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景德镇陶瓷大学环境设计教育的回顾与展望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宫婉莹 田鸿喜 +1 位作者 陈易 薛圣言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8-143,共6页
通过运用文献研究、数据实证、亲历者访谈及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全面审视了景德镇陶瓷大学环境设计教育历史脉络与数据,深入剖析了其教育理念与教学特色,并归纳了未来发展趋势。研究发现,陶大环境设计教育秉持重视人文与美育精神等五大... 通过运用文献研究、数据实证、亲历者访谈及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全面审视了景德镇陶瓷大学环境设计教育历史脉络与数据,深入剖析了其教育理念与教学特色,并归纳了未来发展趋势。研究发现,陶大环境设计教育秉持重视人文与美育精神等五大维度的教育理念,同时在陶瓷文化的融合与传承、教学的模式与方法、科艺结合与产教融合方面展现出教学特色。据此,本研究提炼出“向内深耕、文化传承、多元创新”的战略发展路径。此研究为客观记录与准确理解陶大环境设计教育历史提供了依据,为陶大环境设计教育的持续优化提供了方向性指导,也为推动我国环境设计行业的深入研究与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德镇 陶瓷大学 环境设计教育 在地性设计 陶瓷艺术 文化传承 融合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画像艺术展陈与传播的场域重构与设计转译研究
2
作者 蔡伟 唐宇婷 张恒杰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4-89,共6页
汉画像是“以刀代笔、砖石为地”的刻画艺术,是古今对话的艺术语言。文章针对汉画像艺术展陈与传播面临的现实困境,构建了场域重构与设计转译的施行逻辑;探讨了汉画像艺术数字转化与跨媒介传播、元素提取与设计再创、艺技交融与艺旅融... 汉画像是“以刀代笔、砖石为地”的刻画艺术,是古今对话的艺术语言。文章针对汉画像艺术展陈与传播面临的现实困境,构建了场域重构与设计转译的施行逻辑;探讨了汉画像艺术数字转化与跨媒介传播、元素提取与设计再创、艺技交融与艺旅融合的理论构思与设计实践;提出了汉画像艺术展陈与传播的多维转向之路:由砖石本体到跨界融合的媒介转向,由古典美术到大众艺术的身份转向,由静态单一到互动沉浸的体验转向,由文艺推介到文旅营销的运营转向。以期更好地促进汉画像艺术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画像艺术 展陈与传播 场域重构 设计转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时代景德镇手工陶瓷文创产品设计方法 被引量:4
3
作者 邹晓松 王嫣嫣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5-113,共9页
数字时代景德镇手工陶瓷文创产品设计带有手工艺性、文化性、在地性、情感性、创新性的原生价值,同时面临文化内涵表达不足、文化性与实用性失衡以及与数字生活智能化脱节等局限性。分析数字时代手工陶瓷文创产品的发展趋势,探索增强产... 数字时代景德镇手工陶瓷文创产品设计带有手工艺性、文化性、在地性、情感性、创新性的原生价值,同时面临文化内涵表达不足、文化性与实用性失衡以及与数字生活智能化脱节等局限性。分析数字时代手工陶瓷文创产品的发展趋势,探索增强产品实用性拓展多功能设计、数字化技术助力手工艺制作流程、注重用户体验实现多元设计、挖掘文化内涵丰富设计呈现方式、跨领域合作实现万物互联等设计方法,为数字时代传统手工艺文创设计提供参考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德镇手工陶瓷文创产品 数字时代 设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成品艺术视角下的景观无废设计策略研究
4
作者 戴代新 唐嘉佳 《园林》 2024年第12期15-24,共10页
城市化的加速与消费驱动的生活模式导致废弃物日益增加,“无废城市”建设成为当前环境治理的重要议题,景观无废设计是实现这一议题的关键环节。现成品艺术通过对现成品的艺术化处理,不仅能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还能从源头有效减少废弃物... 城市化的加速与消费驱动的生活模式导致废弃物日益增加,“无废城市”建设成为当前环境治理的重要议题,景观无废设计是实现这一议题的关键环节。现成品艺术通过对现成品的艺术化处理,不仅能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还能从源头有效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对现成品艺术的发展流变进行梳理,从“物转向”的角度分析现成品之物性,探究人与物、自然、技术之间的关系,提出景观无废设计面临的困境与使命,整理现成品艺术流派对风景园林的影响,并试图弥补景观无废设计艺术性的缺失。最后通过案例分析总结现成品艺术在景观无废设计中的应用模式及其对景观设计领域的启示,以期为未来的景观无废设计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成品艺术 景观设计 无废设计 物转向 设计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绿色设计的废旧陶瓷再利用创新设计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钟丹 吕金泉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409-419,共11页
