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豆室内考种图像数据集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哲 饶元 +9 位作者 束雅莉 陈浩然 朱尚尚 王晓波 金秀 王丰仪 李佳佳 徐文强 吴康磊 王安然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2025年第1期112-127,共16页
选育优质高产品种是提升大豆品质和产量的重要保障。传统大豆考种方法存在费时费力、数据误差大等问题,距大豆表型数据的一站式高通量获取尚有不小的差距。因此,构建大豆室内考种图像数据集,对于开展大豆植株表型信息的高通量准确获取... 选育优质高产品种是提升大豆品质和产量的重要保障。传统大豆考种方法存在费时费力、数据误差大等问题,距大豆表型数据的一站式高通量获取尚有不小的差距。因此,构建大豆室内考种图像数据集,对于开展大豆植株表型信息的高通量准确获取方法研究,实现大豆的自动智能考种尤为重要。本数据集包含原始图像数据、标注文件数据、测试图像数据三部分,涵盖了典型大豆品种的离体豆荚和植株,其中离体豆荚包括无重叠离体豆荚和重叠离体豆荚,大豆植株包括单分枝型、双分枝型和复杂分枝型;标注文件数据包含了大豆植株主茎的实例分割标注、主茎节的检测框标注、在体豆荚的检测框标注、离体豆荚的实例分割和检测框标注,其中在体豆荚和离体豆荚的检测框标注采用了正框和旋转框两种标注方式,共计4.2GB。通过本数据集进行训练和验证的模型在无重叠离体豆荚、重叠豆荚以及大豆植株形态等各项指标上均表现出了良好的检测和分割效果。本数据集可为大豆植株的离体豆荚检测、在体豆荚检测与植株形态分析的目标检测和实例分割模型方法研究提供宝贵的基础图像数据资源,并且对于促进大豆关键考种信息的一站式高通量获取等智能化考种方法研究也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智能考种 目标检测 实例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成熟度番茄果实多模态图像数据集 被引量:1
2
作者 张雨 饶元 +7 位作者 陈文骏 侯文慧 闫胜利 李洋 周传起 王丰仪 储忧艺 时玉龙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2025年第1期66-81,共16页
准确识别番茄成熟度并确定最佳收获时间是实现番茄高效采摘并保障采后品质的重要前提。然而,在实际采摘作业场景中,复杂光照导致RGB图像质量下降,限制模型特征提取能力,影响应用效果。此外,现有的番茄串检测和分割数据集难以在番茄异步... 准确识别番茄成熟度并确定最佳收获时间是实现番茄高效采摘并保障采后品质的重要前提。然而,在实际采摘作业场景中,复杂光照导致RGB图像质量下降,限制模型特征提取能力,影响应用效果。此外,现有的番茄串检测和分割数据集难以在番茄异步成熟的生长过程中满足成熟度定向采摘需求。构建基于可见光、深度、近红外的不同成熟度番茄果实多模态图像数据集,能够有效弥补当前研究领域的空白。本数据集采用机械车平台采集和人工辅助采集两种采集方式拍摄视频流数据,通过抽帧降冗、模态对齐、人工筛选等步骤获得4000组多模态图像数据样本,涵盖自然光、人工光、微弱光、钠黄光4种光照条件下的番茄样本图像,包含未熟、半熟、成熟三类成熟度的目标检测和语义分割标注,共计10.08GB。本数据集在YOLOX和Deeplabv3+模型上表现良好,可为番茄智能管理与采收设备的视觉智能系统研发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成熟度 多模态 目标检测 语义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多模态目标检测和语义分割数据集 被引量:2
3
作者 陈文骏 饶元 +8 位作者 王丰仪 张雨 杨雨梦 罗庆 张通 万天与 刘心宇 张梦宇 张蕊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2025年第1期82-97,共16页
葡萄果实的采摘点定位准确率依赖于目标检测和语义分割网络的性能。然而,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基于可见光图像的葡萄果实目标识别准确率和分割精度易受光照变化、复杂环境影响,往往表现不佳,且葡萄果实成串生长,现有苹果、梨子等多模态数... 葡萄果实的采摘点定位准确率依赖于目标检测和语义分割网络的性能。然而,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基于可见光图像的葡萄果实目标识别准确率和分割精度易受光照变化、复杂环境影响,往往表现不佳,且葡萄果实成串生长,现有苹果、梨子等多模态数据集难以满足串形葡萄果实的识别需求。构建基于可见光、深度、近红外的葡萄多模态目标检测和语义分割数据集,对于探索更高识别率和更强泛化能力的葡萄果实目标检测和语义分割模型至关重要。本数据集约39.08 GB,共收集了在不同光照和遮挡条件下青色、紫色两类6个品种的葡萄高质量多模态视频流数据,并从中提取3954张图像样本进行语义分割和目标检测标注。在使用旋转、缩放、错切、平移,以及高斯模糊等图像增强手段下,可满足主流深度学习模型训练需要。本数据集可为多模态视觉数据融合、葡萄果实语义分割和目标检测等领域提供宝贵的基础数据资源,对促进农机装备智能化领域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环境 葡萄 多模态 语义分割 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文本”间关联增强的多模态猪病知识图谱融合方法
