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条件风险价值的综合能源配电网优化重构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陈泽兴 张勇军 +3 位作者 黄豫 覃芸 陈伯达 林楷东 《全球能源互联网》 2020年第6期590-599,共10页
随着能源利用终端多能耦合程度的加深,配电网网络重构需充分考虑多能耦合之间的影响,以配电网快速灵活的重构操作提升综合能源系统的优化水平。基于此,建立了考虑配电网网络重构的电-气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lectricpowerandnatural... 随着能源利用终端多能耦合程度的加深,配电网网络重构需充分考虑多能耦合之间的影响,以配电网快速灵活的重构操作提升综合能源系统的优化水平。基于此,建立了考虑配电网网络重构的电-气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lectricpowerandnaturalgassystem,IEGS)优化运行模型。一方面,在最小化IEGS运行成本的基础上,利用条件风险价值理论(conditional value at risk, CVaR)量化IEGS源-荷不确定性所带来的运行风险,将其折算为成本统一到目标函数中;另一方面,考虑多能耦合约束,将配电网络重构映射到IEGS运行优化模型中,潮流模型中引入重构开关控制变量,构建支路开断潮流约束和配电网辐射状约束,并对其进行线性化处理。算例结果表明,在IEGS中考虑配电网网络重构可提升IEGS运行能力,而利用CVaR计及了源荷不确定性,使得IEGS中配电网重构结果更具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综合能源系统 网络重构 条件风险价值 源荷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FCM聚类的光伏电站出力场景特性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苗璐 樊玮 +3 位作者 肖红燕 刘宇 陈德扬 张勇军 《广东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1,共11页
为提高新型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可靠性,需要对光伏电站的出力特性进行量化评估,并从高不确定性的众多发电场景中掌握光伏电站的运行规律。为此,基于场景聚类和缩减原理对光伏出力进行分析。首先提出光伏出力特性的评价指标,包括波动性和... 为提高新型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可靠性,需要对光伏电站的出力特性进行量化评估,并从高不确定性的众多发电场景中掌握光伏电站的运行规律。为此,基于场景聚类和缩减原理对光伏出力进行分析。首先提出光伏出力特性的评价指标,包括波动性和出力效率2个一级指标和相应的二级指标;然后采用模糊C均值(fuzzy C-means,FCM)聚类算法,基于密度思想和距离最大、最小原则确定初始聚类中心,通过不断迭代得到不同场景下光伏出力的聚类结果。考虑到传统聚类算法存在局部收敛性,难以确定最优聚类数目,提出结合聚类有效性指标来确定聚类最优数目,进而采用基于概率距离的前推回代法对得到的聚类结果进行场景削减,最终得到光伏电站季节典型出力场景。最后基于广东省某光伏电站实际出力数据进行分析,验证所提指标和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出力场景 聚类算法 场景缩减 FCM算法 聚类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孪生技术在交直流配电网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汤清权 陈冰 +1 位作者 邓文扬 江金群 《广东电力》 2020年第12期118-124,共7页
数字孪生在交直流配电网的应用是未来配电网数字化发展的一个重点方向。首先在面向交直流配电电网的数字孪生技术需求方面进行分析;接着探讨了数字孪生在交直流配电网的主要作用和在新能源消纳、运行优化等方面的价值;然后提出交直流配... 数字孪生在交直流配电网的应用是未来配电网数字化发展的一个重点方向。首先在面向交直流配电电网的数字孪生技术需求方面进行分析;接着探讨了数字孪生在交直流配电网的主要作用和在新能源消纳、运行优化等方面的价值;然后提出交直流配电网数字孪生系统的应用架构,进而分析交直流配电网数字孪生系统在应用过程中的关键技术;最后阐述了数字孪生对未来透明电网的支撑及其未来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配电网 数字孪生 全生命周期 运维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驱动的新型低压配电系统技术展望 被引量:89
4
作者 张勇军 羿应棋 +4 位作者 李立浧 钟康骅 李钦豪 刘斯亮 肖晃庆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1-12,共12页
