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6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普邦园林2014年度颁奖典礼暨成立20周年盛典在广州举行
1
《广东园林》 2015年第1期77-77,共1页
2015年1月23日下午,与卓越同行——普邦园林2014年度颁奖典礼暨成立20周年盛典在广州南丰朗豪酒店宴会厅隆重举行。广东园林学会理事长石安海、华南农业大学陈晓阳校长、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副会长曹南燕、广东园林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2015年1月23日下午,与卓越同行——普邦园林2014年度颁奖典礼暨成立20周年盛典在广州南丰朗豪酒店宴会厅隆重举行。广东园林学会理事长石安海、华南农业大学陈晓阳校长、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副会长曹南燕、广东园林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彭承宜、广东省风景园林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杨学波等领导应邀出席盛会。庆典包括总结表彰、文艺表演及祝酒晚宴三大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园林学会 风景名胜区 南燕 学会副理事长 陈晓 长杨 宜居环境 务实进取 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兰圃园林植物多样性探究
2
作者 李冰敏 谢伟文 +2 位作者 董晨露 张海红 谭广文 《广东园林》 2025年第1期87-91,共5页
园林植物种类丰富是岭南园林的重要特点。广州兰圃是近现代岭南园林代表作,研究其园林植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发现:兰圃园林植物共208种,其中以乔木居多,其种数占植物总种数的52.40%。兰圃的乡土树种与... 园林植物种类丰富是岭南园林的重要特点。广州兰圃是近现代岭南园林代表作,研究其园林植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发现:兰圃园林植物共208种,其中以乔木居多,其种数占植物总种数的52.40%。兰圃的乡土树种与外来树种并重,乡土树种占比54.81%。兰圃的园林植物以观花和观果为主,其中观花植物共64种,观果植物31种,花期集中于夏季,果期集中于秋季。结合重要值、相对显著度和相对多度,判断兰圃观赏骨干乔木为樟Camphoraofficinarum、木棉Bombaxceiba等,基调乔木为短穗鱼尾葵Caryotamitis、幌伞枫Heteropanaxfragrans等。兰圃植物应用体现了20世纪50年代至改革开放初期的时代性特征,总体呈现了花果繁茂、冠大荫浓、具有热带风情的景观基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圃 专类园 岭南园林 生物多样性 重要值 园林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景园林软硬质景观施工技术研究
3
作者 樊帆 《花卉》 2025年第8期46-48,共3页
风景园林软硬质景观施工是城市空间功能优化的核心载体,施工体系由植物要素与人工构筑物共同构成,软质景观系统涵盖乔木群落、水生植被及草本覆盖层等生态要素,硬质景观系统则集成花坛基体、叠石假山及蓄水池体等工程设施。这两种施工... 风景园林软硬质景观施工是城市空间功能优化的核心载体,施工体系由植物要素与人工构筑物共同构成,软质景观系统涵盖乔木群落、水生植被及草本覆盖层等生态要素,硬质景观系统则集成花坛基体、叠石假山及蓄水池体等工程设施。这两种施工技术主要通过空间设计与功能互补形成景观整体视觉效应,施工质量协同性也会影响工程环境调节效能、视觉美学价值及使用耐久性能。通过研究风景园林软硬质景观功能特征,系统性分析了软硬质施工技术应用,提出风景园林软硬质景观施工技术应用优化策略,以期为相关领域提供参考意见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软硬质景观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园林绿化施工中精细化管理措施探究——以广州某园林项目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陈玮钦 《农村科学实验》 2024年第24期144-146,共3页
园林景观工程作为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中的精细化管理备受关注。在园林施工阶段,不断创新管理方式,对细节进行深入的推敲和严格把控,力求做到尽善尽美,能够确保整体施工效果。该文首先阐述了精细化管理的概念,... 园林景观工程作为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中的精细化管理备受关注。在园林施工阶段,不断创新管理方式,对细节进行深入的推敲和严格把控,力求做到尽善尽美,能够确保整体施工效果。该文首先阐述了精细化管理的概念,在此基础上,以广州市天河区某园林项目为例,深入探讨了该项目中所采取的一系列风景园林精细化管理措施,为提高园林景观工程施工质量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绿化 景观工程 精细化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海公园园林绿化难点及生态提升策略研究
