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岭土的改性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刘阳 陈子升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4-78,共5页
以乙酸钾、三乙醇胺作为改性剂,用机械球磨的方法对高岭土进行改性。将改性高岭土以不同的比例添加到陶瓷坯料中,制备成试样在1250℃、1300℃下烧成。用XRD衍射技术来分析改性前后高岭土物相组成的变化,测试烧成后试样的抗折强度与吸水... 以乙酸钾、三乙醇胺作为改性剂,用机械球磨的方法对高岭土进行改性。将改性高岭土以不同的比例添加到陶瓷坯料中,制备成试样在1250℃、1300℃下烧成。用XRD衍射技术来分析改性前后高岭土物相组成的变化,测试烧成后试样的抗折强度与吸水率,用SEM分析试样断面的微观形貌。研究结果表明,改性剂能够促进高岭土中莫来石的形成;将改性高岭土添加到陶瓷坯体中能够提高陶瓷的抗折强度,相对于未添加改性高岭土的陶瓷坯体抗折强度提高26.72%;添加改性高岭土的陶瓷坯体可以降低烧成温度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 高岭土 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FC处理低浓度焦化废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范小丰 成岳 袁萃贤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1-84,共4页
使用单室空气阴极微生物电池处理焦化废水,以电压、电流密度、功率密度、COD去除率、p H为考察指标,分别用铂、四氧化三铁、二氧化锰作阴极,对比其去除效率和产电能力。实验结果表明,铂阴极的产电能力和废水处理效果最好,开路电压最大... 使用单室空气阴极微生物电池处理焦化废水,以电压、电流密度、功率密度、COD去除率、p H为考察指标,分别用铂、四氧化三铁、二氧化锰作阴极,对比其去除效率和产电能力。实验结果表明,铂阴极的产电能力和废水处理效果最好,开路电压最大值达到521.469 m V。当电流密度为2.4 A/m2时功率密度达到最大值0.195 W/m2,COD去除率为82.9%;二氧化锰阴极MFC效果次之,四氧化三铁阴极MFC的效果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燃料电池 阴极 焦化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废玻璃为硅源制备莫来石晶须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吴倩 江伟辉 +3 位作者 刘健敏 冯果 苗立锋 肖剑翔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54-59,共6页
以废玻璃为硅源、Al2(SO4)3·18H2O为铝源,Na2SO4-K2SO4为熔盐,采用熔盐法制备莫来石晶须。借助DTATG、XRD、FE-SEM、EDS和TEM等测试手段研究了混合粉料在热处理过程中的相转变过程,探讨了热处理温度对制备莫来石晶须的影响。结果表... 以废玻璃为硅源、Al2(SO4)3·18H2O为铝源,Na2SO4-K2SO4为熔盐,采用熔盐法制备莫来石晶须。借助DTATG、XRD、FE-SEM、EDS和TEM等测试手段研究了混合粉料在热处理过程中的相转变过程,探讨了热处理温度对制备莫来石晶须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废旧玻璃为硅源可制备出纯度高、长径比大的莫来石晶须,且热处理温度对莫来石晶须的形成有较大的影响,温度较低时,莫来石晶化程度低,晶须尺寸细小,温度较高时,莫来石在熔盐中发生分解。在1000℃热处理温度保温3 h能制备出直径约0.2~0.3μm、长径比约35~50且沿[001]方向生长的莫来石晶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盐法 废玻璃 莫来石 晶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种类对氧化锌晶须形貌及发光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婷 张筱君 +3 位作者 徐彦乔 江莞 江伟辉 谢志翔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6-20,共5页