新能源分布式应用是支撑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重要方式,势必对低压配电系统形成革命性的冲击,对传统的规划、运行、维护等方式提出了全新的挑战。首先,分析了中国低压配电系统的元素与形态变化,介绍各个环节的发展... 新能源分布式应用是支撑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重要方式,势必对低压配电系统形成革命性的冲击,对传统的规划、运行、维护等方式提出了全新的挑战。首先,分析了中国低压配电系统的元素与形态变化,介绍各个环节的发展现状与面临的问题。其次,从透明化、低碳化、互动化、灵活化、多元化5个维度分析了新型低压配电系统的典型特征,并提出了其特征显著度定量评价指标。最后,从电能质量、可靠性、经济性和安全性4个关键问题出发,探讨了支撑新型低压配电系统的四大关键技术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碳达峰 碳中和 新能源 配电网 数字孪生 云边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互联配电网研究现状综述及其发展探索 被引量:30
5
作者 张勇军 刘子文 邓丰强 《广东电力》 2020年第12期3-13,共11页
随着社会需求和电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柔性互联配电网逐渐成为未来智能配电网的发展趋势,而高渗透率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和电力电子装置控制策略的复杂性,给柔性互联配电网的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为此首先分析柔性互联配电网相比常规配电网... 随着社会需求和电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柔性互联配电网逐渐成为未来智能配电网的发展趋势,而高渗透率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和电力电子装置控制策略的复杂性,给柔性互联配电网的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为此首先分析柔性互联配电网相比常规配电网的优势,并介绍柔性互联配电网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然后对配电网柔性互联关键装备和技术、柔性互联配电网结构形态与运行控制关键技术进行综述,分析软联络开关、柔性环网控制装置和电力电子变压器等柔性互联装置的基本结构和原理;最后基于现有研究对新形势下柔性互联配电网发展关键问题进行探索。所述研究旨在为柔性互联配电网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柔性互联 软联络开关 运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配电系统的组网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43
6
作者 张勇军 刘子文 +3 位作者 宋伟伟 陈光侵 汤清权 陈伯达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39-49,共11页
随着能源清洁化转型以及智慧能源建设的推进,直流配电系统因便于接纳分布式清洁能源、功率易于控制等优点受到密切关注。对直流配电系统的组网技术及其应用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首先对直流配电系统的主要性能特点进行了... 随着能源清洁化转型以及智慧能源建设的推进,直流配电系统因便于接纳分布式清洁能源、功率易于控制等优点受到密切关注。对直流配电系统的组网技术及其应用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首先对直流配电系统的主要性能特点进行了总结,其次对直流配电系统中典型的拓扑结构和供电模式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进而研究了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直流变压器和低压换流器接入直流配电系统时的控制方式,最后结合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直流能量路由器、能源互联网及泛在电力物联网等智慧能源应用场景与发展趋势的分析,总结和展望了柔性直流配电系统关键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配电系统 组网技术 智慧能源 泛在电力物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风电场并网点无功趋优控制区间整定
7
作者 肖红燕 钟康骅 +3 位作者 樊玮 羿应棋 霍嘉兴 张勇军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3-32,共10页
海上风电场并网往往加剧了接入点所在区域的无功电压波动,现有的自动电压控制策略难以适应其无功调节需求。为此,以节能为导向,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海上风电场并网点的实用化无功趋优控制区间整定方法。首先,结合海上风电场的运行特性,研... 海上风电场并网往往加剧了接入点所在区域的无功电压波动,现有的自动电压控制策略难以适应其无功调节需求。为此,以节能为导向,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海上风电场并网点的实用化无功趋优控制区间整定方法。首先,结合海上风电场的运行特性,研究了并网区域的有功损耗二次曲线。然后,根据海上风电场的有功出力能力进行有功出力场景划分。并通过以有功损耗差值最小为原则给定趋优代价,根据趋优代价求取无功趋优控制区间。最后将不同场景下的一系列区间通过半不变量法进行整定得出差异化的无功控制区间上下限定值。基于实际海上风电场并网场景进行仿真实验,表明所提无功趋优区间定值的应用可以显著提高并网区域的能效和电压稳定性,为海上风电场并网的无功控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场 无功趋优控制 趋优区间 区间整定 场景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TOPSIS的风电并网友好特性评价方法
