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景德镇陶瓷学院“晏清奖学金”捐赠仪式
1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共1页
2015年2月5日,景德镇陶瓷学院首个以老师姓名命名的"晏清奖学金"捐赠仪式在材料学院举行。受校长江伟辉委托校长助理胡林荣出席捐赠仪式并讲话。材料学院党总支书记冯青、院长李月明、以及尹虹等校友参加了本次活动。校长助... 2015年2月5日,景德镇陶瓷学院首个以老师姓名命名的"晏清奖学金"捐赠仪式在材料学院举行。受校长江伟辉委托校长助理胡林荣出席捐赠仪式并讲话。材料学院党总支书记冯青、院长李月明、以及尹虹等校友参加了本次活动。校长助理胡林荣对"晏清奖学金"的捐赠者表示衷心感谢和崇高敬意,希望继续弘扬传承晏清教授"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为人、为师、为学的精神,为振兴中国陶瓷工业和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做出新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德镇陶瓷学院 晏清 社会即学校 教学做合一 林荣 材料学院 捐赠者 中国陶瓷工业 校长助理 冯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陶瓷抛光废渣制备轻质陶瓷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50
2
作者 缪松兰 马光华 +1 位作者 李清涛 邱波 《陶瓷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71-79,共9页
本文主要探讨了建筑陶瓷生产中产生的抛光渣的再生利用。针对抛光渣可塑性低、烧成温度偏高等问题,添加高可塑性的镁质粘土与熔剂性原料,采用可塑法成型或者压制法成型,烧成温度低于1200℃,烧成时间2小时左右,通过优化工艺制度与调整烧... 本文主要探讨了建筑陶瓷生产中产生的抛光渣的再生利用。针对抛光渣可塑性低、烧成温度偏高等问题,添加高可塑性的镁质粘土与熔剂性原料,采用可塑法成型或者压制法成型,烧成温度低于1200℃,烧成时间2小时左右,通过优化工艺制度与调整烧成制度,研制出了以闭口气孔为主,无渗透性的轻质陶瓷材料。其性能为:体积密度0.46~0.75g/cm3,抗压强度9.8~13.1MPa,抗折强度5.7~7.1MPa,耐酸性98.5~99.3%,耐碱性98.1~98.7%,导热系数0.121W/m·K,隔音量26~32dB,热稳定性350℃至20℃水中3次不裂,抗冻性-15~15℃冻融循环20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质陶瓷材料 抛光废渣 闭口气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透锂长石制备低膨胀陶瓷材料
3
作者 李川 刘阳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4-76,共3页
以天然透锂长石、高岭土、滑石、紫木节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制备了透锂长石/堇青石低膨胀复合陶瓷材料。研究结果表明,在1280℃烧成温度下,保温30 min时,可以制备出性能优异的复合低膨胀陶瓷材料,其烧成收缩率、吸水率、热膨胀系数... 以天然透锂长石、高岭土、滑石、紫木节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制备了透锂长石/堇青石低膨胀复合陶瓷材料。研究结果表明,在1280℃烧成温度下,保温30 min时,可以制备出性能优异的复合低膨胀陶瓷材料,其烧成收缩率、吸水率、热膨胀系数和抗折强度分别为9.80%、0.03%、0.99×10-6/℃、64.09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锂长石 堇青石 低膨胀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岭土为助烧剂制备多孔陶瓷膜支撑体 被引量:16
4
作者 杨柯 常启兵 +2 位作者 王霞 汪永清 周健儿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4-27,共4页
陶瓷膜分离技术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食品加工,生物医学,催化过滤等领域。目前,陶瓷膜的多孔支撑体主要以氧化铝为原料。为保持较小的渗透阻力,通常使用大粒径氧化铝的,其煅烧时需要很高的温度,能耗很高,导致多孔支撑体的成本很高。为降... 陶瓷膜分离技术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食品加工,生物医学,催化过滤等领域。目前,陶瓷膜的多孔支撑体主要以氧化铝为原料。为保持较小的渗透阻力,通常使用大粒径氧化铝的,其煅烧时需要很高的温度,能耗很高,导致多孔支撑体的成本很高。为降低其制备成本,本文采用以刚玉粉(W40,平均粒径为40μm)为主要原料,以高岭土,滑石等为塑性剂和助烧剂,研究了助烧剂含量、烧结温度对多孔陶瓷支撑体的抗折强度,孔隙率以及平均孔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高岭土含量的增加会导致多孔陶瓷的孔径降低和抗折强度降低;加少量的烧滑石能明显降低多孔陶瓷的烧结温度;90wt%W40粉,2wt%烧滑石,8wt%高岭土,经1510℃煅烧2h后得到的多孔陶瓷的抗折强度为153.6MPa,孔隙率为29%,平均孔径为6.6μm。所得多孔陶瓷适于用作多孔陶瓷膜支撑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膜 支撑体 煅烧 烧结助剂 高岭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系流延技术制备95氧化铝陶瓷基片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罗凌虹 江伟辉 +2 位作者 顾幸勇 程亮 杨鲁生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386-1389,共4页
