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镧含量对PLZT陶瓷材料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张勇 殷庆瑞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1557-1560,共4页
采用热压气氛烧成工艺,制备不同镧含量的PLZT(x/40/60,7≤x≤13)透明陶瓷材料.在相同工艺条件下,研究镧含量与晶粒尺寸的关系,PLZT陶瓷材料的结构以及电学、光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镧元素可以有效地促进晶粒尺寸长大.提高材料的光学透过... 采用热压气氛烧成工艺,制备不同镧含量的PLZT(x/40/60,7≤x≤13)透明陶瓷材料.在相同工艺条件下,研究镧含量与晶粒尺寸的关系,PLZT陶瓷材料的结构以及电学、光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镧元素可以有效地促进晶粒尺寸长大.提高材料的光学透过率.镧含量的增加,使样品的相结构呈现由四方相向赝立方相转化趋势,材料的铁电性发生变化,剩余极化值Pr以及矫顽场强Ec减小,材料由"硬性"向"软性"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ZT陶瓷 镧含量 相结构 铁电性 透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添加剂对钛酸铝热膨胀系数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江伟辉 肖兴成 +3 位作者 周健儿 马光华 顾幸勇 胡行方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437-440,共4页
钛酸铝是一种优异的高熔点、低膨胀无机非金属材料.为提高其强度、抑制其热分解,往往在钛酸铝中引入添加剂.本文研究了单一添加剂和复合添加剂对钛酸铝膨胀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入少量的稀土元素氧化物能显著降低钛酸铝的热膨胀... 钛酸铝是一种优异的高熔点、低膨胀无机非金属材料.为提高其强度、抑制其热分解,往往在钛酸铝中引入添加剂.本文研究了单一添加剂和复合添加剂对钛酸铝膨胀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入少量的稀土元素氧化物能显著降低钛酸铝的热膨胀系数.引入1~4mol%CeO2或2mol%La2O3可使钛酸铝的膨胀系数降至接近于零.这就为开发零膨胀材料提供了新的方法.在钛酸铝中引入1~4mol%Fe2O3,其膨胀系数保持不变.在含有4mol%Fe2O3的钛酸铝中再引入SiO2,钛酸铝的膨胀系数增大,而加入另一种稀土元素氧化物则能降低其膨胀系数.三种添加剂的适当配比能将钛酸铝的膨胀系数调整至最小.这对于引入复合添加剂对钛酸铝的改性是很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铝 热膨胀系数 助剂 改性 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b改性Bi_4Ti_3O_(12)高温压电陶瓷的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江向平 杨庆 +3 位作者 陈超 涂娜 余祖灯 李月明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169-1174,共6页
采用同相法(成型压力~12MPa)获得了Nb改性的Bi4Ti3O12(BIT+xmol%Nb2O5)层状压电陶瓷.研究发现随着Nb2O5含量的增加,a-b面取向的品粒逐渐增多,晶粒尺寸愈细化与均匀.Nb2O5的引入明显降低了BIT系列陶瓷的导电率和介电损耗,... 采用同相法(成型压力~12MPa)获得了Nb改性的Bi4Ti3O12(BIT+xmol%Nb2O5)层状压电陶瓷.研究发现随着Nb2O5含量的增加,a-b面取向的品粒逐渐增多,晶粒尺寸愈细化与均匀.Nb2O5的引入明显降低了BIT系列陶瓷的导电率和介电损耗,提高了陶瓷的相对密度、压电与机电性能.适量Nb2O5(x=4.00)掺杂时,陶瓷的电导率(-10^-13S/cm)比纯BIT的降低了2个数量级,且该陶瓷的相对密度ρ=98.7%,tanδ=0.23%,d33=18pC/N,Qm=2804,kp=8.1%,kt=18.6%,Np=2227Hz·m,Nt=2025Hz·m.BIT+xmol%Nb2O5(x=4.00)陶瓷在600℃经退极化处理后,其d33基本保持不变(-17pC/N),表明该材料在高温器件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陶瓷 微观结构 机电性能 BI4TI3O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蚀防热材料的显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江伟辉 周健儿 +1 位作者 胡行方 吴国庭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233-1238,共6页
