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景德镇市农田水利灌区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被引量:
2
1
作者
曾承之
《南方农业》
2024年第18期132-134,共3页
农田水利灌区工程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支撑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合理优化升级农田水利灌区工程,有利于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乡村振兴。江西省景德镇市地处半湿润半干旱过渡带,农业生产对农田水利灌区工程的依赖度...
农田水利灌区工程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支撑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合理优化升级农田水利灌区工程,有利于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乡村振兴。江西省景德镇市地处半湿润半干旱过渡带,农业生产对农田水利灌区工程的依赖度较高。为优化升级景德镇市农田水利灌区工程,为当地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以景德镇市农田水利灌区现状为切入点,分析了农田水利灌区工程存在的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管理体制不健全、基础设施陈旧落后、专业技术人才匮乏及水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并提出了增加资金投入、健全管理体制、引进新技术改造老旧设施、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及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水利
灌区工程
江西省景德镇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时代江河湖库消落带生态修复技术体系研发、实践与成效
2
作者
张利超
于长俊
+5 位作者
叶玉成
李梅
冯激
金志伟
周广天
吴桐菲
《中国水土保持》
2024年第6期8-11,共4页
近年来江河湖库消落带出现了包括水土流失、植被退化、近岸水体水质富营养化等生态功能明显退化问题,严重影响了江河湖库生态系统的功能。南昌工程学院张利超博士团队依托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湿地公园及大中型水库工程建设,在江西及全...
近年来江河湖库消落带出现了包括水土流失、植被退化、近岸水体水质富营养化等生态功能明显退化问题,严重影响了江河湖库生态系统的功能。南昌工程学院张利超博士团队依托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湿地公园及大中型水库工程建设,在江西及全国率先系统性地成功构建了一整套基于多维立体林草复合生态修复与重建理论的新时代“江河湖库消落带多维立体林草复合生态修复体系(林泽系统)”,在江西及全国首次系统性地成功研发并实地应用了修复效果显著、成本低廉、推广性强的“江河湖库消落带多维立体林草复合生态修复与重建关键技术体系”,让生态退化的消落带变成了色彩缤纷美丽的“水上森林”景观带,在江西省成功建成了四大技术应用示范点,取得了显著的应用示范成效,可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生态鄱阳湖流域、南方红壤区等区域生态环境复苏、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落带
江河湖库
水土保持
水生态
修复治理
“双碳”目标
新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景德镇市农田水利灌区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被引量:
2
1
作者
曾承之
机构
景德镇市水利局
出处
《南方农业》
2024年第18期132-134,共3页
文摘
农田水利灌区工程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支撑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合理优化升级农田水利灌区工程,有利于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乡村振兴。江西省景德镇市地处半湿润半干旱过渡带,农业生产对农田水利灌区工程的依赖度较高。为优化升级景德镇市农田水利灌区工程,为当地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以景德镇市农田水利灌区现状为切入点,分析了农田水利灌区工程存在的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管理体制不健全、基础设施陈旧落后、专业技术人才匮乏及水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并提出了增加资金投入、健全管理体制、引进新技术改造老旧设施、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及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等对策。
关键词
农田水利
灌区工程
江西省景德镇市
分类号
S274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时代江河湖库消落带生态修复技术体系研发、实践与成效
2
作者
张利超
于长俊
叶玉成
李梅
冯激
金志伟
周广天
吴桐菲
机构
南昌工程学院水土保持学院
景德镇市水利局
江西省水文监测中心
景德镇市
赣皖土木工程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中国水土保持》
2024年第6期8-11,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67012)
江西省水利科技计划项目(202324TGKT11,202425TGKT10,202224ZDKT17,202324TGKT08,202425TGKT08)。
文摘
近年来江河湖库消落带出现了包括水土流失、植被退化、近岸水体水质富营养化等生态功能明显退化问题,严重影响了江河湖库生态系统的功能。南昌工程学院张利超博士团队依托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湿地公园及大中型水库工程建设,在江西及全国率先系统性地成功构建了一整套基于多维立体林草复合生态修复与重建理论的新时代“江河湖库消落带多维立体林草复合生态修复体系(林泽系统)”,在江西及全国首次系统性地成功研发并实地应用了修复效果显著、成本低廉、推广性强的“江河湖库消落带多维立体林草复合生态修复与重建关键技术体系”,让生态退化的消落带变成了色彩缤纷美丽的“水上森林”景观带,在江西省成功建成了四大技术应用示范点,取得了显著的应用示范成效,可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生态鄱阳湖流域、南方红壤区等区域生态环境复苏、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撑。
关键词
消落带
江河湖库
水土保持
水生态
修复治理
“双碳”目标
新时代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景德镇市农田水利灌区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曾承之
《南方农业》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新时代江河湖库消落带生态修复技术体系研发、实践与成效
张利超
于长俊
叶玉成
李梅
冯激
金志伟
周广天
吴桐菲
《中国水土保持》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