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景德镇森林公园森林群落固碳现状调查与潜力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余义亮 罗瑞宁 +2 位作者 唐斌 邵晓雪 程然然 《南方农业》 2024年第15期260-264,共5页
为更好地管理赣东北林业资源,以江西景德镇森林公园典型天然林和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与室内实验,分析了景德镇地区森林资源固碳现状、潜力与速率。结果表明:1)景德镇森林公园天然林与人工林总碳密度分别为88.76 t·hm^(-2... 为更好地管理赣东北林业资源,以江西景德镇森林公园典型天然林和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与室内实验,分析了景德镇地区森林资源固碳现状、潜力与速率。结果表明:1)景德镇森林公园天然林与人工林总碳密度分别为88.76 t·hm^(-2)和109.28 t·hm^(-2),以人工林为对照,天然林尚有较大固碳潜力(20.47 t·hm^(-2));2)天然林林下物种丰富度更高,灌草碳密度为1.52 t·hm^(-2),高于人工林碳密度(0.80 t·hm^(-2));3)人工林固碳速率为1.36 t·(hm^(-2)·a^(-1)),远高于天然林的0.88 t(hm^(-2)·a^(-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群落 固碳速率 碳储量 碳密度 江西省景德镇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银花香豆酸3-羟化酶基因LjC3H2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冯唐锴 雷群 +1 位作者 罗丽萍 蓝玉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2期16-21,共6页
香豆酸3-羟化酶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属于细胞色素P450家族的CYP98A亚家族。该酶能在植物苯丙素代谢中催化苯环C3位置的羟基化反应,是绿原酸生物合成的关键酶之一。本文以金银花香豆酸3-羟化酶基因LjC3H2为研究对象,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 香豆酸3-羟化酶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属于细胞色素P450家族的CYP98A亚家族。该酶能在植物苯丙素代谢中催化苯环C3位置的羟基化反应,是绿原酸生物合成的关键酶之一。本文以金银花香豆酸3-羟化酶基因LjC3H2为研究对象,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LjC3H2无信号肽,无跨膜结构域,偏亲水,定位于内质网上;二级结构以α螺旋为主,无规则卷曲较多。LjC3H2与其他植物同源蛋白氨基酸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表明,LjC3H2与蓟、桔梗的C3H亲缘关系较近,与同属于金银花的LjC3H亲缘关系较远;该蛋白的三级结构与细胞色素P450三级结构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豆酸3-羟化酶 金银花 生物信息学 细胞色素P4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德镇高岭土中解磷菌的分离及全基因组测序分析
3
作者 司春灿 林英 +3 位作者 于雅汇 龚文轩 李优银 黄书琪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12-822,共11页
【目的】从景德镇高岭土中分离解磷菌并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以期为解磷微生物的挖掘及探究其解磷性状和解磷机制提供研究基础。【方法】对景德镇高岭土中的解磷菌进行分离,采用溶磷指数对菌株分解无机磷和有机磷能力进行初步评估,采... 【目的】从景德镇高岭土中分离解磷菌并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以期为解磷微生物的挖掘及探究其解磷性状和解磷机制提供研究基础。【方法】对景德镇高岭土中的解磷菌进行分离,采用溶磷指数对菌株分解无机磷和有机磷能力进行初步评估,采用钼锑抗比色法对菌株的解磷能力进行定量分析,采用碱性磷酸酶(AKP/ALP)检测试剂盒对菌株碱性磷酸酶活性进行测定,采用16S rDNA对菌株进行鉴定,选取解磷能力较强的菌株进行全基因测序,并对其解磷相关基因进行分析。【结果】从景德镇高岭土中分离到5株既能分解有机磷又能分解无机磷的解磷细菌,分别命名为GP1、GP2、GP3、GP4和GP5。5株菌株均能产生碱性磷酸酶,其中,GP1分解无机磷能力最强,其发酵液中可溶性磷含量最高(61.77 mg/L);GP4分解有机磷能力最强,其发酵液中可溶性磷含量最高(30.22 mg/L)。16S rDNA测序结果显示,GP1和GP3为伯克霍尔德氏菌属(Burkholderia),GP2为副伯克霍尔德属(Paraburkholderia),GP4和GP5为藤黄色杆菌属(Luteibacter)。管家基因鉴定结果表明GP1为吡咯菌素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pyrrocinia)。