4
作者 蒋婷婷 徐澳 +3 位作者 吴飞飞 杨帅 何进 辜丽川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6-64,共9页
传统的猪病防治主要依赖于人工经验,很可能因为人工疏忽存在疾病漏诊。为此,构建一个多模态猪病知识图谱,帮助管理者更好地理解猪只间的关联关系,为后续有效识别潜在的疾病传播路径和异常情况提供良好的数据基础。首先,从不同来源获取... 传统的猪病防治主要依赖于人工经验,很可能因为人工疏忽存在疾病漏诊。为此,构建一个多模态猪病知识图谱,帮助管理者更好地理解猪只间的关联关系,为后续有效识别潜在的疾病传播路径和异常情况提供良好的数据基础。首先,从不同来源获取猪病数据,经过知识抽取以及图像匹配后初步构建两个多模态猪病知识图谱;其次,提出基于“图像-文本”间关联增强的多模态融合方法,利用多头注意力机制学习图像与文本之间的语义关联,通过减少猪病视觉模态模糊问题带来的负面作用,以增强猪病实体的向量表征;最后,基于对实体向量表征相似度的计算,融合两个多模态数据集中的猪病实体,以形成一个知识完备性更高的猪病知识图谱。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多模态融合方法在猪病实体对齐任务上取得了优异的性能,相较于现有方法,对齐准确性(Hits@1)提升0.033,在通用数据集DBP_(ZH-EN)、DBP_(FR-EN)、DBP_(JA-EN)上进行实验验证,对齐准确性分别提升0.152、0.236、0.180,证明了该方法在多模态知识图谱融合方面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病 多模态知识图谱 多模态融合 实体对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emRB:基于双向分子环约束的新型生成模型
5
作者 王庆勇 唐良贵 +1 位作者 王振宇 辜丽川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59,共15页
在药物发现的早期阶段,深度生成模型正逐渐成为分子设计的关键工具。简化分子线输入系统(simplified moleaclar input line entry system,SMILES)作为标准的化学表示法,被广泛用于模型训练与生成。然而,由于分子环系统线性表示的非唯一... 在药物发现的早期阶段,深度生成模型正逐渐成为分子设计的关键工具。简化分子线输入系统(simplified moleaclar input line entry system,SMILES)作为标准的化学表示法,被广泛用于模型训练与生成。然而,由于分子环系统线性表示的非唯一性和非方向性,现有的单向编码器在捕捉样本全局语义结构和生成有效分子环时存在局限性。因此,提出一种名为Chemical RWKV BERT(ChemRB)的方法,旨在从海量的未标记数据中深度挖掘双向信息。为实现这一目标,创新性地设计了2个预训练任务:环级特征预测与全局跨度闭合预测。这些预训练任务不仅为模型提供了丰富多元的上下文信息,更进一步提升了其对复杂分子结构特性的深入理解。实验结果显示:ChemRB模型不仅在性能上取得了显著提升,而且在新分子/样本的评估指标上也达到了最优的基准性能。结果充分验证了ChemRB在精准捕获分子固有结构信息方面的有效性,为其在相关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实证基础。最后,通过在EGFR抑制剂上的测试和应用,进一步验证了ChemRB模型的实用性和广泛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建模 分子生成 分子环系统 SMILES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农场智慧服务大数据平台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6
