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通量植物表型技术在大豆育种中的应用
1
作者 张杰 谭博阳 +9 位作者 李亚昕 姜鲲鹏 张晶 李艺彤 李婷婷 王帅 魏峭嵘 杨明亮 陈庆山 徐乐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9-146,154,共9页
高通量植物表型新技术是攻克种质资源优异性状高通量精准鉴定难题、发掘创制突破性种质资源的关键,该技术已成为现代农业研究的核心工具,对推动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发挥重要作用。文章系统综述该技术在大豆逆境胁迫监测、生理特性评估、... 高通量植物表型新技术是攻克种质资源优异性状高通量精准鉴定难题、发掘创制突破性种质资源的关键,该技术已成为现代农业研究的核心工具,对推动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发挥重要作用。文章系统综述该技术在大豆逆境胁迫监测、生理特性评估、产量预测、抗病性筛选方面的研究进展。通过整合多种传感器和成像技术,高通量植物表型技术可非破坏性地采集大规模的植物表型数据,显著提高大豆育种效率和基因型筛选精准度,为大豆育种提供新方法和新途径。展望大豆育种中表型评估的未来方向和发展趋势,指出高通量植物表型技术在大豆育种应用中存在的不足,提出运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提升海量表型数据处理标准化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育种 高通量植物表型技术 种质资源评价 作物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期适宜复合肥用量促进马铃薯高产和优质的协同
2
作者 彭显龙 赵然 +2 位作者 张宇 刘智蕾 李鹏飞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3,共13页
东北马铃薯普遍存在块茎干物质累积量低、炸条品质不稳定等问题。调研显示,前期过量施用复合肥可能是炸条马铃薯高产和优质协同的限制因子。2020和2021年在黑龙江省甘南县开展马铃薯复合肥梯度试验,复合肥用量分别为250 kg·hm^(-2)... 东北马铃薯普遍存在块茎干物质累积量低、炸条品质不稳定等问题。调研显示,前期过量施用复合肥可能是炸条马铃薯高产和优质协同的限制因子。2020和2021年在黑龙江省甘南县开展马铃薯复合肥梯度试验,复合肥用量分别为250 kg·hm^(-2)(F1)、500 kg·hm^(-2)(F2)、750 kg·hm^(-2)(F3)和1 000 kg·hm^(-2)(F4);2021年在内蒙古西旗设5个处理,前4个处理用量与甘南相同,处理5复合肥用量为1 200 kg·hm^(-2)(F5),测定马铃薯养分、干物质、产量和炸条品质等指标。结果表明:前期复合肥用量和叶片氮、磷、钾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且对养分含量的影响存在年际间和区域间差异。随着前期复合肥用量增加,各处理马铃薯全株干物质积累量呈先增后降趋势。收获期全株干物质积累量表现为,2020年甘南其他处理较F1处理显著增加6.28%~11.14%,2021年甘南F3处理全株干物质积累量较其他处理增加3.57%~16.73%,西旗F3处理较其他处理增加4.48%~15.53%。氮、磷、钾积累量也存在年际间差异,甘南2020年F2处理氮、磷、钾积累量最高;2021年F3处理氮、磷、钾积累量最高,F3处理产量较其他处理增加9.59%~31.59%,经济效益提高87~240元·hm^(-2)。甘南F3、F4处理较其他处理炸条品质提高,炸条颜色指数降低4.98%~23.60%;马铃薯块茎干物质(淀粉含量)处理间具有差异,具体表现在F3处理淀粉含量较其他处理显著增加0.48%~3.97%,F3、F4处理较其他处理块茎还原糖含量降低10.11%~24.10%,商品薯率提高2%~4%;西旗F3处理炸条颜色指数较其他处理降低3.30%~24.30%,块茎淀粉含量增加0.45%~1.01%,还原糖含量较其他处理有所下降,炸条品质得到提高,商品薯率提高1%~4%。前期适宜的复合肥用量是实现马铃薯高产和优质的关键,在高肥力土壤上推荐复合肥用量为500 kg·hm^(-2),肥力较低土壤前期复合肥用量为750 kg·hm^(-2),前期施肥量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马铃薯高产和优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复合肥 产量 炸条品质 还原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