5
作者 施国发 《江西农业》 2024年第24期75-77,共3页
滨海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条件,生态环境相对较为脆弱,土地质量较差。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有关部门致力于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滨海环境,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城市的整体形象。在这一过程中,生态景观的重建和提升显得尤为重... 滨海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条件,生态环境相对较为脆弱,土地质量较差。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有关部门致力于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滨海环境,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城市的整体形象。在这一过程中,生态景观的重建和提升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以某公园项目园林绿化施工管理为切入点,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和难点,重点通过土壤改良、红树林湿地修复改造、引入生态雨水花园、专项养护方案等绿化种养方式,提高绿化效果,推动滨海地区的生态景观建设向更高层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地区 生态营建 土壤改良 地域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淹胁迫对4种园林绿化树种幼苗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郭淑红 薛立 +1 位作者 杨振意 张柔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48-552,共5页
对乐昌含笑Michelia chapensis、红荷Schima wallichii、红苞木Rhodoleia championii和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幼苗在根部淹水胁迫下的叶片气体交换参数进行了研究,以便从光合生理角度了解这4种树种的耐水淹生理机制.结果表明,随着水... 对乐昌含笑Michelia chapensis、红荷Schima wallichii、红苞木Rhodoleia championii和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幼苗在根部淹水胁迫下的叶片气体交换参数进行了研究,以便从光合生理角度了解这4种树种的耐水淹生理机制.结果表明,随着水淹胁迫时间的增加,4种幼苗的净光合速率均呈下降趋势,35 d时均达到最小值,分别为1.87、0.43、-0.26和0.62μmol·m-2·s-1;4种幼苗的叶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呈下降趋势,35 d时4种幼苗的气孔导度分别为0.032、0.005、0.008和0.006 mol·m-2·s-1,蒸腾速率分别为0.04、0.13、0.02和0.10mmol·m-2·s-1;乐昌含笑、红荷和樟树的细胞间隙CO2摩尔分数先降后升,而红苞木的细胞间隙CO2摩尔分数持续上升;由主成分分析法得出4种幼苗耐水淹能力为乐昌含笑>红荷>樟树>红苞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淹胁迫 幼苗 气体交换参数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越秀公园植物资源调查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汪子涵 马绵英 +3 位作者 张德顺 李冰敏 谢伟文 谭广文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4期68-72,共5页
为了解广州越秀公园植物资源分布状况,采用文献查阅结合实地调研的方法,对广州越秀公园的植物本底资源(物种组成、生活型及优势科属)、种子植物科属的地理分布及植物应用形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公园内共有维管束植物122科367属502种... 为了解广州越秀公园植物资源分布状况,采用文献查阅结合实地调研的方法,对广州越秀公园的植物本底资源(物种组成、生活型及优势科属)、种子植物科属的地理分布及植物应用形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公园内共有维管束植物122科367属502种(不含种下等级),其中蕨类植物16科25属44种,裸子植物6科8属10种,被子植物100科334属448种;(2)维管束植物的生活型以草本为主,占总数的43.82%,乔木占比28.69%,灌木占比23.71%,藤本植物占比3.78%;(3)优势科数量占总科数的12.30%,其种类数量占总种数的47.61%,优势科的特征较为明显,属的组成相对复杂多样;(4)公园现有野生种子植物106科共10个分布区类型7个变型,342属共12个类型10个变型,整体以热带、亚热带分布类型为主;(5)公园内的园林观赏植物可分为林木类植物、园景树和庭荫树等。基于植物资源调查结果,提出增加落叶植物的应用、引入新优园林植物和增种乡土植物等建议,为城市公园的植物选择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资源 优势科属 地理分布 园林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南沙园林植物叶片与土壤养分及化学计量特征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卓敏 刘小川 +3 位作者 薛立 邵怡若 张越 李银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5-102,共8页