研究了二种烧蚀防热材料的显微结构.研究表明:烧蚀材料1#中的高硅氧玻璃纤维在模拟烧蚀后仍保持其纤维形态不变,并且大、中、小纤维以适当的配比结合,使得纤维堆积密度增大,从而能提高材料的机械强度;烧蚀材料2#具有蜂窝夹心结构,在... 研究了二种烧蚀防热材料的显微结构.研究表明:烧蚀材料1#中的高硅氧玻璃纤维在模拟烧蚀后仍保持其纤维形态不变,并且大、中、小纤维以适当的配比结合,使得纤维堆积密度增大,从而能提高材料的机械强度;烧蚀材料2#具有蜂窝夹心结构,在蜂窝中填充的低密度材料是由50~100μm的空心玻璃球所组成的,这赋予它密度低、隔热性能好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蚀防热 烧蚀材料 显微结构 高硅氧玻璃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掺杂对0.9Na0.5Bi2.5Nb2O9-0.1LiNbO3高温无铅压电陶瓷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新佳 江向平 +2 位作者 陈超 涂娜 李小红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54-1259,共6页
本文采用固相法制备了Ce掺杂的0.9Na0.5Bi2.5Nb2O9-0.1LiNbO3(NBN-LN+xwt%CeO2)层状高温无铅压电陶瓷;系统地研究了CeO2掺杂对NBN-LN陶瓷的物相、显微结构及电性能的影响;获得的样品均为居里点高于780℃的单一铋层状结构相陶瓷;当CeO2... 本文采用固相法制备了Ce掺杂的0.9Na0.5Bi2.5Nb2O9-0.1LiNbO3(NBN-LN+xwt%CeO2)层状高温无铅压电陶瓷;系统地研究了CeO2掺杂对NBN-LN陶瓷的物相、显微结构及电性能的影响;获得的样品均为居里点高于780℃的单一铋层状结构相陶瓷;当CeO2掺杂量x=0.75时,样品具有最佳电性能:d33=28 pC/N,kp=12.11%,tanδ=0.10%,Pr=9.50μC/cm2;且该组分陶瓷样品在700℃经退极化处理后,其d33仍保持在22 pC/N以上,表明该材料在高温领域下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铋层状 压电陶瓷 微观结构 Na0.5Bi2.5Nb2O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和Nb复合掺杂Bi4Ti3O12基高温压电陶瓷的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杨庆 江向平 +3 位作者 余祖灯 涂娜 陈超 陈燕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71-1477,共7页
采用传统固相法制备了Bi4Ti3O12+0.91wt%Nb2O5+xwt%SrCO3(BTNO-Sr,0.00≤x≤1.50)层状压电陶瓷,研究了Sr掺杂对BTNO系陶瓷微观结构与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样品均为单一的铋层状结构相陶瓷。适量引入Sr能使BTNO系陶瓷的晶粒尺寸细... 采用传统固相法制备了Bi4Ti3O12+0.91wt%Nb2O5+xwt%SrCO3(BTNO-Sr,0.00≤x≤1.50)层状压电陶瓷,研究了Sr掺杂对BTNO系陶瓷微观结构与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样品均为单一的铋层状结构相陶瓷。适量引入Sr能使BTNO系陶瓷的晶粒尺寸细化与均一,表现出介电弥散性,并改善其压电﹑机电和铁电性能。当x=0.50时,样品性能最佳:相对密度ρ=98.8%,压电常数d33=22 pC/N,平面机电耦合系数kp=9.5%,机械品质因子Qm=4462,剩余极化强度Pr=13.01μC/cm2,居里温度Tc=620℃。此外,介电性能和热稳定性能研究显示材料x=0.50具有好的压电稳定性,适合于制备高温高频压电器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陶瓷 微观结构 机电性能 BI4TI3O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改性Na(0.5)Bi(2.5)Nb2O9高温压电陶瓷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江向平 温佳鑫 +2 位作者 陈超 涂娜 李小红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27-832,共6页
