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9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普安县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1
作者
易磊
《湖北植保》
2024年第3期3-6,共4页
茶产业是普安县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山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本文阐述了普安县茶产业发展现状,深入分析其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普安县茶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以期促进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茶产业
现状
问题
对策
普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普安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思考
2
作者
蒋家龙
杨胜清
+1 位作者
李玖美
吴贵丽
《江西农业》
2024年第12期172-174,共3页
贵州省普安县生态立体气候优势显著,土壤中富含有机腐殖质,生态环境好,是茶树生长的天然场所。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对贵州省普安县茶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深入研究,对推动贵州省普安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行总结并形成了比较全面的...
贵州省普安县生态立体气候优势显著,土壤中富含有机腐殖质,生态环境好,是茶树生长的天然场所。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对贵州省普安县茶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深入研究,对推动贵州省普安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行总结并形成了比较全面的认识,有助于为贵州省普安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相关政策的制订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产业
普安县
高质量发展
品牌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多元统计的普安红茶滋味品质分析与评价
3
作者
宋勤飞
李玖美
+3 位作者
庄菊花
马家丽
王亚雯
牛素贞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266-274,共9页
以普安县内四球茶(Camellia tetracocca Zhang,SQ)、云南大叶种(Yunnan large-leaf cultivars,YD)为原料生产的红茶为对象,采用感官审评、滋味量化评价、化学检测,结合滋味活性值(taste activity value,TAV)分析及多元统计技术研究普安...
以普安县内四球茶(Camellia tetracocca Zhang,SQ)、云南大叶种(Yunnan large-leaf cultivars,YD)为原料生产的红茶为对象,采用感官审评、滋味量化评价、化学检测,结合滋味活性值(taste activity value,TAV)分析及多元统计技术研究普安红茶的滋味特征,筛选滋味贡献物及不同类型普安红茶滋味差异物,综合评价普安红茶滋味品质。结果表明,普安红茶滋味呈现甜、醇、浓的特点,SQ类甜醇感更突出,YD类滋味属浓强型。SQ类咖啡碱、茶黄素、茶红素及茶褐素的含量显著低于YD类,但可溶性糖含显著高于YD类。普安红茶中茶氨酸和谷氨酸的TAV远大于1,是对滋味贡献最大的两种氨基酸。相关分析表明:半胱氨酸是构成普安红茶甜味的主要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碱、茶褐素及组氨酸是茶汤苦、涩味的主要来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筛选出SQ类和YD类普安红茶滋味成分的差异指标有11个,为亮氨酸、丝氨酸、咖啡碱、苏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精氨酸、缬氨酸、半胱氨酸、谷氨酸及茶红素。基于26个滋味成分的主成分分析显示不同类型普安红茶滋味品质综合得分均值大小为SQ2(1.15)>YD0(0.23)>YD1(-0.44)>YD2(-0.83),以四球茶一芽二叶原料生产的普安红茶滋味综合品质最佳,这为普安红茶产品开发及产业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安红茶
滋味
品质
多元统计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普安县四球茶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4
作者
张娜
《湖北植保》
2023年第5期69-71,共3页
茶产业是普安县的主导产业,为了更好地推动拥有地域性的特色茶叶品种—四球茶的发展,本文通过文献分析、实地调研等方式,对普安县四球茶产业发展历程,从资源、地理环境、品牌等3个方面对四球茶的发展优势进行了耙梳,分析了当前面临的问...
茶产业是普安县的主导产业,为了更好地推动拥有地域性的特色茶叶品种—四球茶的发展,本文通过文献分析、实地调研等方式,对普安县四球茶产业发展历程,从资源、地理环境、品牌等3个方面对四球茶的发展优势进行了耙梳,分析了当前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可行性的发展对策,为助力普安县四球茶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安县
四球茶
产业
发展优势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普安县油菜生产有机肥替代化肥适宜比例研究
5
作者
朱正敏
吴贵丽
+2 位作者
黄敏
李玖美
林爱纯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4期31-33,共3页
为筛选出普安县油菜生产中有机肥替代化肥的适宜比例,以油菜品种金矮油2号为试验对象,分析不同替代比例处理对油菜产量构成因素、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有机肥替代化肥处理中,有机肥替代20%化肥的处理油菜单株有效分枝数...
