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孕育希望:宏观代际流动性对生育意愿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蔡韦成 谢宇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8-212,共35页
当今中国,子女在家庭中仍处于中心位置,父母对子女福祉的重视会影响其生育决策。本文使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0—2018年数据,考察了宏观社会流动性对生育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对流动性与期望子女数显著正相关,主观态度是... 当今中国,子女在家庭中仍处于中心位置,父母对子女福祉的重视会影响其生育决策。本文使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0—2018年数据,考察了宏观社会流动性对生育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对流动性与期望子女数显著正相关,主观态度是重要的中介影响机制。从子代地位预期与抚育成本预期的视角出发,相对流动性的影响呈负社会经济梯度,但流动性的提升不会抑制高社会阶层的生育意愿;性别差异在社会化视角中被强调,男性受流动性的影响更强,并且流动性与期望男孩数关联更加密切。本研究从宏观层面丰富了对低生育率现象的理解,对从微观层面分析流动效应的研究也有借鉴意义。本文认为,机会公平政策应当作为当下中国生育促进政策的一个重要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育意愿 代际流动 相对流动 子女中心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问题与方法:中国艺术史研究答问(上) 被引量:23
2
作者 方闻 谢伯柯(Jerome Silbergeld) +1 位作者 何金俐(译) 黄厚明(校)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7-44,共18页
翻译这篇访谈,同时也怀着感动的心情读览和体味了一位海外中国艺术史学家一生概略的学术经历和他坦荡的学者情怀。方闻先生受学且执教于普林斯顿大学,半个多世纪浸濡于中国艺术史的研究经历,使他当之无愧成为西方中国艺术史研究的泰斗... 翻译这篇访谈,同时也怀着感动的心情读览和体味了一位海外中国艺术史学家一生概略的学术经历和他坦荡的学者情怀。方闻先生受学且执教于普林斯顿大学,半个多世纪浸濡于中国艺术史的研究经历,使他当之无愧成为西方中国艺术史研究的泰斗。访问者谢柏柯先生现任普大艺术考古系讲座教授,唐氏东亚艺术中心主任,曾是方闻先生的弟子。而今亦是普大乃至西方中国艺术史研究极富开创精神的学者。国内很少见到这种同行间亦师亦友的"厚重"访谈,这也是译者为什么在此将其作为一篇学术性极高的文章推荐给读者。这篇体现方闻先生一生治学经历和学术精神的长篇访谈,是为2006年4月在普林斯顿大学麦考司大楼(McCosh 50)海默会议室(Helm Auditorium)召开的庆祝方闻先生荣休的"天桥"国际研讨会而作。"天桥"国际研讨会是对方闻先生执教普林斯顿大学艺术考古系45周年,并任职于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出任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特别顾问及亚洲部主任(1971-2000)的贡献致敬,由唐氏东亚艺术研究中心主办,普林斯顿大学艺术考古系和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协办。该篇作为研讨会会刊的首篇报告面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艺术史 艺术史研究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普林斯顿大学 国际研讨会 答问 艺术考古 学术经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的历史性阐释 被引量:4
3
作者 埃德蒙.威尔逊 徐隆 朱叶 《文艺理论研究》 1981年第2期152-159,共8页
文学的历史性阐释的观点,是针对“新批评派”的学说(现已被很多“新批评派”成员所放弃或修正)。后者主张抛开时间和地点的因素,把文学作品当作一件独立的艺术作品进行审定。埃德蒙·威尔逊,在泰纳和他自己的老师、普林斯顿大学的... 文学的历史性阐释的观点,是针对“新批评派”的学说(现已被很多“新批评派”成员所放弃或修正)。后者主张抛开时间和地点的因素,把文学作品当作一件独立的艺术作品进行审定。埃德蒙·威尔逊,在泰纳和他自己的老师、普林斯顿大学的克利斯蒂安·高斯的影响下,发展了自己的方法,成为这样一种思想的主要倡导者,这种思想用威尔逊的话来说,把文艺批评看作“在形成人类思想和想象诸条件的背景中,描述这些思想和想象的历史”。