8
作者 刘宇 樊玮 +4 位作者 霍嘉兴 苗璐 钟康骅 秦颖婕 杨苹 《全球能源互联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25-635,共11页
合理评价风电场并网友好特性是电网功率平衡和调度计划工作的前提。为此提出了一种风电并网友好特性的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首先,构建包含风资源特性、风电出力特性和电网交互特性3个维度的风电并网友好特性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在描述风... 合理评价风电场并网友好特性是电网功率平衡和调度计划工作的前提。为此提出了一种风电并网友好特性的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首先,构建包含风资源特性、风电出力特性和电网交互特性3个维度的风电并网友好特性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在描述风电出力特性波动性方面提出了波动点、波动密度和波动幅度均值等3个指标来描述风电出力的波动性。其次,设计了一种基于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TOPSIS)并考虑指标间协调性的改进算法,在传统TOPSIS评价算法的基础上引入灰色关联系数和信息熵进行综合评价。然后,运用G1主观赋权法和改进CRITIC客观赋权法结合的方式对各个指标使用最小离差的方法进行组合赋权。最后以多个风电场为例设置仿真算例,对各个风电场的特性进行综合评分并排序,通过对风电的研究和评估,可以为风电产业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价指标 TOPSIS 组合赋权 风电并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BiLSTM的可再生能源超短期发电功率预测方法 被引量:66
9
作者 谢小瑜 周俊煌 +2 位作者 张勇军 王奖 苏洁莹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75-184,共10页
针对现有新能源超短期预测方法难以有效挖掘和分析数据的固有波动规律,且当时序过长时易丢失重要信息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注意力(Attention)机制的小波分解-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W-BiLSTM)超短期风、光发电功率预测方法。首先,利用小... 针对现有新能源超短期预测方法难以有效挖掘和分析数据的固有波动规律,且当时序过长时易丢失重要信息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注意力(Attention)机制的小波分解-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W-BiLSTM)超短期风、光发电功率预测方法。首先,利用小波分解提取输入时间序列的时域信息和频域信息。随后,考虑双向信息流,采用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BiLSTM)进行预测,引入注意力机制,通过映射加权和学习参数矩阵赋予BiLSTM隐含状态不同的权重,有选择性地获取更多有效信息。最后,通过实际数据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模型与现有模型相比,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 风力发电 光伏发电 功率预测 小波分解 深度学习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在电力物联网发展形态与挑战 被引量:94
10
作者 李钦豪 张勇军 +2 位作者 陈佳琦 羿应棋 何奉禄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22,共10页
泛在电力物联网是当前智能电网发展的一个重点方向。首先,总结了泛在电力物联网的主要作用和价值体现;其次,从智能电网各个环节概述了物联网技术在电力领域的已有研究和应用基础;进而,构思并提出了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发展形态,包含现阶段... 泛在电力物联网是当前智能电网发展的一个重点方向。首先,总结了泛在电力物联网的主要作用和价值体现;其次,从智能电网各个环节概述了物联网技术在电力领域的已有研究和应用基础;进而,构思并提出了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发展形态,包含现阶段智能电网、透明电网和零边际成本电网3个阶段的技术发展趋势,为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的深化提供一些思路;最后,提出泛在电力物联网的若干技术挑战,为泛在电力物联网的未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网 泛在电力物联网 透明电网 零边际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气互联系统建模与运行优化研究方法评述 被引量:26
