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陶瓷艺术美学研究的理论思路
被引量:
10
1
作者
李相武
陈健毛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7-110,共4页
试图对20世纪以来的陶瓷艺术美学研究进行简单的梳理,阐述其赖以进行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揭示其规律,总结其得失,为现代陶艺的美学研究和理论建构做一个铺垫。
关键词
陶瓷艺术美学研究
现代陶艺
研究理论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当代陶瓷美学研究述评
被引量:
8
2
作者
任华东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4期85-91,共7页
陶瓷美学在中国当代是一门年轻的学问,从新中国创建尤其是文革之后,该学问大体经历了从最初主要将陶瓷创造和审美视为"工艺美术"现象,到将其视作"艺术创造",再到试图从"学问及学科"的角度对其展开"...
陶瓷美学在中国当代是一门年轻的学问,从新中国创建尤其是文革之后,该学问大体经历了从最初主要将陶瓷创造和审美视为"工艺美术"现象,到将其视作"艺术创造",再到试图从"学问及学科"的角度对其展开"体系性"的理论建构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虽然在总体上呈现出视野不断拓宽、理论愈益深化的趋势,但也存在诸如缺少学问及学科意识,重经验描述、轻理论探讨,基础理论研究滞后等制约陶瓷美学进一步深化研究的瓶颈性问题。对中国当代陶瓷美学研究做述评性探讨,有望为进一步认清并解决这些问题提供历史和学理性依据,推动这门学问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美术
艺术
陶瓷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景德镇陶瓷文化景观变迁中的人地关系和文化认同
被引量:
8
3
作者
陈致敏
余斌
肖绚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37-442,共6页
作为文化地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对文化景观的符号性和象征意义在空间中的存在和变迁的审视,有助人地关系模式和城市化进程的研究,并加深对文化认同和地方认同构成的认识。本文由文化景观在地理空间中的变迁过程入手,以景德镇陶瓷文化景...
作为文化地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对文化景观的符号性和象征意义在空间中的存在和变迁的审视,有助人地关系模式和城市化进程的研究,并加深对文化认同和地方认同构成的认识。本文由文化景观在地理空间中的变迁过程入手,以景德镇陶瓷文化景观为例,探讨景德镇的陶瓷文化景观的迁移轨迹和规律,分析并归纳景德镇独特的城市化进程和其背后的人地关系,进而析解景德镇的陶瓷文化认同在复合身份认同的构建过程中的关键意义,以及陶瓷文化背景下地方认同的形成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学
文化景观
变迁
景德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景德镇传统制瓷作坊:符号空间视角下的文化景观研究
被引量:
4
4
作者
余斌
肖绚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36-341,共6页
利用符号学的方法,从符号空间的角度解构和探讨景德镇传统制瓷作坊这一独特的建筑模式,将其分为地理符号空间、建筑符号空间、生产工艺符号空间、景观符号空间、文化符号空间。五种符号空间基于相同的物理空间而显现不同的符号特征,并...
利用符号学的方法,从符号空间的角度解构和探讨景德镇传统制瓷作坊这一独特的建筑模式,将其分为地理符号空间、建筑符号空间、生产工艺符号空间、景观符号空间、文化符号空间。五种符号空间基于相同的物理空间而显现不同的符号特征,并总结出景德镇传统制瓷作坊是融合科技、建筑语言、哲学为一体的特殊符号空间,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景观特色。瓷器在作坊生产并被赋值,又通过贸易流通将传统制瓷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折射出地理空间中文化扩散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德镇
作坊
符号空间
文化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陶瓷器物色彩的符号学分析
被引量:
6
5
作者
肖绚
李玲
+1 位作者
沈海云
余斌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0-214,共5页
本文从中国陶瓷装饰色彩角度入手,运用符号学方法分析了陶瓷器物色彩的符号性及其语意的来源,得出中国陶瓷装饰色彩是一种独特的符号,以泥料、釉、加彩三种装饰方式分类,其色彩符号的内涵及外延语意因制度与功能的约定、经济和技术的约...
