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化时代下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对策 被引量:12
1
作者 李晖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06-108,共3页
数字化技术的迅猛发展带动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全面发展。把数字化技术作为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关键引领,以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落户瓷都景德镇为契机,从政府统筹、打造平台、培养人才、转型升级四个方面入手;从而在推动景德镇文化... 数字化技术的迅猛发展带动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全面发展。把数字化技术作为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关键引领,以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落户瓷都景德镇为契机,从政府统筹、打造平台、培养人才、转型升级四个方面入手;从而在推动景德镇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方面走出了一条具有景德镇特色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 融合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高温颜色釉陶瓷绘画自然天成美学风格形成的内在规律性 被引量:9
2
作者 何芹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7-109,113,共4页
高温颜色釉陶瓷绘画作为新兴的陶瓷彩绘,最大的特征在于其制作的无法预知。制作的无法预知使得高温颜色釉陶瓷绘画艺术家须经多年的试验,熟练掌握多种釉色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才能进行。但只要我们探究出高温颜色釉陶瓷绘画自然天成美学... 高温颜色釉陶瓷绘画作为新兴的陶瓷彩绘,最大的特征在于其制作的无法预知。制作的无法预知使得高温颜色釉陶瓷绘画艺术家须经多年的试验,熟练掌握多种釉色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才能进行。但只要我们探究出高温颜色釉陶瓷绘画自然天成美学风格的内在规律性,一定可以创作出乎意料的美丽高贵的高温颜色釉陶瓷绘画艺术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颜色釉陶瓷绘画 自然天成 美学风格 内在规律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油画表现技法对创新当代陶瓷装饰的意义 被引量:5
3
作者 邵长宗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1-113,共3页
油画作为西洋画种之一,通过油画颜料的遮盖力和透明性将描绘对象充分地表现出来,具有逼真传神、色彩丰富,立体质感强的特点。近年来,以陶瓷为载体,油画表现技法运用于陶瓷装饰上,形成一种新的陶瓷视觉效果和艺术审美,这也标志着陶瓷绘... 油画作为西洋画种之一,通过油画颜料的遮盖力和透明性将描绘对象充分地表现出来,具有逼真传神、色彩丰富,立体质感强的特点。近年来,以陶瓷为载体,油画表现技法运用于陶瓷装饰上,形成一种新的陶瓷视觉效果和艺术审美,这也标志着陶瓷绘画格局又有了新的发展。时至今日,"陶瓷油画"这一称谓已经不再陌生,并有许多陶瓷艺术家孜孜以求,蔚然成风。本文探讨油画表现技法于景德镇陶瓷装饰上的运用及相关技法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画 陶瓷 技法 装饰 审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陶瓷古彩艺术的三阶段 被引量:3
4
作者 齐彪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52-154,共3页
陶瓷古彩艺术,是景德镇釉上彩陶瓷艺术的肇始。长期以来,因其历史发展、演化的阶段和特点的不同,造成了其名称和分类上的不明确性,给人们带来了认知困难。"陶瓷古彩艺术三阶段"的提出,不仅明确了其名称与分类,同时,也指出了... 陶瓷古彩艺术,是景德镇釉上彩陶瓷艺术的肇始。长期以来,因其历史发展、演化的阶段和特点的不同,造成了其名称和分类上的不明确性,给人们带来了认知困难。"陶瓷古彩艺术三阶段"的提出,不仅明确了其名称与分类,同时,也指出了陶瓷古彩艺术的三个重要发展阶段和历史分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 五彩 古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陶瓷刻划花艺术类别与特征 被引量:1
5
作者 齐彪 尹赫男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03-708,共6页
陶瓷刻划花是最早的陶瓷装饰技法之一。几乎从陶器产生之始,即有了刻划花的印迹。其在漫长的发展与演变过程中,通过借鉴和吸收其他工艺美术的装饰技法逐步形成了自身的独特装饰体系。不仅类别丰富、刻线优美,与透明釉的结合相得益彰,还... 陶瓷刻划花是最早的陶瓷装饰技法之一。几乎从陶器产生之始,即有了刻划花的印迹。其在漫长的发展与演变过程中,通过借鉴和吸收其他工艺美术的装饰技法逐步形成了自身的独特装饰体系。不仅类别丰富、刻线优美,与透明釉的结合相得益彰,还有着相对固定的图式与法式。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明清彩瓷流行之前,几千年间最主要的陶瓷装饰艺术,在陶瓷史上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 刻划花 类别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郭君涛作品
6
作者 郭君涛 《中国陶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5-85,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代景德镇窑“半刀泥”及其线性艺术 被引量:1
7
作者 齐彪 尹赫男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83-186,共4页
“半刀泥”是陶瓷刻划花极具表现性的特别品类,也是最为自由、灵动和奔放的线性表现艺术。它涉及了从工具、坯体,技法、工艺,到熟巧、个性等一系列问题。从此角度上讲,研究其线性艺术,即是研究“半刀泥”刻划花艺术本身。
关键词 陶瓷刻划花 半刀泥 陶瓷装饰 线性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德镇粉彩艺术的符号特征解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柯蔚芳 邹晓松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32-634,共3页
