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基站空间定位与测量系统在主管道安装中的应用
1
作者 路宏杰 张萌 +3 位作者 许志强 仲维光 张亚军 赫海涛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0-86,共7页
针对百分表、直尺测距等传统主管道焊接变形量及趋势的监测方法对人员技能水平要求高、数据计算量大、存在反馈不及时等问题,开展了双基站空间定位与测量系统在主管道安装过程中动态监测应用研究。基于非接触、面阵式测量特点,能够通过... 针对百分表、直尺测距等传统主管道焊接变形量及趋势的监测方法对人员技能水平要求高、数据计算量大、存在反馈不及时等问题,开展了双基站空间定位与测量系统在主管道安装过程中动态监测应用研究。基于非接触、面阵式测量特点,能够通过多相机实现视场角范围内多个测量点一次测量,瞬时获取大量数据,具有测量效率高的技术优势。通过各主设备端管口及主管道模拟定位、测量系统现场布设及标定、监测基准选择、组对焊接过程监测等工艺流程的实施,实现了该系统在某核电项目主管道焊接全过程监测,能够较好地掌握管道位移变化情况。根据各管口监测数据分析,其累计收缩量在7.43~8.73 mm范围,满足提前预留7~9 mm安装调节控制余量的要求,验证了该系统在主管道安装组对过程中能够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在质量控制和工效提升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管道 空间定位测量系统 过程控制 位移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城际铁路(北京段)沉降监测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陈玄 高伟 +2 位作者 段光耀 赵晨 王祯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8-84,共7页
利用干涉点目标分析技术对37景TerraSAR-X数据进行处理,从而准确地估计沿线区域的地表形变。此外,引入同期二等水准测量数据验证了计算结果可靠且精度较高;采用最大信息系数分析高铁的形变及其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将变形结果与收集的... 利用干涉点目标分析技术对37景TerraSAR-X数据进行处理,从而准确地估计沿线区域的地表形变。此外,引入同期二等水准测量数据验证了计算结果可靠且精度较高;采用最大信息系数分析高铁的形变及其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将变形结果与收集的地下水、降水、可压缩层厚度等资料结合,定量描述其与沉降点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观测期间,沿着高铁跨丰台区、东城区段年均沉降率小于10 mm/a,至朝阳区前段沉降率增大,至中段达40~60 mm/a,通州区年均沉降速率稳定;地面沉降与地下水位的变化有很好的响应,地下水开采量的增加和地下水位下降导致该地区的沉降量增加;地面沉降与地质构造有着一定的关系。确定沉降监测的重点区域,为铁路的安全运行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涉点目标分析 京津城际铁路 不均匀沉降 最大信息系数 INS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简易的激光雷达点云与光学影像自动配准方法 被引量:3
3
作者 范生宏 王强 +3 位作者 勾志阳 冯晨阳 夏常青 金辉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57-162,共6页
将激光雷达点云与光学影像进行配准融合,在数字城市建模、自动驾驶和导航避障等方面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当前多数自动配准方法需要专门设计特殊的场景结构,操作复杂。根据激光雷达对玻璃具有穿透的特性,提出利用透明的门窗等室内建筑物... 将激光雷达点云与光学影像进行配准融合,在数字城市建模、自动驾驶和导航避障等方面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当前多数自动配准方法需要专门设计特殊的场景结构,操作复杂。根据激光雷达对玻璃具有穿透的特性,提出利用透明的门窗等室内建筑物场景来实现对激光雷达点云与光学影像的自动配准。首先,将激光点云量化为图像,提取光学影像与量化图像的门窗角点特征,并利用相关系数法实现特征点的自动匹配;然后,对激光雷达与相机之间的配准转换参数进行求解;最后,对两种数据进行配准融合。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室内门窗这种规则的半透明场景,可以轻松实现激光点云与光学影像的自动化配准,简单实用,操作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影像 激光雷达点云 自动化配准 量化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