作者 凌诺娟 饶元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1年第4期10-19,共10页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海量农业数据得以收集、分析用于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本文以大别山区连片特色农产品生产经营全产业链为研究背景,在系统分析该区域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产业链环节数据特征、有机整合农产品生...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海量农业数据得以收集、分析用于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本文以大别山区连片特色农产品生产经营全产业链为研究背景,在系统分析该区域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产业链环节数据特征、有机整合农产品生产经营数据资源等需求的基础上,采用包含基础设施层、数据资源层、数据处理分析层、数据显示层等四层大数据平台总体架构的设计模式,搭建了基于Hadoop大数据技术的农产品全产业链数据资源库与大别山区云农场智慧服务大数据平台,面向产业区相关农业从业人员所需业务主题进行平台功能的开发,对农业数据资源库中数据实施数据清洗、数据挖掘、数据建模等技术处理,寻找农产品生产经营过程动态变化规律,实现了信息共享、智能预警与辅助决策等智慧服务功能。其中,信息共享功能用于提供大数据平台各子系统平台数据资源共享服务;智能预警功能用于提供农产品全产业链生产经营过程中农产品生产环境、价格等关键指标信息的预警服务;辅助决策功能用于提供农业从业者产业区农产品生产经营情况变化通知,辅助经营过程决策服务等。研发的云农场智慧服务大数据信息管理中心和数据可视化系统,可为促进大别山区特色农产品全产业链信息化与智能化水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农场 HADOOP 智慧服务 大数据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分隐私增强的大米区块链品控模型
7
作者 吴国栋 胡全兴 +2 位作者 刘旭 秦辉 高博文 《智慧农业(中英文)》 CSCD 2024年第4期149-159,共11页
[目的/意义]针对传统大米品质监管追溯系统中存在的品控数据链机制不够完善、品控信息可追溯程度不足、数据上链效率低及隐私信息泄露等问题,提出一种差分隐私增强的大米区块链品控模型。[方法]首先,结合大米全产业链,设计数据传输流程... [目的/意义]针对传统大米品质监管追溯系统中存在的品控数据链机制不够完善、品控信息可追溯程度不足、数据上链效率低及隐私信息泄露等问题,提出一种差分隐私增强的大米区块链品控模型。[方法]首先,结合大米全产业链,设计数据传输流程,涵盖种植、收购、加工、仓储和销售等各环节,有效保证品控数据链的连续性;其次,为解决上链数据量大、上链效率低问题,将大米全产业链各环节关键品控数据存储于星际文件系统(InterPlanetary File System, IPFS),然后将存储完成后返回的哈希值上链;最后,为提高品控模型信息可追溯程度,将种植环节关键品控数据中涉及隐私的部分信息通过差分隐私(Differential Privacy)处理后展示给用户,模糊化个体数据,以提高品控信息可信度,同时也保护了农户种植隐私。基于该品控模型,设计了差分隐私增强的大米区块链品控系统,并在相关大米企业实际运行。[结果与讨论]经测试,差分隐私增强的大米区块链品控系统全产业链单环节数据完成存储平均耗时1.125 s,信息追溯查询平均耗时0.691 s。与传统大米品质监管追溯系统相比,单环节数据存储时间缩短6.64%,信息追溯查询时间缩短16.44%。[结论]研究提出的模型不仅提高了品控数据连续性和信息可追溯程度,同时保护了农户的隐私,还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品控数据存储及信息追溯查询的效率,可为大米品质监管与信息追溯系统的设计和改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际文件系统 区块链 品控 高效上链 差分隐私增强 信息追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嵌入式除草机器人的玉米田间杂草识别方法 被引量:10
8
作者 何全令 杨静文 +3 位作者 梁晋欣 傅雷扬 滕杰 李绍稳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4-313,共10页