本文从符号学角度研究景德镇粉彩艺术,分析景德镇粉彩艺术材料、工艺、技法及题材纹饰的符号特征,总结粉彩艺术符号的语言层次结构,解读隐含于符号背后的美学内涵。
关键词 粉彩艺术 符号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景德镇御器厂经济因素探析
9
作者 丁传国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4-78,共5页
明代景德镇御器厂的设置是景德镇成为全国瓷业中心的标志,御器厂经济因素的研究,是从经济角度对御器厂的陶瓷艺术进行探析,因为御器厂主要是完成烧造任务的制作单位,不存在产品的销售问题,因此其经济因素的研究针对的是御器厂的生产与... 明代景德镇御器厂的设置是景德镇成为全国瓷业中心的标志,御器厂经济因素的研究,是从经济角度对御器厂的陶瓷艺术进行探析,因为御器厂主要是完成烧造任务的制作单位,不存在产品的销售问题,因此其经济因素的研究针对的是御器厂的生产与管理、产品的消费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景德镇御器厂 经济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落归根”--吉州窑木叶纹系列作品
10
作者 刘晓玉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I0010-I0010,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冯俊作品
11
作者 冯俊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3-83,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元张达夫墓出土青花■若干问题的探讨
12
作者 何琦 余金保 《中国陶瓷》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1-98,共8页
通过对比其他考古发掘出土资料,结合文献和传世书画作品,元张达夫及其夫人合葬墓出土元青花■内底人物故事题材应该是林和靖梅鹤图,其粉本有可能是南宋宁宗时期马麟创作的《林和靖孤山图》。与此同时,通过对元张达夫及其夫人合葬墓出土... 通过对比其他考古发掘出土资料,结合文献和传世书画作品,元张达夫及其夫人合葬墓出土元青花■内底人物故事题材应该是林和靖梅鹤图,其粉本有可能是南宋宁宗时期马麟创作的《林和靖孤山图》。与此同时,通过对元张达夫及其夫人合葬墓出土元青花■装烧遗留痕迹,并结合窑址调查资料,可以推断出以元张达夫及其夫人合葬墓出土元青花■为代表的元代景德镇窑■装烧工艺应该是采用了对口烧,而不是其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墓 青花■ 梅妻鹤子图 装烧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化钙钛矿(NH_3C_6H_(12)NH_3)CuCl_4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志胜 柯蔚芳 +3 位作者 王艳香 黄丽群 郭平春 朱华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568-1572,共5页
采用低温溶液法合成了含有二铵阳离子结构的新型二维层状结构的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材料(NH_3C_6H_(12)NH_3)CuCl_4。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等手段对其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材料的紫外-... 采用低温溶液法合成了含有二铵阳离子结构的新型二维层状结构的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材料(NH_3C_6H_(12)NH_3)CuCl_4。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等手段对其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材料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吸收峰位于285 nm和387 nm,层间距为1.18 nm。二铵阳离子的引入,使有机层^+NH_3C_6H_(12)NH_3^+与2个相邻的无机框架Cu Cl42-分别通过较强的氢键结合在一起,排列更为规整,热稳定性更高。与单铵阳离子结构的杂化钙钛矿材料相比,由于不存在两层有机分子层间较弱的范德华力,(NH_3C_6H_(12)NH_3)CuCl_4材料的电阻率为1.36×105Ω·cm,比单胺结构的杂化钙钛矿材料的电阻率低3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杂化 钙钛矿 品体结构 二铵阳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环境陶艺的艺术表现语言 被引量:4
14
作者 何芹 李新青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81-584,共4页
作为公共艺术组成部分的环境陶艺已经愈来愈受人们关注,它的魅力源于它独特的艺术表现语言。具体表现在原始质朴的粘土材料语言、丰富多彩的色釉装饰语言、综合多元的公共空间语言。从材料、装饰、空间等多角度来分析环境陶艺的表现语... 作为公共艺术组成部分的环境陶艺已经愈来愈受人们关注,它的魅力源于它独特的艺术表现语言。具体表现在原始质朴的粘土材料语言、丰富多彩的色釉装饰语言、综合多元的公共空间语言。从材料、装饰、空间等多角度来分析环境陶艺的表现语言是对其艺术价值探索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陶艺 表达语言 材料 装饰 装置 公共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独特技艺的“剔青”青花特征与意义 被引量:2
15
作者 罗小聪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92-95,共4页
“剔青”青花采用独特的“剔青”技艺,广泛借鉴与汲取了传统青花、民间艺术、水墨画、油画等技艺。基于独特技艺,“剔青”青花在视觉感受、表现力和构成形式上形成了自身鲜明的特征,并在革新传统、推动创新、强化本体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剔青 青花 来源 特征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苝酰亚胺衍生物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志胜 柯蔚芳 +2 位作者 王艳香 黄丽群 朱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72-174,共3页