威尔逊在他的早期著作中,把弗洛依德学说与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试图把种种现代的方法论和意识形态综合起来,以用于历史批评论和文艺批评。他是一个极重视对文艺作品进行评价的批评家,所以他不愿成为白璧德所说的那种“印象主义者”。然而,他又愿意以知识渊博、教养有素的批评家的鉴赏力作为美学判断的依据,因而他被“新批评派”以为是印象主义者。“新批评派”的诫条,要求对一件文学作品的各个部分之间形式上的关系,进行论证和分析。以上简介和正文《文学的历史性闸释》,均译自《美国文学概观》,二十世纪分册(The Viking Press,NewYork,19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文学史 新批评派 弗洛依德 莎士比亚 威尔逊 索福克勒斯 普林斯顿大学 美国文学 作家 文学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层相关褶皱理论与应用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20
4
作者 何登发 John SUPPE 贾承造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53-364,共12页
自Rich(1934)提出断层转折褶皱的几何学概念以来,Suppe(1983)首次将其定量化,建立了褶皱形态与断层形态和断层滑动之间的定量关系,奠立了断层相关褶皱理论的基本模型。20年来,不但建立了断层传播褶皱、断层滑脱褶皱等基本端员类型的几... 自Rich(1934)提出断层转折褶皱的几何学概念以来,Suppe(1983)首次将其定量化,建立了褶皱形态与断层形态和断层滑动之间的定量关系,奠立了断层相关褶皱理论的基本模型。20年来,不但建立了断层传播褶皱、断层滑脱褶皱等基本端员类型的几何学与运动学模型,也建立与完善了断层相关褶皱叠加样式的几何学与运动学模型,例如叠瓦构造、构造楔与干涉构造等。研究同构造沉积作用,建立了生长断层相关褶皱的几何学与运动学模型,将沉积作用与断裂作用、褶皱作用及构造隆升作用等有机地联系起来。考虑地层的力学性质与变形差异,提出与建立了剪切断层转折褶皱理论,并建立了断层相关褶皱的一系列力学模型。20年来,断层相关褶皱的基本研究方法经历了由二维剖面与平面分析向全三维空间分析的转变,由几何学、运动学模型向力学模型的转变,实验模拟技术与数值模拟技术在断层相关褶皱理论模型的建立与检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断层相关褶皱的理论和方法在工程地质、地震灾害预报与油气勘探开发等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中国在天山、祁连山和龙门山等相邻的前陆盆地的活动构造与含油气圈闭研究中,应用断层相关褶皱的理论与方法取得了重要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作用 褶皱作用 断层相关褶皱 几何学 运动学 力学模型 生长地层 工程地质 地震灾害 油气勘探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工时下柔性加工车间的鲁棒优化调度方法 被引量:14
5
作者 唐秋华 何明 +2 位作者 何晓霞 张利平 C.A.Floudas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02-1012,共11页
为了提高柔性加工车间调度方案的可行性、保障生产过程的稳定性,提出一种鲁棒优化调度方法。引入两个不确定参数来描述随机工时的波动程度和约束条件的允许违背程度,提出随机变量服从概率分布时一般线性规划问题的鲁棒优化方法。采用该... 为了提高柔性加工车间调度方案的可行性、保障生产过程的稳定性,提出一种鲁棒优化调度方法。引入两个不确定参数来描述随机工时的波动程度和约束条件的允许违背程度,提出随机变量服从概率分布时一般线性规划问题的鲁棒优化方法。采用该方法将含随机工时而难以求解的随机型柔性加工车间调度模型转化为确定型鲁棒对等模型。基于该模型,将随机工时融入适应度函数中,结合遗传进化的全局优化和邻域搜索的空间拓展能力研制出鲁棒调度算法,同步实现工件排序和机器分配的双重决策。案例测试表明,所提方法可以在较短计算时间内、以较小性能损失、将近95%的置信度获得当前最优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加工车间 鲁棒对等模型 遗传算法 邻域搜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逆系统方法的广义非线性系统控制及电力系统应用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春文 刘艳红 +2 位作者 陈铁军 吴热冰 李健勇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99-802,共4页