采用固相法获得了Mn改性的Na0.5Bi2.5Nb2O9(NBN+xmol%MnCO3,0≤x≤10.0)铋层状压电陶瓷,并系统地研究了Mn(掺杂)对NBN基陶瓷显微结构与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获得的样品都是居里点在700℃以上的单一相铁电体.加入Mn显著地提高... 采用固相法获得了Mn改性的Na0.5Bi2.5Nb2O9(NBN+xmol%MnCO3,0≤x≤10.0)铋层状压电陶瓷,并系统地研究了Mn(掺杂)对NBN基陶瓷显微结构与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获得的样品都是居里点在700℃以上的单一相铁电体.加入Mn显著地提高了NBN系列陶瓷的机械品质因素Qm,明显改善了陶瓷的压电与机电性能.当MnCO3掺杂量为8.0mol%时,陶瓷获得最佳电性能:tanδ=0.749%,d33=20 pC/N,Qm=3120,kp=12.37%,kt=21.09%,Pr=7.01μC/cm2.NBN+xmol%MnCO3(x=8.0)陶瓷经700℃退极化处理后,其d33保持为原来的75%(~15 pC/N),表明该材料在高温领域下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陶瓷 微观结构 机电性能 铁电性能 Na0.5Bi2.5Nb2O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改性铌钽酸钾钠无铅压电陶瓷的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江向平 胡晓萍 +2 位作者 江福兰 刘晓冬 殷庆瑞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65-468,共4页
利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Na0.52K0.48-xLix)(Nb0.86Ta0.10Sb0.04)O3系无铅压电陶瓷,研究了不同Li含量(x分别为0、0.02、0.04、0.06、0.08)样品的显微结构、物相组成及电性能.结果表明,Li含量的改变对其物相组成、压电性能、铁电... 利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Na0.52K0.48-xLix)(Nb0.86Ta0.10Sb0.04)O3系无铅压电陶瓷,研究了不同Li含量(x分别为0、0.02、0.04、0.06、0.08)样品的显微结构、物相组成及电性能.结果表明,Li含量的改变对其物相组成、压电性能、铁电性能、介电性能都有显著影响.当Li含量x从0增大到0.04时,其压电性能相应提高,当Li含量x超过0.04时,压电性能明显下降;在x=0.04时综合性能最好,其压电常数d33高达260pC/N,介电损耗tanδ为0.027,平面机电耦合系数kp值达到50%,剩余极化强度Pr为22μC·cm-2,矫顽电场Ec为0.95kV·mm-1,居里温度为316℃.另外,随着Li含量增加,该系统的矫顽电场明显增强,居里温度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铌钽酸钾钠 无铅压电陶瓷 压电性能 铁电性能 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烧陶瓷窑炉气氛动态特性及Fuzzy控制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刘贵山 胡国林 +1 位作者 马铁成 马春 《中国陶瓷》 CAS CSCD 2001年第4期17-21,共5页
通过对气烧陶瓷窑炉控制特性的计算机仿真研究 ,提出了气氛模糊控制的新策略 ,并设计了气烧陶瓷窑炉控制还原气氛的模糊控制器 ,经计算机仿真控制 。
关键词 气氛 模糊控制 计算机仿真 气烧陶瓷窑炉 动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远红外陶瓷粉体的制备工艺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9
10
作者 刘维良 陈云霞 《中国陶瓷》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0-14,45,共6页
