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头颈联合CT血管造影在头颈动脉狭窄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1
作者 张军 王剑虹 +2 位作者 刘军 耿道颖 张晓龙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7-101,共5页
目的:探讨标准化头颈联合CTA检查在头颈动脉狭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64层螺旋CT,对拟诊颅、颈动脉疾病的35例患者进行头颈联合CTA检查,均以九位法及自动旋转法来显示动脉的位置,对两种方法显示头颈动脉狭窄的能力进行对比分析。以常... 目的:探讨标准化头颈联合CTA检查在头颈动脉狭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64层螺旋CT,对拟诊颅、颈动脉疾病的35例患者进行头颈联合CTA检查,均以九位法及自动旋转法来显示动脉的位置,对两种方法显示头颈动脉狭窄的能力进行对比分析。以常规DSA检查作为标准,评价CTA诊断头颈血管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结果: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2.81±0.32和2.83±0.36。九分法与自动旋转法对头颈动脉的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颈联合CTA总体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83.1%、99.4%、97.5%。结论:智能触发增强扫描技术结合头颈动脉九位法显示,不受个体差异影响,可以实施标准化头颈联合CTA检查,对头颈动脉狭窄的诊断及手术方案的制订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血管们 标准化 血管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化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CT表现及与病理对照分析 被引量:18
2
作者 敖炜群 胡金文 +4 位作者 曾蒙苏 吴东 孙静 徐良根 王培军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9-144,共6页
目的:分析高分化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CT征象并与病理对照分析,以期提高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高分化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资料,分析其CT特征。结果:18例病人共检出18个病灶,均为单发病灶... 目的:分析高分化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CT征象并与病理对照分析,以期提高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高分化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资料,分析其CT特征。结果:18例病人共检出18个病灶,均为单发病灶,边界清楚,包膜完整。胰头部7例,胰颈部4例,胰体部1例,胰尾部6例;其中实性肿瘤12个,增强后动脉期明显或中度强化,门脉期4个持续强化,8个门脉期强化程度减低,但仍高于胰腺实质;囊实性肿瘤6个,3个病灶增强后不均匀强化,1个病灶增强后分隔强化,1个囊性为主型病灶环形强化,囊变区无强化,1个病灶薄壁环形强化。结论:高分化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CT有助于术前诊断及分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化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隐球菌病的CT诊断 被引量:12
3
作者 史维雅 张志勇 +2 位作者 单飞 施裕新 孙静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27-429,共3页
目的:探讨肺隐球菌病(PC)的CT表现,以期提高CT诊断水平。方法:搜集2008年3月~2009年7月间收治经病理学或实验室检查证实的10例PC患者的CT及相关临床实验室资料,结合相关文献回顾性分析其胸部CT表现。结果:本组患者以中年男性为主,多数... 目的:探讨肺隐球菌病(PC)的CT表现,以期提高CT诊断水平。方法:搜集2008年3月~2009年7月间收治经病理学或实验室检查证实的10例PC患者的CT及相关临床实验室资料,结合相关文献回顾性分析其胸部CT表现。结果:本组患者以中年男性为主,多数合并免疫抑制疾病,临床症状不明显或无特异性,其胸部CT表现可归纳为以下4种:结节或肿块型6例,病灶孤立或多发,合并"晕征"及空洞等;浸润实变型2例;小结节或网织结节型1例;混合型病变1例。多数病灶位于外周肺野或胸膜下区,且以右肺下叶多见。结论:PC的CT表现多种多样,无明显特异性征象,影像工作者应提高对该病的重视,结合临床、病理及实验室检查,以便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隐球菌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8层螺旋CT多期低剂量CT尿路造影在输尿管梗阻病变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4