为了实现嵌入式除草机器人在玉米田间准确、快速的进行除草工作,提出了一种实时目标检测算法GBCYOLOv5s。使用1×1卷积和深度可分离卷积的组合替代普通卷积,在不改变输出特征图大小的情况下减少主干网络产生的杂草冗余特征。设计了... 为了实现嵌入式除草机器人在玉米田间准确、快速的进行除草工作,提出了一种实时目标检测算法GBCYOLOv5s。使用1×1卷积和深度可分离卷积的组合替代普通卷积,在不改变输出特征图大小的情况下减少主干网络产生的杂草冗余特征。设计了一种双向特征融合网络(S-BiFPN)增强特征提取能力,充分利用不同尺度的特征提高杂草检测速度,并将多通道结构与自注意力机制结合,通过对输入特征进行压缩与再加权,以加强对小目标的关注度。针对不同的环境构建MWeed数据集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与现有Yolov5s、Faster RCNN等模型方法相比,GBC-YOLOv5s模型轻量化后的大小仅为3.3 MB,输入图像的检测耗时(GPU)达到15.6 ms,平均精度(mAP)达到96.3%,能够有效地提升目标检测速度和识别精度,为农业智能除草领域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OLOv5s 目标识别 模型压缩 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大田场景下基于改进YOLOv8的小麦幼苗期叶片数快速检测方法 被引量:3
9
作者 侯依廷 饶元 +3 位作者 宋贺 聂振君 王坦 何豪旭 《智慧农业(中英文)》 CSCD 2024年第4期128-137,共10页
[目的/意义]小麦叶片数是衡量植株生长状况、确定茎蘖动态、调节群体结构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大田环境下小麦叶片计数主要依靠人工、耗时耗力,而现有的自动化检测计数方法的效率与精度难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为提高小麦叶片数检测的准... [目的/意义]小麦叶片数是衡量植株生长状况、确定茎蘖动态、调节群体结构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大田环境下小麦叶片计数主要依靠人工、耗时耗力,而现有的自动化检测计数方法的效率与精度难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为提高小麦叶片数检测的准确性,设计了一种复杂大田环境下高效识别小麦叶尖的算法。[方法]本研究以手机和田间摄像头获取的可见光图像构建了两种典型光照条件下出苗期、分蘖期、越冬期等多个生长期的小麦叶片图像数据集。以YOLOv8为基础网络,融合坐标注意力机制降低背景环境的干扰,提高模型对小麦叶尖轮廓信息的提取能力;替换损失函数加快模型收敛速度;增加小目标检测层提高对小麦叶尖的识别效果,降低漏检率。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叶尖小目标识别的深度学习网络,通过检测图像叶尖数量从而得出叶片数。[结果与讨论]本研究提出的方法对小麦叶尖的识别精确率和mAP0.5分别达到91.6%和85.1%,具有良好的检测效果。在复杂大田环境下该方法具有更好的适应能力,能够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实现自适应检测,模型鲁棒性强。小麦幼苗期叶片检测漏检率低,说明该方法能够满足复杂大田场景下小麦叶尖识别的需求,提高了小麦叶片数检测的准确性。[结论]本研究可为复杂大田场景下小麦叶片数检测的研究提供参考,为小麦长势高质量评估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叶片 叶尖识别 叶片计数 注意力机制 YOLOv8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产品区块链多监管差分隐私共享模型设计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德俊 饶元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40-752,共13页
当前的农产品供应链系统,常由单个部门监管,存在单点故障、数据难以实时监管等问题,此外企业节点身份无明显区分,难以保证企业节点不会泄露企业隐私数据。本研究构建了农产品区块链多监管差分隐私共享架构,提出零知识证明身份验证算法,... 当前的农产品供应链系统,常由单个部门监管,存在单点故障、数据难以实时监管等问题,此外企业节点身份无明显区分,难以保证企业节点不会泄露企业隐私数据。本研究构建了农产品区块链多监管差分隐私共享架构,提出零知识证明身份验证算法,实现隐私数据对具有特定特征的监管部门的共享,降低了传统监管部门的压力。设计隐私数据分层规范,以基于密文策略的属性加密方案技术实现企业隐私数据差异化共享,降低了隐私数据泄露风险。在此基础上设计农产品区块链多监管差分隐私共享系统,并应用在某企业番茄供应链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与现有监管模型相比,监管节点查询企业隐私数据时间缩短7.1%,企业节点查询隐私数据时间缩短23.9%。结果说明,本研究提出的方法能够在保证隐私安全的前提下提高监管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监管 零知识证明 密文策略属性基加密 隐私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用拜占庭容错共识算法的奖惩机制优化研究