本论文采用水系流延技术制备了95氧化铝陶瓷基片,主要对浆料中各种添加剂的作用作了系统研究。分散剂通过与无机粉料的吸附,提供双重稳定效应使浆料具有较好的分散性,实验中分散剂PAA(聚丙烯酸)最佳的用量为0.5wt%。粘结剂PVA(... 本论文采用水系流延技术制备了95氧化铝陶瓷基片,主要对浆料中各种添加剂的作用作了系统研究。分散剂通过与无机粉料的吸附,提供双重稳定效应使浆料具有较好的分散性,实验中分散剂PAA(聚丙烯酸)最佳的用量为0.5wt%。粘结剂PVA(聚乙烯醇)最佳用量为4.5wt%。塑化剂PEG(聚乙二醇)的加入可以降低粘结剂的玻化温度,提高坯片柔韧性。塑化剂与粘结剂的用量比值(R)在1~1.2之间为宜。最终获得了具有一定强度、韧性、表面光滑的坯片,烧结出密度为3.785g/cm^3 95氧化铝陶瓷基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 水系流延 基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基陶瓷涂层的制备及涂覆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孙国梁 王刚 张文杰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18-321,共4页
310S不锈钢在900℃氧化增重十分严重,即使Cr含量达到26%仍然不能形成表面保护层。为提高其使用温度必须采用涂料保护。本课题从不锈钢高温氧化机理、涂层与基体结合机理出发,以熔块、长石、氧化铬、粘土和氧化镍为原料制成涂料,用... 310S不锈钢在900℃氧化增重十分严重,即使Cr含量达到26%仍然不能形成表面保护层。为提高其使用温度必须采用涂料保护。本课题从不锈钢高温氧化机理、涂层与基体结合机理出发,以熔块、长石、氧化铬、粘土和氧化镍为原料制成涂料,用涂刷法将其均匀涂覆在处理过后的不锈钢上,经高温(1000~1050℃保温15min)熔烧制备出抗高温氧化的陶瓷涂层。实验表明,该涂层具有良好的抗热震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涂层 不锈钢 抗氧化性 抗热震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钒砂尾矿制备无钴黑色陶瓷颜料的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于长凤 朱小平 +1 位作者 李欣 张筱君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6-80,共5页
以钒砂尾矿、氧化铜、氧化镍、三氧化二铬等为主要原料,制备Fe-Mn-Cr-Ni系无钴黑色料。采用固定钒砂尾矿用量,通过调整氧化物的配比,考察各种氧化物对黑色颜料的影响,确定了黑色颜料的配方组成、合成的工艺条件,合成制备出呈色黝黑的无... 以钒砂尾矿、氧化铜、氧化镍、三氧化二铬等为主要原料,制备Fe-Mn-Cr-Ni系无钴黑色料。采用固定钒砂尾矿用量,通过调整氧化物的配比,考察各种氧化物对黑色颜料的影响,确定了黑色颜料的配方组成、合成的工艺条件,合成制备出呈色黝黑的无钴黑色陶瓷颜料。试制结果表明,钒砂尾矿的预处理及合成色料的粒度对于色料的呈色影响显著。并对合成色料进行了XRD物相鉴定,结果表明所合成色料属于Fe-Mn-Cr-Ni系尖晶型结构。将合成的色料应用于高温基础釉中,试验结果表明,制备的色料对釉的适应性较宽。尤其是在长石釉中呈色均匀黑亮,釉面平整光滑。该釉的配方组成为(%):钾长石35,钠长15,石英石10,石灰石15,白云石10,釉果10,碳酸锶5,外加黑色料6%,该釉适宜的烧成温度为1260℃,保温时间10min。该釉具有较好的坯釉适应性和热稳定性。所制备的黑釉样品具有良好光泽度和釉面效果。试验结果还表明,色料研磨细度越细,在釉中呈色越均匀,釉面质量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砂尾矿 无钴黑色料 高温黑色颜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蜂窝陶瓷负载TiO_2降解甲基橙试验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梁华银 王竹梅 罗民华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35-238,共4页