基因注释结果显示,菌株GP1含有8个无机磷分解相关基因(pqqA、pqqB、pqqC、pqqD、pqqE、gdh、gltA、ppa)、4个有机磷分解基因(phoA、phnA、phnW、phnY)、8个磷化合物转运基因(ugpB、ugpA、ugpE、ugpC、pstB、pstA、pstC、pstS)及2个磷缺乏响应双组分调节基因(phoR、phoB)。【结论】景德镇高岭土中存在解磷细菌,从中分离的解磷细菌具有良好的分解有机磷和无机磷能力,是潜在的良好微生物肥料开发资源。GP1分解Ca3(PO4)2的机制可能是分泌葡萄糖酸、柠檬酸及无机焦磷酸酶,分解有机磷的机制可能是通过分泌碱性磷酸酶及C-P键裂解酶。GP1还具有适应低磷环境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德镇高岭土 解磷菌 分离鉴定 全基因组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亚热带森林类型细根生物量及其分布特征研究
4
作者 韩柱 程然然 +4 位作者 周卫荣 林怀桑 薛玉洗 陈立新 杨波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2-218,共7页
细根是植物吸收水分养分的重要器官,对于森林生态系统的维持和发展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对不同演替阶段森林群落(尤其是针对原生天然林及皆伐后不同恢复措施形成的森林类型)细根生物量及其分布特征的研究相对较少。以景德镇地区典型亚... 细根是植物吸收水分养分的重要器官,对于森林生态系统的维持和发展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对不同演替阶段森林群落(尤其是针对原生天然林及皆伐后不同恢复措施形成的森林类型)细根生物量及其分布特征的研究相对较少。以景德镇地区典型亚热带森林类型针阔混交林(人工林)、常绿阔叶林(次生林)和常绿阔叶林(天然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土钻法对0—30 cm土壤层细根生物量、垂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天然林活细根生物量(176.98 g·m^(-2))显著高于人工林(99.88 g·m^(-2))和次生林(94.35 g·m^(-2))(P<0.05);(2)0—15cm土层是细根的主要分布区,该土壤层细根生物量均占总细根生物量的70%以上,相同森林类型中,0—15 cm土壤层细根生物量显著高于15—30 cm土壤层,在相同土壤层,天然林细根生物量显著高于人工林和次生林。(3)与人工林相比,天然林细根有向土壤深层发展的趋势。(4)森林类型和土壤深度对活细根生物量有极显著影响。研究结果可为该地区亚热带森林保育和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热带森林 细根生物量 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银花羟基肉桂酰基转移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5
作者 冯唐锴 雷群 蓝玉 《绿色科技》 2024年第24期228-233,共6页
HCT酶是植物中依赖辅酶A催化各类酰基转移的酰基辅酶A依赖型酰基转移酶(BAHD)家族的主要成员。本文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金银花HCT酶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该酶蛋白较为稳定,分子中亮氨酸最多,半胱氨酸最少,等电点为6.67~6.68,是一... HCT酶是植物中依赖辅酶A催化各类酰基转移的酰基辅酶A依赖型酰基转移酶(BAHD)家族的主要成员。本文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金银花HCT酶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该酶蛋白较为稳定,分子中亮氨酸最多,半胱氨酸最少,等电点为6.67~6.68,是一个亲水性蛋白,无跨膜螺旋区和信号肽。有效二级结构中,α螺旋最多,占29.25%。三级结构与中粒咖啡的CoHCT酶三级结构同源性极高。在分子进化分析形成的进化树中,包括2个金银花HCT在内的12个植物HCT酶蛋白序列相似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肉桂酰基转移酶 金银花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份景谷大白茶品质变化分析
6
作者 雷鑫 叶雅萍 +4 位作者 沙艮 段红星 吕才有 赵明 马燕 《中国茶叶加工》 2025年第2期62-72,共11页