11
作者 陈泽兴 林楷东 +2 位作者 张勇军 陈伯达 苏洁莹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23,共13页
基于燃气轮机和电转气(P2G)双向耦合的电-气互联系统(IEGS)是实现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消纳、提升终端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载体。首先,基于电力-天然气流传输特性的对比,阐述了IEGS的内涵及其优势。其次,介绍了IEGS中耦合新设备——P2G的技... 基于燃气轮机和电转气(P2G)双向耦合的电-气互联系统(IEGS)是实现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消纳、提升终端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载体。首先,基于电力-天然气流传输特性的对比,阐述了IEGS的内涵及其优势。其次,介绍了IEGS中耦合新设备——P2G的技术原理和建模方法。进一步,围绕IEGS能流建模求解和优化运行调度2个维度,总结综述了相关技术的研究进展。关于优化运行调度的研究进展,主要从基础调度模型、计及系统随机性、计及能流差异性、计及运营管理机制、模型非线性处理方法等5个方面展开论述。最后,对未来IEGS建模和运行优化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转气 电气互联系统 优化运行 多能流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鲁棒规划的综合能源微网孤岛划分方法 被引量:14
12
作者 陈伯达 林楷东 +2 位作者 苏洁莹 张勇军 杨银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2-40,共9页
针对综合能源微网系统孤岛划分问题,考虑可再生能源和电气热负荷需求的不确定性,将微能源网的能源转换和储存设备作为调度资源,以故障发生后最优化孤岛划分方案为目标,建立了考虑孤岛持续运行的鲁棒孤岛划分模型。在该模型中,以违背停... 针对综合能源微网系统孤岛划分问题,考虑可再生能源和电气热负荷需求的不确定性,将微能源网的能源转换和储存设备作为调度资源,以故障发生后最优化孤岛划分方案为目标,建立了考虑孤岛持续运行的鲁棒孤岛划分模型。在该模型中,以违背停电最短通知时间约束为目标函数惩罚项,为负荷预留一定的故障应对时间,以及避免孤岛负荷因源荷功率波动导致重复接入和切除的问题。基于鲁棒离散优化理论,将不确定性约束转化为确定性约束,构建了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利用全局鲁棒调节系数改善鲁棒优化的保守性,平衡好孤岛划分方案的经济性和可操作性,以满足不同决策需求。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所提模型和求解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 微网(微电网) 孤岛划分 鲁棒离散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层次分析法的柱上开关成套设备状态评估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黄智鹏 熊洽 +2 位作者 陈家超 王东芳 张勇军 《广东电力》 2020年第3期88-95,共8页
柱上开关运行状态关系到配电线路的区间分段投切、控制、保护,科学评估其状态是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为此对一二次融合的柱上开关成套设备提出了基于改进层次分析法的状态评估方法。首先,根据成套设备的物理结构以及故障特点,建... 柱上开关运行状态关系到配电线路的区间分段投切、控制、保护,科学评估其状态是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为此对一二次融合的柱上开关成套设备提出了基于改进层次分析法的状态评估方法。首先,根据成套设备的物理结构以及故障特点,建立包含开关本体、控制器、开关与控制器连接的指标评估体系;然后针对层次分析法缺少量化分析、主观性强等缺点,引入设备历史运行状况对指标评估体系中的二级指标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确定指标权重,根据设备状态评价指标处理结果和权重计算状态评估值得出评估结果;最后通过算例验证所提评估方法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二次融合 柱上开关 成套设备 状态评估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的配电网双层分布式调度 被引量:19
14
作者 熊郁芬 苏洁莹 +2 位作者 王奖 杨银 张勇军 《广东电力》 2019年第10期53-61,共9页