采用咪唑基离子液体为溶剂和模板剂,通过水热法可以制备出一维氧化锌晶须。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分析了样品的组成结构和显微形貌,并初步探讨了其生长机理和光致发光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制备出的... 采用咪唑基离子液体为溶剂和模板剂,通过水热法可以制备出一维氧化锌晶须。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分析了样品的组成结构和显微形貌,并初步探讨了其生长机理和光致发光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制备出的一维氧化锌晶须具有六方纤锌矿结构。由于咪唑基离子液体的阴离子不同,水热后样品的形貌有所不同,晶须长径比与离子液体阴离子半径呈反比,即[Bmim]Cl〉[Bmim]Br〉[Bmim]BF4〉[Bmim]PF6。制备出的晶须长度约为1030μm,直径约为0.10.8μm。随着离子液体浓度的增大,样品的均匀性降低,得到晶须与纳米颗粒的混合结构。室温下,样品在326 nm光激发下具有光致发光性能,而混合物与晶须相比具有较强的光致发光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须 氧化锌 离子液体 水热合成 咪唑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曜变天目釉烧成制度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卢丹丽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0-74,共5页
以建阳水吉镇釉矿为主要原料,采用电、柴两用窑进行曜变天目釉的烧制,研究了烧成制度对曜变天目形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温度到达1150℃后将升温速度由4℃/min降至1℃/min,在最高温度1330℃时保温1 h;然后采用急冷阶梯式保温的降温... 以建阳水吉镇釉矿为主要原料,采用电、柴两用窑进行曜变天目釉的烧制,研究了烧成制度对曜变天目形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温度到达1150℃后将升温速度由4℃/min降至1℃/min,在最高温度1330℃时保温1 h;然后采用急冷阶梯式保温的降温方式,始终保持弱还原气氛能制备出表面效果良好的曜变天目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曜变天目釉 阶梯保温 弱还原气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辅助微波合成氧化锌自主装微球及其影响因素
6
作者 谢志翔 陈婷 +1 位作者 江莞 江伟辉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4-20,共7页
以Zn(NO_3)_2·6H_2O为原料,NaOH为碱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胺(DDA)为分散剂,通过咪唑基离子液体([Bmim]R,R=Cl,Br,BF_4,PF_6)辅助微波合成ZnO自主装微球。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分析测试手段系统... 以Zn(NO_3)_2·6H_2O为原料,NaOH为碱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胺(DDA)为分散剂,通过咪唑基离子液体([Bmim]R,R=Cl,Br,BF_4,PF_6)辅助微波合成ZnO自主装微球。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分析测试手段系统研究了样品浓度、DDA添加量、离子液体种类和微波反应时间对样品的结构和形貌的影响。研究表明采用微波加热5~15 min可以制备出六方纤锌矿结构的ZnO自主装微球。添加DDA使微球的组成单元由ZnO纳米棒向层状ZnO转化,微球尺寸也由0.4μm增大至1μm。此外,离子液体的种类对微球的形成也有极大的影响,[Bmim]Cl和[Bmim]Br可以分别获得层状和棒状ZnO组成的微球,相同实验条件下[Bmim]BF_4和[Bmim]PF_6则不利于微球的合成。随着反应时间的增长,微球的尺寸有所长大,室温下微球具有光致发光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 微球 微波合成 离子液体 十二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还原法制备Pt@NiO-C催化剂及其全解水性能的研究
7
作者 熊宏旭 孙良良 +3 位作者 黎紫霖 刘丽丽 丁国鹏 陈子豪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2-27,共6页
以硝酸镍为镍源,通过水热法制成NiO-C载体,随后利用L-抗坏血酸和氢气将铂离子镶嵌入载体中,制备出Pt和NiO共存的Pt@NiO-C催化剂,并对其全解水性能进行测试。首先运用XRD、SEM、XPS等测试手段,对材料组成与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半导... 以硝酸镍为镍源,通过水热法制成NiO-C载体,随后利用L-抗坏血酸和氢气将铂离子镶嵌入载体中,制备出Pt和NiO共存的Pt@NiO-C催化剂,并对其全解水性能进行测试。首先运用XRD、SEM、XPS等测试手段,对材料组成与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半导体NiO不仅可以作为析氢贵金属载体,同时也可以为析氧提供活性点位。电化学测试结果显示,在浓度为0.5 mol/L的硫酸溶液中,Pt@NiO-C材料的析氢起始电位仅为25 mV(VS.RHE),塔菲尔斜率为31 m V·dec^(-1),经过20个小时的连续工作依旧能保持稳定的催化性能,析氧性能优于商用铂碳(20%),为质子交换膜制氢技术的发展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还原法 全解水 Pt@NiO-C 酸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rO2修饰LSCF阴极对SOFC的影响