以蜂窝陶瓷为载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在蜂窝陶瓷结构表面负载了多层TiO2光催化剂,并对其进行了显微结构分析和XRD物相分析,考察了蜂窝陶瓷镀膜前后吸附性能。结果表明:负载的TiO2光催化剂主要以锐钛矿形式存在,同时伴有少量金红石形态;蜂... 以蜂窝陶瓷为载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在蜂窝陶瓷结构表面负载了多层TiO2光催化剂,并对其进行了显微结构分析和XRD物相分析,考察了蜂窝陶瓷镀膜前后吸附性能。结果表明:负载的TiO2光催化剂主要以锐钛矿形式存在,同时伴有少量金红石形态;蜂窝陶瓷负载TiO2光催化剂后其微孔结构及吸附性能没有明显变化,蜂窝陶瓷负载TiO2后对甲基橙的降解率在初始阶段不及TiO2粉体高,但是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TiO2粉体将发生沉降团聚而活性降低,负载在蜂窝陶瓷上的TiO2对甲基橙的降解率高于粉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窝陶瓷 TIO2 甲基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MCM-48介孔材料的合成与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潘健民 成岳 +1 位作者 李永峰 魏运洋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1-33,共3页
采用Ce2O3∶SiO2∶CTAB∶H2O∶NaOH=0.015∶1∶0.45∶60∶0.48的摩尔配比,用水热法合成了Ce-MCM-48介孔分子筛。试验结果表明,经550℃焙烧过的Ce-MCM-48分子筛吸附性能良好,投加量为1.2g/L,亚甲基蓝初始浓度5.0mg/L,吸附时间为3小时,溶... 采用Ce2O3∶SiO2∶CTAB∶H2O∶NaOH=0.015∶1∶0.45∶60∶0.48的摩尔配比,用水热法合成了Ce-MCM-48介孔分子筛。试验结果表明,经550℃焙烧过的Ce-MCM-48分子筛吸附性能良好,投加量为1.2g/L,亚甲基蓝初始浓度5.0mg/L,吸附时间为3小时,溶液的pH值为7时,亚甲基蓝溶液的脱色率和降解率分别高达98.90%和86.89%。并采用XRD,TEM、EDS等方法对Ce-MCM-48样品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MOM-48 介孔分子筛 吸附 亚甲基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涂法制备陶瓷微滤膜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柯 王霞 +2 位作者 常启兵 汪永清 周健儿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4-36,共3页
为减少多孔衬底的缺陷对顶层膜层的影响,采用喷涂法在氧化铝衬底上制备了氧化铝微滤膜。研究了喷涂时间以及氧化铝悬浮液固含量等对微滤膜表面及其膜层厚度的影响。扫描电镜表征结果显示,悬浮液的固含量较高时,喷涂时间为5~20s,所得微... 为减少多孔衬底的缺陷对顶层膜层的影响,采用喷涂法在氧化铝衬底上制备了氧化铝微滤膜。研究了喷涂时间以及氧化铝悬浮液固含量等对微滤膜表面及其膜层厚度的影响。扫描电镜表征结果显示,悬浮液的固含量较高时,喷涂时间为5~20s,所得微滤膜层厚度为10μm,但膜表面均匀性较差。降低悬浮液的固含量,可改善膜表面的均匀性,所需喷涂时间较长。采用间隔喷涂的方法能有效避免膜层开裂。喷涂法所得微滤膜膜层并不依赖于多孔衬底的孔道结构,可减少衬底缺陷的影响,所得膜层与多孔衬底结合较好,适用于平板状微滤膜的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滤膜 喷涂 悬浮液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TiO_3:Pr^(3+)红色蓄能发光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朱小平 梁耀龙 +2 位作者 刘俊荣 于长凤 张缇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04-308,共5页
以碳酸钙、氧化锌、二氧化钛为主要原料,以氧化镨为激活剂,以氧化铕为辅助激活剂,以碳酸钠为电荷补偿剂,以硼酸为助熔剂,采用高温固相法对红色CaTiO3:Pr3+蓄光材料进行了试制研究。试制得到荧光余辉时间达20 min左右、发光效果良好的CaT... 以碳酸钙、氧化锌、二氧化钛为主要原料,以氧化镨为激活剂,以氧化铕为辅助激活剂,以碳酸钠为电荷补偿剂,以硼酸为助熔剂,采用高温固相法对红色CaTiO3:Pr3+蓄光材料进行了试制研究。试制得到荧光余辉时间达20 min左右、发光效果良好的CaTiO3:Pr3+系红色荧光材料。对合成的荧光粉末进行了XRD、激发光谱分析检测,表明合成所得荧光粉的主晶相为CaTiO3。试验结果表明,在配料组成确定后,合成温度和保温时间对发光效果的影响较大。当合成温度为1100℃,保温时间为2 h制备得到的荧光材料发光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TiO3:Pr^3+ 红色蓄能发光材料 余辉时间 激活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污泥制备多孔陶瓷填料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成岳 郭磊 金文辉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48-50,53,共4页