作者 孙静 丁景峰 +3 位作者 耿和 敖炜群 胡金文 徐良根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8-63,共6页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多期低剂量CT尿路造影扫描模式在输尿管梗阻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1年9月至2015年12月临床怀疑有输尿管梗阻病变行CTU检查的患者427例。病人随机分为常规组和低剂量组,其中低剂量组分3组,每组患者按体重指...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多期低剂量CT尿路造影扫描模式在输尿管梗阻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1年9月至2015年12月临床怀疑有输尿管梗阻病变行CTU检查的患者427例。病人随机分为常规组和低剂量组,其中低剂量组分3组,每组患者按体重指数(BMI)分组,其中BMI值<18.5(A组),18.5≤BMI<24(B组),BMI值≥24(C组)。低剂量组平扫、皮质期、髓质期开启CARE Dose 4D低剂量自动管电流扫描模式扫描;分泌期分别给予瘦型、标准、肥胖病人不同程度低剂量管电流模式扫描(105m As、126m As、147m As);常规剂量组4期扫描管电流为210 m As。扫描完成后记录有效m As值、剂量长度乘积(DLP),计算出有效剂量(ED)及剂量减低比值(DR),并比较两组的剂量及图像质量。结果:低剂量A、B、C三组,分别较常规组(D组)扫描期总辐射剂量平均下降约35.9%、29.8%、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名放射科医师在对图像质量综合评分结果有很好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74和0.61)。低剂量组和对照组得分相近,低剂量组中未发现影响诊断和有大量噪声的图像。结论:多期低剂量CTU扫描模式在不同体型患者中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不影响诊断质量的同时能较大幅度减低辐射剂量。扫描更加个体化、人性化,是一项有价值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CT CT尿路造影 输尿管梗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发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MSCTA诊断与鉴别诊断 被引量:5
5
作者 敖炜群 曾蒙苏 +3 位作者 吴东 孙静 刘军 丁景峰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38-241,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对自发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SIDSMA)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SIDSMA患者的MSCTA资料,应用多种重组方法对图像进行重建,并对患者影像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24例SIDSMA患者均显示破口,夹...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对自发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SIDSMA)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SIDSMA患者的MSCTA资料,应用多种重组方法对图像进行重建,并对患者影像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24例SIDSMA患者均显示破口,夹层破口距离肠系膜起始部距离0.4-4.3cm不等;17例显示内膜片,20例病变肠系膜上动脉(SMA)管径有不同程度增粗,其中2例伴SMA动脉瘤形成;4例患者清楚显示SMA分支受累,3例患者SMA远端分支闭塞,2例患者局部肠道可见缺血性改变。结论:MSCTA有助于SIDSMA的诊断,并能准确地对夹层进行评估,给临床提供有治疗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自发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纤维卵泡膜瘤的MRI表现 被引量:4
6
作者 孙静 吴瑜 +1 位作者 王蔚 俞晶晶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28-231,共4页
目的:分析卵巢纤维卵泡膜瘤的MRI表现,以提高对其MRI特征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20例经病理证实的卵巢纤维卵泡膜瘤的MRI表现及临床资料。根据T2WI信号特点将病例分成高信号组与低信号组,采用t检验及精确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两组间肿瘤... 目的:分析卵巢纤维卵泡膜瘤的MRI表现,以提高对其MRI特征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20例经病理证实的卵巢纤维卵泡膜瘤的MRI表现及临床资料。根据T2WI信号特点将病例分成高信号组与低信号组,采用t检验及精确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两组间肿瘤最大径、血清糖抗原125(CA-125)升高例数以及子宫内膜病变发生例数之间的统计学差异。结果:20位患者中18例为绝经后妇女(90%),10例(50%)表现为CA-125增高,6例(30%)合并子宫内膜病变,1例(5%)合并卵巢畸胎瘤。20例患者均出现腹水体征,其中1例表现中等量腹水,19例为少量腹水。T1WI上所有肿块都表现为略低信号。肿瘤的T2WI有两个主要特点:(1)以等、稍高信号为主(稍高信号组,10例)。(2)以低信号为主(低信号组,10例)。两组间病灶最大径、CA-125值升高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39、P=0.656;两组间子宫内膜病变发生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增强后肿瘤呈轻度、不均匀强化,强化程度小于子宫肌层(P=0.000)。结论:良性肿瘤的形态学特征、少血供、T2WI信号、常合并腹水及子宫内膜病变的MRI特征有助于卵巢纤维卵泡膜瘤的诊断。肿瘤的T2WI信号特点有助于患者高雌激素血症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 纤维卵泡膜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脏神经内分泌癌的CT和MRI诊断 被引量:19
7
作者 敖炜群 吴东 +3 位作者 曾蒙苏 孙静 谭辉 宋凤祥 《放射学实践》 2013年第10期1032-1036,共5页