对一般广义非线性系统的反馈线性化问题,通过将代数变量视为虚拟输入,给出了构造性递归求逆算法,实现了系统的精确反馈线性化.作为该算法的应用,讨论了带有非线性负荷的三节点电力系统的励磁控制问题,设计了非线性励磁控制器.仿真结果... 对一般广义非线性系统的反馈线性化问题,通过将代数变量视为虚拟输入,给出了构造性递归求逆算法,实现了系统的精确反馈线性化.作为该算法的应用,讨论了带有非线性负荷的三节点电力系统的励磁控制问题,设计了非线性励磁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非线性系统 逆系统方法 反馈线性化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pschitz广义非线性系统观测器设计 被引量:7
7
作者 刘艳红 李春文 +2 位作者 王玉振 吴热冰 楚冰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5-209,共5页
研究一类广义非线性系统的观测器设计问题.首先讨论了半正定Lyapunov函数下指数1广义非线性系统稳定及渐近稳定性,然后对一类由线性和Lipschitz非线性项组成的广义非线性系统,给出了渐近稳定观测器存在的条件,并把观测器反馈增益矩阵... 研究一类广义非线性系统的观测器设计问题.首先讨论了半正定Lyapunov函数下指数1广义非线性系统稳定及渐近稳定性,然后对一类由线性和Lipschitz非线性项组成的广义非线性系统,给出了渐近稳定观测器存在的条件,并把观测器反馈增益矩阵的设计归结为广义线性系统容许控制以及奇异值计算问题,证明了若容许广义线性系统矩阵的最小奇异值大于系统的Lipschitz常数,容许控制器增益矩阵就是待求的观测器反馈增益矩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非线性系统 观测器设计 渐近稳定 奇异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能力与非认知能力对青年劳动收入回报的影响 被引量:102
8
作者 黄国英 谢宇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6-64,97,共10页
本文探索了认知能力差异对收入的影响机制,比较了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在决定收入上的作用大小。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2012年两轮调查数据,检验了认知能力在解释收入上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以字词、数学、记忆和数字推理... 本文探索了认知能力差异对收入的影响机制,比较了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在决定收入上的作用大小。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2012年两轮调查数据,检验了认知能力在解释收入上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以字词、数学、记忆和数字推理测验等方式测量到的认知能力对劳动力的工资性收入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但绝大部分作用是通过教育来影响的,在控制教育之后,认知能力对收入存在微弱但显著的影响。进一步通过对受访者的非认知能力打分作为非认知能力的测量指标,纳入工资决定方程后,发现非认知能力能够显著解释劳动者的收入差异,并且这种解释能力独立于认知能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能力 非认知能力 收入回报 访员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元分割体制下城镇劳动力市场中的工作流动及其收入效应 被引量:47
9
作者 周扬 谢宇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86-209,共24页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两期数据(CFPS2010、2012)和动态研究视角,本文系统分析和讨论了当今体制二元分割下的劳动力市场状况,以及由此产生的工作流动的发生机制及其经济后果,提出体制分割成为影响劳动力市场机会结构和经济后果不平等的...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两期数据(CFPS2010、2012)和动态研究视角,本文系统分析和讨论了当今体制二元分割下的劳动力市场状况,以及由此产生的工作流动的发生机制及其经济后果,提出体制分割成为影响劳动力市场机会结构和经济后果不平等的重要集体性中介因素。体制对工作流动产生了三方面的影响:体制的稳定性效应,即为其成员提供内部庇护,从而降低体制内工作流动率;体制的收入效应,即与体制外流动相比,体制内工作流动会导致更高的收入增长;体制的壁垒效应,即体制阻止和排斥体制外的劳动力发生跨体制流动,从而影响工作流动的方向。经过使用倾向值匹配、IPTW等统计技术控制样本选择性后,分析结果显示,体制分割的这三方面效应均呈显著影响,且结果稳健。本文将体制分割与工作流动过程相结合,探讨体制对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动态作用,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当前劳动力市场中的分层与流动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制分割 工作流动 收入效应 实证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P:一种支持高性能和效用计算的体系结构 被引量:8
