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磨玻璃样改变的HRCT检查及其对弥漫性肺疾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
作者 许茂盛 潘昌远 +2 位作者 王恭宪 沈天真 陈星荣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1998年第4期234-237,共4页
评价肺部磨玻璃样改变的高分辨率CT(HRCT)检查、病理基础以及它在弥漫性肺疾病(DPD)中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一组连续的经病理学检查或临床综合其它各种检查而明确诊断的弥漫性肺疾病,经普通X线、CT和HRCT检查... 评价肺部磨玻璃样改变的高分辨率CT(HRCT)检查、病理基础以及它在弥漫性肺疾病(DPD)中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一组连续的经病理学检查或临床综合其它各种检查而明确诊断的弥漫性肺疾病,经普通X线、CT和HRCT检查,HRCT采用层厚为1-1.5mm,间隔为10mm,高空间频率重建算法。有病理学结果者则与之对照。结果:本组DPD包括73例,HRCT显示磨玻璃样改变征象16例,分别为过敏性肺炎5例、淋巴瘤l例、皮肌炎2例、特发性肺纤维化3例、类风湿性肺炎2例、放射性肺炎1例和肺水肿2例。普通X线仅显示9例(P<0.01)。病理学上磨玻璃样改变由肺泡腔内渗出、肺泡间隔增厚所致。结论:HRCT是显示肺部早期异常表现——磨玻璃样改变十分有效的方法,但对弥漫性肺疾病的鉴别诊断缺乏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玻璃样改变 肺疾病 诊断 HRCT DP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部空腔脏器破裂穿孔的螺旋CT诊断价值 被引量:29
2
作者 潘昌远 许茂盛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98-501,共4页
目的:探讨螺旋CT在腹部空腔脏器穿孔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15例腹部空腔脏器穿孔病例的CT表现。结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7例,腹部外伤致空回肠穿孔4例,肠结核穿孔、异物(硬鱼骨)致乙状结肠穿孔、粪块性乙状结肠穿... 目的:探讨螺旋CT在腹部空腔脏器穿孔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15例腹部空腔脏器穿孔病例的CT表现。结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7例,腹部外伤致空回肠穿孔4例,肠结核穿孔、异物(硬鱼骨)致乙状结肠穿孔、粪块性乙状结肠穿孔及子宫积脓自发穿孔各1例,15例腹部空腔脏器穿孔的主要CT征象为剑突下隐窝积气(13例)、肝下肝圆韧带间隙积气(9例)、网膜囊积气(4例)、穿孔脏器周围局限性积气(11例)、腹膜后间隙积气(1例)、腹腔积液(11例)以及肠壁增厚(3例)等。CT可直观地显示脏器穿孔破裂口、异物等,准确地判断腹腔游离气体的有无、部位和多少,并能为穿孔部位、病因、合并症的诊断提供较多有价值的信息。结论:螺旋CT可较准确地诊断腹部空腔脏器穿孔,可作为腹部X线平片的重要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腔脏器穿孔 气腹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裂孔疝的螺旋CT诊断价值 被引量:14
3
作者 潘昌远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1-54,共4页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对食管裂孔疝(EHH)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或胃镜检查证实的25例食管裂孔疝的CT表现。结果:25例EHH螺旋CT扫描均清楚显示膈上疝囊,表现为食管裂孔上方层面后纵隔内大小不等的软组织密度结节...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对食管裂孔疝(EHH)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或胃镜检查证实的25例食管裂孔疝的CT表现。结果:25例EHH螺旋CT扫描均清楚显示膈上疝囊,表现为食管裂孔上方层面后纵隔内大小不等的软组织密度结节或肿块影,通过食管裂孔与膈下胃腔相连续。其中结节型(<3.0 cm)13例,假肿块型(≥3.0 cm)12例,增强扫描结节影或疝囊壁与膈下胃壁呈均匀一致强化。4例同时伴有网膜食管裂孔疝,18例(72%)EHH的膈肌脚间距增大。结论:螺旋CT对EHH检出率高,可以显示食管裂孔有无增大、疝囊的全貌以及合并症等,对发现因EHH以外的原因作胸部或上腹部CT检查的EHH病例有重要的价值,可作为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和胃镜检查较好的补充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裂孔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