘陵山区果蔬转运装备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
10
作者 符志勇 刘大为 +3 位作者 谢方平 李旭 肖霄 杨靖 《现代农业装备》 2023年第3期11-18,共8页
果蔬转运装备的机械化水平是制约我国丘陵山区果蔬产业发展的一大重要因素,由于我国丘陵山区独特的地理因素,地势崎岖不平、道路建设不完善,且存在地块小、零散分布、坡度大、基础设施不配套等问题,导致农业生产条件较差,难以进行规模... 果蔬转运装备的机械化水平是制约我国丘陵山区果蔬产业发展的一大重要因素,由于我国丘陵山区独特的地理因素,地势崎岖不平、道路建设不完善,且存在地块小、零散分布、坡度大、基础设施不配套等问题,导致农业生产条件较差,难以进行规模化种植和机械化作业。为实现果蔬规模化生产和快速流通、带动丘陵山区果蔬经济的发展,研发果蔬转运装备、提高丘陵山区果蔬转运能力是重要发展方向。本文分析了国内外主要果蔬转运装备的研究情况,总结了各类装备的功能、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了未来果蔬转运装备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蔬转运 研究现状 问题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X的自然环境下辣椒果实检测方法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旭 刘青 +5 位作者 匡敏球 潘建东 刘大为 向阳 吴艳华 谢方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19-126,共8页
针对不同光照、枝叶遮挡和果实遮挡条件下模型适应能力差和检测精度较低的问题,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YOLOX的改进辣椒果实检测模型YOLOX_Pepper。首先,在YOLOX特征融合网络中添加融合高效通道CA(coordinate attention)注意力机制,提升... 针对不同光照、枝叶遮挡和果实遮挡条件下模型适应能力差和检测精度较低的问题,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YOLOX的改进辣椒果实检测模型YOLOX_Pepper。首先,在YOLOX特征融合网络中添加融合高效通道CA(coordinate attention)注意力机制,提升不同光照条件下模型捕捉辣椒果实关键特征的能力;其次,将主干网络特征聚合模块中的卷积模块替换为可变形卷积DCNv2(deformable convnets v2),提升了模型对不同遮挡情况下辣椒多样几何特征的感知能力。试验结果表明,改进的YOLOX_Pepper模型平均检测精度为93.30%,与Faster R-CNN、YOLOv5、YOLOv7以及YOLOX相比,分别提高了3.99、1.58、3.19和2.84个百分点,F1分数为96%。改进的YOLOX_Pepper模型对自然环境不同光照和遮挡条件的辣椒果实均能进行准确快速的检测。该方法可为辣椒智能化生产提供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机器视觉 YOLOX 辣椒 自然环境 果实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夹持采收的油菜薹夹段茎秆离散元参数标定与优化 被引量:6
12
作者 谢伟 欧阳琛 +2 位作者 蒋蘋 孟德鑫 罗海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4-116,共13页
为提高离散元法对指导油菜薹有序采收装备设计与优化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该研究以双行垄作移栽的“农大1号”双低甘蓝型油菜机械化适收期油菜薹夹段茎秆为对象,测定其本征参数、表面接触参数以及破碎力学参数,利用EDEM仿真软件Hertz-Mind... 为提高离散元法对指导油菜薹有序采收装备设计与优化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该研究以双行垄作移栽的“农大1号”双低甘蓝型油菜机械化适收期油菜薹夹段茎秆为对象,测定其本征参数、表面接触参数以及破碎力学参数,利用EDEM仿真软件Hertz-Mindlin无滑移模型和Hertz-Mindlin with bonding粘结模型建立夹段茎秆堆积仿真标定模型和破碎仿真标定模型。采用逐步调整仿真参数使仿真试验值与物理试验值逼近的方法,利用夹段茎秆堆积仿真标定模型,以休止角仿真试验值与实际物理试验值的相对误差为目标,完成夹段茎秆表面接触参数的标定与优化;利用破碎仿真标定模型,以轴向压缩和弯曲仿真试验与实际物理试验的最大轴向压缩力和最大弯曲力的相对误差为目标,利用标定后的表面接触参数完成夹段茎秆粘结参数的标定与优化。最后,利用夹段茎秆的径向压缩与剪切、内芯与表皮拉伸的破碎仿真力学试验和有序采收EDEM-Recurdyn耦合仿真试验验证标定后的表面接触参数和粘结参数。结果表明,仿真与实测试验的破碎力学参数相对误差在5%以内,且仿真与实测的“时间-载荷”曲线变化趋势一致,低速、中速和高速档的有序采收仿真试验结果与实际物理试验结果相对误差在7.0%以内。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离散元仿真方法研究油菜薹采收过程具有可行性,标定结果可用于指导油菜薹机械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元 模型 油菜薹 仿真 参数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蔬菜泡沫育苗盘多适应性自动叠盘装置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旭 伍硕祥 +3 位作者 匡敏球 刘青 刘大为 谢方平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2-132,共11页