有机半导体材料具有低成本、可制备柔性器件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有机薄膜光电器件。如今迫切需求同时具有较高迁移率和较好溶解性能可溶液加工的有机电子传输材料来支撑其发展。但分子的功能化使其刚性越来越大,溶解性能受到了影响。设计... 有机半导体材料具有低成本、可制备柔性器件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有机薄膜光电器件。如今迫切需求同时具有较高迁移率和较好溶解性能可溶液加工的有机电子传输材料来支撑其发展。但分子的功能化使其刚性越来越大,溶解性能受到了影响。设计合成了N,N′-二苯基苝四羧基二酰亚胺(DiPP)和N-十二烷基-N′-苯基-苝酰亚胺(DoPP)两种苝酰亚胺衍生物,研究长链烷基对苝酰亚胺衍生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长链烷基的引入大幅度提升了苝酰亚胺衍生物的溶解性能,但是其在空气中的热稳定性和抗氧化性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苝酰亚胺 长链烷基 非对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化钙钛矿(HOC2H4NH3)2CuCl4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志胜 柯蔚芳 +3 位作者 王艳香 黄丽群 郭平春 朱华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63-1067,共5页
采用低温溶液法合成了新型层状有序的含有羟基的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材料(HOC_2H_4NH_3)_2CuCl_4,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X射线衍射和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等手段对其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材料通过... 采用低温溶液法合成了新型层状有序的含有羟基的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材料(HOC_2H_4NH_3)_2CuCl_4,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X射线衍射和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等手段对其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材料通过无机框架诱导有机组分有序排列,形成了规则的层状结构,有序性高。该杂化钙钛矿材料的分解温度为212℃,电阻率为2.86×10~6?·cm,比不含羟基杂化钙钛矿的电阻率低两个数量级。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显示285 nm左右有一归因于电子从Cl(3p)价带顶跃迁到Cu(4s)导带底而产生的吸收峰。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图表明:二维层状杂化钙钛矿晶体中的Cu^(2+)与6个Cl~–形成八面体配位,Cu–Cl键长为0.191 nm,层间距为1.099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杂化 钙钛矿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禅宗文化对当代茶器具设计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陆小泥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66-167,共2页
禅宗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后传入中国,并且唐代、宋代逐渐吸收融合了儒家、道家思想,最终实现了完美蜕变,形成了最具特色的中国文化,同时,它还涉及到哲学、文学、建筑、生活等各个方面。茶文化是我国独有的传统文化,是中国悠久的历史的体现... 禅宗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后传入中国,并且唐代、宋代逐渐吸收融合了儒家、道家思想,最终实现了完美蜕变,形成了最具特色的中国文化,同时,它还涉及到哲学、文学、建筑、生活等各个方面。茶文化是我国独有的传统文化,是中国悠久的历史的体现,它以其独特的风味,受人欢迎,有些科学家认为茶文化是一种精神的象征。禅文化和茶文化两者关系密切,文化继承的不断发展,促使两个不同的文化相辅相成,并且,对现代茶具的设计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主要针对禅宗文化对当代茶器具设计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并且依据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看法,希望能够推动文化传承工作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禅宗文化 茶花文化 茶具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文化元素在紫砂茶壶设计中的应用探索 被引量:3
19
作者 鲁瑜 胡珺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67-168,共2页
作为我国特有的传统陶土工艺品,紫砂茶壶直接体现着人们内心深处的精神需求,亲切适宜的紫砂茶壶设计、意境非凡的文化元素无疑是大家的心理追求。应该说,在紫砂茶壶设计中注重茶壶与自然、人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使人们感受到舒适典雅的韵... 作为我国特有的传统陶土工艺品,紫砂茶壶直接体现着人们内心深处的精神需求,亲切适宜的紫砂茶壶设计、意境非凡的文化元素无疑是大家的心理追求。应该说,在紫砂茶壶设计中注重茶壶与自然、人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使人们感受到舒适典雅的韵味是设计者需要把握的重点。鉴于此,笔者针对紫砂茶壶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传承与应用进行深入浅出的探讨与研究,仅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砂茶壶 设计 传统文化元素 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日常“茶颜器式”的茶意与美育的自觉教化 被引量:2
20
作者 袁乐辉 《茶叶通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37-541,共5页
中国茶文化虽是具有典型东方民族生活方式的日常文化,但茶之生活的茶事不仅开掘了我们清茶远韵之情境,还升华了文趣雅品之意境。故日常生活的"茶颜器式"充分地显现"用与美"和"善与心"之器道精神,陶冶了... 中国茶文化虽是具有典型东方民族生活方式的日常文化,但茶之生活的茶事不仅开掘了我们清茶远韵之情境,还升华了文趣雅品之意境。故日常生活的"茶颜器式"充分地显现"用与美"和"善与心"之器道精神,陶冶了我们生活的自觉与美趣,并潜移默化地教化了生活审美的情趣与品格,修身养性,隐显了茶事之美育功能。本文从日常"茶颜器式"之茶事的律则与美意,探究其自觉教化的美育方式,衍生新时代的中国文化自信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之生活 思想 美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