目的基于绿色设计理念,对废旧陶瓷进行创新设计,以促进陶瓷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方法运用文献研究法分析当前学术研究动态和热点,通过案例分析法对现有废旧陶瓷处置手段进行梳理和归纳,寻找工业化处置和艺术化处置两种手... 目的基于绿色设计理念,对废旧陶瓷进行创新设计,以促进陶瓷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方法运用文献研究法分析当前学术研究动态和热点,通过案例分析法对现有废旧陶瓷处置手段进行梳理和归纳,寻找工业化处置和艺术化处置两种手段的痛点,提出适用于创新产品的设计优化路径,并用李克特量表、均值法对废旧陶瓷创新设计方案绿色价值满意度进行评价。结论以绿色设计方法和绿色设计原则指导设计实践,为研究者和设计者提供一条绿色陶瓷创新再设计的有效路径。提出了一种针对陶瓷产品生命周期内处置阶段的废旧陶瓷再利用设计解决方案,通过评价论证其价值实现满意度良好,有助于提升陶瓷产品绿色生态价值,助力陶瓷产业的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设计 废旧陶瓷 再设计 创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陶瓷文创产品设计理念的捕获与呈现 被引量:5
6
作者 郭俊 曹微芝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9-203,共5页
陶瓷文创产品是中国陶瓷文化的现代载体,通过创意来实现文化创新和价值创造,推动传统陶瓷文化现代传承。本文在讲述陶瓷文化传播与陶瓷文创产品设计现状的基础上,多方面探讨陶瓷文创产品的设计理念与开发模式的特点与要求,建构陶瓷文创... 陶瓷文创产品是中国陶瓷文化的现代载体,通过创意来实现文化创新和价值创造,推动传统陶瓷文化现代传承。本文在讲述陶瓷文化传播与陶瓷文创产品设计现状的基础上,多方面探讨陶瓷文创产品的设计理念与开发模式的特点与要求,建构陶瓷文创产品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设计的创新路径,实现中国陶瓷文化当代价值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 文创产品 创意 创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世纪中国瓷器对德国麦森陶瓷的设计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邹国豪 张朝晖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8-87,共10页
德国麦森是欧洲最先研制出硬质瓷的瓷厂,在欧洲及世界陶瓷史上具有重大里程碑式意义。18世纪初期,奥古斯都二世为建立陶瓷宫殿以及提高麦森瓷厂的制瓷能力,收藏并仿制中国瓷器,麦森的“中国风”陶瓷成为东西方文化融汇的物质载体。本文... 德国麦森是欧洲最先研制出硬质瓷的瓷厂,在欧洲及世界陶瓷史上具有重大里程碑式意义。18世纪初期,奥古斯都二世为建立陶瓷宫殿以及提高麦森瓷厂的制瓷能力,收藏并仿制中国瓷器,麦森的“中国风”陶瓷成为东西方文化融汇的物质载体。本文将文献资料与实物标本二者并重,结合图像学与对比研究的方法,探讨中国瓷器对德国麦森陶瓷的设计影响,从材料与工艺角度阐述麦森瓷厂初期仿制中国瓷器的设计历史,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再现东西方审美观念的共鸣,以证中国瓷器对德国麦森瓷厂迅速崛起所起到的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森瓷厂 奥古斯都二世 中国瓷器 收藏 仿制 设计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艺术设计知识图谱构建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余晓凡 甘莉 +1 位作者 何也 何炳钦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47-256,共10页
目的 旨在展示近30年来陶瓷艺术设计研究的热点和未来趋势,使陶瓷艺术设计研究人员能够清晰地识别和理解这一领域的结构模式。方法 采用文献计量学分析软件CiteSpace,对1992—2021年中国知网核心期刊发表的2 299篇陶瓷艺术设计研究进行... 目的 旨在展示近30年来陶瓷艺术设计研究的热点和未来趋势,使陶瓷艺术设计研究人员能够清晰地识别和理解这一领域的结构模式。方法 采用文献计量学分析软件CiteSpace,对1992—2021年中国知网核心期刊发表的2 299篇陶瓷艺术设计研究进行综述。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关键词图谱分析和突发检测,探索陶瓷艺术设计知识领域的研究热点和新兴趋势。结果 陶瓷艺术设计领域在30年里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其中设计是最突出的聚类,现代陶艺和景德镇等标签在一定时期内也是活跃的聚类。结论 计量学将在陶瓷艺术设计的未来研究中发挥关键作用,尤其是在研究工具的应用和构建方面。图谱量化为陶瓷艺术设计瞬态网络变化趋势提供了一种有价值、及时、可重复、灵活的方法。发现研究存在的不足、挑战和机遇,为陶瓷艺术设计研究提供有效参考和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艺术设计 CITESPACE 知识图谱 热点和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包装容器的模块化设计路径研究