以城市污泥12~20%、石英24~40%、涂装废水絮凝污泥20~30%为主要原料,煤炭20~30%为造孔剂,焙烧温度为1230~1250℃,保温时间30min烧制多孔陶瓷填料。制备的多孔陶瓷填料吸水率为57.2%,显气孔率为60.89%,体积密度为1.065g/m3,抗压强度... 以城市污泥12~20%、石英24~40%、涂装废水絮凝污泥20~30%为主要原料,煤炭20~30%为造孔剂,焙烧温度为1230~1250℃,保温时间30min烧制多孔陶瓷填料。制备的多孔陶瓷填料吸水率为57.2%,显气孔率为60.89%,体积密度为1.065g/m3,抗压强度为1.8MPa,耐酸性为97.1%,耐碱性为98.3%,为城市污泥的处理、处置和再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污泥 多孔陶瓷 填料 显气孔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中温一次烧成陶瓷釉中彩花纸的研制
13
作者 刘文茂 成岳 +4 位作者 邱文英 江新谱 朱水平 黄增 袁其波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3-46,共4页
通过对中温花纸颜料、裱合液、连接剂调制试验,研制成新型中温一次烧成陶瓷釉中彩贴花纸(花纸结构层为釉-彩-纸结构).本研制的花纸结构新颖,贴花工艺简单,转贴性能及质量稳定可靠,中温釉烧与烤花同时完成,陶瓷花面达到釉中彩的效果。
关键词 新型 中温 一次烧成 釉中彩花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O薄膜材料的缺陷和光谱特性
14
作者 李翠云 曹俊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96-500,共5页
ZnO是一种新型的Ⅱ-Ⅵ族半导体材料,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能,可望成为新一代光电材料。但ZnO薄膜中存在各种缺陷,它们是制约ZnO发光性能的一个关键因素。本文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ZnO薄膜材料中可能存在的缺陷和发光谱特性,并就缺陷对... ZnO是一种新型的Ⅱ-Ⅵ族半导体材料,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能,可望成为新一代光电材料。但ZnO薄膜中存在各种缺陷,它们是制约ZnO发光性能的一个关键因素。本文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ZnO薄膜材料中可能存在的缺陷和发光谱特性,并就缺陷对发光性能影响的研究现状做了综合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薄膜 结构缺陷 发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变相法制备包裹型Starch/Fe^0及去除水中Cr(Ⅵ)的反应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樊文井 成岳 +2 位作者 焦创 曾小军 王维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19035-19039,共5页
以水溶性淀粉(starch)为包裹剂,采用流变相反应法制备了包裹型纳米零价铁(Starch/Fe0)。并用XRD、SEM和TEM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样品投加量、pH值、初始Cr(Ⅵ)浓度及铜离子浓度对水溶液中Cr(Ⅵ)去除率的影响及反应动力学,探... 以水溶性淀粉(starch)为包裹剂,采用流变相反应法制备了包裹型纳米零价铁(Starch/Fe0)。并用XRD、SEM和TEM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样品投加量、pH值、初始Cr(Ⅵ)浓度及铜离子浓度对水溶液中Cr(Ⅵ)去除率的影响及反应动力学,探讨了包裹型Starch/Fe0去除Cr(Ⅵ)的反应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包裹型Starch/Fe0投加量为0.6 g/L,pH值为5,初始Cr(Ⅵ)浓度为10 mg/L时,Cr(Ⅵ)的去除率可达100%。当反应体系中Cu2+和Cr(Ⅵ)共存时,Cu2+在反应中对Cr(Ⅵ)的去除有促进作用。包裹型Starch/Fe0对Cr(Ⅵ)的还原过程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变相法 包裹型 starch/Fe0 Cr(Ⅵ) 去除率 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铈新型氧化物系统无公害釉上颜料用熔剂的研制 被引量:13
16
作者 曹春娥 王迎军 +3 位作者 艾军 熊春华 沈华荣 郑乃章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14,19,共5页
研制了掺铈新型氧化物系统无公害釉上颜料用熔剂。用Y-4型X-射线衍射仪、ZA-P型高温显微镜、SP-1000电脑测色分光光度计、WGG-60型微机光泽度仪和RPZ-1型晶体管式自动热膨胀仪研究了其相组成、始熔温度、彩烤效果、光泽度、热膨胀性和... 研制了掺铈新型氧化物系统无公害釉上颜料用熔剂。用Y-4型X-射线衍射仪、ZA-P型高温显微镜、SP-1000电脑测色分光光度计、WGG-60型微机光泽度仪和RPZ-1型晶体管式自动热膨胀仪研究了其相组成、始熔温度、彩烤效果、光泽度、热膨胀性和化学稳定性等方面的性质,分析了不同氧化铈添加量对熔剂性能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铈的外加量在0.25%~0.5wt%范围内,能较好地改善熔剂的热膨胀性、花面呈色和光泽度,对耐酸性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剂 热膨胀性 光泽度 氧化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固体废弃物制备瓷质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陈云霞 苏小丽 +1 位作者 曾涛 吴越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8-51,共4页