10
作者 孙凝晖 李凯 陈明宇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503-1508,共6页
为了同时做到应对千万亿次高性能计算的技术挑战和满足数据中心(data center)未来的主要应用模式效用计算(utility computing)的需求,提出了一种称为HPP(Hyper Parallel Processing)的高性能计算机体系结构.HPP的主要特征是全局地址空间... 为了同时做到应对千万亿次高性能计算的技术挑战和满足数据中心(data center)未来的主要应用模式效用计算(utility computing)的需求,提出了一种称为HPP(Hyper Parallel Processing)的高性能计算机体系结构.HPP的主要特征是全局地址空间(global address space)和单一操作系统映像的超节点(hyper node).HPP结合了MPP的可扩展性,DSM的高效通信和机群的普及化的优点,为高性能计算和效用计算都提供了许多创新研究的机会.基于HPP体系结构,实现了一个曙光5000高性能计算机的原型系统,初步验证了它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计算 效用计算 体系结构 超并行 千万亿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职业性别隔离的趋势:1982-2010 被引量:71
11
作者 李汪洋 谢宇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53-177,共25页
本文使用1982年、1990年、2000年和2010年四次中国人口普查数据,采用详尽、统一的职业分类系统,探索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职业的性别隔离水平变化趋势及其原因。研究发现,全部职业的性别隔离程度自1982年至今持续上升。非农职业的性别... 本文使用1982年、1990年、2000年和2010年四次中国人口普查数据,采用详尽、统一的职业分类系统,探索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职业的性别隔离水平变化趋势及其原因。研究发现,全部职业的性别隔离程度自1982年至今持续上升。非农职业的性别隔离经历了一个先升后降的过程,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提高,自1990年以来不断下降。本研究明确区分了职业结构的变化和性别构成的变化对职业性别隔离的影响,后者对理解性别不平等更有实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性别隔离 性别不平等 市场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面曲率对空化的演变及结构载荷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铁钢 谢文锋 +1 位作者 王成 冯仁忠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56-1163,共8页
研究了近体水下爆炸中结构表面外形的变化对空化的形成、演变及结构载荷的影响.为了真实地考虑流体与固体的非线性相互作用,近期发展的流-固耦合多介质Riemann问题技术和修正的虚拟介质方法被推广应用于处理流体与固体的相互作用中.研... 研究了近体水下爆炸中结构表面外形的变化对空化的形成、演变及结构载荷的影响.为了真实地考虑流体与固体的非线性相互作用,近期发展的流-固耦合多介质Riemann问题技术和修正的虚拟介质方法被推广应用于处理流体与固体的相互作用中.研究发现,凹的表面设计不但可以导致爆炸冲击波局部汇聚和强化,而且随后可以强化空化破裂所造成的冲击,研究进一步发现,这种强化作用还是非线性的,随曲率的增加而非线性增强;相反地,凸的表面设计可以减低爆炸冲击波冲击,而且可以弱化空化的产生,但其影响是非常有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爆炸 空化 流固耦合 空化破裂 空化再加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风与飓风的极值风速预测模型评述 被引量:9
13
作者 陈朝晖 Erik VanMarcke +1 位作者 孙毅 李正良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58-163,共6页