为筛选出普安县油菜生产中有机肥替代化肥的适宜比例,以油菜品种金矮油2号为试验对象,分析不同替代比例处理对油菜产量构成因素、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有机肥替代化肥处理中,有机肥替代20%化肥的处理油菜单株有效分枝数、每角粒数、千粒重、产量及纯收入均最高,分别为10.33个、23.67粒、4.0 g、1888.80 kg/hm^(2)和8541.45元/hm^(2),该施肥方式适宜在普安县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有机肥替代化肥
产量构成因素
产量
经济效益
贵州普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有机肥替代化肥对普安县马铃薯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6
作者
朱正敏
吴贵丽
+2 位作者
黄敏
李玖美
林爱纯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5期72-74,共3页
为探究配施有机肥对马铃薯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总结适宜在普安县推广的有机肥代替化肥技术,在田间试验条件下设置100%复合肥、90%复合肥+10%有机肥、80%复合肥+20%有机肥和70%复合肥+30%有机肥4个处理,比较不同处理马铃薯产量及数量...
为探究配施有机肥对马铃薯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总结适宜在普安县推广的有机肥代替化肥技术,在田间试验条件下设置100%复合肥、90%复合肥+10%有机肥、80%复合肥+20%有机肥和70%复合肥+30%有机肥4个处理,比较不同处理马铃薯产量及数量、商品薯产量及数量、收入等差异。结果表明,在不同有机肥替代化肥处理中,80%复合肥+20%有机肥处理马铃薯产量(32356.20 kg/hm^(2))、商品薯产量(30012.45 kg/hm^(2))均最高,商品薯数量最多(248290.05个/hm^(2)),纯收入最高(103743.15元/hm^(2))。80%复合肥+20%有机肥处理可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商品薯产量,进而提高马铃薯的经济效益,该施肥方式适宜在普安县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有机肥替代化肥
产量
经济效益
贵州普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比例有机肥对普安县玉米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7
作者
黄敏
吴贵丽
+2 位作者
张娜
朱正敏
李玖美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5年第5期153-155,159,共4页
为探究配施有机肥对玉米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寻求普安县玉米种植中最适宜的有机肥代替化肥施用量,为普安县推广有机肥代替化肥技术提供科学依据。设置4个处理,在田间试验条件下进行不同有机肥比例的随机区组试验,分析不同处理间玉米...
为探究配施有机肥对玉米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寻求普安县玉米种植中最适宜的有机肥代替化肥施用量,为普安县推广有机肥代替化肥技术提供科学依据。设置4个处理,在田间试验条件下进行不同有机肥比例的随机区组试验,分析不同处理间玉米株高、茎粗、穗位高、叶片数等生物性状的差异,比较各施肥处理对玉米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穗长、千粒质量等产量构成因素及单产收入的影响。不同有机肥替代化肥处理中,90%尿素+10%有机肥处理玉米生物性状长势最好,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最优,收益最高达881.35元/667 m^(2),比传统不施有机肥增加收益106.55元/667 m^(2),适宜在普安县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替代
玉米
产量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有机肥替代比例对普安县水稻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8
作者
黄敏
吴贵丽
+2 位作者
张娜
朱正敏
李玖美
《热带农业工程》
2025年第2期119-121,共3页
为探索不同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对水稻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寻找最适合普安县的水稻施肥方案,开展了不同有机肥替代比例的随机区组试验,设4个不同处理,分析不同处理对水稻株高、穗长、有效穗数、每穗结实粒、结实率和千粒质量等农艺性...