本研究分别采用固相合成法和液相共沉淀法制备远红外陶瓷粉体。采用X光小角散射法测试其颗粒分布和平均粒度。采用XRD分析其物相和SEM观察其显微结构形貌。结果表明 ,液相共沉淀法制备的远红外陶瓷粉体的平均粒度达到 95纳米 ,且颗粒大... 本研究分别采用固相合成法和液相共沉淀法制备远红外陶瓷粉体。采用X光小角散射法测试其颗粒分布和平均粒度。采用XRD分析其物相和SEM观察其显微结构形貌。结果表明 ,液相共沉淀法制备的远红外陶瓷粉体的平均粒度达到 95纳米 ,且颗粒大小分布窄 ,而固相合成法制备的远红外陶瓷粉体颗粒粗大且不均匀。经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测试 ,液相共沉淀法制备的远红外陶瓷粉体的法向全辐射发射率为 93% ,固相合成法制备的远红外陶瓷粉体的法向全辐射发射率仅为8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红外辐射 纳米陶瓷粉体 制备工艺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低烧、低介、高频多层片式电感用的介质材料 被引量:2
11
作者 罗凌虹 周和平 +2 位作者 彭榕 乔梁 罗凌虹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97-503,共7页
利用复合结构原理,研制出“硼硅玻璃+α-石英+硅酸锌”率低烧低介陶瓷材料,利用XRD、HP4194频谱仪,SEM分析了该材料的晶相组成,介电性能及显微结构,结果表明:在高频下,该材料具有很低的介电常数(K=4-5,1MHz)和很低的介电... 利用复合结构原理,研制出“硼硅玻璃+α-石英+硅酸锌”率低烧低介陶瓷材料,利用XRD、HP4194频谱仪,SEM分析了该材料的晶相组成,介电性能及显微结构,结果表明:在高频下,该材料具有很低的介电常数(K=4-5,1MHz)和很低的介电损耗(tanδ<0.001,1MHz),同时能在低于900℃温度下烧中,该材料是一种理想的适用于高频(1GHz以上)多层片式电感(MLCIs)元件用的介质材料,同时得出:在该组成中,硼硅玻璃重烧结的过程中有方英析出;少量硅酸锌由于锌离子进入玻璃中而转变为亚硅酸锌;硅酸锌在该组成中有助烧结的作用,该材料介质性能随频率的变化与德拜方程的描述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片式电感 介质材料 硼硅玻璃 α-石英 硅酸锌 高频MLC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O_3掺杂对(Na_(0.8)K_(0.2))_(0.5)Bi_(0.5)TiO_3陶瓷结构与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郑凯平 江向平 +2 位作者 陈超 李小红 廖雅清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8,20,共5页
采用传统固相法制备了(Na0.8K0.2)0.5Bi0.5TiO3+xmol%Co3+(BNKT-xCo,x=0-8)无铅压电陶瓷,研究了Co2O3掺杂对BNKT陶瓷的显微结构与电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适量的Co2O3掺杂促进了晶粒生长,纯BNKT陶瓷样品在介电温谱上有2个介电反常峰Td... 采用传统固相法制备了(Na0.8K0.2)0.5Bi0.5TiO3+xmol%Co3+(BNKT-xCo,x=0-8)无铅压电陶瓷,研究了Co2O3掺杂对BNKT陶瓷的显微结构与电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适量的Co2O3掺杂促进了晶粒生长,纯BNKT陶瓷样品在介电温谱上有2个介电反常峰Td和Tm,Co2O3掺杂后使所有陶瓷样品的第一个介电反常峰Td消失,表明Co3+抑制铁电-反铁电相变。室温下样品的介电、铁电和压电性能表明Co2O3起硬性掺杂效应。当x=7时陶瓷样品电性能最佳,其中机械品质因子Qm=498,介电损耗tanδ=2.3%(1kHz),压电常数d33=103pC/N,平面机电耦合系数kp=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铅压电陶瓷 介电性能 压电性能 机品质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Co_2O_3对Na_(0.5)Bi_(0.5)TiO_3基压电陶瓷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冯子义 江向平 +3 位作者 涂娜 陈超 陈燕 余祖灯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0-24,共5页