在能源转型的背景之下,园区综合能源系统成为能源领域发展的重要趋势,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与配电网的协同运行受到了重点关注。为此提出了面向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的配电网运行的分布式调度管控模式,从而降低了对模型数据的要求和求解的... 在能源转型的背景之下,园区综合能源系统成为能源领域发展的重要趋势,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与配电网的协同运行受到了重点关注。为此提出了面向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的配电网运行的分布式调度管控模式,从而降低了对模型数据的要求和求解的复杂度。通过构建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以自身运行成本最低为目标的预调度优化模型以及上级配电网优化运行模型,并提出以松弛联络线功率为接口的上下级交互协调机制,进而构建了考虑配电网和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为2个不同的利益主体的双层优化调度模型。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能实现上下层电网的协同优化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 分布式调度 双层优化 松弛联络线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博弈的多区域电-储共享运营模式与经济效益分析 被引量:17
15
作者 张军 钟康骅 +3 位作者 张勇军 秦绍基 秦颖婕 邓文扬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41,共11页
随着用户侧新能源设备与储能装置的广泛接入,如何有效地促进新能源本地消纳与降低储能运行成本变得至关重要。针对多区域间电能与储能资源的共享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主从-演化混合博弈的多区域电能-储能共享运营模式。首先,建立主从博... 随着用户侧新能源设备与储能装置的广泛接入,如何有效地促进新能源本地消纳与降低储能运行成本变得至关重要。针对多区域间电能与储能资源的共享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主从-演化混合博弈的多区域电能-储能共享运营模式。首先,建立主从博弈模型和演化博弈模型进行优化决策。运营商作为领导者根据各区域供需平衡情况,制定区域内部电价;用户作为跟随者,根据区域电价与跨区交易传输费用信息,基于演化博弈模型调整自身用电量与区域选择概率。其次,考虑到各主体利益诉求不同,建立了运营商和用户的收入与成本模型,并以最大化双方收益、最小化与电网交互电量为目标函数,得到运营商的定价策略、共享储能配置与充放电策略,以及各主体的最终收益。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运营模式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 产消者 多区域能量共享 交易机制 混合博弈 电能共享 共享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分布式光伏与储能接入的配变双层规划 被引量:30
16
作者 张勇军 张锶恒 +1 位作者 刘斯亮 羿应棋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9-15,共7页
大量分布式光伏低压并网会加剧配变过载风险,而储能接入则有助于改善配变的负载均衡度,两者均会影响配变的配置决策。为此,提出了一种新的配变选型定容双层规划方法。模型方面,上层模型以配变全寿命周期成本最小为目标,决策配变容量型号... 大量分布式光伏低压并网会加剧配变过载风险,而储能接入则有助于改善配变的负载均衡度,两者均会影响配变的配置决策。为此,提出了一种新的配变选型定容双层规划方法。模型方面,上层模型以配变全寿命周期成本最小为目标,决策配变容量型号;下层模型计及光伏与负荷不确定性影响,对状态变量设置机会约束。并在分析配变全寿命周期各成本子项随运行年数变化特性的基础上,以配变低压侧等效注入有功方差最小或平方和最小为目标,决策配变运行寿命及各运行年的储能充放电控制时序。算法方面,采用灾变遗传算法求解上层问题,调用GAMS求解器CONOPT以及点估计法联合求解下层问题。算例仿真表明,所提方法在安全消纳分布式光伏的前提下能够提高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 储能 配电变压器 全寿命周期 双层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SVM与NSGA-Ⅲ的台区相序在线优化方法 被引量:13
17
作者 唐捷 杨银 +3 位作者 刘斯亮 张勇军 李钦豪 羿应棋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0-58,共9页