11
作者 张苗 李绍稳 +3 位作者 吴雨婷 涂立静 张磊 杨尚雄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66-273,共8页
联盟链是农业溯源行业的首选区块链方案,针对其核心共识机制实用拜占庭容错共识算法(PBFT)存在的共识安全性低、主节点出错概率大、通信开销大等问题,通过引入奖惩机制以及分组共识机制,提出了基于奖惩机制的改进实用拜占庭容错共识算... 联盟链是农业溯源行业的首选区块链方案,针对其核心共识机制实用拜占庭容错共识算法(PBFT)存在的共识安全性低、主节点出错概率大、通信开销大等问题,通过引入奖惩机制以及分组共识机制,提出了基于奖惩机制的改进实用拜占庭容错共识算法。把节点划分为4类,制定节点信誉规则,增强节点主动性,减少拜占庭节点的参与;剔除作恶节点参与共识资格,统计其余节点信誉值及票数,动态筛选信誉良好节点作为共识节点,并依据最高信誉值规则选取主节点,从而提升共识安全、降低拜占庭节点当选主节点概率;以PBFT共识为基础,将共识过程简化为组内共识及全局共识两个阶段,并基于最少广播消息数提出最优分组,缓解共识节点数目增多导致通信量过大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有效抑制拜占庭节点,提升共识安全性能,降低共识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共识算法 奖惩机制 分组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监测采样间隔对土壤墒情预测模型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武 洪汛 +2 位作者 李蒙 宋一帆 金秀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21-228,共8页
【目的】为了实现准确的农田土壤墒情预测,以茶园不同深度的土壤墒情为对象,对不同的监测采样间隔下的多种茶园土壤墒情预测模型进行了对比研究.【方法】经相关性分析,确定了时段初始湿度、光照、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土壤温度、土壤电... 【目的】为了实现准确的农田土壤墒情预测,以茶园不同深度的土壤墒情为对象,对不同的监测采样间隔下的多种茶园土壤墒情预测模型进行了对比研究.【方法】经相关性分析,确定了时段初始湿度、光照、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土壤温度、土壤电导率和降雨量7种影响因子,对土壤墒情分别建立了多元二次回归、BP神经网络和LSTM深度学习模型.研究了10、30、60、90、120 min等不同监测采样间隔下土壤墒情的预测精度,同时对3种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LSTM深度学习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0.399%,在3种模型中最小.多元二次回归模型的预测误差随着采样间隔的增大而增大,BP神经网络与LSTM深度学习模型在采样间隔为30 min时预测误差最小,平均相对误差<0.5%.研究认为,最合适的监测采样间隔为30 min,且LSTM深度学习模型具有稳定性好、精度高的特点,适用于土壤墒情预测.【结论】本研究结果为土壤墒情监测采样间隔的设定和建模方法的运用提供依据,对土壤墒情预测模型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样间隔 预测模型 土壤墒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多光谱的大豆旗叶光合作用量子产量反演方法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通 金秀 +4 位作者 饶元 罗庆 李绍稳 王良龙 张筱丹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150-157,共8页