本文从中国陶瓷装饰色彩角度入手,运用符号学方法分析了陶瓷器物色彩的符号性及其语意的来源,得出中国陶瓷装饰色彩是一种独特的符号,以泥料、釉、加彩三种装饰方式分类,其色彩符号的内涵及外延语意因制度与功能的约定、经济和技术的约定、地域和时代的约定、宗教文化的约定、审美习惯的约定而建立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
色彩
符号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符号学的元代青花人物故事纹饰研究
被引量:
8
6
作者
陈健毛
肖绚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1-34,共4页
从符号学的角度来审视陶瓷文化艺术,为解读陶瓷文化艺术提供了一条重要途径。基于符号学的视角,对元代青花人物故事纹饰进行研究,会得出迥异于以前公认观点不同的结论。元青花人物故事纹饰以其隐喻性的符号表明:其并不是元蒙统治者崇青...
从符号学的角度来审视陶瓷文化艺术,为解读陶瓷文化艺术提供了一条重要途径。基于符号学的视角,对元代青花人物故事纹饰进行研究,会得出迥异于以前公认观点不同的结论。元青花人物故事纹饰以其隐喻性的符号表明:其并不是元蒙统治者崇青尚白审美追求的展现,而是汉族劳动人民情感和意志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学
元青花
人物故事纹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陶艺符号的特性分析
被引量:
8
7
作者
肖绚
于会
李兴华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9-41,共3页
符号学是人文学科中的数学,它提供了一系列关于符号的基本概念和能用于各种符号系统的分析方法。本文从符号学的观点,通过研究大量的陶艺作品,来解读分析中国的传统陶艺,得出了陶艺符号的9个特性。
关键词
符号学
陶艺符号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宋瓷艺术的符号学解读
被引量:
5
8
作者
肖绚
余斌
李兴华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31-34,44,共5页
从符号学的角度研究宋瓷艺术,通过文献法、调查法、对比法总结出其造型、色彩、图形装饰、工艺装饰等符号,通过历时性和共时性分析等方法解析宋瓷艺术符号的符号学特征及其意义构成的缘由,并运用符号美学解读了宋瓷艺术符号背后的文化...
从符号学的角度研究宋瓷艺术,通过文献法、调查法、对比法总结出其造型、色彩、图形装饰、工艺装饰等符号,通过历时性和共时性分析等方法解析宋瓷艺术符号的符号学特征及其意义构成的缘由,并运用符号美学解读了宋瓷艺术符号背后的文化内涵及象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瓷
符号学
特征
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风水林探源与当代启示
被引量:
1
9
作者
吴欲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9期17984-17986,共3页
探究了风水林的起源问题,分析了当前存在的3种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即风水说、绿化说与神社崇拜说,结合古代的自然、社会因素,以及前科学时代人类的普遍心理特征,认为神社崇拜说的起源观较为合理。为了进一步辨析3种起源观的优劣,借助荣...
探究了风水林的起源问题,分析了当前存在的3种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即风水说、绿化说与神社崇拜说,结合古代的自然、社会因素,以及前科学时代人类的普遍心理特征,认为神社崇拜说的起源观较为合理。为了进一步辨析3种起源观的优劣,借助荣格的神话原型理论、弗雷泽的人类学考察对研究成果加以甄别,指出风水林的原型源于我国古人的树木崇拜,进而由这种崇拜演变成栽植风水林的实践,以求取吉兆。在此基础上揭示了风水林的栽植与培护实践对当代社会的启示,以期有助于对当代风水林与森林资源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水林
社(树)神崇拜
神话原型
“天人合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陶瓷艺术美学研究的理论思路
被引量:
10
1
作者
李相武
陈健毛
机构
景德镇
高等专科学校艺术系
景德镇陶瓷学院美学研究所
出处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7-110,共4页
基金
2010年景德镇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编号:10YWY04)
2010年景德镇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编号:10MZ01)
文摘
试图对20世纪以来的陶瓷艺术美学研究进行简单的梳理,阐述其赖以进行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揭示其规律,总结其得失,为现代陶艺的美学研究和理论建构做一个铺垫。
关键词
陶瓷艺术美学研究
现代陶艺
研究理论思路
Keywords
aesthetic research of ceramic art
modern ceramics
research approach
分类号
TQ174.74 [化学工程—陶瓷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当代陶瓷美学研究述评