结构在服役期内设计荷载的取值是否可靠,极大地影响着结构的安全性及经济效益。由于柔性大的结构如高耸、大跨结构和桥梁等对极值风速作用非常敏感,目前世界范围内因风灾造成的结构破坏和损失趋益严重,因此结构尤其是沿海地区结构的设... 结构在服役期内设计荷载的取值是否可靠,极大地影响着结构的安全性及经济效益。由于柔性大的结构如高耸、大跨结构和桥梁等对极值风速作用非常敏感,目前世界范围内因风灾造成的结构破坏和损失趋益严重,因此结构尤其是沿海地区结构的设计风荷载取值就非常重要。着重评述了近20年来欧美在常规风、飓风等极值风速统计预测模型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值风速 飓风 跨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岩土介质三维孔隙结构的两相流模型 被引量:13
14
作者 张鹏伟 胡黎明 +1 位作者 Jay N Meegoda Michael A Celia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7-45,共9页
地下储层中岩土介质一般具有较低的孔隙连通性,宏观流动模拟一般忽略微观尺度的孔隙连通性,通过渗透率、弯曲度等参数反映储层的整体特性。但岩土介质的多孔性及孔隙间复杂的连通性,使得宏观描述流体在岩土介质中流动不能反映其内在流... 地下储层中岩土介质一般具有较低的孔隙连通性,宏观流动模拟一般忽略微观尺度的孔隙连通性,通过渗透率、弯曲度等参数反映储层的整体特性。但岩土介质的多孔性及孔隙间复杂的连通性,使得宏观描述流体在岩土介质中流动不能反映其内在流动特征。孔隙结构模型的建立可以反映岩土介质中孔隙的几何形态及空间连通性,为解释流体在复杂多孔介质中的流动特性提供有效手段。通过考虑岩土介质孔隙尺寸分布、孔隙孔喉空间相关性、孔隙连通性等特征参数,建立了反映不同岩土介质连通性、各向异性特征的等效孔隙网络模型。等效孔隙网络模型通过水力特征参数等效的方式反映岩土介质三维微观孔隙结构,通过渗透率计算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此外,基于建立的孔隙结构模型,开发了孔隙尺度动态两相流计算模型,模型可以反映孔隙内弯液面的动态运动过程,直观反映多孔介质中的优势渗流,可以为不同孔隙尺度岩土介质提供表观渗透率、击穿曲线、相对渗透率曲线等宏观计算参数。将孔隙尺度两相流模型应用于页岩气开采中水力阻滞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页岩基质的残余饱和度约为30%,随着平均配位数的增加,残余饱和度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流 等效孔隙网络模型 相对渗透率 页岩气 优势渗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庚烷/空气着火过程的多时间尺度模拟 被引量:3
15
作者 苟小龙 陈正 +1 位作者 孙文廷 琚诒光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52-455,共4页
针对零维均质正庚烷/空气在定压条件下的着火过程,采用多时间尺度(multi time scale,MTS)的方法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正庚烷/空气的着火过程涉及到广泛的时间尺度.针对这一特性,引入了MTS方法,在计算过程中对具有不同特征时间的... 针对零维均质正庚烷/空气在定压条件下的着火过程,采用多时间尺度(multi time scale,MTS)的方法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正庚烷/空气的着火过程涉及到广泛的时间尺度.针对这一特性,引入了MTS方法,在计算过程中对具有不同特征时间的组分采用不同计算步长进行数值积分,从而高效精确地模拟着火过程.对不同初始条件下着火过程的数值实验表明,MTS算法不仅能够保证整个计算过程的精度,同时也能大大提高计算的速度.该方法可以应用到化学反应流的直接数值模拟中,可极大地提高计算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时间尺度模拟 均质着火 正庚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释“言”——“诗言志”诠之二:“言”是表现而不是模仿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文生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9,共8页
关键词 “诗言志” “言” 模仿 精神活动 “志” 诗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释“志”——“诗言志”诠之一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文生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6-53,68,共9页