目的:探讨螺旋CT和MRI对原发性肝脏神经内分泌癌(PHNEC)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脏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CT和MRI资料,比较分析其影像学特征。结果:7例PHNEC患者共发现10个病灶,5例为单发,2例多发... 目的:探讨螺旋CT和MRI对原发性肝脏神经内分泌癌(PHNEC)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脏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CT和MRI资料,比较分析其影像学特征。结果:7例PHNEC患者共发现10个病灶,5例为单发,2例多发。6个病灶位于肝右叶,2个病灶位于肝左叶,2个病灶较大于肝左右叶交界区,肿瘤直径1.0~13.0cm,8个病灶内部见液化坏死或囊变,动态增强后肿瘤实性部分动脉期强化明显,门脉期持续强化,囊性部分及液化坏死部分不强化;2个病灶较小,内未见囊变及坏死,动态增强后动脉期明显强化,门脉期为等信号。结论:PHNEC的cT和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CT和MRI有助于术前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神经内分泌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螺旋CT诊断 被引量:11
8
作者 龚炳昌 缪立 谢林江 《放射学实践》 2006年第7期698-701,共4页
目的:探讨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及螺旋CT表现特征,提高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CT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7例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螺旋CT表现。结果:17例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肿瘤位于左叶9例,右叶5例... 目的:探讨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及螺旋CT表现特征,提高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CT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7例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螺旋CT表现。结果:17例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肿瘤位于左叶9例,右叶5例,左右叶同时累及3例;肿瘤大小2.5cm×3.0cm^9cm×11cm,其中15例肿块直径大于5cm;肿瘤形态呈分叶状、片状或不规则状12例,类圆形5例;肿瘤边缘清楚4例,13例边缘不清。螺旋CT特征为:病灶以低密度为主的不规则肿块,内可见囊性更低密度区;病灶以边缘轻至中度强化为主,出现特征性的从周边到中心的向心性强化、延迟强化,呈“慢进慢出”表现;病灶周围肝内胆管轻度扩张;局部肝萎缩,肝包膜凹陷征。结论: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对于与肝内其它常见病变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肝脏 胆管细胞癌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内囊性增强病变的CT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徐恩酥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0年第6期431-432,共2页
目的 :研究脑内环形增强病变脑脓肿、脑胶质瘤、脑转移瘤CT影像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 :对 2 7例脑脓肿、6 7例脑胶质瘤和 39例转移瘤的分布、数目、囊壁的形态及蛛网膜下腔的播散等进行比较和分析 ,研究鉴别诊断的可能性。结果 :脑脓... 目的 :研究脑内环形增强病变脑脓肿、脑胶质瘤、脑转移瘤CT影像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 :对 2 7例脑脓肿、6 7例脑胶质瘤和 39例转移瘤的分布、数目、囊壁的形态及蛛网膜下腔的播散等进行比较和分析 ,研究鉴别诊断的可能性。结果 :脑脓肿和转移瘤倾向于分布皮髓交界处 ,分别占 85 %和 86 %。单发以胶质瘤为多见。脑脓肿壁较规则 ,占94%。 9个 (2 6 % ,9/34)脑脓肿壁还呈独特的口袋状形态。蛛网膜下腔播散以脑脓肿最多见 ,占 2 1% (7/34) ,胶质瘤次之10 % (7/6 9) ,本组转移瘤未显示此征像。结论 :囊壁的形态、部位、蛛网膜下腔的播散征像有助于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脓肿 胶质瘤 转移瘤 CT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导引下硬通道钻颅穿刺治疗颅内出血81例
10
作者 虞敬国 徐恩酥 +1 位作者 高峰 刘敏儿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5期389-390,共2页
目的研究CT导引下微创治疗颅内出血的疗效。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81例颅内出血患者在CT导引下,经穿刺针穿刺,液化冲碎血肿,并建立硬通道,引流清除血肿。结果81例中,恢复日常生活能力26例,生活能自理29例,一侧肢体功能障碍14例,失去生活... 目的研究CT导引下微创治疗颅内出血的疗效。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81例颅内出血患者在CT导引下,经穿刺针穿刺,液化冲碎血肿,并建立硬通道,引流清除血肿。结果81例中,恢复日常生活能力26例,生活能自理29例,一侧肢体功能障碍14例,失去生活能力卧床休养3例,死亡9例。结论CT导引下微创硬通道颅内血肿引流、清除,具有定位准确、微创伤、简便易行、费用低、恢复快,疗效较满意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导引 颅内血肿 微创 清障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