为探索不同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对水稻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寻找最适合普安县的水稻施肥方案,开展了不同有机肥替代比例的随机区组试验,设4个不同处理,分析不同处理对水稻株高、穗长、有效穗数、每穗结实粒、结实率和千粒质量等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发现,T2处理水稻农艺性状最好,产量最高,为553.06 kg/667 m^(2),比T1处理增产29.84 kg/667 m^(2),认为T2处理适宜在普安县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替代
水稻
增产
普安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普安县茶叶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
1
9
作者
韩丽
李泽润
《湖北植保》
2024年第3期62-65,共4页
本文对贵州普安县茶叶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进行研究。通过系统调查,明确了普安县茶园发生频率较高的病虫害及其发生特点,提出了茶园绿色防控技术措施,以助推普安县茶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
茶叶
病虫害
发生特点
防治措施
普安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普安县茶叶标准化采摘及采后管护技术
10
作者
李玖美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1期155-157,共3页
标准化采茶对提高茶青质量和提高茶青下树率起到关键性作用,茶青质量决定加工的成品茶品质,茶青采摘后及时对茶树进行抚育管理能提高下一轮茶青质量。以普安县为例,详细介绍了茶叶标准化采摘及采后管护技术。
关键词
茶叶
采摘
标准化
管护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普安红茶品牌现状及发展对策
11
作者
罗雨
《湖北植保》
2024年第3期12-14,共3页
本文分析了普安红茶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行性发展对策,为普安红茶产业的做大做强做精提供参考。
关键词
普安红茶
品牌意识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普安县茶叶种植土壤分析及施肥建议
12
作者
黄琚能
《种子科技》
2024年第7期124-126,共3页
普安县是全国农业综合开发县、新一轮扶贫开发重点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石漠化治理重点县、茶叶生产基地县。基于此,研究了普安县茶叶种植土壤检测及施肥技术,希望能够为后期的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茶叶种植
土壤检测
施肥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普安县茶园昆虫多样性及害虫发生规律
被引量:
2
13
作者
莫畏
吴贵丽
+3 位作者
张娜
朱正敏
李玖美
林爱纯
《湖北植保》
2023年第4期44-48,51,共6页
为探究普安县茶园昆虫群落结构及害虫发生规律,于2020年6~12月,利用黄板法对普安县茶园的昆虫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共捕获9 990头昆虫,隶属于12目53科83种,其中益虫1 188头(占11.9%),隶属6目12科25种,害虫8 902头(占89.1%)...
为探究普安县茶园昆虫群落结构及害虫发生规律,于2020年6~12月,利用黄板法对普安县茶园的昆虫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共捕获9 990头昆虫,隶属于12目53科83种,其中益虫1 188头(占11.9%),隶属6目12科25种,害虫8 902头(占89.1%),隶属8目43科58种;昆虫营养结构上,以植食性昆虫(47种,占50.6%)种类及数量最高,杂食性昆虫(3种,占2.2%)相对较少;茶园昆虫多样性夏季高于秋冬季。普安县茶园害虫主要包括小贯小绿叶蝉(占17.0%)、茶树茶二叉蚜(占9.1%)和榆蓝叶甲(占3.0%)等3种;小贯小绿叶蝉常年保持较高的虫口数,6月和10月为虫害发生高峰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害虫
昆虫多样性
小贯小绿叶蝉
黄板法
普安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有机茶叶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探讨
14
作者
张菊
《种子科技》
2025年第6期72-74,共3页
有机茶叶栽培是现代茶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对提高茶叶品质、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系统探讨了有机茶叶优质高效栽培的关键技术,包括环境要求、良种筛选、土壤管理、修剪采摘及病虫害生态防控等。科学的栽培管理策略可显著提高茶叶的...
有机茶叶栽培是现代茶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对提高茶叶品质、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系统探讨了有机茶叶优质高效栽培的关键技术,包括环境要求、良种筛选、土壤管理、修剪采摘及病虫害生态防控等。科学的栽培管理策略可显著提高茶叶的产量和品质,通过采用优良品种、优化土壤条件、实施精细化管理及生态防控等措施,可实现茶园生态平衡和经济效益的双赢。此外,智能化技术的融入为有机茶叶栽培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未来,需不断加大技术创新和推广力度,以促进有机茶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茶叶
优质高效栽培
土壤管理
病虫害防治
智能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5
作者
张菊
《种子科技》
2025年第5期181-183,共3页
近年来,我国在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开发了一系列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生态调控等绿色防控技术。然而,在技术推广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分析了当前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
近年来,我国在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开发了一系列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生态调控等绿色防控技术。然而,在技术推广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分析了当前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促进绿色防控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病虫害
绿色防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有机茶叶栽培技术要点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16
作者
徐虎
《种子科技》
2025年第6期166-168,共3页
分析了有机茶叶栽培技术要点和病虫害防治措施。在栽培技术方面,重点探讨了选择适宜的品种、土壤管理、水分管理以及修剪与采摘技术。在病虫害防治方面,介绍了生态农业模式、物理防控方法、生物防治和植物源农药应用等绿色防控措施。研...