通过固相法合成Na0.5Bi0.5TiO3+xmol%Co3(+简写为:NBT-xC)体系无铅压电陶瓷,并对其相结构、压电、介电及铁电性能进行了研究。XRD分析结果表明,所有组成均形成三方钙钛矿结构。SEM扫描电镜照片显示Co2O3的引入有利于晶粒长大,提高致密... 通过固相法合成Na0.5Bi0.5TiO3+xmol%Co3(+简写为:NBT-xC)体系无铅压电陶瓷,并对其相结构、压电、介电及铁电性能进行了研究。XRD分析结果表明,所有组成均形成三方钙钛矿结构。SEM扫描电镜照片显示Co2O3的引入有利于晶粒长大,提高致密度。随着Co含量的增加,陶瓷的压电常数d33,机电耦合系数Kp都略有下降,机械品质因素Qm有明显提高,在x=3时达到极大值:Qm=934,同时介电损耗出现极小值:tgδ=0.02(1kHz),综合得出Co离子起"硬性掺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0.5Bi0.5TiO3 Co2O3 压电 铁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法制备K_(0.5)Bi_(0.5)TiO_3陶瓷粉体及其介电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江向平 林玫 +3 位作者 涂娜 陈超 李小红 李月明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76-279,共4页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K0.5Bi0.5TiO3(KBT)无铅压电陶瓷粉体。运用X线衍射(XRD)分析了KOH浓度及反应时间对产物物相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观察研究了粉体的形貌。结果表明,增大碱浓度(4~12 mol/L)和延长反应时...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K0.5Bi0.5TiO3(KBT)无铅压电陶瓷粉体。运用X线衍射(XRD)分析了KOH浓度及反应时间对产物物相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观察研究了粉体的形貌。结果表明,增大碱浓度(4~12 mol/L)和延长反应时间都有利于KBT纳米粉体的合成。在220℃,KOH的起始浓度12 mol/L水热合成48 h的纯KBT相呈立方形结构,晶型规整,晶粒尺寸约为100 nm。由水热法制备的粉体在1 060℃烧结,获得介电损耗为0.05的致密压电陶瓷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K0.5Bi0.5TiO3 纳米粉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_(0.5)Na_(0.5)NbO_3-La_2O_3无铅压电陶瓷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余祖灯 江向平 +2 位作者 杨庆 陈超 涂娜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76-280,共5页
采用传统固相反应法制备了K0.5Na0.5NbO3-xmol%La2O3(简称KNN-xLa)系列无铅压电陶瓷,研究了不同La2O3含量(x=0.0,0.05,0.15,0.25,0.35,0.5,1.0)样品的物相组成、显微结构、压电及介电性能。实验结果表明:La2O3的加入并没有改变陶瓷的相... 采用传统固相反应法制备了K0.5Na0.5NbO3-xmol%La2O3(简称KNN-xLa)系列无铅压电陶瓷,研究了不同La2O3含量(x=0.0,0.05,0.15,0.25,0.35,0.5,1.0)样品的物相组成、显微结构、压电及介电性能。实验结果表明:La2O3的加入并没有改变陶瓷的相结构,体系仍为单一正交相钙钛矿结构。随着掺杂量x的增大样品的压电系数(d33)、机械品质因子(Qm)、平面机电耦合系数(kp)和样品密度(ρ)都呈现先增大后减少的变化趋势,而介质损耗(tanδ)呈现先变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烧成温度则随着x的增大而升高。当x=0.15时,材料的综合性能达到最佳,其中ρ=4.52g/cm3,d33=120pC/N,Qm=130,kp=0.41,tanδ=0.021。此外,随着x的增大,居里温度Tc则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正交相向四方相的转变温度To-t与Tc变化相反,且当x=0.15时,To-t=189℃,Tc=4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0.5NA0.5NBO3 LA2O3 无铅压电陶瓷 压电性能 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载银抗菌粉体材料的制备工艺与性能 被引量:31
16
作者 刘维良 《中国陶瓷》 CAS CSCD 2001年第1期1-3,6,共4页
本研究采用纳米粒子制备技术 ,制成的纳米磷酸锆载银抗菌粉体材料 ,具有颗粒尺寸小、抗菌谱广、高效、无毒、持久和耐热性。