以江西景德镇发电厂排放粉煤灰以及经浮选脱碳的粉煤灰为主要原料,采用本地其他廉价原料为辅助原料制得粉煤灰瓷质砖。实验研究了不同原料、原料的配比和烧成温度等对瓷砖的烧成收缩、吸水性和抗折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粉煤灰的最高掺... 以江西景德镇发电厂排放粉煤灰以及经浮选脱碳的粉煤灰为主要原料,采用本地其他廉价原料为辅助原料制得粉煤灰瓷质砖。实验研究了不同原料、原料的配比和烧成温度等对瓷砖的烧成收缩、吸水性和抗折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粉煤灰的最高掺量可达75wt%,烧成温度1160℃保温30min,所得瓷质砖抗折强度为61.87MPa,吸水率为0.23%,收缩为7.4%,能满足制备瓷质砖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瓷质砖 吸水率 抗折强度 烧成收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技术研究 被引量:33
18
作者 杨柯 刘阳 尹虹 《中国陶瓷》 CAS CSCD 2004年第4期8-12,共5页
本文综述了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技术。介绍各种制备技术的基本原理,比较各种制备方法制备的纳米二氧化钛的性能,并指出了各种制备技术的特点。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钛 制备技术 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合成纳米碳化钛粉体的机理探讨 被引量:10
19
作者 刘阳 曾令可 +1 位作者 尹虹 胡晓力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4-45,40,共3页
以纳米二氧化钛及碳黑为原料,用微波加热合成纳米碳化钛粉体,根据合成产物的X衍射物相分析及其相关反应的热力学分析探讨微波合成碳化钛的反应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微波合成纳米碳化钛的过程中,纳米二氧化钛和碳黑系统是经过γ-Ti3O5、... 以纳米二氧化钛及碳黑为原料,用微波加热合成纳米碳化钛粉体,根据合成产物的X衍射物相分析及其相关反应的热力学分析探讨微波合成碳化钛的反应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微波合成纳米碳化钛的过程中,纳米二氧化钛和碳黑系统是经过γ-Ti3O5、Ti3O5中间过渡相而生成纳米碳化钛粉体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合成 纳米碳化钛 机理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NTs对B_4C放电等离子烧结行为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魏红康 赵林 +2 位作者 汪长安 谢志鹏 邓翔宇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140-3144,共5页
在1600℃、50 MPa条件下,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工艺制备出了CNTs/B4C陶瓷基复合材料。研究了CNTs添加量对B4C烧结行为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分析了复合材料的物相组成和微观结构。结果表明:随着CNTs含量的增加,复... 在1600℃、50 MPa条件下,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工艺制备出了CNTs/B4C陶瓷基复合材料。研究了CNTs添加量对B4C烧结行为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分析了复合材料的物相组成和微观结构。结果表明:随着CNTs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相对密度和力学性能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且当CNTs含量为1wt%时,相对密度和力学性能达到最大值。分析认为,适量的CNTs有利于烧结过程中粉体的滑移,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烧结致密度,而随着CNTs含量的增加,位阻效应显著,使得复合材料的致密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硼 碳纳米管 放电等离子烧结 力学性能 烧结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