分析了有机茶叶栽培技术要点和病虫害防治措施。在栽培技术方面,重点探讨了选择适宜的品种、土壤管理、水分管理以及修剪与采摘技术。在病虫害防治方面,介绍了生态农业模式、物理防控方法、生物防治和植物源农药应用等绿色防控措施。研究表明,通过综合运用这些技术和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有机茶园的生产力和生态系统稳定性,保证茶叶品质和安全性,为有机茶叶生产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茶叶
栽培技术
病虫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茶叶常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方法
17
作者
王双
《种子科技》
2025年第5期157-159,165,共4页
茶叶是我国主要的作物之一,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但是茶叶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如果不对其进行有效防治,会威胁茶叶的品质和产量。了解茶叶常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能够帮助种植人员针对性地解决病虫害问题。基于此,以普安县为...
茶叶是我国主要的作物之一,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但是茶叶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如果不对其进行有效防治,会威胁茶叶的品质和产量。了解茶叶常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能够帮助种植人员针对性地解决病虫害问题。基于此,以普安县为例,系统分析了茶叶常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与其综合防治策略,旨在为茶叶种植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病虫害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普安县“白叶一号”工程推进发展报告
18
作者
甘正刚
《中国茶叶加工》
2021年第1期78-80,共3页
在浙江省宁波市帮扶队的积极协调下,国务院原扶贫办、省扶贫办、捐赠方浙江省安吉县组织了有关领导及专家深入贵州省普安县实地调研考察,确定向普安县捐赠133公顷(2000亩)"白叶一号"茶苗,是此次获捐"白叶一号"扶贫...
在浙江省宁波市帮扶队的积极协调下,国务院原扶贫办、省扶贫办、捐赠方浙江省安吉县组织了有关领导及专家深入贵州省普安县实地调研考察,确定向普安县捐赠133公顷(2000亩)"白叶一号"茶苗,是此次获捐"白叶一号"扶贫茶苗最多的县。普安县经过组织开展捐赠茶苗定村到户工作后,确定在地瓜基地种植100公顷(1500亩)、白沙基地种植33公顷(500亩)茶苗,覆盖10个村(社区)建档立卡862户2577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园
普安县
浙茶集团
名优茶
浙江省安吉县
浙江省宁波市
积极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四球茶育苗及栽培管理技术——以普安县为例
19
作者
黄琚能
《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
2023年第3期102-105,共4页
普安县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湿润,年平均温度14℃左右,年平均太阳能辐射量98.6千卡/cm^(2),大部分地区无霜期在289.5 d;春、冬、夏季风交替,冷暖空气活动频繁,春雨连绵,风向多变,天气变化较大。以普安县为例,根据实际经验并结合相关的理论...
