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协同固化作用下石油污染土的黏温效应研究
1
作者 李敏 于禾苗 +3 位作者 赵末炎 张学超 路通 吴海铭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31-1740,共10页
温度影响着土中石油污染物的赋存形态,是引发结构失稳和环境二次污染的关键因素,石油污染土黏温特性的合理调控是推进其工程再利用过程中需解决的科学问题。提出黏度指数改进剂协同无机材料进行石油污染土固化的处置方法,依托流变仪及... 温度影响着土中石油污染物的赋存形态,是引发结构失稳和环境二次污染的关键因素,石油污染土黏温特性的合理调控是推进其工程再利用过程中需解决的科学问题。提出黏度指数改进剂协同无机材料进行石油污染土固化的处置方法,依托流变仪及改进的温控直剪蠕变和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平台,从石油及石油污染土双重角度,分析黏度指数、黏滞系数和稠度指标随温度的演变规律,评价黏温效应,构建黏温特性调控方法。结果表明:石油及石油污染土的黏性状态均受温度影响显著,同污染浓度下石油污染土在20℃温差下的塑性指数变化率高达31.83%,且其在80℃下的黏滞系数较10℃的平均降低率为53.82%。黏度指数改进剂有助于增大石油黏度指数,改善石油温敏性。7%T614(乙丙共聚物)+7%T602HB(聚甲基丙烯酸酯)协同无机材料固化石油污染土相邻温度间黏滞系数和稠度指标变化率范围均在5%以内,且10~80℃温度下总体变化范围在10%以内。协同固化作用下的调控率(达85.42%)均高于单一固化方式的累加,黏度指数改进剂和无机材料在调控效能方面相辅相成,改进剂优化土中石油分布,解决石油对固化反应的干扰,提升吸附和固化反应充分性;无机材料固化优化土体结构,增强了改进剂与石油间的作用效果。黏度指数改进剂与无机材料的协同固化实现了石油污染土宽温域范围的调控,有助于提升其工程再利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污染土 工程再利用 黏温效应 黏滞系数 调控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渣-粉煤灰地聚物固化淤泥力学性能和路用性能研究 被引量:26
2
作者 杨振甲 何猛 +4 位作者 吴杨 史钰鹏 孙亮 潘竹 张默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93-703,724,共12页
为实现河底淤泥的资源化处置,常采用水泥等胶凝材料固化淤泥提高承载力作为路基材料。传统固化材料能耗大、碳排放量高。为开发可持续性固化材料,本研究采用矿渣-粉煤灰二元地聚物固化淤泥,研究其力学性能及路用性能。通过研究Si/Al摩... 为实现河底淤泥的资源化处置,常采用水泥等胶凝材料固化淤泥提高承载力作为路基材料。传统固化材料能耗大、碳排放量高。为开发可持续性固化材料,本研究采用矿渣-粉煤灰二元地聚物固化淤泥,研究其力学性能及路用性能。通过研究Si/Al摩尔比、Na/Al摩尔比对地聚物凝结时间和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确定地聚物配合比设计。依据优化配合比固化淤泥,研究地聚物掺量、养护龄期对固化淤泥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固化淤泥进行水稳性、加州承载比、干缩和温缩试验,以评估其路用性能;采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等试验方法对固化淤泥进行微观分析,揭示其固化机制。试验结果表明,矿渣-粉煤灰基地聚物地质聚合产物为无定形地聚物凝胶、水化硅酸钙、水化铝酸钙等,增强了土颗粒之间的胶结并且填充了孔隙,提高了固化淤泥的力学性能和路用性能。研究结果为地聚物固化淤泥土工程应用提供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化淤泥 矿渣-粉煤灰地聚物 无侧限抗压强度 水稳性 干缩性 温缩性 固化机理 路基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ulti-class SVM的车辆换道行为识别模型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陈亮 冯延超 李巧茹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93-199,共7页
