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几种现代元素组成分析技术在古陶瓷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方涛 吴隽 +3 位作者 吴军明 郁永彬 江夏 梁铎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1-46,共6页
古陶瓷的元素组成能很好的反应陶瓷的种类、产地以及烧制工艺等信息,是古陶瓷科技研究中主要的研究内容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元素组成分析技术不断面世,然而,每种分析技术都有着其自身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如何针对古陶瓷... 古陶瓷的元素组成能很好的反应陶瓷的种类、产地以及烧制工艺等信息,是古陶瓷科技研究中主要的研究内容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元素组成分析技术不断面世,然而,每种分析技术都有着其自身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如何针对古陶瓷样品的自身特点和具体的研究目标,正确选择和应用相应的元素组成分析技术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通过比较分析XRFI、CP-AES、湿化学方法在不同类型古陶瓷研究中的实际应用,总结得出了不同特点古陶瓷样品所适宜的测试技术和方法,为古陶瓷科技研究获取更为准确和丰富的元素组成信息提供有力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陶瓷 XRFI CP-AES 湿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_(0.99)Cu_(0.01)Al_2O_4-SrTiO_3微波陶瓷介电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谢志翔 洪文海 +3 位作者 李月明 王竹梅 沈宗洋 廖润华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81-685,共5页
以分析纯Zn O、Cu O、Al2O3、Ti O2以及Sr CO3为原料,采用传统固相法制备了(1-x)Zn0.99Cu0.01Al2O4-x Sr Ti O3(ZCAST,x=0~0.045)微波介质陶瓷,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和网络分析仪对其结构、形貌和微波介电性能进行表征。研究... 以分析纯Zn O、Cu O、Al2O3、Ti O2以及Sr CO3为原料,采用传统固相法制备了(1-x)Zn0.99Cu0.01Al2O4-x Sr Ti O3(ZCAST,x=0~0.045)微波介质陶瓷,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和网络分析仪对其结构、形貌和微波介电性能进行表征。研究了不同x值对ZCAST陶瓷相组成、显微结构以及微波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ZCAST陶瓷的体积密度、介电常数εr随着Sr Ti O3含量的增多而增大。当x=0.04具有最佳微波介电性能:介电常数εr=14.12,品质因数Q×f=28700 GHz,频率温度系数τf=-1.8×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0.99Cu0.01Al2O4-SrTiO3 微观结构 微波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锰掺杂(Na0.5Bi0.5)TiO3-(K0.5Bi0.5)TiO3-BaTiO3-SrTiO3陶瓷结构与电性能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小红 涂娜 +3 位作者 江向平 展红全 傅小龙 郑凯平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77-282,共6页
用固相法制备了MnCO3掺杂的0.824(Na0.5Bi0.5)TiO3-0.08(K0.5Bi0.5)TiO3-0.018BaTiO3-0.078SrTiO3(简称(1-x)NKBS-xMn)无铅压电陶瓷,研究了不同掺杂量的MnCO3(x=0,0.5%,1.0%,1.5%,2.0%摩尔分数)对NKBS陶瓷的结构及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 用固相法制备了MnCO3掺杂的0.824(Na0.5Bi0.5)TiO3-0.08(K0.5Bi0.5)TiO3-0.018BaTiO3-0.078SrTiO3(简称(1-x)NKBS-xMn)无铅压电陶瓷,研究了不同掺杂量的MnCO3(x=0,0.5%,1.0%,1.5%,2.0%摩尔分数)对NKBS陶瓷的结构及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样品均形成单一的钙钛矿结构;掺杂MnCO3后,促进了陶瓷晶粒的长大,提高了陶瓷的致密度,降低了介质损耗。当掺杂适量的MnCO3(x=0.5%),既能提高陶瓷的平面机电耦合系数kp,也能提高其机械品质因子Qm,表现"软硬双性"的掺杂效应。该系陶瓷具有介电弛豫特性,MnCO3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其弥散因子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铅压电陶瓷 准同型相界 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形貌纳米α-Fe2O3粉体水热合成及其催化高氯酸铵热分解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小红 江向平 +2 位作者 文思逸 展红全 涂娜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32-1137,共6页
以Fe2(SO4)3为原料,在不同温度和时间进行水热反应,产物经过600℃下热处理6 h,得到了不同形貌的纳米α-氧化铁。通过XRD、SEM、TEM对α-Fe2O3的物相组成、形貌和微观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花片状、海胆状、草莓状和哑铃状等多种形貌... 以Fe2(SO4)3为原料,在不同温度和时间进行水热反应,产物经过600℃下热处理6 h,得到了不同形貌的纳米α-氧化铁。通过XRD、SEM、TEM对α-Fe2O3的物相组成、形貌和微观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花片状、海胆状、草莓状和哑铃状等多种形貌的产物均由纳米α-Fe2O3颗粒组装而成,纳米颗粒大小为10~50 nm。采用DTA分析了赤铁矿α-Fe2O3对高氯酸铵(AP)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水热反应条件140℃保温4 h获得的花片状α-Fe2O3,使得高氯酸铵(AP)热分解温度提前了67.2℃,较其它形貌,催化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α-Fe2O3粉体 催化性能 水热反应 高氯酸铵(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水解溶胶-凝胶法制备硅酸锆晶须初探 被引量:4
5
作者 王三海 江伟辉 +3 位作者 冯果 刘健敏 苗立锋 王洪达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06-1211,共6页