普安县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湿润,年平均温度14℃左右,年平均太阳能辐射量98.6千卡/cm^(2),大部分地区无霜期在289.5 d;春、冬、夏季风交替,冷暖空气活动频繁,春雨连绵,风向多变,天气变化较大。以普安县为例,根据实际经验并结合相关的理论知识对四球茶栽培管理技术等关键环节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球茶
栽培
管理
技术
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茶人精神与现代茶产业发展
20
作者
马家丽
《农技服务》
2016年第11期194-194,共1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喝茶作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早已和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融为一体。本文首先对所谓的茶人精神的概念内涵进行了介绍,然后又对我国现代茶产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介绍,提出了一些不利...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喝茶作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早已和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融为一体。本文首先对所谓的茶人精神的概念内涵进行了介绍,然后又对我国现代茶产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介绍,提出了一些不利因素,最后阐述了茶人精神对现代茶产业的发展所产生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人精神
现代茶产业
喝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普安县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1
作者
易磊
机构
普安县茶业发展中心
出处
《湖北植保》
2024年第3期3-6,共4页
文摘
茶产业是普安县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山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本文阐述了普安县茶产业发展现状,深入分析其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普安县茶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以期促进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茶产业
现状
问题
对策
普安
分类号
F326.1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普安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思考
2
作者
蒋家龙
杨胜清
李玖美
吴贵丽
机构
贵州省普安县茶业发展中心
出处
《江西农业》
2024年第12期172-174,共3页
文摘
贵州省普安县生态立体气候优势显著,土壤中富含有机腐殖质,生态环境好,是茶树生长的天然场所。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对贵州省普安县茶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深入研究,对推动贵州省普安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行总结并形成了比较全面的认识,有助于为贵州省普安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相关政策的制订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茶产业
普安县
高质量发展
品牌建设
分类号
F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多元统计的普安红茶滋味品质分析与评价
3
作者
宋勤飞
李玖美
庄菊花
马家丽
王亚雯
牛素贞
机构
贵州大学茶学院
贵州省普安县茶业发展中心
贵州省普安县农业农村局
贵州大学农业生物工程研究院
出处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266-274,共9页
基金
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黔科合支撑[2023]一般481,黔科合支撑[2023]一般480,黔科合中引地[2023]009)
“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2021YFD1200203)
黔西南州科技计划项目(2022-1-50)。
文摘
以普安县内四球茶(Camellia tetracocca Zhang,SQ)、云南大叶种(Yunnan large-leaf cultivars,YD)为原料生产的红茶为对象,采用感官审评、滋味量化评价、化学检测,结合滋味活性值(taste activity value,TAV)分析及多元统计技术研究普安红茶的滋味特征,筛选滋味贡献物及不同类型普安红茶滋味差异物,综合评价普安红茶滋味品质。结果表明,普安红茶滋味呈现甜、醇、浓的特点,SQ类甜醇感更突出,YD类滋味属浓强型。SQ类咖啡碱、茶黄素、茶红素及茶褐素的含量显著低于YD类,但可溶性糖含显著高于YD类。普安红茶中茶氨酸和谷氨酸的TAV远大于1,是对滋味贡献最大的两种氨基酸。相关分析表明:半胱氨酸是构成普安红茶甜味的主要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碱、茶褐素及组氨酸是茶汤苦、涩味的主要来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筛选出SQ类和YD类普安红茶滋味成分的差异指标有11个,为亮氨酸、丝氨酸、咖啡碱、苏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精氨酸、缬氨酸、半胱氨酸、谷氨酸及茶红素。基于26个滋味成分的主成分分析显示不同类型普安红茶滋味品质综合得分均值大小为SQ2(1.15)>YD0(0.23)>YD1(-0.44)>YD2(-0.83),以四球茶一芽二叶原料生产的普安红茶滋味综合品质最佳,这为普安红茶产品开发及产业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普安红茶
滋味
品质
多元统计
综合评价
Keywords
Pu’an black tea
taste
quality
multivariate statistics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分类号
TS272.5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普安县四球茶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4