以广州南沙11种园林植物为对象,分析其叶片元素、土壤养分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结果表明:植物叶片的C、N、P、K含量分别为363.92~491.49、9.65~33.53、1.36~2.90和11.25~24.74 g/kg;不同植物土壤p H为5.87~8.38,有机质含量为8.34~24.78 ... 以广州南沙11种园林植物为对象,分析其叶片元素、土壤养分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结果表明:植物叶片的C、N、P、K含量分别为363.92~491.49、9.65~33.53、1.36~2.90和11.25~24.74 g/kg;不同植物土壤p H为5.87~8.38,有机质含量为8.34~24.78 g/kg。不同植物的土壤全N、全P、全K、速效N、速效P和速效K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土壤总体质量居中,有机质含量中等,氮磷含量偏低,钾含量较高。植物叶片的C/N为12.28~44.42,C/P为152.17~314.95,N/P为3.56~13.02。将植物叶片的养分指标进行聚类分析,可分为4类:第1类有龙血树,第2类有翠芦莉、鹅掌藤和绿朱蕉,第3类有银纹沿阶草、朱蕉、金叶假连翘、射干、水鬼蕉和花叶鸭脚木,第4类有大红花。叶片养分含量排序为第3类>第4类>第2类>第1类;通过聚类分析将不同植物的土壤养分分为4类,第1类有龙血树、银纹沿阶草和水鬼蕉,第2类有花叶鸭脚木、朱蕉和绿朱蕉,第3类有射干和翠芦莉,第4类有大红花、金叶假连翘和鹅掌藤。土壤肥力排序为第4类植物>第2类植物>第1类植物>第3类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 叶片 土壤 养分 化学计量比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岭南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信息系统的构建 被引量:3
9
作者 蔡如 谭祎 郭颖涛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0-104,共5页
岭南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信息系统是根据《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对各类绿地进行调查、分析,整合岭南园林植物资料,引进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技术,结合设计巧妙的智能化模糊查询算法,构建的一个以web技术为基础,互联网为平台的开放式信息系统;... 岭南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信息系统是根据《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对各类绿地进行调查、分析,整合岭南园林植物资料,引进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技术,结合设计巧妙的智能化模糊查询算法,构建的一个以web技术为基础,互联网为平台的开放式信息系统;系统包括浏览、查询、统计、输出、互动、数据管理等功能,为园林设计及园林植物教学提供了一个实用、高效、方便的使用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 岭南园林 植物景观 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园林植物造景信息系统的构建 被引量:2
10
作者 谭祎 蔡如 郭颖涛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82-285,共4页
以园林植物的基本属性和造景实例为数据基础,构建了Web技术下的在线信息平台。系统的特点在于能综合考虑植物的生态习性、观赏特征、园林用途和造景的场地条件、空间类型、设计要求等因素,迅速找出合适的植物种类和相关的植物配置参考案... 以园林植物的基本属性和造景实例为数据基础,构建了Web技术下的在线信息平台。系统的特点在于能综合考虑植物的生态习性、观赏特征、园林用途和造景的场地条件、空间类型、设计要求等因素,迅速找出合适的植物种类和相关的植物配置参考案例,为园林植物造景设计工作提供便利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 植物造景 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中式徽派文化主题的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探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蔡如 刘华平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1-43,共3页