9
作者 旷宇欣 谢琼梅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452-458,共7页
目的丰富陶瓷包装容器的创新设计方法,增强设计的系统性和文脉性。方法运用考察法、案例研究法。结果通过对模块分解、模块集成、设计评价三个核心步骤的论述,构建陶瓷包装容器模块化设计的基本体系。结论陶瓷包装容器的模块分解可以从... 目的丰富陶瓷包装容器的创新设计方法,增强设计的系统性和文脉性。方法运用考察法、案例研究法。结果通过对模块分解、模块集成、设计评价三个核心步骤的论述,构建陶瓷包装容器模块化设计的基本体系。结论陶瓷包装容器的模块分解可以从功能模块、本体模块、文化意义模块三个维度进行;模块集成的方法包括分离模块、替换模块、增减模块、归纳模块、重新排布模块等;设计评价以FAHP模糊层次分析法为基础,构建陶瓷包装容器模块化评价体系。模块化理论可以拓展当前的陶瓷包装容器设计方法,为陶瓷包装容器设计提供较为系统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 陶瓷包装容器 设计创新 设计路径 模块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景德镇陶瓷艺术教育兴起的必然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秀梅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26-228,共3页
景德镇陶瓷艺术作为一门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技艺,在中国历来就是以父传子、徒承师的方式传承的。但由于近代初年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外国先进机器和技术的引进,新的生产方式的出现,要求有大量能适应机械化生产的工人。因此,传统的父传... 景德镇陶瓷艺术作为一门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技艺,在中国历来就是以父传子、徒承师的方式传承的。但由于近代初年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外国先进机器和技术的引进,新的生产方式的出现,要求有大量能适应机械化生产的工人。因此,传统的父传子、徒承师的技艺传承方式便逐渐行不通了,代之而起的是新的教育模式下培养的陶瓷技术人才,陶瓷职业学校的建立正迎合了新式人才的培养模式,这便是景德镇陶瓷教育的初步改革。文章从以下四个方面阐述:其一,景德镇新机器的引进需要大批陶瓷专业人才;其二,实业救国运动的兴起提倡培养新式人才;其三,战争的频繁促使改革陶瓷艺术教育;其四,思想观念的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德镇 陶瓷艺术 近代陶瓷教育 设计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德镇陶瓷教育源流考略——以景德镇陶瓷大学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秀梅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98-201,共4页
景德镇这座承载着中国历史,见证着中国辉煌的文明小镇,让无数中外陶瓷热爱者憧憬和向往。然而陶瓷文明的传播和创新离不开陶瓷学校的贡献,景德镇陶瓷大学从成立之初的陶业学堂到现今的陶瓷大学正一步步走向成熟,被业内人士称为"陶... 景德镇这座承载着中国历史,见证着中国辉煌的文明小镇,让无数中外陶瓷热爱者憧憬和向往。然而陶瓷文明的传播和创新离不开陶瓷学校的贡献,景德镇陶瓷大学从成立之初的陶业学堂到现今的陶瓷大学正一步步走向成熟,被业内人士称为"陶瓷黄埔院校",可见它的历史地位和对陶瓷的影响之大。2016年教育部确定其更名为"景德镇陶瓷大学",这使其又上了一个台阶,在这更名揭牌仪式之际,笔者将对"陶瓷黄埔院校"的发展进行了综合的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艺术 高等艺术教育 景德镇 陶瓷教育 陶瓷艺术创作 文化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国近代陶艺设计教育与莫斯科高等艺术与技术学院陶艺系 被引量:1
12
作者 田鸿喜 田丰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2017年第2期124-128,共5页
本文简要回顾了俄罗斯沙俄时期陶瓷工艺美术教育的起始与发展过程,以及在前卫艺术影响下的莫斯科高等艺术与技术工作室(Вхутемас)陶艺系(1920~1930年)10多年的艰苦历程。希望通过对陶艺系教学体制的分析以及学生作品的研究,回... 本文简要回顾了俄罗斯沙俄时期陶瓷工艺美术教育的起始与发展过程,以及在前卫艺术影响下的莫斯科高等艺术与技术工作室(Вхутемас)陶艺系(1920~1930年)10多年的艰苦历程。希望通过对陶艺系教学体制的分析以及学生作品的研究,回顾莫斯科高等艺术与技术学院陶艺系的历史,并呼吁应正视其对世界现代陶艺设计的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艺设计 Bxytemac 设计教育 宣传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文化基因在陶瓷文创中的应用研究