为探究不同年份景谷大白茶贮藏期间的品质变化规律,研究收集了不同年限(1~7年)的景谷大白茶,通过感官审评、生化成分测定分析、滋味活度值(Taste activity value,TAV)计算,分析茶样品质变化。感官审评表明,随着贮藏时间增加,茶样香气由... 为探究不同年份景谷大白茶贮藏期间的品质变化规律,研究收集了不同年限(1~7年)的景谷大白茶,通过感官审评、生化成分测定分析、滋味活度值(Taste activity value,TAV)计算,分析茶样品质变化。感官审评表明,随着贮藏时间增加,茶样香气由花香、甜香转变为陈香,贮藏五年以上茶样香气以陈香为主;滋味由鲜、甜逐步向醇和转变。随着贮藏年份的增加,白茶中的没食子酸、鞣花酸、芦丁、杨梅素、槲皮素、木犀草素含量显著增加,而大多数氨基酸和儿茶素成分降低,咖啡碱和苯丙氨酸等少数氨基酸含量呈波动变化。计算发现TAV>1的特征成分包括咖啡碱、EGCG、ECG、没食子酸等,贮藏期间,上述化合物含量均降低,从而使白茶苦涩味降低。研究明确了不同贮藏年份景谷大白茶感官品质、特征滋味成分差异,为系统解析景谷大白茶的贮藏机理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谷大白茶 生化成分 感官定量描述法(QDA) 滋味活度值(TAV) 贮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沧茶区晒青茶滋味特征性组分分析
7
作者 雷鑫 陈秋月 +4 位作者 李春莲 段红星 马燕 李成华 赵明 《中国茶叶加工》 2025年第2期31-38,共8页
研究收集10个临沧代表性晒青茶,感官审评表明其整体外形墨绿匀直、汤色浅黄明亮、滋味浓醇回甘、香气清香馥郁、叶底黄绿匀嫩;测定了茶样水浸出物(45.19%~49.01%)、游离氨基酸(1.62%~2.85%)、可溶性糖(5.6%~9.76%)、没食子儿茶素(11.65~... 研究收集10个临沧代表性晒青茶,感官审评表明其整体外形墨绿匀直、汤色浅黄明亮、滋味浓醇回甘、香气清香馥郁、叶底黄绿匀嫩;测定了茶样水浸出物(45.19%~49.01%)、游离氨基酸(1.62%~2.85%)、可溶性糖(5.6%~9.76%)、没食子儿茶素(11.65~33.34 mg/g)、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14.49~23.39 mg/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10.75~22.40 mg/g)、咖啡碱(9.29~15.78 mg/g)、茶碱(0.02~0.13 mg/g)、茶氨酸(8.06~20.16 mg/g)、谷氨酸(2.23~4.23 mg/g)、天冬氨酸(2.01~3.29 mg/g)等特征滋味成分的含量。结果初步表明临沧茶儿茶素、咖啡碱、氨基酸等成分含量偏低,水浸出物、可溶性糖和GA含量偏高。滋味活性值(TAV)分析发现6种特征成分TAV>1,包括:贡献涩味的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没食子儿茶素(GC)、没食子酸(GA);贡献苦味的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咖啡碱(CA)。文章明确了临沧茶区晒青茶的滋味特征与物质基础,为后续系统分析临沧晒青茶滋味物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沧 晒青茶 滋味活性值(TAV) 滋味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NKI数据库的茶叶生产中有机肥应用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8
作者 陈丽明 高紫红 +1 位作者 徐子怡 钟肖南 《中国茶叶》 2025年第6期88-96,共9页
有机肥施用作为提升茶叶产量和品质及改良土壤的关键农艺措施,系统梳理其研究进展对指导茶园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运用CiteSpace文献计量工具,对CNKI数据库1976—2024年收录的该领域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茶... 有机肥施用作为提升茶叶产量和品质及改良土壤的关键农艺措施,系统梳理其研究进展对指导茶园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运用CiteSpace文献计量工具,对CNKI数据库1976—2024年收录的该领域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茶叶》和《福建茶叶》两本期刊是主要发文期刊,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福建农林大学等是主要发文机构,同时在发文作者中形成了以马立锋、吴志丹等研究人员为核心的局部合作集群。根据年均发文量,可将该领域研究划分为3个阶段:1976—1999年为缓慢探索期,聚焦有机肥基础特性;2000—2015年为增长期,研究热点转向土壤肥力与品质关联机制;2016年后受政策推动进入爆发期,年均发文量达36篇,重点构建绿色技术体系,以“品质-产量”为双核心框架,形成有机肥调控效应、施肥技术优化及茶园生态响应三大方向。施肥模式、技术模式、替代和生态茶园等是当前的研究热点,有机-无机配施技术全生命周期评估、精准施肥模型构建及茶园生态服务价值核算等是当前茶园有机肥应用领域的研究前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 茶叶 产量和品质 CITESPACE 文献计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药在植物中的内吸传导行为研究进展
9
作者 占如意 黄欣阳 +2 位作者 刘露瑶 金慧羚 孟信刚 《北方农业学报》 2025年第1期92-99,共8页