如何阐释和建构有文化内涵和主题的居住区园林景观是目前的热点课题。通过诠析现代中式园林的概念与徽派文化的特点,通过案例总结现代中式徽派主题居住区景观设计的主要设计手法,其设计特点主要集中在服务对象的改变、文化的传承、空间... 如何阐释和建构有文化内涵和主题的居住区园林景观是目前的热点课题。通过诠析现代中式园林的概念与徽派文化的特点,通过案例总结现代中式徽派主题居住区景观设计的主要设计手法,其设计特点主要集中在服务对象的改变、文化的传承、空间的现代演绎、造园素材的抽象简化、植物景观的实现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中式 徽派文化 居住区 景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丽乡村背景下人居环境提升设计探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袁徐安 谢伟文 +3 位作者 李冰敏 朱炫熹 董晨露 谭广文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5期80-84,共5页
本研究以XF村为案例,对其人居环境整治过程进行了深入分析,包括前期的现状调研与分析,以及后期的规划与设计。经前期实地调研,发现该村部分存在基础设施建设较薄弱,景观资源未得到合理开发利用,整体景观风貌不佳等现状。针对以上调研现... 本研究以XF村为案例,对其人居环境整治过程进行了深入分析,包括前期的现状调研与分析,以及后期的规划与设计。经前期实地调研,发现该村部分存在基础设施建设较薄弱,景观资源未得到合理开发利用,整体景观风貌不佳等现状。针对以上调研现状,确立了整体性与长远性结合、服务村民核心需求、贴合当地产业发展、挖掘当地文化特色以及保护生态系统等一系列规划设计原则。通过完善村基础配套设施和提升景观风貌,显著提升了村民幸福感,并提出规划立足整体、着眼未来;景观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基础问题;景观助力产业兴旺;景观映射地域文化以及守护乡村生态本底等人居环境提升改善策略。本文为具有类似特征地区的美丽乡村建设与人居环境改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丽乡村 人居环境 景观风貌 规划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白云山与越秀山蕨类植物物种组成与区系分析
13
作者 谢伟文 马绵英 +3 位作者 李冰敏 董晨露 谭广文 王发国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7期1752-1758,共7页
为了解白云山与越秀山蕨类植物组成与区系特点,通过实地考察和文献分析对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两地共有蕨类植物77种,隶属于22科41属,科的相似度为81.82%,属的相似度为58.54%,种的相似度为49.35%。白云山和越秀山优势科(种数≥5)均为... 为了解白云山与越秀山蕨类植物组成与区系特点,通过实地考察和文献分析对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两地共有蕨类植物77种,隶属于22科41属,科的相似度为81.82%,属的相似度为58.54%,种的相似度为49.35%。白云山和越秀山优势科(种数≥5)均为凤尾蕨科和金星蕨科。两地蕨类植物科和属区系均以泛热带分布和世界分布为主,其中,泛热带分布共有11科,占比52.38%,世界分布6科,占比28.57%;泛热带分布共有18属,占比50.00%,世界分布9属,占比25.00%;种的区系以泛热带分布和热带亚洲分布为主,泛热带分布38种,占比57.58%,热带亚洲分布15种,占比22.73%。因此,该地区具有显著的热带亚热带植物区系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山 越秀山 越秀公园 蕨类植物 植物区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横琴岛10种园林植物光合生理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卓敏 左焕焕 +3 位作者 薛立 张亨 陈红跃 曾凤 《热带林业》 2016年第3期31-34,共4页
以广东横琴岛的10种园林植物为研究对象,利用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测定其光合生理特性。结果表明,10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Pn)差异显著(P<0.05),其中花叶良姜的Pn最高(8.11 umol·m^(-2)·s^(-1)),虎尾兰的Pn最低(1.71 umol·... 以广东横琴岛的10种园林植物为研究对象,利用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测定其光合生理特性。结果表明,10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Pn)差异显著(P<0.05),其中花叶良姜的Pn最高(8.11 umol·m^(-2)·s^(-1)),虎尾兰的Pn最低(1.71 umol·m^(-2)·s^(-1));将植物的光合指标作为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可分为四类:第一类为大红花、印度榕、红背桂、朱蕉、黄金榕和黄婵,第二类为虎尾兰,第三类为裂叶春羽和花叶鸭脚木,第四类为花叶良姜。