以无水四氯化锆为锆源,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氟化锂为矿化剂,乙醇为溶剂,炭黑为还原剂,采用非水解溶胶-凝胶法制备硅酸锆晶须,研究了炭黑种类与坩埚密封程度对硅酸锆晶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比表面积过小的炭黑800... 以无水四氯化锆为锆源,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氟化锂为矿化剂,乙醇为溶剂,炭黑为还原剂,采用非水解溶胶-凝胶法制备硅酸锆晶须,研究了炭黑种类与坩埚密封程度对硅酸锆晶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比表面积过小的炭黑8001或比表面积过大的超级活性炭,竹炭更利于硅酸锆晶须的生长;采用敞开坩埚方式热处理时能获得直径为30~90nm,长径比为6~15,沿[001]方向择优生长的硅酸锆晶须,半敞开或密封的反应体系均不能形成硅酸锆晶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锆 非水解溶胶-凝胶法 晶须 炭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壁碳纳米管的表面改性与分散工艺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彭牛生 刘维良 刘绍洋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7-40,共4页
通过浓硝酸对多壁碳纳米管(MWCNTs)进行纯化,以钛酸四丁酯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对纯化后的MWCNTs进行表面改性,采用XRD、TEM分析手段对表面改性的多壁碳纳米管的物相组成和形貌进行表征,并研究了MWCNTs在乙醇中的分散性,结果表明:采... 通过浓硝酸对多壁碳纳米管(MWCNTs)进行纯化,以钛酸四丁酯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对纯化后的MWCNTs进行表面改性,采用XRD、TEM分析手段对表面改性的多壁碳纳米管的物相组成和形貌进行表征,并研究了MWCNTs在乙醇中的分散性,结果表明:采用浓硝酸浸泡可以有效地纯化MWCNTs;采用溶胶-凝胶法在MWCNTs表面负载了纳米TiO2;纯化、负载纳米TiO2和超声波震荡提高了MWCNTs在乙醇中的分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表面改性 二氧化钛负载 分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土类原料对超低温玻化砖烧结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周健儿 汪永清 +2 位作者 粱健 刘昆 胡海泉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6-31,共6页
粘土按可塑性分为硬质粘土和软质粘土。本实验主要考察在1100℃以下烧成的超低温坯体中粘土的选择和配比。实验表明,在1100℃以下烧成的超低温玻化砖中,软质粘土选用1#粘土和水洗纯泥复合,复合用量为15%,硬质粘土选用锂瓷石,用量为35%,... 粘土按可塑性分为硬质粘土和软质粘土。本实验主要考察在1100℃以下烧成的超低温坯体中粘土的选择和配比。实验表明,在1100℃以下烧成的超低温玻化砖中,软质粘土选用1#粘土和水洗纯泥复合,复合用量为15%,硬质粘土选用锂瓷石,用量为35%,总粘土用量为50%,可以使产品在1070℃下烧结,吸水率小于0.5%,产品干坯强度达到1.19Mpa,满足生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瓷质砖 低温烧结 粘土 锂瓷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铌钽矿尾砂在结晶釉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刘属兴 邹国文 余娆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69-272,共4页
通过对铌钽矿尾砂的化学分析、矿物分析、粒度分析研究,加入铌钽矿尾砂、玻璃粉、方解石、氧化钛、氧化锌、长石等原料,研制出硅酸锌为主要晶体的结晶釉。其烧成温度1230℃,析晶温度1130℃,保温时间100分钟。实验结果表明,晶花的析出及... 通过对铌钽矿尾砂的化学分析、矿物分析、粒度分析研究,加入铌钽矿尾砂、玻璃粉、方解石、氧化钛、氧化锌、长石等原料,研制出硅酸锌为主要晶体的结晶釉。其烧成温度1230℃,析晶温度1130℃,保温时间100分钟。实验结果表明,晶花的析出及大小与配方组成、烧成制度、冷却制度、磨时间、釉层厚度等因素影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铌钽矿尾砂 结晶釉 硅酸锌 氧化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纹釉的研制及残余应力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家科 刘欣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7-61,共5页
以长石、滑石、方解石、高岭土等为主要原料制备裂纹釉。研究了釉料配方组成对釉面裂纹效果的影响,并用有限元方法对釉层中的残余应力分布特征及残余应力对裂纹产生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1250~1300℃、保温时间30min,以及... 以长石、滑石、方解石、高岭土等为主要原料制备裂纹釉。研究了釉料配方组成对釉面裂纹效果的影响,并用有限元方法对釉层中的残余应力分布特征及残余应力对裂纹产生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1250~1300℃、保温时间30min,以及坯、釉的物理性能具有合适的差异时,可以得到效果较好的裂纹釉,且有限元对残余应力的分析与实验结果取得了较好的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纹釉 热膨胀系数 残余应力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中的阳极电化学过程数学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潘霞 吴也凡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7-71,共5页
在质量守恒、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及Butler-Voulmer方程组的基础上,加上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通过数学模型对SOFC中的阳极催化层内部的燃料反应气体的气相扩散及产物的气相扩散的基本动态规律进行了描述。其偏微分方程只能通过数值计... 在质量守恒、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及Butler-Voulmer方程组的基础上,加上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通过数学模型对SOFC中的阳极催化层内部的燃料反应气体的气相扩散及产物的气相扩散的基本动态规律进行了描述。其偏微分方程只能通过数值计算求解,而无法得到解析解。增大阳极孔隙率ε可提高多孔电极中的有效气体扩散系数。当阳极较薄时,阳极的总极化电阻与单位体积内的电化学活性区的面积A成反比,增大阳极的电化学活性区的面积有利于降低其总极化电阻。该数学推演结论对阳极的优化制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阳极 数学模型 偏微分方程 孔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