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全卷积神经网络的多维信任数据协同推荐算法
- 1
-
-
作者
李晓峰
王妍玮
王建华
-
机构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信息工程系
普渡大学机械工程系
哈尔滨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
出处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33-238,255,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803117,41071262)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产学研创新基金项目(2018A01002)
国家科技部创新方法专项(2017IM010500)。
-
文摘
传统算法对多维信任数据进行推荐时,均衡性较差,导致用户信任度不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全卷积神经网络的多维信任数据协同推荐算法。构建多维信任数据的存储和服务结构模型,运用该模型提取多维信任数据的关联规则特征量;采用隐含层节点抽取机制,将提取的特征数据输入到卷积神经网络中进行自适应学习,保留重要隐含层中的关键信息;采用协同滤波方法训练隐含层和输出层的连接权值,从而实现多维信任数据协同推荐。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稀疏学习性能较好,降低了推荐网络模型的复杂性,提高了置信度水平。
-
关键词
全卷积神经网络
多维信任数据
协同滤波
推荐算法
-
Keywords
Full convolution neural network
Multi-dimensional trust data
Collaborative filtering
Recommendation algorithm
-
分类号
TP39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
-
题名杂质元素对铝硅合金Si相形核影响的探讨
- 2
-
-
作者
敖晓辉
邢书明
李少乾
韩青友
王如芬
-
机构
北京交通大学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
普渡大学机械工程技术系
天津立中合金集团有限公司
-
出处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2647-2652,共6页
-
基金
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2014DFA53050)
-
文摘
Si相的尺寸和形貌对Al-Si合金的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如何在增加Si相的有效形核基底数量以显著提高Si相形核率、细化初晶Si的同时,不削弱共晶Si的细化和变质效果,是提高铝硅合金性能的关键。添加适量的合金元素和微量元素是调节Si相形核率的重要手段之一,特别是在不影响主合金元素成分要求的前提下,通过添加变质剂或细化剂,结合除杂技术和浇铸工艺可以明显细化共晶Si尺寸。但是,废杂铝中的杂质元素对Si相形核率的影响规律及其作用机理尚未达成共识,这是废杂铝再生铸造铝硅合金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废杂铝再生因其具有原料来源广、可再生利用、节能减排效果显著等优点成为生产铸造铝合金的重要工艺。然而,由于废杂原料含有多种杂质元素,并且它们对铝硅合金中Si相的交互作用关系不确定,所以很难制定相应的技术措施以同时细化共晶Si和初生Si相。目前已经确证AlP为Si相形核的主要基底,β-Fe相为次要基底,氧化膜对二者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近年来,除深入研究常见元素对Si相形核的作用机理外,两种及两种以上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对Si相形核的作用机理也开始受到广泛关注。在充分研究AlP、β-Fe相、氧化膜等可作为Si相形核基底物质的结构特性基础上,针对P-X、Fe-X、Ca-X等二元交互作用对Si相形核的影响研究也取得了显著成果。Sr、Ca、B、Mg等元素一般通过钝化AlP、β-Fe相等Si相形核基底的活性或与AlP反应生成更稳定的化合物这两种机制降低Si相的形核率。当三种或三种以上杂质元素通过直接或间接的交互作用对共晶硅形核率产生影响时,作用机理和作用效果将更为复杂。其主要表现为两种杂质元素单独存在时均有助于发挥第三元素的作用,但同时存在时会反应生成化合物,反而弱化第三元素促进Si相形核的作用。本文描述了Al-Si合金凝固过程中Si相形核基底的作用,重点讨论了常见杂质元素对Si相形核基底的影响。文末就如何进一步掌握杂质元素对Si相形核的交互作用规律以避免杂质元素的有害影响和充分发挥有益微量元素的积极作用提出了新的建议。
-
关键词
杂质元素
AL-SI合金
SI相
形核基底
-
Keywords
impurity elements
Al-Si alloy
Si phase
nucleation substrate
-
分类号
TG146.21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材料]
-
-
题名浮力气泡对水平壁面的回弹动力学特性
被引量:5
- 3
-
-
作者
张洋
陈科
尤云祥
盛立
-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普渡大学机械工程系
高新船舶与深海开发装备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人民解放军
-
出处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85-1295,共11页
-
基金
CSC项目(201806230204)
航天先进制造联合基金项目(USCAST2016-2)资助
-
文摘
黏性液体中的气泡浮升运动有趣而又复杂,而气泡与固壁边界的相互作用更是广泛存在于实际工程中.基于轴对称数值计算,模拟了浮力驱动下气泡在黏性液体中上升并与顶部水平固壁面碰撞、回弹的过程.采用考虑表面张力的不可压、变密度Navier-Stokes方程来描述气液两相流流动,并通过基于分级八叉树的有限体积法进行数值求解.为准确捕捉气泡在回弹过程中局部而迅速的拓扑变化,采用了动态自适应网格技术耦合流体体积法(volume of fluid, VOF)来重构气泡的形状.从气泡对壁面的碰撞和回弹的基本现象入手,研究了伽利略数Ga和接触速度U_a对气泡回弹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分析了气泡碰撞过程中涡结构的变化.用回弹高度H、回弹周期T、长宽比A_r、浮升速度U、轴向位置z和回复系数Cr等参数来表征不同条件时气泡的运动和形状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气泡的回弹运动特性对Ga十分敏感. Ga的增大可加剧气泡形变,促进气泡的回弹运动,增多回弹次数,增大回弹参数(T和H),提升回复系数.然而,接触速度并非决定气泡回弹动力学的控制参数, Ua的改变并不会改变回复系数.
-
关键词
气泡回弹动力学
自适应VOF
伽利略数
接触速度
-
Keywords
bubble bouncing dynamics
AMR-VOF
Galilei number
approach velocity
-
分类号
O359.1
[理学—流体力学]
O241.8
[理学—计算数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