自动安全换道是车辆实现无人驾驶的关键,为精确识别行驶车辆换道状态,保证行车安全,设计了一种基于多分类支持向量机(Multi-class Support Vector Machine,Multiclass SVM)的车辆换道识别模型。从NGSIM数据集中选取美国101公路车辆轨迹... 自动安全换道是车辆实现无人驾驶的关键,为精确识别行驶车辆换道状态,保证行车安全,设计了一种基于多分类支持向量机(Multi-class Support Vector Machine,Multiclass SVM)的车辆换道识别模型。从NGSIM数据集中选取美国101公路车辆轨迹数据进行分类处理,并将车辆换道过程划分为车辆跟驰阶段、车辆换道准备阶段和车辆换道执行阶段。采用网格搜索结合粒子群优化算法(Grid Search-PSO)对SVM模型中惩罚参数C和核参数g进行寻优标定,利用多分类支持向量机换道识别模型对样本数据进行训练和测试,模型测试精度达97.68%。研究表明,模型能够很好地识别车辆在换道过程中的行为状态,为车辆换道阶段的研究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多分类支持向量机 NGSIM数据 车辆换道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树脂-地聚物复合涂层材料耐海水腐蚀性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ZEZE Armande Loraine Phalé 徐红岩 +1 位作者 张默 马国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600-606,共7页
地聚物具有优异的耐化学腐蚀性能,但易收缩开裂的缺点限制了其在混凝土保护涂层中的应用。为了提高地聚物的延展性和体积稳定性,本研究合成了环氧树脂-地聚物(EG)复合材料。通过力学试验、海水浸泡试验、线性极化电极试验、扫描电子显... 地聚物具有优异的耐化学腐蚀性能,但易收缩开裂的缺点限制了其在混凝土保护涂层中的应用。为了提高地聚物的延展性和体积稳定性,本研究合成了环氧树脂-地聚物(EG)复合材料。通过力学试验、海水浸泡试验、线性极化电极试验、扫描电子显微镜和N 2-吸附BJH试验,探讨了EG作为海洋混凝土涂层的可行性,研究了树脂掺量对EG在海水环境中的耐腐蚀性和耐久性的影响。与纯地聚物相比,树脂掺量为20%~30%时,EG在室温养护过程中和湿-干循环后的收缩率均有所降低,且经历海水浸泡56 d后EG的残余强度高于地聚物。对于EG涂层,其与混凝土基材的粘结强度和抗氯离子渗透性随着树脂掺量的增加而提高。经过3轮海水湿-干循环后,树脂掺量为30%的EG涂层试件的线性极化电阻约为未涂层试件的11倍。微观结构表征表明,树脂的加入减小了地聚物主要孔隙尺寸,提高了地聚物的致密性,有助于降低地聚物的收缩率,提高地聚物的耐久性。研究结果表明,EG复合材料作为海工混凝土防腐涂层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地聚物 耐久性 耐氯离子渗透性 孔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打印路径对3D打印陶砂混凝土力学行为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陈惠明 翟德勤 +2 位作者 徐浩 李之建 王里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51-55,共5页
3D打印混凝土技术采用逐层堆叠的成型工艺,打印路径引起的细观不均质性直接影响材料的宏观力学行为。为明确打印路径对3D打印陶砂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设计两种常用打印路径,3D打印立方体和棱柱体试样,评估其抗压、抗折、劈拉等力学特... 3D打印混凝土技术采用逐层堆叠的成型工艺,打印路径引起的细观不均质性直接影响材料的宏观力学行为。为明确打印路径对3D打印陶砂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设计两种常用打印路径,3D打印立方体和棱柱体试样,评估其抗压、抗折、劈拉等力学特性,分析力学各向异性,并测试试件受载过程中的超声波参数。结果表明,打印路径及加载方向均对宏观力学行为产生显著的影响。超声波检测的波速和幅值对混凝土结构的承载情况分析有效。试验结果为陶砂的资源化利用、打印混凝土材料的工程应用及结构防护预警提供了试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陶砂混凝土 力学性能 各向异性系数 超声波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的城市交通状态识别 被引量:9
6
作者 李巧茹 郝恩强 +2 位作者 陈亮 范忠国 杨文伟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5,13,共6页