为了提高蔬菜育苗流水线育苗盘转运效率,针对人工取盘叠放存在的劳动强度大和整齐度偏低的问题,设计了一款针对蔬菜漂浮育苗的多适应性自动叠盘装置。该装置由机架、育苗盘输送机构、育苗盘叠盘机构和控制系统组成,装置以200Smart PLC... 为了提高蔬菜育苗流水线育苗盘转运效率,针对人工取盘叠放存在的劳动强度大和整齐度偏低的问题,设计了一款针对蔬菜漂浮育苗的多适应性自动叠盘装置。该装置由机架、育苗盘输送机构、育苗盘叠盘机构和控制系统组成,装置以200Smart PLC为控制核心,利用主副传送带实现育苗盘的输送,并结合光电传感器实现育苗盘的定位,可以完成不同尺寸泡沫育苗盘的自动叠盘,设计的水平调节单元和减振单元可实现育苗盘在叠盘机构上的水平位置调节并降低叠盘过程的振动冲击。试验结果表明,育苗流水线播种环节在生产率450盘/h下,自动叠盘装置在减振弹簧线径为1.5 mm、主副传送带速度差为0.1 m/s以及电缸升降速度为0.13 m/s时,200孔穴育苗盘叠盘效果最佳,叠盘成功率为100%,叠盘错位差方差为2.32 mm^(2),同时振动检测试验中育苗盘X轴、Y轴、Z轴方向的振幅均未超过0.8 mm,更换135、160孔穴的泡沫育苗盘进行试验,叠盘成功率均为100%,叠盘错位差方差分别为3.94 mm^(2)和5.98 mm^(2),说明该装置满足多适应性的要求。在此最优作业参数下,将育苗流水线播种环节生产率提升至900盘/h时,育苗盘最大振幅为0.709 mm,振幅无明显变化,说明该装置作业稳定性较好。该研究结果可为播种流水线叠盘装置提高叠盘效果和降低叠盘振动等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漂浮育苗 泡沫育苗盘 自动叠盘装置 减振 叠盘整齐度 尺寸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BP-2000型水稻育秧播种机分盘装置研制 被引量:5
14
作者 谢方平 杨靖 +3 位作者 符志勇 刘大为 龚明 程乐根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36,共11页
针对现有育秧播种机分盘装置生产效率较低、高速作业时易出现卡盘和秧盘输送不连续等问题,该研究设计了一种生产效率不低于2000盘/h的机械气动式自动分盘装置,可快速、准确完成分盘和供盘,适配2BP-2000型水稻育秧播种机高速播种。阐述... 针对现有育秧播种机分盘装置生产效率较低、高速作业时易出现卡盘和秧盘输送不连续等问题,该研究设计了一种生产效率不低于2000盘/h的机械气动式自动分盘装置,可快速、准确完成分盘和供盘,适配2BP-2000型水稻育秧播种机高速播种。阐述了分盘装置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开展分盘、接盘过程分析,确定装置稳定分盘、接盘作业的关键机构与工作参数。分盘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生产率为1600~2000盘/h时,分盘稳定性不低于98.67%。开展以层叠秧盘数、生产率和秧盘质量为试验因素,以接盘成功率为试验指标的三因素三水平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得到影响接盘成功率的因素主次关系为生产率、层叠秧盘数、秧盘质量,其中生产率、层叠秧盘数对接盘成功率影响显著(P<0.05),秧盘质量对接盘成功率影响不显著(P≥0.05),表明分盘装置对不同质量的秧盘适应性较好,其最优参数组合为:生产率2000盘/h、层叠秧盘数6盘/层、秧盘质量750 g/盘,该条件下分盘装置的接盘成功率均值为98.43%,与预测值仅相差0.29个百分点。研究结果对提高水稻硬盘育秧播种机械化水平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试验 水稻育秧播种 分盘装置 分盘稳定性 接盘成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DEM仿真的机械式辣椒精量排种装置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旭 廖俊卿 +5 位作者 曾金平 刘大为 谢方平 刘敏章 龚明 王波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52-564,共13页