农药在植物中的内吸传导是农药防治病虫害的重要过程之一。了解农药在植物体的内吸传导行为及其研究方法对于优化农药应用和提高防治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综述了植物对农药的吸收、传导、累积和消解过程,并从农药理化性质、分子结构... 农药在植物中的内吸传导是农药防治病虫害的重要过程之一。了解农药在植物体的内吸传导行为及其研究方法对于优化农药应用和提高防治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综述了植物对农药的吸收、传导、累积和消解过程,并从农药理化性质、分子结构特性、农药助剂及施用方法 4个方面总结了农药内吸传导的影响因素,归纳了近年来农药内吸传导的主要研究方法,如残留分析方法、生物测定法、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荧光示踪法、质谱成像法,旨在为农药内吸传导后续的相关研究及农药的安全合理施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 内吸传导 影响因素 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原酸合成代谢途径关键酶的生物信息学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冯唐锴 杨文涛 《绿色科技》 2022年第6期205-209,共5页
为了解植物中绿原酸合成代谢途径关键酶的理化性质和进化关系,收集了NCBI数据库中绿原酸代谢途径3个关键酶(Hqt、Hct、C3h)的序列信息,利用在线软件ExPASy-ProtParam分析了它们的理化性质,利用MEGA-7软件比较了它们的序列相似性并建立... 为了解植物中绿原酸合成代谢途径关键酶的理化性质和进化关系,收集了NCBI数据库中绿原酸代谢途径3个关键酶(Hqt、Hct、C3h)的序列信息,利用在线软件ExPASy-ProtParam分析了它们的理化性质,利用MEGA-7软件比较了它们的序列相似性并建立进化树。理化性质分析结果表明:合成绿原酸的3种关键酶多为亲水性蛋白质,各类基础性质相近,但金银花C3h分子的等电点与其他植物不同。序列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金银花绿原酸代谢途径中的Hqt与桔梗Hqt相似度较高,金银花Hct与烟草Hct的相似度较高。通过研究进一步了解了绿原酸合成代谢途径关键酶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原酸 金银花 代谢途径 关键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德镇市乡村绿化植物选择与配置模式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余义亮 余泽天 +2 位作者 甘路遥 周洋 程然然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第21期130-133,共4页
本文以景德镇市3种不同产业发展模式下的典型村庄为例,实地调查乡村绿化植物组成、用途及健康状况,探讨乡村绿化植物选择与配置模式。结果表明:旅游型村庄植物种类最丰富,包括19科20属20种植物;3种村庄类型中的乡土植物种类占比均达80%... 本文以景德镇市3种不同产业发展模式下的典型村庄为例,实地调查乡村绿化植物组成、用途及健康状况,探讨乡村绿化植物选择与配置模式。结果表明:旅游型村庄植物种类最丰富,包括19科20属20种植物;3种村庄类型中的乡土植物种类占比均达80%以上;在乡村绿化植物的用途上,旅游型村庄植物选择以观赏为主(67.39%),工业型村庄以防护为主(69.43%);旅游型村庄绿化植物健康程度较高(63.59%),其次是农业型村庄(61.34%),而工业型村庄绿化植物健康程度最低(58.64%)。根据景德镇市气候条件和村庄产业模式,提出以乡土植物为主体、“乔、灌、草”立体结合的植物配置模式,以期为景德镇地区乡村绿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绿化 植物应用 植物配置 江西景德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根际促生菌的筛选与促生特性 被引量:4
12
作者 司春灿 林英 尚天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8-35,共8页
【目的】筛选油茶根际促生微生物,有助于油茶专用微生物菌肥的研制,为提高茶油品质产量奠定基础。【方法】以油茶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PVK平板检测法、亚历山大平板检测法、CAS平板检测法、JNFB培养基检测法、Salknowski比色法,对从... 【目的】筛选油茶根际促生微生物,有助于油茶专用微生物菌肥的研制,为提高茶油品质产量奠定基础。【方法】以油茶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PVK平板检测法、亚历山大平板检测法、CAS平板检测法、JNFB培养基检测法、Salknowski比色法,对从油茶根际土中随机挑取的20株细菌的解磷、解钾、产铁载体、固氮、产吲哚-3-乙酸(IAA)能力进行了检测。采用钼锑抗比色法、火焰分光光度计法对油茶根际菌YC10的解磷能力和解钾能力分别进行了定量测定,采用16S rDNA对菌株YC10进行了分子鉴定。【结果】结果表明:挑取的20株细菌中具有解磷能力的有6株(占30%),具有解钾能力的有6株(占30%),能产嗜铁素的有10株(占50%),具有固氮能力的有7株(占35%),产IAA能力的细菌最多有18株(占90%),同时具备2种或2种以上促生特性的菌株有14株,占总分离菌株数的70%。