关键词 “诗言志” “志” 神人以和 诗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女离家率:中、日、韩、美、法、瑞的国际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曾毅 梁志武 +2 位作者 刘力 寇尔 金敏子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0-18,共9页
子女离父母家自立(以下简称离家)是人一生中的最重要的生命历程(Family Life course)之一.对它的研究有助于理解婚姻(包括未婚同居)、生育、就业、以及家庭规模与家庭结构的变化.离家还与社会、经济、福利规划以及住房与其他家用消费品... 子女离父母家自立(以下简称离家)是人一生中的最重要的生命历程(Family Life course)之一.对它的研究有助于理解婚姻(包括未婚同居)、生育、就业、以及家庭规模与家庭结构的变化.离家还与社会、经济、福利规划以及住房与其他家用消费品供求分析预测密切相关.正是由于其理论与实践的价值,离家研究近年来开始在国际上受到重视.例如,澳大利亚的Young在70年代前期利用专门调查数据,首次对年轻的成年人离父母家自立的过程及其与其他人口、社会、经济与心理因素的联系进行了系统的分析(Young,1974).Goldscheider与Da Vanzo根据美国1972届高中学生跟踪调查数据的研究表明离家过程受到各种不同的社会人口因素的影响(Goldscheider与Da Vanzo,1985;1989,Da Vanzo与Goldscheider,1990).Kiernan对西欧六国年轻人离家的生活安排进行了国际对比研究(Kiernan,1986).Mayer与Schwarz以及Jone—Gierveld与Beekink分别对德国与荷兰的离家现象进行了研究(Mayer与Schwarz,1989;Jong—Gierveld与Beekink,1989).英国的Wall对欧洲现代与工业化前的离家特征的差异作不对比分析(Wall,1989).曾毅等人研究了中国子女在婚后离开父母家自立门户的特征及模型(曾毅等,19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普查 四分位数 国际对比 年龄别 未婚同居 抽样数据 综合指标 瑞典 西方国家 婚前同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元、明时代的帝王画像 被引量:8
19
作者 郭建平(译)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8,共5页
一幅成功的中国古代帝王画像,不但要在画面中捕捉到帝王外貌的形似,还需要展示出皇帝的天子气息。宋代以传统技法描绘帝王,画中的皇帝呈现出自然平实的姿态;元代"织御容"体的帝王像,是在彰显超自然力量的西藏喇嘛教氛围下创作... 一幅成功的中国古代帝王画像,不但要在画面中捕捉到帝王外貌的形似,还需要展示出皇帝的天子气息。宋代以传统技法描绘帝王,画中的皇帝呈现出自然平实的姿态;元代"织御容"体的帝王像,是在彰显超自然力量的西藏喇嘛教氛围下创作的,迎合了蒙古人的趣味。而到了明朝,帝王像向平面化的正面像转变,画中的龙袍把皇帝的躯体连同等级结构及尊贵身份一起统摄其中,探询中国帝王画像的风格转变并提供此变化发生的历史背景,无疑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太祖画像 阿尼哥 永乐帝画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归普氏野马粪便含水量及颗粒大小的季节变化及性别差异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永军 胡德夫 +2 位作者 季荣 曹青 初红军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59-264,共6页
粪便含水量(WC)和平均颗粒大小(MPS)反映了有蹄类动物体内水份平衡状况及咀嚼效率和消化率,是有蹄类动物在特定环境中生存对策的重要体现。放归普氏野马如何适应干旱环境,是重引入项目的重要研究内容。通过采集到卡拉麦里自然保护区内... 粪便含水量(WC)和平均颗粒大小(MPS)反映了有蹄类动物体内水份平衡状况及咀嚼效率和消化率,是有蹄类动物在特定环境中生存对策的重要体现。放归普氏野马如何适应干旱环境,是重引入项目的重要研究内容。通过采集到卡拉麦里自然保护区内春、夏、秋季共65份放归野马新鲜粪样,测定粪便含水量和粪便颗粒大小(湿筛法),并比较了这2个指标的季节和性别差异。结果表明:总体上,野马MPS在春季(3.98±0.08mm)显著高于夏季(3.65±0.05mm);春季头马MPS显著高于雌马(t=2.784,P=0.015),但夏、秋季两者无明显差异。春(73.17±1.05%)、夏(70.56±0.99%)、秋(68.12±0.79%)三季野马粪便WC依次降低,但差异不显著。头马的WC在春、夏、秋三季均高于雌马,在春季达极显著差异水平。研究表明:放归野马粪便MPS和WC的季节和性别差异,与环境中可用食物和水源优劣度及不同性别在家族群中承担的角色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便颗粒 粪便含水量 普氏野马 放归 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