大豆旗叶的量子产量(Quantum Yield,QY)对于评估光合效率非常重要,利用无人机多光谱数据对QY值进行高通量反演,能够无损、高效的监测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生理化学变化。该研究的目的是探究植被指数与QY值相关性,并基于高相关性的植被指数反... 大豆旗叶的量子产量(Quantum Yield,QY)对于评估光合效率非常重要,利用无人机多光谱数据对QY值进行高通量反演,能够无损、高效的监测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生理化学变化。该研究的目的是探究植被指数与QY值相关性,并基于高相关性的植被指数反演QY值,同时分析了多植被指数与单植被指数构建反演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与传统反演算法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相比,基于集成学习的自适应提升(Adaptive Boost,AdaBoost)算法提高了模型的准确性,测试集决定系数(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R^(2))为0.982,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为0.089,相对分析误差(Residual Predictive Deviation,RPD)为7.29。研究表明基于多植被指数、利用AdaBoost算法可以构建更为有效的无人机多光谱大豆光合有效量子产量反演模型,为评估高通量光合效率提供了一种先进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无人机多光谱 有效量子产量 植被指数 光合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预处理建模的土壤速效氮含量预测 被引量:8
14
作者 方向 金秀 +1 位作者 朱娟娟 李绍稳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523-1530,共8页
以皖南地区采集的188份黄红壤样本为研究对象,利用地物非成像光谱仪获取原始光谱数据。首先,分析样本在350~1657nm波段经过预处理变换的平均光谱反射率曲线特征,再基于原始光谱,以及经29种预处理变换后的光谱,分别结合偏最小二乘回归(PL... 以皖南地区采集的188份黄红壤样本为研究对象,利用地物非成像光谱仪获取原始光谱数据。首先,分析样本在350~1657nm波段经过预处理变换的平均光谱反射率曲线特征,再基于原始光谱,以及经29种预处理变换后的光谱,分别结合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和径向基核函数(RBF)-PLSR算法,建立60个针对土壤速效氮含量的预测模型,并进行模型优化;然后,以模型的决定系数(R2)和相对分析误差(RPD)来评价模型性能。结果显示,基于Savitaky-Golay卷积平滑和对数变换预处理的光谱,用PLSR建立的模型最适用于土壤速效氮含量的校正预测,其在建模集中R2=0.94、RPD=3.88,预测集中R2=0.91、RPD=3.38。该模型达到A类预测精度,可实现对土壤速效氮含量的定量估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分析 土壤速效氮 预处理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边缘智能的茶叶病害识别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李博 江朝晖 +2 位作者 洪石兰 饶元 张武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75-180,共6页
为实现在资源有限的边缘设备上自动识别茶叶病害,提出基于边缘智能的深度学习模型部署方法。首先使用自动化模型剪枝(AMC)算法在PlantVillage数据集上对MobileNetV2进行模型剪枝,然后使用剪枝率为90%时生成的模型AMC-MobileNetV2在自建... 为实现在资源有限的边缘设备上自动识别茶叶病害,提出基于边缘智能的深度学习模型部署方法。首先使用自动化模型剪枝(AMC)算法在PlantVillage数据集上对MobileNetV2进行模型剪枝,然后使用剪枝率为90%时生成的模型AMC-MobileNetV2在自建茶叶病害数据集上进行迁移学习训练,最后将获得的茶叶病害识别模型部署在边缘设备上。试验结果表明,AMC-MobileNetV2与MobileNetV2相比,在模型参数量减少94.5%、存储体积减小93.4%的情况下,提高模型在资源有限边缘设备上的识别速度,对8种茶叶病害识别平均准确率高达97.42%。研究结果可应用于茶园病害防治机器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病害 自动识别 迁移学习 自动化模型剪枝 边缘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次迁移模型的小样本茶树病害识别 被引量:8
16
作者 谢军 江朝晖 +2 位作者 李博 饶元 张武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6-182,共7页