其中菌株YC10兼具解磷、解钾、产铁载体、产IAA、固氮等多重促生特性,菌株YC10发酵液中有效磷的含量在第60 h时达到最大为68.09μg/mL,解磷率最高为5.44%,菌株YC10发酵液中有效钾的含量在第72 h达到最高为4.43μg/mL,其解钾率最高为31.63%。菌株YC10经16S rDNA分子生物学鉴定为伯克氏菌Burkholderia sp.。【结论】油茶根际存在较多的具有促生特性的细菌,其中菌株YC10兼具解磷、解钾、产铁载体、产IAA、固氮等多重促生特性,具有油茶专用微生物菌肥开发的潜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根际促生菌 筛选 促生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O-CaO-Al_(2)O_(3)-B_(2)O_(3)-SiO_(2)中温SOFC封接玻璃的失效性分析与性能改进研究
13
作者 王逸宣 刘亮光 +2 位作者 余辉 陈猛 胡娴杰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75-781,共7页
热稳定性及致密度是影响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封接玻璃实际应用的两大重要因素。通过传统固相熔融退火法制备32.96BaO-14.45CaO-4.87Al_(2)O_(3)-14.62B_(2)O_(3)-33.10SiO_(2)(BCS1)基础玻璃,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高温显微... 热稳定性及致密度是影响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封接玻璃实际应用的两大重要因素。通过传统固相熔融退火法制备32.96BaO-14.45CaO-4.87Al_(2)O_(3)-14.62B_(2)O_(3)-33.10SiO_(2)(BCS1)基础玻璃,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高温显微镜等表征手段来探究其封接失效原因,并提出改进方法,以获得性能稳定的致密封接材料。结果表明,BCS1基础玻璃中的六方BaAl_(2)SiO_(8),经1073 K热处理会转变为低膨胀单斜相,造成基础玻璃与Ni-YSZ阳极的热膨胀系数不匹配,再者BCS1玻璃易过烧发泡,内部存在的大量孔隙容易引发气体泄漏。通过额外增加Al_(2)O_(3)含量,可以提高封接玻璃的热稳定性、热匹配性和致密性,并使封接玻璃与Ni-YSZ阳极具有良好的界面结合。该研究为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封接玻璃的性能改进提供了有效的途径,有助于推动该领域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封接玻璃 失效性 热稳定性 致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青钱柳自然居群的群体遗传结构与基因流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亚林 叶林江 +3 位作者 寇一翾 范邓妹 张志勇 程珊梅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38-947,共10页
【目的】青钱柳[Cyclocaryapaliurus(Batal.)Iljinsk.]是中国特有的单种属植物,具有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目前探究青钱柳群体遗传的研究很少,尤其是具有广泛分布的江西省这个独立生态单元。通过居群遗传学分析,... 【目的】青钱柳[Cyclocaryapaliurus(Batal.)Iljinsk.]是中国特有的单种属植物,具有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目前探究青钱柳群体遗传的研究很少,尤其是具有广泛分布的江西省这个独立生态单元。通过居群遗传学分析,能够获得其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相关信息,探究江西省青钱柳居群的遗传分化和基因流,进而选出广适性青钱柳种源,为该物种的保护开发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利用筛选出的8个多态性高的细胞核微卫星标记对江西省的26个自然居群283个个体进行荧光标记PCR,检测遗传多样性,推测其遗传结构,并计算不同组分之间的基因流迁移率。【结果】在江西省青钱柳自然居群中检测到较高水平的多态性(H_(E)=0.597、I=1.178),中度的遗传分化(F_(ST)=0.097)。Structure、UPGMA系统发育树和主成分分析(PCo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其遗传组分为3组,分别为N1、N2和N3。基于贝叶斯模拟和MCMC结果,发现这三者之间不管是历史基因流还是现代基因流都较大,且存在双向不对称的现象。【结论】江西省青钱柳自然居群遗传组分为3组,彼此之间具有较高的历史和现代基因流,而这可能是导致江西省青钱柳高水平遗传多样性的原因。另外,考虑到江西省青钱柳自然居群的遗传背景和开发利用现状,建议种质资源开发时应优先考虑遗传多样性水平高的居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钱柳 江西省 SSR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基因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绿化景观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余义亮 程然然 丁彦芬 《南方林业科学》 2022年第1期67-72,共6页