作者
张娜
机构
普安县茶业发展中心
出处
《湖北植保》
2023年第5期69-71,共3页
文摘
茶产业是普安县的主导产业,为了更好地推动拥有地域性的特色茶叶品种—四球茶的发展,本文通过文献分析、实地调研等方式,对普安县四球茶产业发展历程,从资源、地理环境、品牌等3个方面对四球茶的发展优势进行了耙梳,分析了当前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可行性的发展对策,为助力普安县四球茶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
普安县
四球茶
产业
发展优势
发展对策
分类号
F326.1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普安县油菜生产有机肥替代化肥适宜比例研究
5
作者
朱正敏
吴贵丽
黄敏
李玖美
林爱纯
机构
普安县农业农村局
普安县茶业发展中心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4期31-33,共3页
文摘
为筛选出普安县油菜生产中有机肥替代化肥的适宜比例,以油菜品种金矮油2号为试验对象,分析不同替代比例处理对油菜产量构成因素、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有机肥替代化肥处理中,有机肥替代20%化肥的处理油菜单株有效分枝数、每角粒数、千粒重、产量及纯收入均最高,分别为10.33个、23.67粒、4.0 g、1888.80 kg/hm^(2)和8541.45元/hm^(2),该施肥方式适宜在普安县进行推广。
关键词
油菜
有机肥替代化肥
产量构成因素
产量
经济效益
贵州普安
分类号
S565.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有机肥替代化肥对普安县马铃薯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6
作者
朱正敏
吴贵丽
黄敏
李玖美
林爱纯
机构
普安县农业农村局
普安县茶业发展中心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5期72-74,共3页
文摘
为探究配施有机肥对马铃薯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总结适宜在普安县推广的有机肥代替化肥技术,在田间试验条件下设置100%复合肥、90%复合肥+10%有机肥、80%复合肥+20%有机肥和70%复合肥+30%有机肥4个处理,比较不同处理马铃薯产量及数量、商品薯产量及数量、收入等差异。结果表明,在不同有机肥替代化肥处理中,80%复合肥+20%有机肥处理马铃薯产量(32356.20 kg/hm^(2))、商品薯产量(30012.45 kg/hm^(2))均最高,商品薯数量最多(248290.05个/hm^(2)),纯收入最高(103743.15元/hm^(2))。80%复合肥+20%有机肥处理可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商品薯产量,进而提高马铃薯的经济效益,该施肥方式适宜在普安县进行推广。
关键词
马铃薯
有机肥替代化肥
产量
经济效益
贵州普安
分类号
S53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比例有机肥对普安县玉米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7
作者
黄敏
吴贵丽
张娜
朱正敏
李玖美
机构
普安县茶业发展中心
普安县农业农村局
出处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5年第5期153-155,159,共4页
文摘
为探究配施有机肥对玉米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寻求普安县玉米种植中最适宜的有机肥代替化肥施用量,为普安县推广有机肥代替化肥技术提供科学依据。设置4个处理,在田间试验条件下进行不同有机肥比例的随机区组试验,分析不同处理间玉米株高、茎粗、穗位高、叶片数等生物性状的差异,比较各施肥处理对玉米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穗长、千粒质量等产量构成因素及单产收入的影响。不同有机肥替代化肥处理中,90%尿素+10%有机肥处理玉米生物性状长势最好,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最优,收益最高达881.35元/667 m^(2),比传统不施有机肥增加收益106.55元/667 m^(2),适宜在普安县进行推广。
关键词
有机肥替代
玉米
产量
经济效益
Keywords
organic fertilizer substitution
maize
output
economic benefit
分类号
S147.31 [农业科学—肥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有机肥替代比例对普安县水稻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8
作者
黄敏
吴贵丽
张娜
朱正敏
李玖美
机构
贵州省普安县茶业发展中心
贵州省普安县农业农村局
出处
《热带农业工程》
2025年第2期119-121,共3页
文摘
为探索不同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对水稻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寻找最适合普安县的水稻施肥方案,开展了不同有机肥替代比例的随机区组试验,设4个不同处理,分析不同处理对水稻株高、穗长、有效穗数、每穗结实粒、结实率和千粒质量等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发现,T2处理水稻农艺性状最好,产量最高,为553.06 kg/667 m^(2),比T1处理增产29.84 kg/667 m^(2),认为T2处理适宜在普安县推广使用。
关键词
有机肥替代
水稻
增产
普安县
Keywords
organic fertilizer substitution
rice
yield increase
Pu'an County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普安县茶叶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
1
9
作者
韩丽
李泽润
机构
贵州省普安县茶业发展中心
贵州省普安县林业局
出处
《湖北植保》
2024年第3期62-65,共4页
文摘
本文对贵州普安县茶叶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进行研究。通过系统调查,明确了普安县茶园发生频率较高的病虫害及其发生特点,提出了茶园绿色防控技术措施,以助推普安县茶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
茶叶
病虫害
发生特点
防治措施
普安县
分类号
S435.71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普安县茶叶标准化采摘及采后管护技术
10
作者
李玖美
机构
普安县茶业发展中心