8
作者 刘丽丽 石纪军 +5 位作者 孙良良 黎紫霖 罗江南 熊宏旭 肖玉华 丁敏琪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8-22,共5页
通过溶胶凝胶-自燃烧法制备了阴极La0.6Sr0.4Co0.2Fe0.8O3(LSCF)粉体。以NiO-GDC||GDC为阳极和电解质上并在GDC电解质表面,制备了GDC-LSCF复合阴极。采用离子浸渍法在GDC-LSCF阴极内部制备了IrO2功能材料,并比较了在不同温度和浸渍量下... 通过溶胶凝胶-自燃烧法制备了阴极La0.6Sr0.4Co0.2Fe0.8O3(LSCF)粉体。以NiO-GDC||GDC为阳极和电解质上并在GDC电解质表面,制备了GDC-LSCF复合阴极。采用离子浸渍法在GDC-LSCF阴极内部制备了IrO2功能材料,并比较了在不同温度和浸渍量下燃料电池的输出效果。采用XRD、SEM和电化学工作站等表征方法对该电池和复合阴极进行研究。研究表明通过离子浸渍法在GDC-LSCF复合阴极骨架的表面,形成了大量的IrO2纳米颗粒,该纳米颗粒大幅度增加了三相反应界面的长度。当IrO2浸渍量为0.5 wt%的时候,燃料电池的性能在750℃的功率密度为492 m W·cm^-2,电化学阻抗为1.30Ω·cm^2,该电池表现出较好的性能和较低的阻抗,这与IrO2较好的电子电导和催化活性有关。该电池在中温条件700℃、750℃和800℃的电池功率分别为493 mW·cm^2、581 mW·cm^2、632 m W·cm^2,具有较好的中温操作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镧锶钴铁 阴极 浸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胺辅助水热合成氧化锌纳米粉体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9
作者 陈婷 徐彦乔 +2 位作者 江莞 江伟辉 谢志翔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71-477,共7页
以氯化锌为原料、氨水为碱源,添加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胺(DDA)为模板剂经160℃水热24 h制备了氧化锌纳米粉体。通过X射线衍射(XRD)分析了产物的组成结构,并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对样品的显微... 以氯化锌为原料、氨水为碱源,添加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胺(DDA)为模板剂经160℃水热24 h制备了氧化锌纳米粉体。通过X射线衍射(XRD)分析了产物的组成结构,并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对样品的显微形貌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样品为六方纤锌矿结构的氧化锌。在不添加DDA的条件下,水热产物为长2-10μm、直径0.5-0.8μm的一维纳米棒;随着DDA添加量的增大,样品的均匀性提高,同时由纳米棒转变为纳米颗粒,粒径大小为80-100 nm。室温下该纳米颗粒具有优异的光催化性能,在光照240 min后对质量浓度为10 mg/L的刚果红的降解率达到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 纳米粉体 水热合成 十二胺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土的改性及其应用研究
10
作者 敖敏 刘明泉 陈子升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78-82,共5页
以尿素、三乙醇胺作为改性剂,采用机械球磨法对粘土进行改性;用XRD、FTIR对改性粘土进行表征。将改性后的粘土添加到传统陶瓷坯料中,烧成后测试坯体试样的吸水率、抗折强度,并用SEM对试样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改性粘土中高岭石的结... 以尿素、三乙醇胺作为改性剂,采用机械球磨法对粘土进行改性;用XRD、FTIR对改性粘土进行表征。将改性后的粘土添加到传统陶瓷坯料中,烧成后测试坯体试样的吸水率、抗折强度,并用SEM对试样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改性粘土中高岭石的结构发生了改变,改性有利于粘土在较低的温度下形成莫来石。添加改性粘土的陶瓷坯体其抗折强度提高、烧成温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剂 高岭土 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