乡村绿化景观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在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内乡村绿化景观研究起步较晚,不同地区间发展很不平衡,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结构。本文从乡村绿化景观的研究内容、功能实现和评价方法等方面综合对比... 乡村绿化景观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在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内乡村绿化景观研究起步较晚,不同地区间发展很不平衡,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结构。本文从乡村绿化景观的研究内容、功能实现和评价方法等方面综合对比总结了国内外乡村绿化景观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趋势。研究表明,乡村绿化景观的研究呈现出学科综合性特征日益明显、人文关怀突出、研究区域趋于均衡、研究手段技术多元融合等特征和趋势。本研究为系统、客观评价乡村绿化景观功能,全面建立乡村景观功能评价体系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绿化景观 景观规划 景观功能 景观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质谱技术在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6
作者 杨细蒙 黄茜 +3 位作者 郑慧欣 金慧羚 黄欣阳 孟信刚 《北方农业学报》 2023年第1期85-92,共8页
随着农药残留限量标准体系的发展完善,农药残留检测方法也在不断进步。近年来,高分辨质谱技术发展迅速,因其较高的分辨率和质量精确度,已被广泛应用于农药残留分析。文章概括了高分辨质谱技术的发展特点以及气相、液相色谱-串联高分辨... 随着农药残留限量标准体系的发展完善,农药残留检测方法也在不断进步。近年来,高分辨质谱技术发展迅速,因其较高的分辨率和质量精确度,已被广泛应用于农药残留分析。文章概括了高分辨质谱技术的发展特点以及气相、液相色谱-串联高分辨质谱联用技术,综述了近5年来高分辨质谱技术在食品和环境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高分辨质谱技术在农药残留领域的进一步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质谱技术 农药残留 食品 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雾化喷涂法制备耐磨疏水SiO2涂层及其应用
17
作者 余婉霏 候雪 +4 位作者 万伟敏 张艳平 高鹏 余辉 李建保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36-943,共8页
以甲基三甲氧基硅烷(MTMS)为前驱体,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ATB)控制其团聚度,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疏水二氧化硅凝胶,采用雾化喷涂法对椰子木基材表面进行喷涂,后经80℃干燥获得了疏水SiO2涂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 以甲基三甲氧基硅烷(MTMS)为前驱体,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ATB)控制其团聚度,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疏水二氧化硅凝胶,采用雾化喷涂法对椰子木基材表面进行喷涂,后经80℃干燥获得了疏水SiO2涂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接触角测量仪、全自动比表面及孔隙度分析仪对涂层的表面形貌、化学组成、表面润湿性、耐磨性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与混合喷涂法相比,溶胶—凝胶喷涂法制备的涂层耐磨性更好。当CATB含量为15mmol·L^(-1)时,涂层耐磨性最佳;当CATB含量为20mmol·L^(-1)时,涂层疏水性最佳,其水接触角可达(148.76±0.94)°。涂层的疏水性归因于MTMS引入的-CH3,其较好的耐磨性归因于疏水二氧化硅凝胶在基材表面的堆积。以MTMS为前驱体制备的疏水二氧化硅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耐酸性和耐碱性。基于木材的3D均匀多孔管状结构和单侧雾化喷涂技术,构建了双面不对称润湿性膜,在油/水混合物分离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雾化喷涂法 疏水SiO2涂层 耐磨性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食用菌资源利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被引量:8