关键词 纳米载银抗菌粉体材料 抗菌陶瓷 磷酸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格常数的变化对钛酸铝热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24
17
作者 江伟辉 肖兴成 +3 位作者 周健儿 马光华 顾幸勇 胡行方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63-168,共6页
深入研究了晶格常数的变化和钛酸铝热稳定性的关系.通过仔细分析钛酸铝的晶格常数随温度变化的特点,发现钛酸铝的晶格常数C随温度升高而降低这一反常现象.提出了钛酸铝的稳定性与其晶格常数C的大小密切相关的论点.在钛酸铝中引入... 深入研究了晶格常数的变化和钛酸铝热稳定性的关系.通过仔细分析钛酸铝的晶格常数随温度变化的特点,发现钛酸铝的晶格常数C随温度升高而降低这一反常现象.提出了钛酸铝的稳定性与其晶格常数C的大小密切相关的论点.在钛酸铝中引入多种添加剂以改变其晶格常数.结果发现晶格常数C的大小反映了钛酸铝的稳定性.晶格常数C越大,钛酸铝就越稳定.钛酸铝稳定性提高的原因是:晶格常数c对应于钛酸铝晶体结构中畸变的[MeO6]八面体的高度,C值增大导致八面体的畸变程度降低,结果就使得钛酸铝更稳定.还研究了不同烧成工艺对钛酸铝的晶格常数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烧成温度的提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钛酸铝的晶格常数C增大,其稳定性也相应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铝 热稳定性 热分解 晶格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溶体类型对钛酸铝热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江伟辉 肖兴成 +3 位作者 胡行方 周健儿 马光华 顾幸勇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801-805,共5页
本文采用添加剂与钛酸铝形成不同类型的固溶体的方法,研究了固溶体类型对钛酸铝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在未稳定化的钛酸铝中,还是在用FeZO3稳定的钛酸铝中,形成连续固溶体对抑制钛酸铝热分解的效果最佳,而填隙固溶... 本文采用添加剂与钛酸铝形成不同类型的固溶体的方法,研究了固溶体类型对钛酸铝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在未稳定化的钛酸铝中,还是在用FeZO3稳定的钛酸铝中,形成连续固溶体对抑制钛酸铝热分解的效果最佳,而填隙固溶体和有限置换固溶体的稳定效果不如连续固溶体的好,相比之下,形成不等价态置换固溶体的钛酸铝,其稳定性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铝 热稳定性 热分解 固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剪切絮凝法脱除高岭石中的赤铁矿 被引量:6
19
作者 曹明礼 陈礼永 +1 位作者 龚文琪 袁继祖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934-936,共3页
采用剪切絮凝工艺 ,可有效脱除高岭石中的赤铁矿。Auger电子能谱研究表明 ,油酸钠能够化学吸附于赤铁矿表面使其疏水。通过对赤铁矿颗粒间总作用势能的计算 ,推测赤铁矿在剪切搅拌力场的作用下发生疏水作用是其絮凝的主要原因 ,而在同... 采用剪切絮凝工艺 ,可有效脱除高岭石中的赤铁矿。Auger电子能谱研究表明 ,油酸钠能够化学吸附于赤铁矿表面使其疏水。通过对赤铁矿颗粒间总作用势能的计算 ,推测赤铁矿在剪切搅拌力场的作用下发生疏水作用是其絮凝的主要原因 ,而在同样的条件下高岭石与油酸钠未发生相互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絮凝 油酸钠 高岭石 赤铁矿 选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完全燃烧理论在铜红釉烧成气氛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曹春娥 沈华荣 +1 位作者 熊春华 郑乃章 《中国陶瓷》 CAS CSCD 2001年第6期33-36,共4页
在铜红釉烧成气氛的研究中 ,应用了不完全燃烧理论 ,详细推导了其计算过程。结果表明 :用不完全燃烧理论确定铜红釉烧成气氛是切实可行的 ;该理论对实际陶瓷烧成过程 。
关键词 不完全燃烧 烧成气氛 铜红釉 陶瓷釉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