城市交通状态识别是智能交通控制、诱导和协同系统的基础。为提高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在城市交通状态识别研究方面的泛化能力,将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与支持向量机相结合,利用遗传算法全局搜索优势对支持... 城市交通状态识别是智能交通控制、诱导和协同系统的基础。为提高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在城市交通状态识别研究方面的泛化能力,将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与支持向量机相结合,利用遗传算法全局搜索优势对支持向量机的关键参数——惩罚系数C和核函数参数σ进行优化,建立基于遗传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GA-SVM)的城市交通状态识别模型,并在MATLAB平台下进行实例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SVM模型,GA-SVM模型克服了依靠经验确定参数方法的缺点,识别精度提高3.75%,即模型可更好地识别城市交通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遗传算法 支持向量机 城市道路交通 交通状态 模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诱导下基于贝叶斯更新的出行后悔感知特征分析
7
作者 李巧茹 鲁秋雨 陈亮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69-481,共13页
为了准确预测描述出行路径决策行为,探究出行者感知及先进的出行者信息系统(advanced traveler information systems,ATIS)预测信息对决策行为的作用机制,将期望后悔理论与贝叶斯更新方法相结合,以出行时间为变量构建基于二次后悔更新... 为了准确预测描述出行路径决策行为,探究出行者感知及先进的出行者信息系统(advanced traveler information systems,ATIS)预测信息对决策行为的作用机制,将期望后悔理论与贝叶斯更新方法相结合,以出行时间为变量构建基于二次后悔更新的出行路径决策模型,继而提出后悔更新价值的概念,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在即时性及滞后性2种不同质量水平的ATIS预测信息影响下,对二次后悔更新过程及路径决策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二次后悔更新过程能够有效修正路径感知偏差及期望后悔水平;常规交通状态下,即时性信息比滞后性信息场景下的二次后悔更新水平高20%,偶发性交通状态下差距可达50%,即有效及时的ATIS预测信息对于保证后悔更新效果及决策准确性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行 后悔感知 贝叶斯更新 期望后悔最小化 先进的出行者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风机叶片纤维对混凝土力学和抗冻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王富平 张默 周博宇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31-238,共8页
为解决废弃风机叶片大量堆存、难以处理的问题,通过机械粉碎方法得到再生风机叶片纤维,研究不同掺量(0%、10%、20%和30%,质量分数)再生纤维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和抗冻性能的影响,探讨废弃风机叶片在混凝土中利用的经济和环境价值。结果表明... 为解决废弃风机叶片大量堆存、难以处理的问题,通过机械粉碎方法得到再生风机叶片纤维,研究不同掺量(0%、10%、20%和30%,质量分数)再生纤维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和抗冻性能的影响,探讨废弃风机叶片在混凝土中利用的经济和环境价值。结果表明:掺10%、20%和30%再生风机叶片纤维混凝土的抗弯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较素混凝土提高明显,抗弯强度分别提高了2.8%、2.8%和11.1%,劈裂抗拉强度分别提高56.3%、68.8%和40.6%。掺20%再生风机叶片纤维混凝土冻融寿命可达75次,远超素混凝土的冻融寿命(25次),混凝土抗冻性能显著提高。但是,再生纤维掺量过高(30%)时,混凝土吸水率上升明显,抗压强度和抗冻性能下降。相比传统的焚烧处理,在混凝土中掺入20%再生风机叶片纤维,可降低混凝土成本69.2元/m 3,减少CO 2排放0.04 t/m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废弃风机叶片 再生纤维 力学性能 破坏形态 抗冻性能 资源化再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