针对基于历史负荷建模的台区相序调整不足及调相后供电状态时长不能保证的问题,从数据驱动角度提出了基于改进支持向量机(SVM)超短期负荷预测的台区相序在线优化方法。首先,采用变分模态分解将预测对象的历史负荷分解成多个子序列,对每... 针对基于历史负荷建模的台区相序调整不足及调相后供电状态时长不能保证的问题,从数据驱动角度提出了基于改进支持向量机(SVM)超短期负荷预测的台区相序在线优化方法。首先,采用变分模态分解将预测对象的历史负荷分解成多个子序列,对每个子序列采用改进的SVM进行预测,预测模型中引入自适应权重机制改进最小二乘SVM的性能,以过滤数据噪声对结果的影响,提高预测准确度;然后,对智能换相开关负荷支路建立最小三相不平衡度、最少换相次数、最长相序维续时间的多目标优化模型,从第3代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Ⅲ)求解的Pareto最优解集中选取一组满意解作为决策者的相序自动调整方案;最后,以中国广东电网某台区为例进行分析,并与其他方法对比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驱动 支持向量机 负荷预测 遗传算法 相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碳捕集和电转气协同的电气互联系统优化调度 被引量:39
18
作者 陈伯达 林楷东 +3 位作者 张勇军 陈泽兴 王奖 苏洁莹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9-17,共9页
在低碳经济和能源互联网的背景下,电气互联系统(integrated electric power and natural gas system,IEGS)是实现区域资源优化配置和新能源消纳的有效载体。文中提出了一种计及电转气和碳捕集协同的IEGS优化调度模型,通过引入碳捕集电厂... 在低碳经济和能源互联网的背景下,电气互联系统(integrated electric power and natural gas system,IEGS)是实现区域资源优化配置和新能源消纳的有效载体。文中提出了一种计及电转气和碳捕集协同的IEGS优化调度模型,通过引入碳捕集电厂-电转气系统协同利用框架,将捕集到的高浓度二氧化碳(CO 2)作为原料供电转气设备利用,并提出使用储气装置解决CO 2的捕集和利用存在时间上不匹配的问题。针对模型强非凸非线性的特性,利用分段线性化和二阶锥松弛方法将模型转化为混合整数二阶锥规划模型,最后利用改进的连续锥优化方法确保松弛的严格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的模型降低了碳排放和弃风量,实现了IEGS的低碳经济运行,而所提算法能有效提高求解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捕集 电转气 储气装置 综合能源系统 低碳经济 锥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相表特征约束聚类的低压台区用户相序识别方法 被引量:19
19
作者 唐捷 蔡永智 +4 位作者 李其霖 刘斯亮 张勇军 羿应棋 黄向敏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60-67,共8页
低压用户供电相序信息的准确获取对台区线损精益化管理、三相不平衡精准治理等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尽管三相表在数据采集时已标定相序,但由于接线不规范等问题导致其与真实相序不一致。同时,忽略三相表将劣化相序识别准确率。... 低压用户供电相序信息的准确获取对台区线损精益化管理、三相不平衡精准治理等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尽管三相表在数据采集时已标定相序,但由于接线不规范等问题导致其与真实相序不一致。同时,忽略三相表将劣化相序识别准确率。为此,提出基于三相表特征约束聚类的低压台区用户相序识别方法。首先,采用Z-Score与t分布的随机近邻嵌入(t-SNE)算法对用户电压时序特征进行标准化与降维处理。在此基础上,提出嵌有快速收敛机制且考虑三相表特征约束的K-Medoids半监督聚类算法(CFK-Medoids)对用户进行聚类分析。最后,选取中国广东省台区实际数据开展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识别准确率高,能够有效辨识三相表不规范接线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台区 相序识别 智能配电网 半监督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量测数据质量的低压台区拓扑识别结果可信度评价 被引量:27
20
作者 李坤 周来 +3 位作者 张勇军 刘轩 李桂昌 黄国权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99-107,共9页
在没有先验拓扑连接关系的情况下,基于数据分析法的低压拓扑识别准确率无法量化评估。为此从数据分析法所需的量测数据质量着手,提出了一种根据高级量测体系(AMI)量测质量评价出数据分析法识别结果可信度的方法。首先,通过剖析基于二次... 在没有先验拓扑连接关系的情况下,基于数据分析法的低压拓扑识别准确率无法量化评估。为此从数据分析法所需的量测数据质量着手,提出了一种根据高级量测体系(AMI)量测质量评价出数据分析法识别结果可信度的方法。首先,通过剖析基于二次规划的数据分析法的工作原理,推导数据质量对识别准确率的影响机理。其次,从数据完整性、数据差异性和数据时间尺度3个方面出发,建立与识别准确率关联的数据质量评价模型,量化了所需数据的质量。然后,以数据质量评价分数和相应的拓扑识别准确率为训练样本,搭建可根据AMI量测质量评价出数据分析法识别准确率范围的模型。最后,以中国广东省3个典型低压台区的数据构建测试集,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配电网 高级量测体系 拓扑识别 二次规划 数据质量 可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