出处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1期155-157,共3页
文摘
标准化采茶对提高茶青质量和提高茶青下树率起到关键性作用,茶青质量决定加工的成品茶品质,茶青采摘后及时对茶树进行抚育管理能提高下一轮茶青质量。以普安县为例,详细介绍了茶叶标准化采摘及采后管护技术。
关键词
茶叶
采摘
标准化
管护技术
Keywords
tea
pick
standardization
management technology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普安红茶品牌现状及发展对策
11
作者
罗雨
机构
普安县茶业发展中心
出处
《湖北植保》
2024年第3期12-14,共3页
文摘
本文分析了普安红茶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行性发展对策,为普安红茶产业的做大做强做精提供参考。
关键词
普安红茶
品牌意识
发展对策
分类号
F326.1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普安县茶叶种植土壤分析及施肥建议
12
作者
黄琚能
机构
普安县茶业发展中心
出处
《种子科技》
2024年第7期124-126,共3页
文摘
普安县是全国农业综合开发县、新一轮扶贫开发重点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石漠化治理重点县、茶叶生产基地县。基于此,研究了普安县茶叶种植土壤检测及施肥技术,希望能够为后期的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茶叶种植
土壤检测
施肥建议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普安县茶园昆虫多样性及害虫发生规律
被引量:
2
13
作者
莫畏
吴贵丽
张娜
朱正敏
李玖美
林爱纯
机构
贵州省普安县茶业发展中心
贵州省普安县农业农村局
出处
《湖北植保》
2023年第4期44-48,51,共6页
文摘
为探究普安县茶园昆虫群落结构及害虫发生规律,于2020年6~12月,利用黄板法对普安县茶园的昆虫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共捕获9 990头昆虫,隶属于12目53科83种,其中益虫1 188头(占11.9%),隶属6目12科25种,害虫8 902头(占89.1%),隶属8目43科58种;昆虫营养结构上,以植食性昆虫(47种,占50.6%)种类及数量最高,杂食性昆虫(3种,占2.2%)相对较少;茶园昆虫多样性夏季高于秋冬季。普安县茶园害虫主要包括小贯小绿叶蝉(占17.0%)、茶树茶二叉蚜(占9.1%)和榆蓝叶甲(占3.0%)等3种;小贯小绿叶蝉常年保持较高的虫口数,6月和10月为虫害发生高峰期。
关键词
茶园害虫
昆虫多样性
小贯小绿叶蝉
黄板法
普安县
分类号
S435.71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有机茶叶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探讨
14
作者
张菊
机构
普安县茶业发展中心
出处
《种子科技》
2025年第6期72-74,共3页
文摘
有机茶叶栽培是现代茶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对提高茶叶品质、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系统探讨了有机茶叶优质高效栽培的关键技术,包括环境要求、良种筛选、土壤管理、修剪采摘及病虫害生态防控等。科学的栽培管理策略可显著提高茶叶的产量和品质,通过采用优良品种、优化土壤条件、实施精细化管理及生态防控等措施,可实现茶园生态平衡和经济效益的双赢。此外,智能化技术的融入为有机茶叶栽培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未来,需不断加大技术创新和推广力度,以促进有机茶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有机茶叶
优质高效栽培
土壤管理
病虫害防治
智能化技术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5
作者
张菊
机构
普安县茶业发展中心
出处
《种子科技》
2025年第5期181-183,共3页
文摘
近年来,我国在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开发了一系列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生态调控等绿色防控技术。然而,在技术推广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分析了当前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促进绿色防控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茶叶
病虫害
绿色防控技术
分类号
S435.71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有机茶叶栽培技术要点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16
作者
徐虎
机构
普安县茶业发展中心
出处
《种子科技》
2025年第6期166-168,共3页
文摘
分析了有机茶叶栽培技术要点和病虫害防治措施。在栽培技术方面,重点探讨了选择适宜的品种、土壤管理、水分管理以及修剪与采摘技术。在病虫害防治方面,介绍了生态农业模式、物理防控方法、生物防治和植物源农药应用等绿色防控措施。研究表明,通过综合运用这些技术和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有机茶园的生产力和生态系统稳定性,保证茶叶品质和安全性,为有机茶叶生产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
有机茶叶
栽培技术
病虫害防治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S435.71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茶叶常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方法
17
作者
王双
机构
普安县茶业发展中心
出处
《种子科技》
2025年第5期157-159,165,共4页
文摘
茶叶是我国主要的作物之一,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但是茶叶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如果不对其进行有效防治,会威胁茶叶的品质和产量。了解茶叶常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能够帮助种植人员针对性地解决病虫害问题。基于此,以普安县为例,系统分析了茶叶常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与其综合防治策略,旨在为茶叶种植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茶叶