总体来看,第四类植物即花叶良姜的光合特性表现最好,第三类次之,第一类较差,第二类最差。第三类和第四类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高,生态效益较佳,改善生态环境的功能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 光合特性 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种园林植物光合生理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卓敏 左焕焕 +3 位作者 薛立 张亨 陈红跃 曾凤 《湖南林业科技》 2016年第6期26-29,共4页
以广州市南沙区的7种园林植物花叶鸭脚木、大红花、水鬼蕉、朱蕉、鹅掌藤、绿朱蕉、射干为研究对象,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测定其光合生理特性,以期选出光合能力强的园林植物;同时,以植物的光合指标作为依据进行聚类分析。结... 以广州市南沙区的7种园林植物花叶鸭脚木、大红花、水鬼蕉、朱蕉、鹅掌藤、绿朱蕉、射干为研究对象,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测定其光合生理特性,以期选出光合能力强的园林植物;同时,以植物的光合指标作为依据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为水鬼蕉>鹅掌藤>大红花>射干>绿朱蕉>花叶鸭脚木>朱蕉;7种园林植物可分为3类,第1类有花叶鸭脚木和鹅掌藤,第2类有大红花、朱蕉、绿朱蕉和朱蕉,第3类为水鬼蕉。水鬼蕉和鹅掌藤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高,光合能力、改善生态环境的功能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 光合特性 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各区县绿地服务水平分析
16
作者 黄银萱 关展亮 廖威林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3-91,共9页
绿地被认为是促进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能够为区域提供生态服务、社会服务和经济服务。不同区域气候、社会经济要素与绿地的空间聚集类型具有一定差异,不同组合带来了绿地服务水平的差异。本研究基于气候和社会经济因素,使用双... 绿地被认为是促进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能够为区域提供生态服务、社会服务和经济服务。不同区域气候、社会经济要素与绿地的空间聚集类型具有一定差异,不同组合带来了绿地服务水平的差异。本研究基于气候和社会经济因素,使用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分析,探讨了2020年广东省区县尺度下绿地在气候和社会经济方面的空间聚集特征和服务水平情况。结果表明,珠三角和粤东核心的部分区县绿地与各指标的空间聚集为连片的“高-低”聚集;条带状的“低-高”聚集主要分布在粤北地区。在4大分区中,粤北地区绿地服务水平高,绿地服务基本满足气候和社会经济需求;珠三角和粤东地区绿地服务水平偏低,绿地在气候、社会经济方面的不公平性凸显。本研究分析结果反映了广东省各分区绿地的服务水平及供需关系,为完善城市绿地规划建设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地 双变量空间自相关 莫兰指数 服务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芸苔素内酯对石笔木幼苗生长的影响
17
作者 卢艺菲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2期74-77,共4页
为探索芸苔素内酯(BR)对石笔木幼苗生长的影响,以1年生石笔木实生苗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和喷施频率的BR处理石笔木幼苗,0 mg/L为清水处理(CK),a、b、c和d每组分别喷施1、2、4和8 mg/L,另依据喷施频率(1周2次、1周1次和2周1次)分别细分... 为探索芸苔素内酯(BR)对石笔木幼苗生长的影响,以1年生石笔木实生苗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和喷施频率的BR处理石笔木幼苗,0 mg/L为清水处理(CK),a、b、c和d每组分别喷施1、2、4和8 mg/L,另依据喷施频率(1周2次、1周1次和2周1次)分别细分为亚组1~3(a-1~a-3、b-1~b-3、c-1~c-3和d-1~d-3),测定其株高、地径和冠幅,筛选出最佳的喷施频率和浓度组合。结果表明,适量施用BR对石笔木幼苗生长起到促进作用,能显著增加其苗高、地径及冠幅。最佳的处理组合为c-3(4 mg/L,2周1次),该处理下苗高为25.43 cm,较CK增长14.16 cm,增长率达125.64%;地径为3.66 mm,较CK增长2.13 mm,增长率达139.22%;冠幅为5.15 cm,较CK增加1.68 cm,增幅达48.41%。本研究为该乔木的苗期高效栽培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笔木 芸苔素内酯 喷施频率 幼苗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白云山典型景区园林植物群落景观评价 被引量:34