13
作者 段荣瑞 宁帅 李炫燕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4-97,共4页
文章旨在研究红色文化基因在陶瓷文创中的应用,红色陶瓷文创将革命历史与红色精神融入陶瓷艺术技法,是传承与弘扬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融合地域特色、材质特色、革命历史元素及现代设计理念,红色陶瓷文创精准定位目标用户,在教育引... 文章旨在研究红色文化基因在陶瓷文创中的应用,红色陶瓷文创将革命历史与红色精神融入陶瓷艺术技法,是传承与弘扬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融合地域特色、材质特色、革命历史元素及现代设计理念,红色陶瓷文创精准定位目标用户,在教育引导、经济发展和价值观塑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研究红色陶瓷文创的设计路径,优化设计思路,可以推动红色陶瓷文创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红色文化产业升级与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基因 陶瓷文创 融合应用 社会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国家祭祀陶瓷礼器器型小考
14
作者 刘为宇 邹晓松 《中国陶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7-74,共8页
礼器经过数千年的流转在明代被洪武君臣更定为陶瓷材质,明初确立了“祭器皆用瓷”的国家祀典制度,陶瓷造物正式成为一种制度,明代礼仪空间通过陶瓷得以完全建构。值得注意的是,明代陶瓷礼器在造型上呈现“日用化”特征,古之“笾、豆、... 礼器经过数千年的流转在明代被洪武君臣更定为陶瓷材质,明初确立了“祭器皆用瓷”的国家祀典制度,陶瓷造物正式成为一种制度,明代礼仪空间通过陶瓷得以完全建构。值得注意的是,明代陶瓷礼器在造型上呈现“日用化”特征,古之“笾、豆、、簋”只见其名不见其形。在现今传世的大量明代瓷器中,有许多专属于国家祭祀礼器,但学界对于明代陶瓷礼器的发展认知仍然较为模糊,明代典籍中的相关记载也有自相冲突之处,部分学者对明代陶瓷礼器造型的解读出现矛盾乃至错误的结论。通过对明代史料、文本、陶瓷实物的考辨与互证,力求还原明代陶瓷礼器造型的全貌,并提出部分明代陶瓷礼器形制辨析原则与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陶瓷 国家祭祀 日用化 礼器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语义分析下的国宴座椅设计评价体系研究
15
作者 赵文达 康修机 +1 位作者 杨芳盈 李泰岩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34,共7页
本文旨在解决国宴座椅设计中感性词汇难以量化的问题,并为设计师和定制方提供相对规范的评价体系。文章通过梳理1999年以来国宴座椅设计的需求,采用语义分析、调研、词汇统计法展开研究,将设计需求归纳为四大核心目标域:文化元素、和谐... 本文旨在解决国宴座椅设计中感性词汇难以量化的问题,并为设计师和定制方提供相对规范的评价体系。文章通过梳理1999年以来国宴座椅设计的需求,采用语义分析、调研、词汇统计法展开研究,将设计需求归纳为四大核心目标域:文化元素、和谐统一、风格效果、全球战略与外交主题。同时,引入人机功能、需求趋势作为灵活变量,以此构建评价体系的框架。体系内容包括:目标域及灵活变量、评价因子、形容词对、权重比例以及国宴座椅设计元素,以确保设计师能够相对准确地理解定制方的设计需求,为未来国宴座椅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相对有效地传播国家文化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宴座椅 评价体系 家具设计 国家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夏陶瓷莲花纹饰的审美特征研究
16
作者 王若玉 《中国陶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6-104,共9页
西夏是以党项为主体的多民族地区,西夏陶瓷在我国陶瓷工艺美术史上是一颗蒙尘的珍珠,莲花纹样凭借其独特的美学特质和丰富的表现形式,在西夏陶瓷中有着重要的地位。通过研究辨识出西夏陶瓷莲花纹样的四种类型,并对其装饰手法、构图造型... 西夏是以党项为主体的多民族地区,西夏陶瓷在我国陶瓷工艺美术史上是一颗蒙尘的珍珠,莲花纹样凭借其独特的美学特质和丰富的表现形式,在西夏陶瓷中有着重要的地位。通过研究辨识出西夏陶瓷莲花纹样的四种类型,并对其装饰手法、构图造型进行深入剖析。研究结果表明,西夏陶瓷莲花纹样具有显著的审美艺术特征,展现了游牧民族独特的艺术风格。此外,宋代陶瓷风格在西夏陶瓷中也有所体现,进一步证明了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交流和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夏陶瓷 莲花纹 审美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日用陶瓷设计的禅学之美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智鸿 李锋 邵庄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55-758,共4页