病虫害
综合防治
分类号
S435.71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普安县“白叶一号”工程推进发展报告
18
作者
甘正刚
机构
普安县茶业发展中心
出处
《中国茶叶加工》
2021年第1期78-80,共3页
文摘
在浙江省宁波市帮扶队的积极协调下,国务院原扶贫办、省扶贫办、捐赠方浙江省安吉县组织了有关领导及专家深入贵州省普安县实地调研考察,确定向普安县捐赠133公顷(2000亩)"白叶一号"茶苗,是此次获捐"白叶一号"扶贫茶苗最多的县。普安县经过组织开展捐赠茶苗定村到户工作后,确定在地瓜基地种植100公顷(1500亩)、白沙基地种植33公顷(500亩)茶苗,覆盖10个村(社区)建档立卡862户2577人。
关键词
产业园
普安县
浙茶集团
名优茶
浙江省安吉县
浙江省宁波市
积极协调
分类号
F326.1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球茶育苗及栽培管理技术——以普安县为例
19
作者
黄琚能
机构
普安县茶业发展中心
出处
《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
2023年第3期102-105,共4页
文摘
普安县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湿润,年平均温度14℃左右,年平均太阳能辐射量98.6千卡/cm^(2),大部分地区无霜期在289.5 d;春、冬、夏季风交替,冷暖空气活动频繁,春雨连绵,风向多变,天气变化较大。以普安县为例,根据实际经验并结合相关的理论知识对四球茶栽培管理技术等关键环节进行分析。
关键词
四球茶
栽培
管理
技术
探究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茶人精神与现代茶产业发展
20
作者
马家丽
机构
贵州省普安县茶业发展中心
出处
《农技服务》
2016年第11期194-194,共1页
文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喝茶作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早已和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融为一体。本文首先对所谓的茶人精神的概念内涵进行了介绍,然后又对我国现代茶产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介绍,提出了一些不利因素,最后阐述了茶人精神对现代茶产业的发展所产生的意义。
关键词
茶人精神
现代茶产业
喝茶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普安县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易磊
《湖北植保》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普安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思考
蒋家龙
杨胜清
李玖美
吴贵丽
《江西农业》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多元统计的普安红茶滋味品质分析与评价
宋勤飞
李玖美
庄菊花
马家丽
王亚雯
牛素贞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普安县四球茶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张娜
《湖北植保》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普安县油菜生产有机肥替代化肥适宜比例研究
朱正敏
吴贵丽
黄敏
李玖美
林爱纯
《现代农业科技》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有机肥替代化肥对普安县马铃薯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朱正敏
吴贵丽
黄敏
李玖美
林爱纯
《现代农业科技》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不同比例有机肥对普安县玉米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黄敏
吴贵丽
张娜
朱正敏
李玖美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不同有机肥替代比例对普安县水稻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黄敏
吴贵丽
张娜
朱正敏
李玖美
《热带农业工程》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普安县茶叶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
韩丽
李泽润
《湖北植保》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普安县茶叶标准化采摘及采后管护技术
李玖美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普安红茶品牌现状及发展对策
罗雨
《湖北植保》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普安县茶叶种植土壤分析及施肥建议
黄琚能
《种子科技》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普安县茶园昆虫多样性及害虫发生规律
莫畏
吴贵丽
张娜
朱正敏
李玖美
林爱纯
《湖北植保》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有机茶叶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探讨
张菊
《种子科技》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张菊
《种子科技》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有机茶叶栽培技术要点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徐虎
《种子科技》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茶叶常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方法
王双
《种子科技》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普安县“白叶一号”工程推进发展报告
甘正刚
《中国茶叶加工》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四球茶育苗及栽培管理技术——以普安县为例
黄琚能
《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试论茶人精神与现代茶产业发展
马家丽
《农技服务》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