18
作者 万涛 《河南农业》 2019年第29期41-42,共2页
野生食用菌具有天然无污染、营养丰富及保健美容等功能特点,广受人民群众欢迎,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潜力,是当前农民收入提高以及乡镇经济发展的重要开发资源。因此,加强对野生食用菌资源的开发及利用对当地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野生食用菌具有天然无污染、营养丰富及保健美容等功能特点,广受人民群众欢迎,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潜力,是当前农民收入提高以及乡镇经济发展的重要开发资源。因此,加强对野生食用菌资源的开发及利用对当地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针对野生食用菌资源的利用现状以及当前存在的应用问题进行探究,指出野生食用菌资源合理应用的相关对策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以助于推动野生食用菌产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食用菌资源 利用现状 发展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质谱在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黄斯琪 黄茜 +3 位作者 叶文 刘露瑶 李雨彤 孟信刚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22期165-170,共6页
高分辨质谱是一种将样品经色谱和部分质谱分离与离子化、再经质谱检测器得到图谱并实现对已知或未知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技术。因其高通量、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分辨率高等特点,近年被广泛运用于农药残留检测中。本文综述了近... 高分辨质谱是一种将样品经色谱和部分质谱分离与离子化、再经质谱检测器得到图谱并实现对已知或未知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技术。因其高通量、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分辨率高等特点,近年被广泛运用于农药残留检测中。本文综述了近年高分辨质谱技术在农药残留检测领域中的研究进展,对高分辨质谱应用于农药残留检测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分析,总结了飞行时间质谱(TOF)和静电场轨道阱质谱(Orbitrap)及其与其他检测方法联用(如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等)检测各类食品中农药残留的应用情况,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为今后相关人员开展农药残留检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质谱 农药残留 高通量检测 飞行时间质谱 静电场轨道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1种中草药化学成分结构特点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冯唐锴 曾文涛 《现代园艺》 2022年第5期1-5,共5页
为了探究清热解毒中草药有效化学成分可能存在的结构上共性规律,选用常用的金银花、板蓝根、连翘、马齿苋及穿心莲5种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中草药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文献、运用KingDraw软件和PubChem搜索工具等,查询了这5种中草药的51... 为了探究清热解毒中草药有效化学成分可能存在的结构上共性规律,选用常用的金银花、板蓝根、连翘、马齿苋及穿心莲5种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中草药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文献、运用KingDraw软件和PubChem搜索工具等,查询了这5种中草药的51种化学成分的CAS号和分子结构式,对其分子中环和基团的种类数量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所有51个分子中都含有环状结构,且环数少的分子,苯环是主要环形;环数多的分子,其他类型的环逐渐增加。含5个环的分子中,六元环和甲基的数量同时增加。除板蓝根外,羟基在其他4种植物的活性分子中的数量均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清热解毒 分子结构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