针对辣椒漂浮育苗中,人工点播存在的劳动强度大、播种效率低和劳动成本高等问题,在磁力回位型排种器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适配辣椒漂浮育苗的机械式辣椒精量排种装置,使用SOLIDWORKS等软件对关键结构进行设计和运动分析,并利用EDEM仿真软... 针对辣椒漂浮育苗中,人工点播存在的劳动强度大、播种效率低和劳动成本高等问题,在磁力回位型排种器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适配辣椒漂浮育苗的机械式辣椒精量排种装置,使用SOLIDWORKS等软件对关键结构进行设计和运动分析,并利用EDEM仿真软件对排种装置进行仿真。选取曲柄电机转速、种量和曲柄直径为影响因子,单粒率、重播率和漏播率为评价指标,进行基于Box-Behnken设计的响应曲面法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采用权重结合隶属度计算综合得分对排种装置的参数组合进行评价,得到排种装置的最优的参数组合为:曲柄电机工作转速260 r·min^(-1),种量4 000粒,曲柄直径28 mm。样机试验播种单粒率、重播率和漏播率分别为91.46%、7.29%和1.25%,满足辣椒漂浮育苗生产技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漂浮育苗 精量播种 机械式排种装置 ED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针振动气力式辣椒精量排种器设计与试验
16
作者 李旭 胡齐深 +3 位作者 王修善 龚明 刘大为 谢方平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49-762,共14页
【目的】育苗移栽是辣椒种植普遍采用的方式,针对辣椒穴盘育苗播种环节存在的漏播现象,设计了一种用于漏播补种的单针振动气力式辣椒精量排种器,用于对穴盘中的空穴进行补种,从而提高生产效率。【方法】以“兴蔬皱辣2号”辣椒种子为研... 【目的】育苗移栽是辣椒种植普遍采用的方式,针对辣椒穴盘育苗播种环节存在的漏播现象,设计了一种用于漏播补种的单针振动气力式辣椒精量排种器,用于对穴盘中的空穴进行补种,从而提高生产效率。【方法】以“兴蔬皱辣2号”辣椒种子为研究对象,结合种子物理特性测定,对排种器振动供种机构、直线携种机构和控制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并搭建了试验台。以种箱振动频率、气吸针真空度和气吸针直径为试验因素,以排种单粒率为试验评价指标,进行排种器单因素试验,确定种箱振动频率、气吸针真空度和气吸针直径具体取值范围分别为77~89 Hz、15~35 kPa和0.6~0.8 mm。在此基础上进行响应面试验,运用Design-Expert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响应曲面分析和试验因素优化求解。【结果】确定了排种单粒率影响因素由大到小为气吸针真空度、气吸针直径和种箱振动频率,得出排种器最优作业参数为气吸针真空度27 kPa、气吸嘴直径0.7 mm、种箱振动频率85 Hz,样机试验排种单粒率为98.25%。【结论】该单针振动气力式辣椒精量排种器工作稳定,排种单粒率高,满足辣椒精量播种作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穴盘育苗 精量播种 振动 单针气吸 排种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切块薯种取种勺设计与仿真优化 被引量:2
17
作者 邬备 李卓 +4 位作者 向青苗 钱怀源 谢方平 刘大为 王修善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7-215,共9页
马铃薯切块播种是节约用种成本、打破薯种休眠的有效途径,针对马铃薯播种机传统圆形取种勺对切块薯种适应性较差,导致漏播率高,播种合格率低的问题,对马铃薯播种机取种勺进行了设计与仿真优化。在测定薯种力学特性参数的基础上,利用EDE... 马铃薯切块播种是节约用种成本、打破薯种休眠的有效途径,针对马铃薯播种机传统圆形取种勺对切块薯种适应性较差,导致漏播率高,播种合格率低的问题,对马铃薯播种机取种勺进行了设计与仿真优化。在测定薯种力学特性参数的基础上,利用EDEM软件,选取Hertz-Mindlin接触模型,构建了切块薯种离散元模型。通过对切块薯种取种充种状态进行分析,以传统圆形取种勺为基础,设计了一种切口式马铃薯播种机取种勺,并确定了影响取种效果的主要因素。以切口圆心角、切口深度和切口个数为试验因素,以取种成功率、重种率和空种率为评价指标,开展三因素三水平虚拟仿真正交试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切口式取种勺取种能力明显优于传统圆形取种勺,当切口圆心角为60°,切口深度为15 mm、切口数量为3个时,其取种效果最优。利用优化后的取种勺进行切块薯种播种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播种取种成功率为82.2%,重种率为7.1%,空种率为10.7%,相比于传统圆形种勺,其重种率降低约12个百分点,取种成功率提升约12.5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切块薯种 取种勺 EDEM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BL-1型白萝卜联合收获机缨叶聚拢装置优化与试验 被引量:2
18
作者 肖霄 谢方平 +3 位作者 赵周桥 王修善 刘大为 赵云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8-47,共10页