被引量:
8
2
作者
任华东
机构
景德镇陶瓷学院美学研究所
出处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4期85-91,共7页
基金
2013年江西省社科规划项目"中国当代陶瓷美学研究的现状
问题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3YS05)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陶瓷美学在中国当代是一门年轻的学问,从新中国创建尤其是文革之后,该学问大体经历了从最初主要将陶瓷创造和审美视为"工艺美术"现象,到将其视作"艺术创造",再到试图从"学问及学科"的角度对其展开"体系性"的理论建构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虽然在总体上呈现出视野不断拓宽、理论愈益深化的趋势,但也存在诸如缺少学问及学科意识,重经验描述、轻理论探讨,基础理论研究滞后等制约陶瓷美学进一步深化研究的瓶颈性问题。对中国当代陶瓷美学研究做述评性探讨,有望为进一步认清并解决这些问题提供历史和学理性依据,推动这门学问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工艺美术
艺术
陶瓷美学
分类号
J527 [艺术—艺术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景德镇陶瓷文化景观变迁中的人地关系和文化认同
被引量:
8
3
作者
陈致敏
余斌
肖绚
机构
景德镇陶瓷学院
陶瓷
美学
研究所
出处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37-442,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061020)
江西省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重点项目(编号:14LS01)的研究成果之一
文摘
作为文化地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对文化景观的符号性和象征意义在空间中的存在和变迁的审视,有助人地关系模式和城市化进程的研究,并加深对文化认同和地方认同构成的认识。本文由文化景观在地理空间中的变迁过程入手,以景德镇陶瓷文化景观为例,探讨景德镇的陶瓷文化景观的迁移轨迹和规律,分析并归纳景德镇独特的城市化进程和其背后的人地关系,进而析解景德镇的陶瓷文化认同在复合身份认同的构建过程中的关键意义,以及陶瓷文化背景下地方认同的形成路径。
关键词
符号学
文化景观
变迁
景德镇
Keywords
semiotics
cultural landscape
change
Jingdezhen
分类号
TQ174.74 [化学工程—陶瓷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景德镇传统制瓷作坊:符号空间视角下的文化景观研究
被引量:
4
4
作者
余斌
肖绚
机构
景德镇陶瓷学院
陶瓷
美学
研究所
出处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36-341,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061020)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编号:JC1117)
文摘
利用符号学的方法,从符号空间的角度解构和探讨景德镇传统制瓷作坊这一独特的建筑模式,将其分为地理符号空间、建筑符号空间、生产工艺符号空间、景观符号空间、文化符号空间。五种符号空间基于相同的物理空间而显现不同的符号特征,并总结出景德镇传统制瓷作坊是融合科技、建筑语言、哲学为一体的特殊符号空间,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景观特色。瓷器在作坊生产并被赋值,又通过贸易流通将传统制瓷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折射出地理空间中文化扩散特性。
关键词
景德镇
作坊
符号空间
文化景观
Keywords
Jingdezhen
workshop
symbolic space
cultural landscape
分类号
K876.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陶瓷器物色彩的符号学分析
被引量:
6
5
作者
肖绚
李玲
沈海云
余斌
机构
景德镇陶瓷学院
陶瓷
美学
研究所
出处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0-214,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061020)
省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编号:11YS14)
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编号:JC1117)
文摘
本文从中国陶瓷装饰色彩角度入手,运用符号学方法分析了陶瓷器物色彩的符号性及其语意的来源,得出中国陶瓷装饰色彩是一种独特的符号,以泥料、釉、加彩三种装饰方式分类,其色彩符号的内涵及外延语意因制度与功能的约定、经济和技术的约定、地域和时代的约定、宗教文化的约定、审美习惯的约定而建立联系。
关键词
陶瓷
色彩
符号学
Keywords
ceramics
color
semiotics
分类号
TQ174.74 [化学工程—陶瓷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符号学的元代青花人物故事纹饰研究
