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诊床旁锥颅预减压联合开颅术救治外伤性硬膜下血肿并脑疝的疗效研究
1
作者 吴彬冰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4期73-76,共4页
目的研究急诊床旁锥颅预减压联合开颅术治疗外伤性硬膜下血肿并脑疝的临床效果。方法50例外伤性硬膜下血肿并脑疝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标准大骨瓣开颅硬膜下血肿清除联合去骨瓣减压术,观... 目的研究急诊床旁锥颅预减压联合开颅术治疗外伤性硬膜下血肿并脑疝的临床效果。方法50例外伤性硬膜下血肿并脑疝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标准大骨瓣开颅硬膜下血肿清除联合去骨瓣减压术,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手术前先行急诊床旁锥颅预减压治疗。对比两组的残疾率、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生存质量评分、手术及恢复指标。结果观察组残疾率、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00%、0、8.00%,均低于对照组的24.00%、16.00%、36.00%(P<0.05)。术后,观察组躯体功能、机体疼痛、躯体角色、总体健康、社会功能、生命力、心理健康、情感角色评分分别为(25.14±0.98)、(9.47±0.45)、(7.72±1.16)、(22.82±1.35)、(9.14±0.98)、(21.04±1.45)、(25.76±1.77)、(5.86±1.37)分,均高于对照组的(20.25±0.97)、(7.12±0.63)、(6.04±1.09)、(17.79±1.81)、(8.25±0.57)、(17.55±1.64)、(21.66±1.68)、(4.77±1.85)分(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4.56±1.52)h长于对照组的(3.51±1.21)h,术中出血量(151.36±30.24)ml少于对照组的(197.81±35.62)ml,首次下床活动时间(7.36±1.45)d、术后住院时间(15.71±3.24)d短于对照组的(12.81±2.39)、(20.63±4.75)d(P<0.05)。结论急诊床旁锥颅预减压联合开颅术不仅可以迅速缓解外伤性硬膜下血肿并脑疝患者的临床症状,还可以通过清除部分外伤性硬膜下血肿,有效缩短脑组织受压时间,从而有效降低外伤性硬膜下血肿并脑疝患者的残疾率、死亡率,值得借鉴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床旁锥颅预减压 开颅术 外伤性硬膜下血肿 脑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脑疝患者行开颅减压术前联合微创穿刺术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5
2
作者 黄坚 杜春生 吴彬冰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7期23-27,共5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脑疝开颅减压术前联合微创穿刺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40例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脑疝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开颅血肿清除并去骨瓣减压术治疗,观...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脑疝开颅减压术前联合微创穿刺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40例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脑疝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开颅血肿清除并去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开颅血肿清除并去骨瓣减压术前联合微创穿刺术治疗,进行生活质量(QOL)量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格拉斯哥转归量表(GOS)评分及近远期疗效评估,测定大脑中动脉平均流速(Vm)、大脑中动脉搏动指数(PI),统计入院至手术完成时间及再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1个月、6个月的ADL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术后1个月、6个月的ADL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6个月的QO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的临床预后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501,P<0.01);对照组术后1个月的临床总有效率为45%(9/20),低于观察组75%(1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50,P<0.05);对照组术后6个月的临床总有效率为65%(13/20),低于观察组95%(19/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10,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1个月、6个月的Vm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PI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6个月的Vm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入院至手术完成时间分为(200.6±20.4)min和(208.2±15.8)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67,P>0.05);对照组术后再出血率为25%(5/20),观察组术后再出血率为5%(1/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137,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脑疝行开颅减压术前联合微创穿刺术能有效改善脑血流情况及减轻神经功能缺损,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临床预后及生活质量,是抢救高血压脑出血突发脑疝患者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脑疝 微创穿刺术 开颅减压术 脑血流 神经功能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骨修补与脑室腹腔分流早期治疗脑外伤的体会 被引量:8
3
作者 吴南宁 黄志耿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5年第4期101-103,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颅骨修补与脑室腹腔分流治疗脑外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普宁市华侨医院收治的17例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早期同时行颅骨修补与脑室腹腔分流进行治疗。结果:手术时间在伤后3至4个月以内,术后并发... 目的:探讨早期颅骨修补与脑室腹腔分流治疗脑外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普宁市华侨医院收治的17例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早期同时行颅骨修补与脑室腹腔分流进行治疗。结果:手术时间在伤后3至4个月以内,术后并发分流管堵塞1例,意识及神经能障碍得到不同度改善,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颅脑伤损伤术后颅骨缺损、脑膨出、脑积水严重影响患者预后,早期同时行颅骨补与脑室腹腔分流并发症少,有利于患者意识及神经功能障碍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脑积水 颅骨修补 脑室腹腔分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孔钻颅血肿冲洗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47例报告
4
作者 黄坚 《华夏医学》 2002年第4期505-505,共1页
关键词 双孔钻颅 血肿冲洗引流术 慢性硬膜下血肿 CSD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囊肿-腹腔分流术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18例报告
5
作者 黄坚 谢嘉涛 《华夏医学》 2004年第3期421-422,共2页
关键词 蛛网膜囊肿 分流术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防治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庄义杰 《华夏医学》 2005年第4期554-555,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收治103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行钻孔外引流术后所出现并发症处理方法。结果:一期治愈81例。继发颅内血肿5例,发生张力性气颅6例,脑脊液漏4例,血肿复发2例...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收治103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行钻孔外引流术后所出现并发症处理方法。结果:一期治愈81例。继发颅内血肿5例,发生张力性气颅6例,脑脊液漏4例,血肿复发2例,癫痫发作3例,继发颅内感染1例,术后出现心衰1例。由于并发症而死亡2例,病死率约9%。结论:对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所出现并发症,如能及早作出明确诊断和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硬膜下血肿 钻孔引流术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儿诊治分析
7
作者 庄义杰 《华夏医学》 2005年第3期397-398,共2页
目的:探讨小儿重型颅脑损伤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0年来收治8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儿(GCS≤8分)的临床资料。结果:83例中合并颅内血肿28例,脑室出血2例;手术治疗39例,非手术治疗44例;存活65例,死亡18例,病死率21.7%。结论:小... 目的:探讨小儿重型颅脑损伤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0年来收治8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儿(GCS≤8分)的临床资料。结果:83例中合并颅内血肿28例,脑室出血2例;手术治疗39例,非手术治疗44例;存活65例,死亡18例,病死率21.7%。结论:小儿重型颅脑损伤应及早确诊,并采取恰当治疗措施,以提高生存率,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颅脑损伤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