为解决白萝卜机收过程中因缨叶聚拢不全导致损失率与损伤率高、切头合格率低等问题,该研究依据白萝卜缨叶物理力学特性,设计了一种白萝卜缨叶聚拢装置,以实现白萝卜缨叶从田间自然“半散开”状态聚拢成束,利于后续拔取作业。构建白萝卜... 为解决白萝卜机收过程中因缨叶聚拢不全导致损失率与损伤率高、切头合格率低等问题,该研究依据白萝卜缨叶物理力学特性,设计了一种白萝卜缨叶聚拢装置,以实现白萝卜缨叶从田间自然“半散开”状态聚拢成束,利于后续拔取作业。构建白萝卜缨叶聚拢装置运动学模型,确定“拢缨速比”的取值范围;构建装置结构参数和前进速度、拢缨速比及作业姿态等运动参数及拢叶机构倾角对缨叶聚拢性能影响的数学模型,并求解出各因素优选区间。以缨叶聚拢成功率、缨叶破损率为评价指标,开展三因素三水平正交组合试验,依据响应面法分析各因素对二者的影响效应,并对模型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缨叶聚拢成功率影响显著性顺序为前进速度、拢缨速比、拢叶机构倾角;缨叶破损率影响显著性顺序为拢缨速比、拢叶机构倾角、前进速度;最优参数组合为:前进速度0.4 m/s、拢缨速比3.9、拢叶机构倾角86.3°。在最优参数组合下开展台架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缨叶聚拢成功率、缨叶破损率分别为92.04%、8.81%,满足拔取式白萝卜联合收获机缨叶聚拢需求。研究结果可为白萝卜收获机械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设计 白萝卜 联合收获机 缨叶聚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轨距可调的蔬菜田间转运平台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
19
作者 符志勇 刘大为 +3 位作者 谢方平 李旭 杨靖 龚明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1-140,共10页
[目的]针对我国南方丘陵山区蔬菜种植种类多、种植农艺多样、起垄规格不一等特点,为进一步提高南方丘陵地区蔬菜田间转运装备对种植模式与农艺的适应性,设计了一款轨距可调的蔬菜田间转运平台。[方法]根据蔬菜田间起垄种植及地形特点,... [目的]针对我国南方丘陵山区蔬菜种植种类多、种植农艺多样、起垄规格不一等特点,为进一步提高南方丘陵地区蔬菜田间转运装备对种植模式与农艺的适应性,设计了一款轨距可调的蔬菜田间转运平台。[方法]根据蔬菜田间起垄种植及地形特点,进行平台的总体设计并阐述其工作原理,外形尺寸为2165 mm×1205 mm×1154 mm。分别开展变速箱、行走装置、传动系统、轨距可调装置及车架等关键部件的设计。利用SolidWorks软件进行三维建模,设置零件材料属性并计算质心位置。根据其质心位置分析平台稳定性,基于RecurDyn搭建虚拟仿真样机,对底盘进行纵向上、下坡及横坡行驶仿真分析。[结果]动力学仿真结果表明,平台在满载条件下,纵向行驶上坡最大爬坡角为39°,最大下坡角为27°,横向行驶时2种极限轨距下的最大坡度角分别为29°和39°。进行样机试制并进行稳定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平台纵向上、下坡最大坡度角分别为30°和25°,不同轨距下的最大坡度角分别为22°和33°,并进行样机性能及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平台在满载条件下,行驶速度、转弯半径、滑转率及跑偏率均满足设计要求与实际使用效果。[结论]蔬菜田间转运平台对南方丘陵山区蔬菜转运作业有较强的适应性,通过调节轨距可适应不同蔬菜种植农艺,为履带式运输装备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田间转运 变速箱 动力学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机械化育秧播种机排种器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4
20
作者 秦锋 刘大为 +3 位作者 杨靖 李旭 符志勇 龚明 《现代农业装备》 2024年第1期9-16,共8页
随着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的人工育秧方式逐渐被机械化育秧播种机代替。在整个育秧过程中,播种是至关重要的环节,而排种器的性能对播种环节起着决定性作用。本文对目前水稻育秧播种机排种器在国内外的研究应用现状进行了分... 随着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的人工育秧方式逐渐被机械化育秧播种机代替。在整个育秧过程中,播种是至关重要的环节,而排种器的性能对播种环节起着决定性作用。本文对目前水稻育秧播种机排种器在国内外的研究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机械式、振动式和气力式3类排种器的工作原理和技术特点,同时介绍了相关的理论和研究方法。通过总结分析当前水稻育秧排种器的理论研究方法,针对目前育秧播种设备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提出了对育秧播种机排种器进行改善优化的方向,旨在为水稻播种排种器的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育秧播种 排种器 研究现状 仿真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