被引量:
8
6
作者
陈健毛
肖绚
机构
景德镇陶瓷学院
陶瓷
美学
研究所
出处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1-34,共4页
文摘
从符号学的角度来审视陶瓷文化艺术,为解读陶瓷文化艺术提供了一条重要途径。基于符号学的视角,对元代青花人物故事纹饰进行研究,会得出迥异于以前公认观点不同的结论。元青花人物故事纹饰以其隐喻性的符号表明:其并不是元蒙统治者崇青尚白审美追求的展现,而是汉族劳动人民情感和意志的体现。
关键词
符号学
元青花
人物故事纹饰
Keywords
Semiology, Blue and white of Yuan Dynasty, Ornamentation of figure and story
分类号
TQ174.74 [化学工程—陶瓷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陶艺符号的特性分析
被引量:
8
7
作者
肖绚
于会
李兴华
机构
景德镇陶瓷学院
陶瓷
美学
研究所
出处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9-41,共3页
基金
江西省社科规划项目"形式化的陶艺符号学研究"(08ZX15)和江西省社科规划项目"二十世纪景德镇陶瓷艺术风格传承与变迁"(08WX79)成果之一
文摘
符号学是人文学科中的数学,它提供了一系列关于符号的基本概念和能用于各种符号系统的分析方法。本文从符号学的观点,通过研究大量的陶艺作品,来解读分析中国的传统陶艺,得出了陶艺符号的9个特性。
关键词
符号学
陶艺符号
特性
Keywords
semiotics
ceramic art symbol
characteristic
分类号
TQ174.74 [化学工程—陶瓷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宋瓷艺术的符号学解读
被引量:
5
8
作者
肖绚
余斌
李兴华
机构
景德镇陶瓷学院
陶瓷
美学
研究所
出处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31-34,44,共5页
文摘
从符号学的角度研究宋瓷艺术,通过文献法、调查法、对比法总结出其造型、色彩、图形装饰、工艺装饰等符号,通过历时性和共时性分析等方法解析宋瓷艺术符号的符号学特征及其意义构成的缘由,并运用符号美学解读了宋瓷艺术符号背后的文化内涵及象征意义。
关键词
宋瓷
符号学
特征
解读
Keywords
Sung ware, Semiotics, Feature, Interpretation
分类号
TQ174.74 [化学工程—陶瓷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风水林探源与当代启示
被引量:
1
9
作者
吴欲波
机构
景德镇陶瓷学院美学研究所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9期17984-17986,共3页
基金
景德镇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项目(1031204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61020)阶段性成果
文摘
探究了风水林的起源问题,分析了当前存在的3种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即风水说、绿化说与神社崇拜说,结合古代的自然、社会因素,以及前科学时代人类的普遍心理特征,认为神社崇拜说的起源观较为合理。为了进一步辨析3种起源观的优劣,借助荣格的神话原型理论、弗雷泽的人类学考察对研究成果加以甄别,指出风水林的原型源于我国古人的树木崇拜,进而由这种崇拜演变成栽植风水林的实践,以求取吉兆。在此基础上揭示了风水林的栽植与培护实践对当代社会的启示,以期有助于对当代风水林与森林资源的保护。
关键词
风水林
社(树)神崇拜
神话原型
“天人合一”
Keywords
Fengshui Woods
The worship of hamadryad
Mythological prototype
Human-nature Oneness
分类号
F592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陶瓷艺术美学研究的理论思路
李相武
陈健毛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国当代陶瓷美学研究述评
任华东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景德镇陶瓷文化景观变迁中的人地关系和文化认同
陈致敏
余斌
肖绚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景德镇传统制瓷作坊:符号空间视角下的文化景观研究
余斌
肖绚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中国陶瓷器物色彩的符号学分析
肖绚
李玲
沈海云
余斌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基于符号学的元代青花人物故事纹饰研究
陈健毛
肖绚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陶艺符号的特性分析
肖绚
于会
李兴华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宋瓷艺术的符号学解读
肖绚
余斌
李兴华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风水林探源与当代启示
吴欲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