禅宗美学是中国传统哲学儒释道精神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心学思想的最高境界也是中国文化艺术一直追求的目标。禅宗美学思想对日用陶瓷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禅宗美学崇尚天然真实而鄙薄雕琢伪饰,崇尚"天人合一"的自然生活理... 禅宗美学是中国传统哲学儒释道精神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心学思想的最高境界也是中国文化艺术一直追求的目标。禅宗美学思想对日用陶瓷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禅宗美学崇尚天然真实而鄙薄雕琢伪饰,崇尚"天人合一"的自然生活理念。本文主要从日用陶瓷设计的造型之朴、釉色之美、纹饰之简、装饰之雅、意境之幽五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为现代日用陶瓷设计提供灵感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禅宗美学思想 日用陶瓷设计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的环境艺术设计系统构建 被引量:21
18
作者 颜军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2-66,共5页
传统通过二维图像描述环境艺术地理环境,获取的环境信息缺乏直观性和互动性。因此研究环境艺术的三维虚拟重现,通过Creator建模软件塑造虚拟环境中不同实体模型和地形模型。采集环境原始数据后,进行环境数据的边缘处理,产生三维环境设... 传统通过二维图像描述环境艺术地理环境,获取的环境信息缺乏直观性和互动性。因此研究环境艺术的三维虚拟重现,通过Creator建模软件塑造虚拟环境中不同实体模型和地形模型。采集环境原始数据后,进行环境数据的边缘处理,产生三维环境设计系统。采用大地形环境数据库管理模型实现环境中数据库的管理。在环境的三维虚拟重现过程中,通过Vega驱动软件塑造环境的三维场景,采用Vega中Marine环境模块实现动态、静态环境仿真以及模拟效果。实验结果说明,所提方法重现的环境更为逼真、直观,可实现交互式操作,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艺术 地理环境 三维 虚拟重现技术 虚拟现实 设计系统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产品数字化设计与模具精确成型方法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张明春 杨玲 +1 位作者 李文歆 林清源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66-71,83,共7页
目的传统陶瓷依靠手工直接制坯与石膏模具成型,但会存在尺寸精度不足与不便修整等问题。应用数字化技术完成陶瓷产品特征建模与子模模具设计,应用3D打印技术实施模具精确制造,使用直接或间接成型方法制得造型多样的陶瓷产品。方法根据... 目的传统陶瓷依靠手工直接制坯与石膏模具成型,但会存在尺寸精度不足与不便修整等问题。应用数字化技术完成陶瓷产品特征建模与子模模具设计,应用3D打印技术实施模具精确制造,使用直接或间接成型方法制得造型多样的陶瓷产品。方法根据制定陶瓷3D打印精确成型技术路线,并以“跑车水杯”为例说明陶瓷产品精确成型过程,包括数据采集、逆向设计、3D打印子模模具、制造石膏子模、注浆成型等步骤。结论基于数字化设计与模具精确成型技术,验证了定制的陶瓷产品精确成型方法,总结出陶瓷造型数字化设计流程及技术化科学研究进路,使生产效率提高的同时,还能制造多样化造型的陶瓷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造型多样化 数字化设计 模具精确成型 3D打印 技术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饰图案设计中的艺术性探讨 被引量:7
20
作者 刘嫄 叶石勇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5-86,共2页
图案是装饰性和表现性极强的视觉艺术语言,其产生和发展表达着人们对艺术审美的不懈追求。服装图案作为服装及配饰等的装饰元素,虽然常作为服装的附属品,但是其价值和呈现效果不容忽视。设计师在进行服装设计时,不仅可以借助图案的空间... 图案是装饰性和表现性极强的视觉艺术语言,其产生和发展表达着人们对艺术审美的不懈追求。服装图案作为服装及配饰等的装饰元素,虽然常作为服装的附属品,但是其价值和呈现效果不容忽视。设计师在进行服装设计时,不仅可以借助图案的空间性凸显出设计的艺术美感,还能通过装饰位置的变化,展现出整体的和谐美感和巧妙构思。随着科技的发展,服装图案的材质和设计手法更加多元化,不仅丰富了服装的艺术内涵,还为服装设计师提供了广阔的施展空间。图案与服装设计是相互依存关系,因此在设计中要做到两者兼顾,不仅要通过图案的视觉刺激表现出服装设计的艺术灵魂,还要通过服装设计的精髓展现出图案的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装设计 服装图案 相互依存关系 视觉刺激 装饰位置 装饰元素 配饰 设计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