18
作者 曾凤 李许文 +1 位作者 胡晓敏 陈红锋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7-101,共5页
园林植物群落是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科学有效地评判其景观优劣,总结出优秀的配置模式一直是景观设计的热点问题。在对广州白云山风景区全面调查的基础上,重点对云台花园、麓湖公园、雕塑公园和云溪公园4个典型景区内的100个园... 园林植物群落是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科学有效地评判其景观优劣,总结出优秀的配置模式一直是景观设计的热点问题。在对广州白云山风景区全面调查的基础上,重点对云台花园、麓湖公园、雕塑公园和云溪公园4个典型景区内的100个园林植物群落进行样方调查,应用灰色关联度法与AHP法相结合进行景观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表明:AHP法和灰色关联度法的景观评价结果在Kendall's W协和系数检验下,差异不显著。表明灰色关联度法能较客观地进行园林植物景观评价。对评分较高和较低的园林植物群落进行理论分析,总结出结构稳定性好、观赏价值高的植物群落模式,为华南地区生态园林植物群落构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 园林植物群落 AHP法 灰色关联度法 景观评价 广州白云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姜科观赏植物资源及园林应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曾凤 张莎 谭广文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4-98,共5页
通过标本查阅、文献搜集及实地考察,对广东省姜科植物种质资源、分布规律、观赏特性进行初步的总结和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共有姜科植物39种(包括变种、栽培种),隶属于10属;水平分布以粤北及粤中的种类最多,东部以山姜属植物为主,垂直... 通过标本查阅、文献搜集及实地考察,对广东省姜科植物种质资源、分布规律、观赏特性进行初步的总结和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共有姜科植物39种(包括变种、栽培种),隶属于10属;水平分布以粤北及粤中的种类最多,东部以山姜属植物为主,垂直分布广泛;观赏要点主要有花色、株型、叶纹等。对其在种质资源保存、繁育栽培、园林应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展开了论述,并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 姜科 观赏价值 开发利用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净水系统对富营养化园林水体的净化效应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许铭宇 刘雯 +4 位作者 谭广文 黄少斌 吴劲华 卢艺菲 陈平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7-31,共5页
为研究水生动植物组合对富营养化园林景观水体的净化效应,将秋枫(Bischofia javanica)、水蓑衣(Hygrophila salicifolia)、苦草(Vallisneria natans)、叉尾斗鱼(Macropodus opercularis)、中华圆田螺(Cipangopaludina cahayensis)和生... 为研究水生动植物组合对富营养化园林景观水体的净化效应,将秋枫(Bischofia javanica)、水蓑衣(Hygrophila salicifolia)、苦草(Vallisneria natans)、叉尾斗鱼(Macropodus opercularis)、中华圆田螺(Cipangopaludina cahayensis)和生物质焦材料组合成生物处理系统,以富营养化园林水体为治理对象,研究了生态净水系统中水生动植物的生长状况,对水体中TN,TP,COD,NH_4^+-N,NO_2^--N等污染物的净化效果以及系统在消除水中孑孓的作用。结果表明:净水系统中无蚊子幼虫出现且水生动植物生长状况良好,对水体中TN,TP,COD,NH_4^+-N,NO_2^--N等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其去除率分别可达64.4%,49.5%,65.7%,73.8%,82.6%;TN,COD,DO等指标均符合地表水(GB 3838—2002)Ⅳ类水标准,而NH_4^+-N则符合Ⅱ类水要求。应用生态净水系统对于去除富营养化水体中主要污染物和蚊虫滋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系统中各组成要素各司其职,技术友好,有助于实现可持续性水生态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动植物 生物质焦 生态净水系统 富营养化园林水体 净化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