为提高小样本茶树病害识别的准确率,提出一种基于2次迁移模型的卷积神经网络茶树病害图像识别方法。首先将ResNet模型在ImageNet数据集上进行预训练,然后将预训练模型对植物病害数据集进行参数迁移训练,最后将迁移学习训练后的模型对扩... 为提高小样本茶树病害识别的准确率,提出一种基于2次迁移模型的卷积神经网络茶树病害图像识别方法。首先将ResNet模型在ImageNet数据集上进行预训练,然后将预训练模型对植物病害数据集进行参数迁移训练,最后将迁移学习训练后的模型对扩充后的小样本茶树病害数据集进行2次参数迁移训练。结果表明,扩充后的数据集识别准确率较原数据集提高2.32%,再进行2次迁移学习后识别准确率又提高6.38%。通过调整训练超参数,对茶红锈藻病、炭疽病、茶网饼病、圆赤星病、藻斑病等5种茶树病害图像的识别准确率高达96.64%。在对5种茶树病害进行验证时,验证样本识别率与常规深度学习相比由93%提高至98%。2次迁移学习能够有效提高在小样本茶树病害识别下模型的识别能力,对实用化茶树病害识别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病害 图像识别 小样本 二次迁移模型 残差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速效磷近红外迁移学习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郑文瑞 李绍稳 +3 位作者 韩亚鲁 石胜群 朱先志 金秀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274-1281,共8页
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是对土壤速效磷含量定量估测的有效手段,但某一地区土壤采集的光谱数据建立的模型在给其它地区使用时会出现预测精度低、模型失效等问题。该文以皖南土壤样本为源域,皖北土壤样本为目标域,通过迁移学习方法建立了预... 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是对土壤速效磷含量定量估测的有效手段,但某一地区土壤采集的光谱数据建立的模型在给其它地区使用时会出现预测精度低、模型失效等问题。该文以皖南土壤样本为源域,皖北土壤样本为目标域,通过迁移学习方法建立了预测模型,以提高土壤速效磷预测模型的准确性,并比较了迁移前后预测模型的精度。结果显示,皖南地区模型不能直接用于皖北地区,会出现模型失效问题,该模型的决定系数(R2)和相对分析误差(RPD)分别为-0.19和0.92,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为1.04;样本量不大的皖北地区建立模型的预测精度不高,R2和RPD分别为0.61和1.60,RMSEP为0.60;而基于迁移成分分析(TCA)并加入部分皖北样本建立模型,可显著提高对皖北样本的预测精度,模型的R2和RPD分别提升至0.79和2.18,RMSEP降低至0.44。表明基于TCA的方法能将皖南土壤速效磷预测模型应用于皖北,可提高皖北土壤速效磷预测模型准确性并降低成本,为土壤速效磷预测模型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迁移学习 迁移成分分析 土壤速效磷 可见-近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5s和多模态图像的树上毛桃检测 被引量:5
18
作者 罗庆 饶元 +4 位作者 金秀 江朝晖 王坦 王丰仪 张武 《智慧农业(中英文)》 2022年第4期84-104,共21页
毛桃等果实的准确检测是实现机械化、智能化农艺管理的必要前提。然而,由于光照不均和严重遮挡,在果园中实现毛桃,尤其是套袋毛桃的检测一直面临着挑战。本研究基于改进YOLOv5s和多模态视觉数据提出了面向机械化采摘的毛桃多分类准确检... 毛桃等果实的准确检测是实现机械化、智能化农艺管理的必要前提。然而,由于光照不均和严重遮挡,在果园中实现毛桃,尤其是套袋毛桃的检测一直面临着挑战。本研究基于改进YOLOv5s和多模态视觉数据提出了面向机械化采摘的毛桃多分类准确检测。具体地,构建了一个多类标签的裸桃和套袋毛桃的RGB-D数据集,包括4127组由消费级RGB-D相机获取的像素对齐的彩色、深度和红外图像。随后,通过引入方向感知和位置敏感的注意力机制,提出了改进的轻量级YOLOv5s(小深度)模型,该模型可以沿一个空间方向捕捉长距离依赖,并沿另一个空间方向保留准确的位置信息,提高毛桃检测精度。同时,通过将卷积操作分解为深度方向的卷积与宽度、高度方向的卷积,使用深度可分离卷积在保持模型检测准确性的同时减少模型的计算量、训练和推理时间。实验结果表明,使用多模态视觉数据的改进YOLOv5s模型在复杂光照和严重遮挡环境下,对裸桃和套袋毛桃的平均精度(Mean Average Precision,mAP)分别为98.6%和88.9%,比仅使用RGB图像提高了5.3%和16.5%,比YOLOv5s提高了2.8%和6.2%。在套袋毛桃检测方面,改进YOLOv5s的mAP比YOLOX-Nano、PP-YOLO-Tiny和EfficientDet-D0分别提升了16.3%、8.1%和4.5%。