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曲美他嗪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张永佳 傅银珠 陈德俊 《中国医学工程》 2016年第4期101-102,共2页
目的研究曲美他嗪联合参附注射液在治疗成人病毒性心肌炎方面的疗效,为临床联用该二类药物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提供循证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到该科室就诊的8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 目的研究曲美他嗪联合参附注射液在治疗成人病毒性心肌炎方面的疗效,为临床联用该二类药物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提供循证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到该科室就诊的8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曲美他嗪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心电图和心肌酶学改变情况,从而评估加用该二类药物对比单纯常规治疗在病毒性心肌炎治疗方面的显著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7.5%)(P<0.05);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97.5%和82.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心肌酶谱3项指标均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心肌酶谱3项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使用曲美他嗪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能更好地保护帮助心肌细胞,促进病情康复,临床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美他嗪 参附注射液 病毒性心肌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压舒心操对临界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心理状况的影响评价 被引量:4
2
作者 方燕娜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期267-269,共3页
目的探讨降压舒心操对临界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120例临界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步行方法训练,观察组采用降压舒心操训练。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训练后收缩压与舒张... 目的探讨降压舒心操对临界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120例临界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步行方法训练,观察组采用降压舒心操训练。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训练后收缩压与舒张压均低于训练前(P<0.05);且观察组训练后的舒张压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训练后的焦虑、抑郁评分均优于训练前(P<0.05);且观察组强迫症状、焦虑及抑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压舒心操应用于临界高血压患者中,能够降低患者的血压,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压舒心操 步行训练 临界高血压 心理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卡尼汀联合辅酶Q10治疗重症CHF对心功能、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永佳 陈德俊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4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联合辅酶Q10治疗重症慢性心力衰竭(CHF)对患者心功能、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5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的120例重症CHF患者,采用SPSS16.0生成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常规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强心...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联合辅酶Q10治疗重症慢性心力衰竭(CHF)对患者心功能、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5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的120例重症CHF患者,采用SPSS16.0生成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常规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强心、利尿、扩张血管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左卡尼汀联合辅酶Q10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LVEF水平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组的LVEDd、LVESd、BNP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hs-CRP、IL-6、TNF-α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0.00%高于常规组的76.67%(P<0.05)。结论左卡尼汀联合辅酶Q10治疗重症CHF患者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卡尼汀 辅酶Q10 重症 慢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夹层患者介入治疗中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小微 陈培璇 李凌云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22期168-169,共2页
目的观察主动脉夹层患者介入治疗中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8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观察组选择综合性护理干预。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焦虑自评量... 目的观察主动脉夹层患者介入治疗中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8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观察组选择综合性护理干预。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前后SAS评分分别为(50.26±3.03)、(40.15±2.20)分;对照组患者护理前后SAS评分分别为(50.17±2.96)、(53.57±1.98)分;护理前两组患者SA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介入治疗时选择综合性护理干预,不但能够大幅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而且还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焦虑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介入治疗 综合性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强化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脂水平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绍华 陈德俊 《华夏医学》 CAS 2018年第4期16-19,共4页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强化治疗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脂水平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影响。方法:将因ACS于我院就诊的92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6例采用瑞舒伐他汀10 mg,观察组46例采用瑞舒伐他汀20 mg,均为1次/d,持...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强化治疗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脂水平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影响。方法:将因ACS于我院就诊的92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6例采用瑞舒伐他汀10 mg,观察组46例采用瑞舒伐他汀20 mg,均为1次/d,持续21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低密度脂蛋白(LD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改善情况,比较两组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TG、TC、LDL-C降低,观察组数值更低,P<0.05;两组患者IMT、肌钙蛋白(c Tn T)降低,观察组数值更低,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80.43%(37/46),观察组为95.65%(44/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强化治疗ACS效果显著,可更好地调节血脂,降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强化治疗 ACS 血脂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急性期卧床休息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方燕娜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3期161-163,共3页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应用于提高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急性期卧床休息依从性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应用于提高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急性期卧床休息依从性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则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急性期卧床休息的依从性。结果两组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床上擦浴、床上大小便、床上进食、避免用力咳嗽、护士帮助翻身、避免用力大小便的依从性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护理满意率为9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提高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急性期卧床休息的依从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性心绞痛 护理干预 绝对卧床 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对患者不良反应及QRS波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许楚伟 林悦涛 刘涛生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第16期152-155,192,共5页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对患者不良反应及QRS波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广东省普宁华侨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64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两组均采...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对患者不良反应及QRS波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广东省普宁华侨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64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加用利多卡因治疗,研究组加用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QRS波时间、室性心律失常发作次数、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0.63%,高于对照组的78.13%(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7%,低于对照组的18.75%(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QRS波时间、室性心律失常发作次数为(0.08±0.02)s、(79.33±20.5)次,均低于对照组的(0.12±0.01)s、(103.62±10.34)次;两组患者治疗后的LVESD、LVEDD及LVE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LVEF指标高于对照组,而LVESD、LVEDD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BNP、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BNP、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AngⅡ、MMP-9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AngⅡ、MMP-9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胺碘酮能够将患者的不良反应有效降低,同时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QRS波时间以及室性心律失常发作次数,心功能指标、BNP、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改善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碘酮 急性心肌梗死 室性心律失常 不良反应 QRS波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索洛尔联合贝那普利对不同基础心率高血压并心力衰竭患者左室结构及血压调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永佳 罗丽琼 +3 位作者 黄伟佳 陈德俊 黄鸿辉 吴思仪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8期8-12,共5页
目的探析比索洛尔联合贝那普利对不同基础心率高血压并心力衰竭患者左室结构及血压调控的影响。方法240例高血压并心力衰竭患者,按心率不同分为A组(心率70~79次/min)、B组(心率80~89次/min)、C组(心率≥90次/min),各80例。三组患者均接... 目的探析比索洛尔联合贝那普利对不同基础心率高血压并心力衰竭患者左室结构及血压调控的影响。方法240例高血压并心力衰竭患者,按心率不同分为A组(心率70~79次/min)、B组(心率80~89次/min)、C组(心率≥90次/min),各80例。三组患者均接受比索洛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比较两组的血压调控情况[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治疗前、治疗6周后的SBP、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6周后的SBP、DBP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前的心率低于B组、C组,LVEF高于B组、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前的心率低于C组,LVEF高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6周后的心率均低于治疗前、LVEF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6周后的心率、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前的LVESD、LVEDD小于B组、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前的LVESD、LVEDD小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6周后的LVESD、LVEDD均小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6周后的LVESD、LVE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2.50%、63.75%、83.7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B组、C组,且B组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比索洛尔与贝那普利联合治疗方案在不同基础心率高血压并心力衰竭中的用药效果显著,均可达到降低血压、心率,改善心功能的治疗效果。但基础心率较高者的不良反应发生风险相对较高,因而需重视其用药时间、剂量的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索洛尔 贝那普利 基础心率 高血压 心力衰竭 左室结构 血压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低血糖对心肌酶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永佳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7期29-30,共2页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低血糖对心肌酶的影响。方法 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是否并发低血糖分为研究组45例和对照组55例,检测对比两组血糖、心肌酶谱、肝肾功能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低血糖对心肌酶的影响。方法 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是否并发低血糖分为研究组45例和对照组55例,检测对比两组血糖、心肌酶谱、肝肾功能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高于对照组,血糖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血糖发生后,患者的心肌酶谱水平明显升高,可能诱发或加重原有心脏病变,因此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血糖,避免低血糖对心脏产生的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低血糖 心肌酶 心脏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