此外,多模态图像、改进YOLOv5s对提升自然果园中的裸桃和套袋毛桃的准确检测均有贡献,所提出的改进YOLOv5s模型在检测公开数据集中的富士苹果和猕猴桃时,也获得了优于传统方法的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模型具有良好的泛化能力。最后,在主流移动式硬件平台上,改进后的YOLOv5s模型使用五通道多模态图像时检测速度可达每秒19幅,能够实现毛桃的实时检测。上述结果证明了改进的YOLOv5s网络和含多类标签的多模态视觉数据在实现果实自动采摘系统视觉智能方面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类检测 YOLOv5s 多模态视觉数据 机械化采摘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产品区块链信息可信评估差异化共享模型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1
19
作者 伍德伦 饶元 +3 位作者 许磊 束雅莉 凌诺娟 时玉龙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09-317,共9页
针对现有的农产品区块链溯源系统中,数据差异化共享与追溯效率不高,难以保障上链数据可信性的问题。该研究通过分析农产品供应链各环节业务逻辑与数据组成,设计了农产品区块链信息可信评估差异化共享模型。提出了农产品区块链信息可信... 针对现有的农产品区块链溯源系统中,数据差异化共享与追溯效率不高,难以保障上链数据可信性的问题。该研究通过分析农产品供应链各环节业务逻辑与数据组成,设计了农产品区块链信息可信评估差异化共享模型。提出了农产品区块链信息可信评估差异化共享架构,构建了农产品信息存储优化模块,基于区块链技术建立企业链、溯源链,将数据按隐私性分账本存储于企业链,全供应链公开数据存入星际文件系统(InterPlanetary File System,IPFS)后,返回的数据哈希值存储于溯源链,通过企业链账本维护策略实现了供应链数据的高效性共享与追溯;设计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企业信誉度评估机制,根据企业和消费者对链上数据可信度的评估结果对数据发布节点进行信誉积分奖惩,提升链上数据可信性;并通过智能合约实现了数据格式和内容的链前监管。基于Hyperledger Fabric平台研发农产品区块链信息可信评估差异化共享系统,在某茶叶供应链上进行应用与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此模型与现有数据差异化共享模型相比,数据存储时间缩短16.7%,隐私数据查询时间缩短10.01%,公开数据查询时间缩短38.3%。该研究提出的方法能够实现农产品供应链数据差异化共享,提供高效可信溯源服务,为农产品可信溯源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 溯源 区块链 可信评估 差异化共享 信誉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身份验证的果蔬区块链信息存储溯源模型设计 被引量:6
20
作者 伍德伦 饶元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34-443,共10页
现有的果蔬溯源系统中,物联网数据采集设备身份验证机制不完善,果蔬数据传输效率不高,且无法保证数据在存储于区块链前未被篡改。构建了基于身份验证的果蔬区块链信息存储溯源模型,对模型进行分析后,首先提出果蔬供应链数据流动模型,通... 现有的果蔬溯源系统中,物联网数据采集设备身份验证机制不完善,果蔬数据传输效率不高,且无法保证数据在存储于区块链前未被篡改。构建了基于身份验证的果蔬区块链信息存储溯源模型,对模型进行分析后,首先提出果蔬供应链数据流动模型,通过物联网设备将采集的数据存储于星际文件系统(Interplanetary file system,IPFS),环节数据存储完成后,系统将IPFS返回的哈希值存入区块链网络,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其次设计了果蔬供应链数据传输流程,提高了果蔬数据传输效率;最后利用Blake2改进型Ed25519算法实现了物联网设备的身份验证机制,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基于身份验证的果蔬区块链信息存储溯源系统,并在某果蔬企业进行了实际应用,进行相关测试后发现,本系统的全供应链数据存储平均耗时4.738 s,数据查询平均耗时0.452 s。测试结果表明,此系统可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前提下,提高用户的溯源速度,可为果蔬溯源系统的设计与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果蔬 溯源 存储优化 身份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